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遼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3)
書 評
誰說新中國沒有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
——評《蔡子諤文集》30卷
陳 遼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3)
民國時期(1912—1949年),我國出現了眾多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他們不僅在多個學術領域里有突出成就,而且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也是碩果累累。如魯迅、胡適、郭沫若、陳寅恪、錢鍾書等人便是。人們在贊賞他們的同時,感嘆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65年卻似乎未能造就出這樣相類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來。造成這種尷尬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中國成立后,“一邊倒”,以蘇聯為師。在教育上,蘇聯把學術領域切割得細而又細,專而又專,這樣做專家輩出,學術通人卻罕見。我國照此辦理,一部中國文學史,切割成先秦文學、兩漢文學等,近代文學(鴉片戰(zhàn)爭以后到民國成立)。各個段落的文學專家,專則專矣,但他們除了熟悉該時期文學外,對其他時期的中國文學,則知之甚少,乃至基本上無所知。再加上政治運動不斷,學術通人怎能出現呢?更不要說“兼創(chuàng)作通才”了。但是,話也得說回來,以中國之大,中國人的聰明睿智,有些人并不受這樣的束縛,他們稟賦卓異,精勤砥礪,數十年如一日,在改革開放,文化、藝術逐漸走向繁榮的新時期,終于將自己陶鈞成了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最近出齊的1300萬字的《蔡子諤文集》30卷(花山文藝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以無可辯駁的事實,確證蔡子諤先生(1943—)是新中國哺育、成長起來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
一
蔡子諤先生(以下簡稱蔡子諤)可謂是美學家、藝術文化史學家、文藝理論家、畫學、書學、印學理論家、??睂W家、磁州窯陶瓷研究專家、解放區(qū)文藝研究專家、文學批評家等等,他受到了國內外各方面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如王朝聞、蔣孔陽、高爾泰、伍彝甫、張愛萍(與蘇靜皆為將軍攝影家)、蘇靜、魏巍、胡可、吳印咸、李希凡、陳遼、敏澤、史樹青、葉朗、黃能馥、李錦璐、莊錫華和日本學者秋吉久夫、三山陵(女)等先生多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和《文藝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和[日]《日中藝術研究》等中外國家級報刊發(fā)表評論文章等,充分肯定了這一點。蔡子諤又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中國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等13個全國性協(xié)會的會員,各有其代表性的著作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稱于世。創(chuàng)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確認的“加入中國國家級協(xié)會最多的,并獲得藝術家稱號最多的人”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和奇跡。這,不僅表明蔡子諤作為學術通才兼創(chuàng)作通才的真實性,而且從另一層面,表明了他的典型性。我有幸在1993年與蔡子諤結識,而后閱讀了他陸續(xù)寄贈給我的許多著作;收到《蔡子諤文集》30卷后,又研讀了并觀賞了我過去不曾見到過的學術著作和文學藝術作品。這樣,我在通讀了《蔡子諤文集》后,可以有把握地、負責任地告訴讀者:一個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通才已經出世了。
蔡子諤首先是美學家。他以一人之力、十年之功,獨立完成的五大卷《中國服飾美學史》,在我國美學史乃至世界美學研究史中都屬開山之作,是一部真正獨創(chuàng)的中國服飾美學史。關于中國的服飾,我們有過沈從文先生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周錫保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史》等著作,但它們都是服飾史,而非中國服飾美學史。蔡子諤撰寫的《中國服飾美學史》由中國服飾審美文化史和中國服飾美學思想史兩大板塊融匯、貫通與整合而成,無論在內容上、學理上,還是在形式上、風貌上都和已有的中國服飾史、中國服飾文化史迥然不同,體現了理論的深度和美學思想的厚度。