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論微信在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的應用
——以蘇州某派出所為例
馮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微信是現(xiàn)代社會信息溝通的重要渠道,它集聊天、交友、信息發(fā)布等功能于一體,為公安機關內部信息溝通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在公安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微信以部門群、情報研判群以及治安動態(tài)群等形式廣泛存在,有利于提高民警參與的積極性,保證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完整性,降低信息溝通成本,創(chuàng)新派出所警務機制。然而,微信在派出所內部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信息碎片化、信息過載、知識共享程度低和信息安全等問題。因此,為了充分發(fā)揮微信的積極作用,應不斷優(yōu)化微信的功能,加強微信應用的機制建設,并強化民警的應用技能,保證微信在公安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的應用順利運行。
微信;派出所;信息溝通;應用研究
微信是Web2.0時代下的典型產(chǎn)物,作為一款社交網(wǎng)絡工具由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后,經(jīng)過5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可連接人、物、服務、商業(yè)、行政、管理等巨大的信息平臺。據(jù)2015年騰訊公司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微信的月活躍賬戶為6.5億人[1],在微信用戶中,62.7%的用戶好友超過50人,57.3%的用戶通過微信找到了新朋友,86.1%的用戶使用微信增加了與好友交流的頻率[2]。微信為用戶提供了聊天、好友、朋友圈等功能,可傳輸文字、圖片、文檔、語音和視頻,與傳統(tǒng)的聊天軟件和信息媒體相比,其表現(xiàn)出信息形式多元、傳遞速度即時、功能操作簡易、現(xiàn)實人際關系再現(xiàn)等特點,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高質量的信息,節(jié)約了大量的溝通成本。
(一)派出所情況簡介
江蘇某地派出所轄區(qū)面積57萬平方公里,轄區(qū)內人口41萬,轄區(qū)內有多個現(xiàn)代化工廠,流動人口眾多,平均每天接警198起,每月立案200余起,派出所任務重,警力少。派出所是分局的派出機構,是公安系統(tǒng)的基層單位,是具有綜合性和多功能特點的戰(zhàn)斗實體。江蘇某地派出所在內部機構設置上,分設治安組、社區(qū)組、勤務指揮室、內勤室、戶籍室五個部門,主要負責轄區(qū)內接處警、人口管理、社會治安管理和派出所內部管理等工作,另有分局刑警大隊駐所中隊,負責轄區(qū)內的刑事案件;在層級設置上,派出所設有所長一名,教導員一名,副所長兩名,其中所長統(tǒng)管派出所全部事務,是派出所與上級溝通的紐帶,教導員統(tǒng)管全所政治工作,同時分管內勤室和勤務指揮室,兩名副所長分別主管治安組和社區(qū)組;在警力配置上,在編民警37人,其中治安民警8人,社區(qū)民警23人,指揮室民警2人,內勤民警3人,戶籍民警1人,輔警200余人,共同構成了派出所的警力。派出所作為典型的科層制組織,主要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決策者為所長、教導員,信息多采用上傳下達的方式逐級傳遞,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共享程度不高;派出所警員隊伍的文化水平不同、來源不同,有研究生、有高中生,有社招警員、有警校畢業(yè)生、有軍轉干部,個人工作能力和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存在差異。
(二)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
巴納德強調,“組織的有效運行,必須依賴三個基本要素:共同目標,協(xié)作意愿和信息傳遞,而其中的核心就是信息傳遞”。[3]嚴文華認為,“組織溝通區(qū)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溝通,其特定的情境是在工作場所,其對象既是人際關系溝通的一般對象,同時又是工作任務要求溝通的對象”。[4]組織內部溝通包括人際關系溝通和工作信息溝通。由此可見,信息溝通是指與組織工作相關的信息,以文字、語言、多媒體等形式借助一定的傳播媒介在組織內部各層級之間傳遞的過程。派出所作為公安組織的最基層的單位,每天都會產(chǎn)生、接收并使用資料,即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記錄。當這些資料以某種對派出所工作有意義的形式整合起來時,它才成為信息。派出所民警之間之所以進行信息溝通,是因為他們必須傳遞和接收各種信息以協(xié)調其活動并且完成工作。被傳遞的信息將會以某種既定的方式來改變接受者的認知、態(tài)度或行為。因此,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指的是與派出所工作相關的信息在民警之間、部門之間傳遞的過程,其意義在于協(xié)調組織內的各個系統(tǒng)、緩解組織中的矛盾和沖突、提高組織的管理效率、保證組織的健康運轉,以更好地實現(xiàn)組織目標。