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盛
?
“余額寶們”風光不在閑錢該投向哪里
□本刊記者李盛
在當前低利率的環(huán)境下,無論是傳統(tǒng)以銀行為銷售渠道的理財產品,還是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產品,收益率都面臨著下行的壓力,而看起來收益較高的互聯網金融又存在不少的風險。雖然一直以來,國債都以低風險和相對較高的固定收益率著稱,近來更持續(xù)火爆,但又面臨“難搶”的境地……不少人都存在著“錢該往哪放”的困惑。面對這樣的現狀,普通的投資者要如何選擇呢?記者采訪了職工中理財達人讓他們給您支招。
27歲的劉云在一家咨詢公司任職,盡管每個月只有七八千的收入,但她經過五年的努力,已經有了一筆可觀的存款。
劉云在省吃減用攢錢的同時,還嘗試了一些不同類型投資。她通過上網查資料,給自己制定了一套投資計劃:首先,劉云每個月會拿出2000元以基金定投的方式做強制儲蓄。她與銀行簽訂基金定投協議,每月發(fā)工資次日,作為扣款日,由銀行代扣款,省心省力。“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克服我的惰性,持之以恒,積少成多”劉云告訴記者。其次,她將全部資產的40%,進行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購買一些穩(wěn)健型銀行類理財產品。雖然從風險角度來看,要比儲蓄存款相對高一些,但是,收益卻不可同日而語。缺點就是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相對較差,通常銀行都會事先規(guī)定能否提前終止,終止的日期等,有時客戶提前終止還需要承擔一些損失。第三,除了社保之外,劉云為自己購買一些商業(yè)保險,比如保費低、保額高的定期壽險以及意外險。按劉云的話說:“我們單身人士更需加強自我保障?!弊詈?,她將手頭暫時不用的生活費存入余額寶。在劉云看來,雖然目前余額寶的收益不如以前了,但是總比銀行的活期利息要高,并且需要用錢時,直接可以贖回非常方便。
謝瑩的理財風格就是“穩(wěn)健”,工作后攢下的一點積蓄基本上都拿來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霸谶x擇理財產品時,我會選擇保本型,年化收益率最高可以達到4%左右,一般都是5萬元起售。最近我經常買3個月1期的保本型產品,這種產品大多投資到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在已經購買到第3期,年化收益率會比銀行利率高一點?!敝x瑩說。
謝瑩家樓下就有北京銀行的網點,于是她選擇了北京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有些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較高,但是因為家里附近沒有網點,她選擇了放棄。如今,各個銀行間收益率差不多,一個點兩個點的差別而已。
雖然理財產品可以在網上直接購買,謝瑩還是更習慣于去銀行。在去銀行可以看見很多來買理財產品的人,幾乎全是女性,而且是中年的全職太太。中年人手里的資金更充裕,她們一般都十幾萬或者幾十萬的買。遇到熱門產品開賣的時候,銀行里大排長龍。偶爾跟她們聊聊,還可能收獲不少理財資訊。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謝瑩建議細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合同條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財產品的各項要素,重點關注期限、投資方向以及掛鉤標的、流動性、預期收益率、產品風險等等。銀行理財產品按收益取分會分為:固定收益類,就是在一個完整周期內,保證本金絕對安全,并保證約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首先保證本金安全,然后收益不確定,可多可少,要看運作好壞;不保本浮動收益,可能會虧本,也可能收益更高,收益不固定。投資的風險和收益總是對等的,建議大家穩(wěn)健為上,購買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
有人問,家庭理財的核心是什么?很簡單,家庭理財最重要當然是自己不輸。換句話說,就是不要讓財產暴露在經濟風險之下。
理財規(guī)劃師李艷俠表示,家庭資產管理主要包括流動、配置和組合三個層次。所謂流動,指貨幣的幣種間的流動和貨幣的國際間流動;配置,指不同種類資產的比例安排,包括銀行存款、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黃金、不動產、有價證券等;組合,指證券和債券的組合,短期與長期的組合,譬如基金和股票的組合。家庭理財不宜幻想過高的收益率。普通家庭必要資產總收益率宜保持在10%左右,能追上CPI的增長速度。
同時,要做到科學細分家庭必要資產收益率。譬如,股票和基金投資組合占總資產25%,收益率控制在10%左右;短期理財產品占總資產25%,收益率控制在10%左右;短期國債占總資產25%,收益率控制在2%左右;長期國債占總資產25%,收益率控制在5%左右。
此外,若想家庭理財達到預期目標,須謹慎對待期貨等投機產品,保持平和心態(tài),不激進亦不太怯懦,切忌以小博大。