它揭示了中國服飾美學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強調服飾美學的現實意義和審美價值,是中外美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有關服飾美學的學術著作。其次,在專著《毛澤東與美學》中,蔡子諤在發(fā)現了毛澤東關于美是什么、關于美是怎樣被感知、認識和發(fā)現的與以“新”為美、創(chuàng)“新”為美這三塊美學基石后,根據他從毛澤東著作中爬羅剔抉得來的美學思想資料,建構了一座毛澤東美學思想大廈。毛澤東晚年有嚴重失誤,同樣,他的美學思想在晚年也有失誤。蔡著坦率地指出了毛澤東在晚年一些“美學錯覺”。蔡子諤說:毛澤東在晚年的失誤,“從某種意義來講,不能不說與他這種對世界的藝術掌握方式所產生的歷史迷惘或曰美學錯覺有著復雜的內在聯系。”對此,蔡子諤沒有為毛澤東諱,但卻增強了《毛澤東與美學》一書的科學性和嚴肅性。然后,蔡子諤所著的三卷本的《崇高美的歷史再現——中國解放區(qū)新聞攝影美學風格論》,深入論述了中國解放區(qū)新聞攝影的美學風格,揭示了中國解放區(qū)新聞攝影崇高美的歷史意蘊、藝術形式、共性與個性。有“南郎”(郎靜山)“北吳”之稱的攝影大師吳印威,盛贊該書的“理論開創(chuàng)意義和實踐借鑒意義,相信會對攝影界帶來廣泛的積極影響?!保ò矗骸吨袊椕缹W史》和《崇高美的歷史再現》兩部著作,榮獲第十屆、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此獎由《冀辦字[1995]28號文件》規(guī)定為“國家級大獎”。并獎勵工資2級。)另外,蔡子諤與李世文合著的專著《書學美學詹言》和《印學美學史論綱》(與郗吉堂合著),題為“詹言”(莊子:“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詹言”是著者的謙詞),實際上是我國的書法美學史論和印學美學史論,其價值也非同小可:“探幽索隱、曲暢旁通;鉤玄提要,剖新發(fā)奇”(著名書法家、時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駐會副主席張飆語)。至于蔡子諤的《美學論文集》,涉及美學的許多方面,其中對“格式塔”審美心理學研究、美學與社會實踐研究、古典長篇小說的性心理美學研究,都是別開生面、富有新意之作。在中國美學家中,像蔡子諤這樣學術目光深邃而又精深開掘、創(chuàng)見迭出的美學家并不多見。
五大卷的《大化無垠:中國藝術的海外傳播及其文化影響》(與陳旭霞合作)則把蔡子諤推上藝術文化史學家或曰中外藝術文化比較史學家的地位。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學術著作,又是一部大力弘揚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新型人文專著,還是一部給力型的有助于振興中國藝術的推進器。該書重點論述中國繪畫、中國雕塑、中國民間工藝、中國園林和建筑、中國攝影、中國書法、中國舞蹈、中國曲藝、中國雜技、中國戲劇、中國電影等各種文化藝術在海外傳播后所產生的諸種“影響”形態(tài),確實具有開創(chuàng)性?!洞蠡療o垠》揭示了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產生深遠影響,既不是靠武力強迫別人學習,也不是借助宗教宣揚中國文化藝術,而是依仗其內在的美學價值和精神價值。《大化無垠》以其豐富、翔實的資訊,書寫了中華藝術在海外傳播和影響的發(fā)展過程,因此它既是中國文化藝術史的一部分,又是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傳播和影響史,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強力,有助于新中國文化藝術進一步走向世界。該書出版后,有評論家稱之為“文化寶典”,稱之為我國文化藝術對外傳播的“百科全書”,并榮獲“第四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
蔡子諤是解放區(qū)文藝研究專家。他主編的《晉察冀戲劇劇目提要》《中國現代戲劇劇目提要·晉察冀戲劇》(與蔡莊賢合作),和他撰著的《河北抗戰(zhàn)題材文學史·戲劇創(chuàng)作》等使他在解放區(qū)文藝和地方志研究界名聲鵲起。兩書共收劇目提要五百五十多則。南京大學著名戲劇史教授胡星亮驚嘆:“這樣的學問(指編撰《總目》或《提要》這類戲劇資料的工作)怕是以后很難有人再做了。”著名戲劇家胡可則謂:“通過對半個世紀以前晉察冀這塊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的戲劇創(chuàng)作的概要介紹,使今天的讀者得以窺見當年敵后艱苦環(huán)境下的戲劇面貌和所反映的對敵斗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面貌。”這“對于我國的現代文藝史基礎建設,則是無可替代的。歷史將證明它的價值?!薄拔覀冞@些參加過當年晉察冀解放區(qū)文藝工作的老戰(zhàn)士,對于蔡子諤等同志的辛勤勞動和寶貴貢獻,更是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敬佩?!?/p>