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根據(jù)組織系統(tǒng)和溝通體制的規(guī)范程度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按照信息的傳遞方向可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和平行溝通[5]。上行溝通是下級向上級傳遞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工作請示、工作反饋、意見建議等信息,下行溝通是上級向下級傳遞信息,內容主要包括上級命令、工作安排和工作目標等信息,平行溝通是同級警員之間傳遞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合作協(xié)商、知識共享等信息。
(三)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的特點
根據(jù)信息的傳遞方向,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可分為上行、平行和下行溝通;按照溝通渠道和程序的規(guī)范程度,可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等等。由于公安機關的政治性、武裝性、執(zhí)法性、應急性、紀律性等屬性,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及時性。信息能否在第一時間發(fā)出、收到和反饋,直接影響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效率,特別是處置突發(fā)事件時,信息傳遞的不及時,要么會失去其價值,要么會影響其他民警的工作進度,因此,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必須迅速,確保信息溝通的及時性。
二是準確性。情報信息準確與否是犯罪預防、偵查和破案的關鍵,一旦情報信息失真或者傳遞出現(xiàn)遺漏,就會導致領導決策偏差,民警執(zhí)行不力,由此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要確保情報信息的準確性和傳遞接收的完整性。
三是持續(xù)性。在很多情況下,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任務不是通過一次溝通就能完成的,需要民警之間反復的溝通協(xié)商才能達到目標。比如犯罪預防工作,往往需要社區(qū)民警不斷提供基礎信息,由多個部門反復的溝通商討才能形成研判結果。持續(xù)不斷的信息溝通是派出所工作的基礎保障。
四是保密性。公安機關承擔著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穩(wěn)定的職責任務,在工作中掌握著許多保密事項,涉及很多敏感信息,很多情況下民警之間的信息溝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否則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要嚴格按照保密程序進行。
(四)微信在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的應用現(xiàn)狀
在使用微信之前,派出所主要的信息溝通方式有:會議、電話、文件,但是舉行會議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空間成本,電話溝通不能滿足群體交流的需要,文件傳遞存在信息內容不清、傳遞速度慢等問題。為了改變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不暢的現(xiàn)狀,派出所開始采用微信群組的形式來傳遞信息。在日常工作上,所領導會在全所群組中發(fā)布每日的工作重點和工作安排,每周還會在全所群中總結一周的工作情況,對個別工作進行指導和點評,口頭表揚優(yōu)秀的民警,其余臨時決定的事項也會在微信群中發(fā)布。同時,所領導也可以在群內監(jiān)督警員的日常工作。在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時,民警會在微信群組中及時的發(fā)送當前情況,并配以圖片和視頻詳細的描述現(xiàn)場情景,方便所領導作出有效的決策。采用微信進行所內信息溝通,減少了溝通成本,降低了民警理解信息的難度,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準確和便捷。在派出所中,主要的微信工作群包括:
1.全所群。群內成員包含所領導在內的全部民警,群內信息主要包括上級指示、警令下達、通知通報、工作績效、工作總結等,發(fā)布信息的人通常是所領導。
2.各部門群。勤務指揮室、治安組、社區(qū)組、內勤室和戶籍室民警都有自己所屬部門的工作群,群內成員包括主管所領導和部門所屬全體民警、輔警,群內信息主要包括近期工作任務安排、信息通報、工作反饋、工作請示等,群內成員都可以發(fā)送信息。
3.警情研判群。群內成員包括勤務指揮室民警和社區(qū)組民警,群內信息主要是社區(qū)警情和研判信息。社區(qū)民警將所管社區(qū)內的人口、案件、消防和社情民意等信息收集整合起來,發(fā)送到群內,由勤務指揮室民警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研判,并形成社區(qū)警情報告,反饋給社區(qū)民警,指導、建議民警更好的開展社區(qū)警務工作。所領導可以全面掌握當前民警的工作情況和轄區(qū)內社區(qū)工作的整體現(xiàn)狀,合理配置派出所資源。社區(qū)警情研判群加強了社區(qū)民警與勤務指揮室民警之間的互動,形成了社區(qū)警務工作信息的良性循環(huán)。
