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
匯集起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迎接具有新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簡論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中國力量的思想
徐光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為此,我們要明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fā)揮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力。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必須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確保馬克思主義的引導力。發(fā)展是硬道理,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驅動,增強經(jīng)濟發(fā)展的硬實力。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必須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定文化自信,加快改革發(fā)展,建設文化強國,強化社會主義文化的凝聚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必須堅持強軍目標,以軍事戰(zhàn)略方針為統(tǒng)攬,貫徹政治建軍方略,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實施改革強軍戰(zhàn)略,全面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為中國力量的根基永固,有效提供法治的保障力。
中國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從嚴治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社會主義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總結中國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jīng)驗,在治國理政方面不斷創(chuàng)造新實踐、提出新理念、實施新戰(zhàn)略。黨的十八大深刻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永遠立于不敗之地。”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07/01/c_1119150660.htm.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重大”的措辭,把面臨的偉大斗爭新的歷史特點講得非常深刻、非常明確。奪取偉大斗爭的勝利,需要偉大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那么,這一力量從哪里來?誰來領導這個力量?如何凝聚這個力量?怎樣發(fā)揮這個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對這一系列重大問題,給予了科學的回答。
馬克思主義者始終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偉大的力量,它能打碎舊世界,也能創(chuàng)造新世界,人民是力量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七一”講話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他要求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提出的“根本宗旨”“根本利益”“根本標準”這“三個根本”,既是我們黨對待人民問題的重要政治原則,又是我們黨擁有不竭力量源泉的重要實現(xiàn)條件。換句話說,只有堅持這“三個根本”的原則,只有具備這“三個根本”的條件,才能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這一力量源泉才能奔騰不息、永流不竭。人民問題,實質上就是如何看待、如何對待人民的問題。只要堅持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要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讓人民當家做主;只要堅持讓人民獲得切實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權利,真正共享國家發(fā)展進步的成果,那么,人民群眾就會迸發(fā)出巨大的力量,這一力量可以打碎舊世界,也可以創(chuàng)造新世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歷史進程中,遇到過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正因為有人民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投入,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才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一往無前,由弱到強,不斷壯大,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偉大勝利。當前,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著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取得這一偉大斗爭的勝利,總結歷史經(jīng)驗,創(chuàng)新現(xiàn)實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堅持和創(chuàng)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根本”的重要政治原則和重要實現(xiàn)條件。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不管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還是創(chuàng)新、開放、綠色、協(xié)調、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無不體現(xiàn)著“三個根本”的重要政治原則和重要實現(xiàn)條件。正因為如此,極大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造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fā)展。
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始終是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這種核心地位是歷史形成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誰能帶領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復興中華,誰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成為領導者。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誰能帶領中國人民當家做主,建設和發(fā)展自己的祖國,誰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成為領導者。在改革開放時期,誰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富起來,使國家強起來,誰就能得到人民的愛戴,成為領導者。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才能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贏得人民的尊重和擁護,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七一”講話中指出:“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lián)鷼v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就無法團結統(tǒng)一、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雹倭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習總書記的講話深刻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對中國共產黨取得領導地位、執(zhí)政地位的極端重要性,也講清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富強的極端重要性。但是,必須看到,由于思想政治建設上存在的問題,由于制度、體制上存在的弊病,由于腐朽的封建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黨內一些人放松了政治學習,放松了思想教育,放松了紀律約束,放松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導致理想信念喪失,黨的意識淡薄,嚴重脫離群眾,經(jīng)不住市場經(jīng)濟的考驗,禁不住金錢女色的誘惑,脫離了黨的先進性軌道,墜入腐敗變質的泥潭,嚴重地影響了黨的形象,削弱了黨的威信。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雷霆之勢,全面從嚴治黨,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以增強宗旨意識,改進思想作風,樹立理想信念,加強紀律建設,凈化政治生態(tài),嚴肅黨紀黨規(guī),嚴厲打擊黨內腐敗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建設的重大勝利,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鞏固了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這些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目的就是要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著力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深入,不斷加強黨對中國力量的領導力。
與西方近代以來自發(fā)的歷史過程不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是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和自覺運用之上的,是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和大膽探索之上的。其偉大的成果就集中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前進。當前,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為奪取這一偉大斗爭的勝利,就必須進一步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力量的引導作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作用,才能成功地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奪取偉大斗爭的勝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xù)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雹诹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為此,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就充分體現(xiàn)了習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思想,強調要從發(fā)展變化的實際出發(fā),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用理論創(chuàng)新指導實踐創(chuàng)新,用實踐創(chuàng)新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繁榮和發(fā)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指導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力量奮勇前進,使中國力量不被亂云遮目,不因濃霧迷路,不受雜音干擾,不為困難卻步。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會挨餓,落后就會挨罵,近代以來中國的遭遇給中國人民太多的記憶和教訓。要改變落后,就要努力發(fā)展;要努力發(fā)展,就要深化改革。我國的改革開放過程,就是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推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進步、增強中國硬實力的過程。改革往往是從易到難。在改革開放之初,改革都局限在某一領域,比如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建設經(jīng)濟特區(qū)、若干城市對外開放、搞活國有企業(yè)、放開私營經(jīng)濟等。每個領域的改革都能釋放出強大的發(fā)展動力。現(xiàn)在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種問題相互交織,盤根錯節(jié),對某個問題采取的政策往往又會受另外問題的制肘。因此,單個領域的改革,已經(jīng)難以進行,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整體協(xié)調推進,才能在新的發(fā)展階段,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硬實力。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七一”講話中強調:“我們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這“三個性”揭示了現(xiàn)階段改革的特點和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就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和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出的。