蔡子諤和某些專家厚古薄今,不屑于研究當代文學藝術和當代文藝理論不同,他既厚古又厚今。他是當代文藝理論家和當代文學批評家。在他的專著《視學思維的主體空間》中,他開宗明義道出此書的“題旨”:“視覺思維的主體空間(即視覺思維主體空間的‘主體性’)和主體空間的視覺思維(即主體空間的視覺思維的‘思維性’),便是本書的‘主體’”——“主要的理論骨骼和軀體之‘主體’?!比祟愒谟篮愕臍v史進程中前進,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視覺思維的主體空間,也隨著歷史前進的步伐不斷地改換著自己的審美內涵?!白畲笙薅鹊匕l(fā)揮歷史主體的人的本質力量和生命力量吧。讓我們永遠占有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充滿了阿偉洛狄忒的無窮魅力的主體空間吧!”正是蔡子諤寫作這部文藝理論著作的意圖所在。他希望文藝家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人的本質力量,創(chuàng)造出充滿藝術美的無窮魅力的主體空間。因此,盡管這部文藝理論專著讀起來比較吃力,卻有眾多文藝家視為自己今后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的圭臬。與某些當代文藝批評家“只說好,不說壞,誰也不見怪”不同,蔡子諤的文藝批評,從作家作品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既說好,也說壞。他在《作品的藝術“格調”與真實性及其它——對李劍同志失誤作品的思考》中,就直截了當地批評了作家李劍某些作品的“格調”不高問題,并具體分析了李劍某些作品“格調”不高的癥結所在,雖良藥苦口卻與人為善。
蔡子諤在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因此對河北省志的編撰很感興趣,寫了《河北省社會科學概覽·晉察冀文藝》《河北省志中的哲學社會科學志》中的藝術部分,還撰寫了《河北讀本·文化教育》(此著由王蒙、鐵凝主編,蔡子諤為鐵凝邀請的三位撰稿者之一)。特別是他的專著《磁州窯審美文化研究》《磁州窯造型藝術與民俗文化》,《文藝報》《河北學刊》《磁州窯文化》等報刊都予以熱烈好評,認為是研究鄉(xiāng)土文化的大氣派文化研究。蔡子諤被視為地方志寫作和鄉(xiāng)土文化的研究專家。
蔡子諤為苻秦王嘉所著的《拾遺記》(又稱作《王子年拾遺記》)所作的??薄⒆g注,專家們認為是齊治平先生《拾遺記》校注本以后最好的《拾遺記》校注本——較齊注本的校注條目數量增加了 7成。書中的“品評”則是蔡子諤自己的真切體會和感受,尤多新意。???、譯注本《茶余客話》(阮蔡生撰)是蔡子諤先生“恒兀兀以窮年”地工作了三、四年之久的成果,按題材的不同,加以分類輯錄:一、書畫鑒賞篇;二、珠寶玉石篇;三、茶酒飲啖篇;四、文人文趣篇;五、詩人詩話篇;六、讀書藏書篇;七、世相百態(tài)篇;八、史乘拾遺篇。也是《荼舍客話》后來居上的校注本。每則“品評”長短不一,但無不實事求是,自出心裁、雅趣盎然。
二
從上可見,蔡子諤是美學家、文化史學家、解放區(qū)文藝研究家、文藝理論家、文學批評家、地方文獻學家,古籍校勘學家,在不同的學術領域里,都有突出的、出類拔萃的研究成果,人們公認他是這些學術領域里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因此,說他是“學術通人”,學術界對此都無異議。尤其難得的,蔡子諤不只是大學問家,而且還是文藝創(chuàng)作高手。他是長篇小說作家、傳記文學作家、報告文學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擅長寫舊體詩詞的詩人;同時又是國畫家、油畫家、書法家……。
蔡子諤的長篇歷史小說《左宗棠前傳》寫出了晚清大臣、大帥左宗棠性格、思想、行為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且十分在意小說的文化意蘊、美學品格和文學語言,在歷史長篇中可稱佳構。他的另一部長篇歷史傳奇小說《撲朔行》以章回體形式寫成,但富有現代意識。他的傳記文學作品,無論是《呂后》《魏孝文帝》《范縝》《阿骨打》還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傳主都寫得形神兼?zhèn)洌蜩蛉缟?。尤其是長篇傳記《詩人白居易》,是寫給兒童看的,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1981年1月出版,受到廣大少年讀者歡迎,后入選《少年文庫》。蔡子諤不只長于刻畫古人,而且善于寫當代人。他的報告文學作品《原動力的潛層開掘》,得到中共河北省委書記邢崇智的推薦;榮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1990—1991年度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此外,他的《當代戎冠秀》《綠色的惠風》《畫家韓羽剪影》也都寫出了典型環(huán)境下的“這一個”人物。長篇傳記《沙飛傳》《旭宇傳》《金島狐太陽衣》,特別著意于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tǒng)一?!督饙u狐太陽衣》的傳主是一位裘皮專家。在寫作過程中,傳主老是要求蔡子諤“發(fā)揮想象”,美化他自己。蔡子諤沒有屈從傳主,恪守著“真實是文學的生命”的箴言,堅持生活真實,揭示傳主性格中的負面因素,主要情節(jié)始終未動。其后,好大喜功的傳主終于出事,他在廠門為他自己建造的塑像被夷平,人亡聲息,證明蔡子諤寫作過程中的嚴肅和認真是正確的。但是傳主出事后,蔡子諤還是把《金島狐太陽衣》收入了《文集》,因為作品的真實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蔡子諤既寫新詩,又寫舊體詩詞,在我看來,他的舊體詩詞比新詩寫得還要好。