4.治安動態(tài)群。群內成員包括勤務指揮室民警和治安組民警,群內信息主要是轄區(qū)內治安案件相關信息。治安民警將自己處置的治安案件發(fā)送的到群內,由勤務指揮室民警將接處警信息和治安案件信息進行匯總,形成治安動態(tài)報告,及時發(fā)現(xiàn)案件高發(fā)區(qū)域,重點防范,對高發(fā)案件情況進行分析,提供視頻監(jiān)控圖像資料,協(xié)助治安民警破案。治安動態(tài)群加強了治安民警與勤務指揮室民警之間的協(xié)作,為治安民警的破案提供了信息保障。
5.其他因臨時工作而建立的群組。群內成員不定,臨時組合,主要為了解決某一特定問題或是突發(fā)事件而建立的,群內成員目標一致、分工明確,完成任務后臨時群即解散。
此外,所內民警根據(jù)自身興趣愛好建立了多樣化的非工作群組,主要用于人際溝通,群內信息多是娛樂新聞、活動召集、生活常識等,滿足了民警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交流,增進了警員之間的認識,增強了人際關系。
(一)全員參與,提高了民警工作的積極性
在派出所內部,每名民警都有發(fā)送信息的渠道,信息可以傳遞給任何人并且能夠讓其做出相應的反應,極大地提升了民警的溝通意愿。這種高效的信息溝通使得每名警員都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派出所整體運行狀況,明確自身的任務,從而更高效的投入到工作當中。
(二)保證了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組織傳播理論指出,組織內部傳播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系統(tǒng)的變化而變化,過時的內部傳播不僅會變得一文不值,并且還有可能成為干擾正常管理工作的噪音。網(wǎng)絡化的信息溝通方式打破了層級制的溝通障礙,使得來自一線的信息完整、迅速的傳遞到領導層中,有助于領導快速的作出決策。同時,領導也可以全面掌握警員當下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進行及時的調整。
(三)信息公開,群組之間相互監(jiān)督
每名警員都可以看到其所在工作群內的信息,清楚地認識部門內部的工作任務與目的,并且還要定時在群內公布自己的工作情況,實現(xiàn)全員監(jiān)督,有效地避免了過去因績效考核而虛報工作量、夸大工作成績的現(xiàn)象。微信群組加大了派出所內部信息的透明度,使所有民警掌握的信息量相近,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四)促進了警務機制的創(chuàng)新
勤務指揮室作為派出所的龍頭單位,通過情報研判群和治安動態(tài)群將全所警務信息集于一身,起到了所領導的參謀作用,協(xié)助所領導對全所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配。勤務指揮室民警創(chuàng)新了情報工作的績效考核機制,利用先進的算法對情報的貢獻度進行評價,激勵了全所民警投身于基礎信息的采集工作。此外,勤務指揮室民警也是全市大情報工作群的成員,群內包含市局領導和其他部門民警200余人。在大情報工作群內,民警要共享自己所掌握的情報信息,也可以獲取其他單位的情報信息,自由研討,主動完成案件的串并工作,拓寬了全市警務情報信息的溝通渠道,實現(xiàn)了全市情報信息的共享機制。
(五)減少了信息溝通的成本
按照傳統(tǒng)的信息溝通方式,所領導要制定任何一個決策都需要經(jīng)過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形成決策的過程,然后通過各種會議或是文件傳遞給一線民警,整個過程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空間和人力。而微信的使用大大減少了這種決策制定和傳遞的成本,領導者可以直接從一線民警處得到原始信息,更加直觀地面對問題,決策形成后也可以直接傳遞到一線民警手中,從而省略了中間層,減少信息傳遞成本的同時也能更好的監(jiān)督?jīng)Q策的執(zhí)行情況。
(六)促進了民警之間的人際關系
由于派出所警員的來源不同,擁有相同身份標簽的民警如同鄉(xiāng)、校友、戰(zhàn)友等,很容易組成各式各樣的“小圈子”。在“小圈子”內的民警溝通順暢,而“小圈子”外的民警受到排斥,很難融入其中而被孤立起來,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而多樣化的微信工作群組增加了民警協(xié)同工作的機會,增加了民警信息溝通的頻率,增進了彼此之間的認識,從而形成了派出所內部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
(一)信息碎片化
微信在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的應用過程中,任何民警都可以自由發(fā)送與接收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即發(fā)即得,而這種自主性較大的溝通方式使得傳遞的信息過于碎片化,這種碎片化的信息更多的是原始資料,并沒有經(jīng)過整合,是一些事情的集合而缺少事件的邏輯,碎片化的信息會嚴重妨礙民警的認知和思考。同時,民警會隨時隨地接到新的工作任務或工作指示,而影響原來工作的連續(xù)性,導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微信一方面加快了信息在組織內部的傳遞速度,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可控性也使得工作信息變得碎片化。
(二)信息過載
