王景騰
山東山推高級技工學校
透過質量看教學
王景騰
山東山推高級技工學校
《機械基礎》課程技工學校機械類、機電類專業(yè)必修的一門課程,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這門課在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的基礎知識差、教師自身實踐不足以及教學用具跟不上等。所以,在教學中,授課教師就要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加強理論課與實習課的聯(lián)系,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
機械基礎;重要性;問題;教學方法
《機械基礎》課程是技工學校機械類、機電類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作用是為學習專業(yè)技術課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維護機械設備,以及進行技術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同時又是其他學科的輔助銜接。因此,學好這門課程十分重要。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本課程的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廣,需要綜合運用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與熱處理等課程的基礎知識。因此對任課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教學過程中也就會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學生的知識基礎差。技工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差,缺乏學習自信心,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意識薄弱,怕學、厭學等現(xiàn)象。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中,感到太深、太難,往往剛接觸到這門課程就喪失了學習興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二是教師自身實踐不足。在《機械基礎》課程中,很多理論知識都來源并應用于生產實際,升華于實際,在實際中得到驗證。例如,《機械基礎》第七章介紹的平面連桿機構,其中曲柄搖桿機構及棘輪機構就應用于牛頭刨床橫向進給機構,而導桿機構則應用于牛頭刨床的滑枕機構中。倘若教師不了解牛頭刨床機構,對它的工作特點和工藝要求不熟悉,那么在講到此處時,就只能依照書本依葫蘆畫瓢,用概念解釋概念,用術語說明術語,無法進一步深入,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是有關機械基礎的教學用具跟不上。在教學中通過使用教具、安排一定的實驗環(huán)節(jié),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提高。但很多技校的教具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僅限于一些簡單的模型,品種單一,無法運用演示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變枯燥為有趣,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大受影響。
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針對《機械基礎》這門課,授課教師就要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技巧,遵循技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于引導啟迪,促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接受”,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意思就是,當學生處于“憤”和“悱”的狀態(tài)時,教師及時給予啟發(fā)和引導可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也多次證明,教師滔滔講說,雖然嘔心瀝血,但方法不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尤其是在《機械基礎》這門枯燥、繁雜的課程中,若照本宣科,不進行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學生必然會學得無味,學得困難。為喚起并始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氣氛,可根據技校學生活躍、好動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進行“問題式”和“討論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的實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啟發(fā)、設疑、引導。首先,教師根據課程章節(jié)的特點,利用實物、模型、圖表或其它手段提出不同層次的趣味性問題供他們思考,點撥引導學生的激情和求知欲,隨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下結合參考書進行自學,一起促學,以學為主。例如:“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和應用”一節(jié),授課前可帶學生到實習車間觀察四桿機構的幾種形式,并在課堂上結合生活實例,家用縫紉機的踏板機構,汽車自動門啟閉機構等,教師借此作適當?shù)膯l(fā)講解,提出一些懸念問題供討論思考:是不是任何一種四桿機構都能組成該機構呢?通過固定不同的桿件可以獲得什么樣的機構等相關教學內容。借用啟發(fā)、設疑、引導“三部曲”大大提高了學生內在學習的興趣,確保90分鐘課堂質量。
2、討論、答辯、交流?!坝懻撌健苯虒W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表達、分析、總結的能力。一方面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一方面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遇到問題進行協(xié)商討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雙邊教學效果甚加。例如,在講解液壓傳動中關于液壓泵的選擇問題時,適時發(fā)問:選擇什么樣的液壓泵較合適呢?理由又是什么?該泵能否滿足使用要求?學生們進行自主討論和交流后,可能得到幾種不同的答案,此時教師及時進行歸納整理,因勢利導,達成共識,完善教學,這種討論、答辯、交流方式以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為突出特點,變“一言堂”為“大家唱”,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在討論中,學生通過正誤兩方面的經驗而受到深刻的啟發(fā),因而掌握知識比較牢固。
3、引深、總結、鞏固。經過學生的激烈討論、辨析、交流后,學生們的思路打開,思維擴散,由封閉型變?yōu)閿U散型,教師就應概括地講解和總結其結構原理、作用,并對本節(jié)課進行教學評價,肯定正確部分,補充遺漏部分。教師層層設問,步步引導,既能使學生在不斷的思維活動中悟出真諦,又能使他們學會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舉一反三解題的技巧,樹立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的自信。
作為機械專業(yè)的教師,應當不僅具有機械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對于在生產中使用的各種加工方法、機床及設備的有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與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有講有練,有問有答,上起課來得心應手?!稒C械基礎》是各個工種的專業(yè)基礎課,與各工種專業(yè)課聯(lián)系緊密。教師應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裝滿“水桶”。并結合學生實際,結合專業(yè)實際,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條件,多舉例多示例,變深刻為淺顯,變感性為理性。如從學生熟悉的汽車前窗的刮雨器、卡車的自動卸料機構、單元防盜門的啟閉機構等入手,來講解鉸鏈四桿機構及演化形式的類型、特點及應用;從自行車后軸的飛輪、家用晾衣架來引出棘輪機構;從電影機卷片機構、六角車床的刀架轉位機構來導入槽輪機構,結合自行車、汽車、摩托車的變速裝置,介紹鏈傳動和齒輪傳動及輪系的有關內容,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實用性強的實例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變被動主動,變他學為我學。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理論課教師還應該主動與實習教師相聯(lián)系,在實習教師帶領下去現(xiàn)場參觀、動手實踐,用事實說話,用實踐證明。書本中的工作原理變?yōu)榛钌膽脤嵗?,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告訴學生這臺設備采用了哪些機構,某個零件采用了什么結構。在這種情景教學下,我們的活教材遠遠勝于課本中的死理論,再因勢利導,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論,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高。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應該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應當具備計算機操作、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使教學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可以把抽象的機構運動形象展示出來,將課本中出現(xiàn)的各種機械機構、傳動方式、加工方法利用動畫軟件將機構的運動做成動畫,豐富教學過程。在這種動與靜、視與聽的教學情景下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大大增加了課堂的生動程度,使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如在講解鉸鏈四桿機構時,將所講的曲柄搖桿機構、曲柄滑塊機構的工作過程利用flash做成動畫或用powerpoint做成課件,機構的運動借用按鈕進行控制,操作方便,演示到位,學生對機構的工作過程一目了然,對極限位置、死點、極位角等抽象概念也有明確的理解。而傳統(tǒng)教學通過畫圖或掛圖展示說明這些概念費時費力,學生還不易理解。并可利用課件將重要的知識點做成幻燈片,節(jié)約書寫板書的時間,利用動畫展示機構的運動可以省去更換掛圖的時間,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術語說:教無定法。盡管《機械基礎》這門課比較抽象,我們面對的又是基礎較差的技校學生,如果我們能夠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用“心”去教,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為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