蔡子諤的創(chuàng)作才能,不只表現在文學方面,他還是書法家、畫家。他寫得一手好字。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旭宇稱譽蔡子諤“在書法上也是書法大家”,“看他的書法作品,可以感覺到顏真卿的蹤跡有很豐富的表現,二王的東西在他的創(chuàng)作里面吸收了很多這樣的營養(yǎng)?!彼膰?、油畫,自成一家,特色鮮明。即以近日寄我的油畫《祥光》而言,畫中的群羊,各有各的神態(tài)、形象,無一雷同,其觀察力的細致,表現力的多樣,令我嘆為觀止。他的國畫,每一幅都是精品,他不踩著別人的腳印走,也不踩自己的腳印走,一幅一個樣,一幅有一幅的新意在。
三
民國時期的學術通人、創(chuàng)作高手,大多出身于家學深厚的門第,又都出國留學過,于是給人以錯覺,似乎只有具有家學淵源且到國外留過學的人,才能成為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
然而,蔡子諤卻是自學成才。蔡子諤的母親是文盲。父親蔡啟明先生,20世紀20年代于武昌博文書院畢業(yè)。嗣后因英語好,任高級郵務佐,當過縣郵局局長。父親的文言文和書法水平比較高,這給予蔡子諤以一定影響。不過,父親的“地主”成分(1978年改正),卻使蔡子諤高中畢業(yè)后三年高考,雖然高分卻未被錄取。他哥哥蔡子謙,畫畫極好,他說:“我對書法的喜愛,是受我父親的影響,而畫畫,則是受到我哥哥的影響?!毙聲r期到來,蔡子諤曾報考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及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的現代文學研究生,專業(yè)成績都考得很好,但卻因外語不及格而落榜??梢姼赣H“響當當”的外語基因并沒有遺傳給蔡子諤。但他憑著這三個方向考研的成績,調到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教科文衛(wèi)辦公室工作,并在石家莊市教育學院講文學理論課,“受到學生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20世紀 80年代他進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86年評上助理研究員;1993年晉升副研究員;1998年晉升研究員。蔡子諤的上述簡歷很平凡,很普通。他并非出生在家學深厚的詩書世家,也沒有高學歷,更沒有到國外留過學。那么,他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是怎樣煉成的呢?
第一是勤奮。據他的同事、領導、朋友們在《蔡子諤文集》(30卷)出版發(fā)行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大家都贊揚他手不釋卷、勤奮好學的精神和刻苦的研究實踐:“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入世的學問,治學異常勤奮刻苦,雖年逾古稀,仍孜孜不倦,筆耕不輟。”1300萬字的《文集》,硬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第二是天賦。如果說,蔡子諤治學靠勤奮,那么他搞創(chuàng)作,不能不承認他具有文學藝術天賦。他是 12個國家級協(xié)會的會員,“表現了他卓異的藝術天賦和極其豐厚的藝術修養(yǎng),這也是他藝術文化著述如此豐富的根本。”
第三是悟性。蔡子諤無論是治學還是搞創(chuàng)作,悟性都極高。他撰寫一本書,鉆研一門學問,很快就能悟出這門學問的真諦所在;他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畫一幅畫,寫一行字,也能很快悟出,如何抓住這部作品的要害,這幅畫的意境和這行字的性靈,因此他的文學作品、畫和書法,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意味。
第四是后盾。1969年5月,蔡子諤與楊玉欣女士結婚。從此,蔡子諤再無后顧之憂,紛煩的家務事都由楊玉欣女士承擔、操勞,蔡子諤得以一門心思做學問,搞創(chuàng)作。
第五是氛圍。蔡子諤之成為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是在改革開放以后。1979年至今的35年,不再搞政治運動,充分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大力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整個社會蓬勃向上,和諧穩(wěn)定,形成了一個我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有利于學術發(fā)展和文藝繁榮的氛圍。有了這樣的氛圍,新中國富起來了,蔡子諤也成了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
當然,像蔡子諤這樣的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如今絕不止于他一個。一些學術通人兼創(chuàng)作高手的大師級人才,已經或正在脫穎而出。我認為,這樣的人才愈來愈多,我國的學術和文藝將會越來越快地站在世界的前列!
(責任編輯:李俊丹 校對:賈建鋼)
陳遼,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文藝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