經(jīng)濟體制改革是改革的軸心,科技創(chuàng)新是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我國未來經(jīng)濟發(fā)展所要攻克的難關,就是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發(fā)展為主,向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為主的轉變。在大工業(yè)時代,這種轉變的關鍵就是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F(xiàn)在,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經(jīng)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很多發(fā)展中國家之所以沒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經(jīng)濟領域的原因來說,沒有獨立自主的技術開發(fā)體系,沒有獨立自主的國民經(jīng)濟體系,是其中最關鍵的原因。由于缺乏自主技術,這些國家剩余資金無法在自己的經(jīng)濟體系中積累、發(fā)展,只能依賴西方的資金、技術,這就容易造成更加不平等的交換,形成更加嚴重的依賴性,從而被擠壓在全球分工的邊緣、價值鏈的末端,導致經(jīng)濟無法持續(xù)發(fā)展。鑒于這些深刻教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在“五大新發(fā)展理念”中,把“創(chuàng)新”列在其中;在供給側改革中,提出“減少低端供給,增加中高端供給”,以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動力,釋放新活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硬實力更加強大。
文化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發(fā)展進步的軟實力,是人民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支撐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由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仁義道德為主流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人類文明成果為主體的外來文化這三部分文化組成,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本質、突出的時代特征和濃郁的民族色彩。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指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雹诹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頁。要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不斷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就是要加快文化的改革發(fā)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些也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中關于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①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頁。他還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②習近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http://cpc.people.com.cn/ n1/2016/0505/c64094-28325925.htm l.事實也充分說明,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得到進一步增強,道德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民的力量得到進一步凝聚,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總之,社會主義文化的凝聚力、推動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和顯著強化。
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立足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提出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核心和根本是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③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1頁。他強調要把提高戰(zhàn)斗力作為軍隊各項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戰(zhàn)斗力來衡量和檢驗各項工作,健全完善黨委工作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有利于提高戰(zhàn)斗力的輿論導向、工作導向、用人導向、政策導向。為此,黨中央、中央軍委提出一系列重大軍事思想、軍事理論、軍事戰(zhàn)略、軍事決策、軍事部署、軍事改革和創(chuàng)新方案,推動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軍隊戰(zhàn)斗力的生成和壯大。主要有:明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御的軍事戰(zhàn)略方針;貫徹新的歷史條件下政治建軍方略;圍繞能打仗、打勝仗,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zhàn)略;深化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等等。黨中央、中央軍委強軍興軍治軍的新實踐、新理念、新戰(zhàn)略,有力地推進了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不斷發(fā)展,中國要長治久安,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偉大復興,黨和政府就必須不斷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都沒有走出“一治一亂”的怪圈。從全世界現(xiàn)代化的歷史經(jīng)驗看,實現(xiàn)法治的國家就發(fā)展的比較好,沒有實現(xiàn)法治的國家就比較落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鍵一招”,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與全面依法治國同時并舉,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雹芰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 1119150660.htm.黨和政府要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就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而依法治國,就要給權力立規(guī)矩,使權力的運行規(guī)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使權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通過法治,為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力量的根基永固,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力。
中國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發(fā)展,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在壯大中國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雹倭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頁。有了這種靡堅不摧的力量,還有什么更美好的東西不能被創(chuàng)造出來呢?
Converge Majestic Strength for the Great Struggle —On the Thought about Chinese Power of Xi Jinping as the Cor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 ittee
Xu Guangchun(The Central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Marxist Theory Advisory Committee,Beijing,Chin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We should always be ready to meet the major challenges,resistmajor risks,overcomemajor obstacles and resolvemajor contradictions in order to persist in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uphold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s leading and ruling status.To this end,wemust be clear that it is the people who create the history.So we must adhere to the supremacy of people.All for people,all rely on people,and give full play to people's creativit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o must administer the Part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manner tomaintain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Marxism is a scientific theory,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We must stick to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strengthen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and ensure its guiding force.Developing is an unyielding principle.Wemust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tak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tak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enhance the hard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e is the country's soft power.Wemust uphold the direction of the advanced culture,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ccelera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pow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hes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Chinese Power;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un the Party Strictly;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Socialist Culture
10.19468/j.cnki.2096-1987.2016.04.001
徐光春,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