李艷俠說:“家庭理財,其目的是使我們的家庭財產保值和增值,追求一種財務自由。家庭理財的一攬子組合中,保險應當是基礎,應當是優(yōu)先考慮的對象,這是因為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可防范不確定性的發(fā)生對家庭帶來財務沖擊,保險就是應對無法預料事態(tài)發(fā)生所做的事前準備,是我們家庭生活更加健康和穩(wěn)固、確保家庭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保證?!?/p>
從“保險理財”的功能來看,大致有三種:
第一,利用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來管理人生不同階段的各種財務風險,保證理財規(guī)劃的順利進行。
第二,保險作為財富管理的手段,可通過指定受益人的方式來避免債權債務危機給自己的家庭造成傷害;同時,保險的受益人明確,家庭財務糾紛成本最少;受益人所得保險金免納個人所得稅,相比遺產繼承,人壽保險具有能最大化地實現財富傳承等諸多功能。
第三,保險本身附帶一定的理財功能,可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來實現保險資金的增值和靈活運用。
那么,怎樣做好家庭保險規(guī)劃?
1、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對孩子而言,父母才是他們最好的保障。如果父母發(fā)生風險,收入中斷,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孩子才是真的失去依靠。所以就科學的保險規(guī)劃而言,應該先保大人后保小孩。
2、先求保障,后投資理財。保險工具分為保障型保險、儲蓄型保險以及投資型保險。風險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重點保障可能對家庭造成巨大損失的風險。如果目前家庭收入有限,沒有能力購買保費較高的終身壽險或其他分紅、投資型保險,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消費型的定期壽險,用以保證在遭遇損失時,有足夠的財務保障。意外險、健康險和定期壽險等都是最具有保障意義的險種,所以投保人在保費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應優(yōu)先滿足意外險、疾病險和定期壽險類保障需求。如果客戶經濟狀況較好,可在完善家人保障的前提下,再考慮投資型保險產品。
3、保險“雙十”原則。所謂保險的“雙十”原則,即保費占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保額是年收入的10倍。一般而言,用十分之一的收入來交保費,這樣的比例不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而10年的收入可以幫助一個家庭度過可能的危機。
4、保險規(guī)劃適時調整。保險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應適時對自己的保單以及保障計劃進行調整。在一份保險規(guī)劃書中,保險產品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某些明星產品,基本上每個保險公司都會有涉及。相反,最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對保險代理人而言,他們不能只是賣保險,而應該為客戶解決未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而考慮。
最后,李艷俠提醒,保險在理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保障型保險可以提供風險保障(保險事故賠償),儲蓄型保險可以為你提供生存保障 (養(yǎng)老和子女教育),而投資型保險(投資基金)會給你帶來資產增值??梢?,保險在家庭理財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財工具。
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和家庭會面臨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威脅,如洪水、火災以及家庭成員的生老病殘死等。在事故發(fā)生后,個人和家庭都需要外來經濟的補償,而人身保險和家庭財產保險等針對個人和家庭的保險產品在這方面起到了保障的作用,有利于生活的穩(wěn)定。
從人的一生來看,收支往往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人到老年,沒有了工作收入,主要靠年輕時積累的養(yǎng)老金生活。而人壽保險具有“強制”儲蓄的性質,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人壽保險是一種很好的儲備養(yǎng)老金的方式。雖然通過個人儲蓄也能儲備養(yǎng)老金,但個人儲蓄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目標的不確定性,人們往往缺乏足夠的毅力來完成自己的儲蓄計劃,儲蓄資金容易被挪用,而人壽保險的“強制性”則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