民警在工作的過程中,接收到了大量的原始資料,給原本已經(jīng)負擔過重的信息處理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個人或組織處理信息的能力,導致了信息的過載。一方面,海量的原始信息蘊含大量的潛在情報,缺少有效的信息管理工具和高素質的信息處理人材造成了大量的信息浪費,使得派出所缺少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無用信息的堆積產(chǎn)生了信息傳遞渠道中的障礙,使得真正有用的信息無法傳遞或者被忽略掉。信息過載嚴重影響了民警的正常工作。首先,微信工作群組的交叉使得不相關的民警也會接收到大量的無關信息,在繁雜的信息中很容易忽略掉與自己有關的工作信息;其次,對領導來說,雖然能夠接收到來自一線民警最真實的信息,但是眾多無序的信息增加了領導處理信息的工作量,反而拖延了制定決策的時間。
(三)基于知識的共享程度低
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知識是一種能夠改變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這既包括使信息成為行動的基礎的方式,也包括通過對信息的運用使某個個體有能力進行改變或進行更為有效地行為的方式”。[6]公安知識是民警在從事警務活動中生產(chǎn)和積累的警務實踐經(jīng)驗、技能,經(jīng)過自身認知、思考、總結而出的信息。[7]派出所內部應用微信進行信息溝通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加強了人際關系的構建,但是基于公安知識的共享程度還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領導重視不足,對此引導的少;轉化能力較弱,文化程度較低的民警很難將其隱性知識表達出來;共享意愿不足,在派出所內部存在競爭,擔心共享知識后會失去自身的優(yōu)勢,失去晉升機會;缺少激勵機制,組織內部缺少共享文化,共享動力不足。
(四)信息安全問題
微信信息安全方面問題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信自身的定位功能(LBS)可能會暴露民警的位置而被嫌疑人提前獲知,導致偵查、抓捕的行動的失??;第二,派出所民警在使用微信進行內部信息溝通時采用的是實名制,微信作為第三方工具其服務器和數(shù)據(jù)庫都不在公安機關內部,公安民警的身份信息就面臨著泄露的風險;第三,微信同樣也是民警生活中的溝通工具,對于工作信息的保密性比較差,完全憑借民警自身的覺悟,所領導缺少對保密信息的控制,一旦有一些工作信息流入到社會中,就會給公安機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五)小道消息監(jiān)控困難
微信群組的建立將派出所內的全體民警連接起來,除了工作群以外還有許多非工作群,這些非工作群成為了民警人際溝通的主要渠道。在這些非工作群中,表現(xiàn)出群內成員關系強、群重疊等特點,一些小道消息或負面信息就會在民警之間擴散,波及的范圍廣、傳播的速度快,如果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制止,這些小道消息會破壞所內民警之間的人際關系,負面情緒一旦擴散就會嚴重影響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一)優(yōu)化微信功能
加強與騰訊公司的合作,構建派出所微信公共平臺,開發(fā)派出所信息管理功能,實現(xiàn)信息的分類、整合、篩選、搜索等功能;對于多媒體信息的管理,如語音、視頻信息,應增加轉發(fā)功能;實現(xiàn)民警微信賬號的管理功能,加強微信群組管理,減少民警加群退群的隨意性,避免非派出所內人員加入到群組中。微信公共平臺的建立,有效地與微信群組相結合,保證信息的高效管理與合理運用,從功能上避免了信息碎片化和信息過載的問題。
(二)加強機制建設
領導者應加強微信應用的機制建設,在制度上保障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的高效運行,包括建立:1.激勵機制。所領導要充分利用微信的點贊、評論與轉發(fā)功能,對優(yōu)秀的民警做出表揚,同時也要在“朋友圈”里促進與民警之間的互動。2.責任機制。所領導在全面掌握全所情況的條件下,合理配置權力,強調共同責任,增強民警的團隊意識。3.監(jiān)督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小道信息和消極信息,控制其傳播,及時出面澄清。4.績效考核機制。對公安知識的創(chuàng)造、貢獻、學習和分享進行全面考察,將實際考察結果納入民警的個人考核,公平的考核結果可以增加民警的公平感知、促進民警之間的人際信任、實現(xiàn)組織承諾,從而正向的影響知識共享[8]。
(三)強化教育培訓
在應用微信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民警的相關培訓,明確民警在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應用微信的規(guī)范。對于所領導而言,要不斷強化其應用意識,要認識到微信在派出所內部信息溝通中的優(yōu)勢,也要清楚微信的應用問題,不能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就放棄使用,要積極發(fā)揮微信的作用。另外,所領導也要學會利用微信增強其領導權威,擴大其影響范圍。對于普通民警而言,要強化其信息管理能力,熟練使用微信的功能高效的收集、篩選、整合資料,在派出所內部傳遞高質量的信息。同時,還要增強民警在派出所內部應用微信的自律性和合理性,提高工作信息的保密意識,杜絕派出所內部信息外泄,也要避免非工作信息在工作群內傳播,影響其他民警的正常工作。[8]
目前,微信在公安組織內部信息溝通中的應用研究還比較少,但是越來越多的組織已經(jīng)將微信的使用納入到內部信息溝通的系統(tǒng)當中。因此,可以預測微信或者更加強大的社交網(wǎng)絡工具,在未來必將會成為公安組織內部信息溝通的主要渠道,同時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形成更好的應用機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騰訊公司2015中期報告[EB/OL].http://www.tencent.com/ zh-cn/ir/reports.shtml.2015-02-20.
[2]微信平臺首份數(shù)據(jù)研究報告[EB/OL].http://tech.qq.com/a/ 20150127/018482.htm#p=1.2016-03-15.
[3]巴納德.經(jīng)理人員的職能[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73.
[4]嚴文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組織溝通研究評價[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01,(2):15-20.
[5]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445.
[6]Peter F.Drucker.Knowledge Management[M].Harvard: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6):35-37.
[7]謝曉專.警務知識管理:社會背景與現(xiàn)實條件[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0,(1):36-42.
[8]劉霞.微時代網(wǎng)絡輿論管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5,(5):70.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Police Station——Taking a Police Station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FENGLei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
WeCha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It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chatting,making friends,and publishing information.WeCha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internalinformationcommunicationofpublicstation.Intheprocessofpoliceinternal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WeChat group feature is widely used by police officers,including department group,intelligence analysis group,security dynamic group and other groups.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olice communication,ensure the timeli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cost and innovate policing mechanism.However,police stations still have problems with informational fragmentation, information overloaded,low degree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Therefore,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Wechat,we should optimize its function,and speed up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Wechat applications.We also need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skills which police officers have,and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an be successfully proceed through Wechat inside police department.
WeChat;police station;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pplication research
D631.41
A
2095-1140(2016)06-0123-06
(責任編輯:李語湘)
2016-03-20
馮磊(1989-),男,內蒙古呼倫貝爾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4級公安管理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安管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