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候人兮猗”談起"/>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古代愛情文學(xué)中女性等待主題
        ——從“候人兮猗”談起

        2016-03-15 08:48:00徐勝男

        徐勝男

        (南京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南京 210097)

        ?

        中國古代愛情文學(xué)中女性等待主題
        ——從“候人兮猗”談起

        徐勝男

        (南京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南京 210097)

        “等待”是中國古代愛情敘事類文學(xué)中女性形象的一個共同屬性,《候人歌》首開其端。女性的等待可分為顯性等待和隱性等待兩種,她們在等待中獲取愛情、婚姻、社會價值以及男性的認同。男權(quán)社會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社會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固化是形成女性被動性的現(xiàn)實原因,獨特民族性原因以及強大的文化傳統(tǒng)因素則是其深層原因。男女與君臣之間異質(zhì)同構(gòu)的關(guān)系,女性等待展現(xiàn)出的陰柔與陽剛兩種審美特質(zhì)符合傳統(tǒng)文化與男性人格理想,這都使女性的等待成為了生生不息的詩意表達體。

        女性;等待;男性;價值

        引 言

        女性以“等待”的姿態(tài)廣泛存在于古代文學(xué)之中,這是父權(quán)制勝利的必然結(jié)果,其背后浸潤著傳統(tǒng)文化與哲學(xué)的深層審美感染力,時至今日,女性也未能完全擺脫這種“等待”處境。因此探討古代文學(xué)中女性等待問題不僅是對文學(xué)、歷史、民族文化的多重解讀,也是對今天女性生活狀態(tài)某些方面的歷史性探究。

        一、 等待中的女性

        在中國古代愛情敘事類文學(xué)中,女性普遍處于一種等待處境之下,這種等待可分兩種:一種是等待男性到來的顯性等待,如戀愛少女、妻子、后妃;另一種是處于潛在等待處境中的隱性等待,如仙鬼妖怪、妓女、閨秀佳人。女性以愛情婚姻為歸宿,她的社會價值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都需在等待中獲得。此外,女性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等待:等待男性的審視與定義。

        女性的等待處境由來已久,早期文學(xué)中的神女就已凸顯出她們以男性為價值的“等待”屬性。如《呂氏春秋》云:

        禹行功,見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猗兮”,實始作為南音。[1]

        “候人兮猗”是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首情詩,充分概括了大禹之妻涂山氏等待的命運。這也是許多神女的共同命運,如《穆天子傳》中的等待穆天子再次赴約的西王母,《楚辭》中“表獨立兮山之上”[2]80等待情人的山鬼,“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2]60的湘夫人等。這種被動性在后世女性身上更加突出,《詩經(jīng)》中等待情郎的少女*如《邶風(fēng)·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墉風(fēng)·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分別參見朱熹《詩集傳》,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8頁、第34頁、第40頁。,歷代閨怨宮怨詩中等待征夫、游子的思婦,以及“空懸明月待君王”[3]1445的后妃、宮女。戲曲小說中等待丈夫的妻子,如《破窯記》中的劉月娥,《琵琶記》中的趙五娘,《寒窯記》的王寶釧……她們等待男子的歸來,一如涂山氏等候大禹。

        除了等待男性到來的顯性等待之外,女性形象還被限定在一種隱性等待的處境中,如巫山神女等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4],洛水女神守在洛水之濱、于巖之畔。后世的神女、鬼女、妖女也都概莫能外,需存在于一個特定的壞境中,最典型的便是存在于荒野之中的妖鬼仙怪。雖然也有擺脫環(huán)境限制“自薦枕席”的女鬼精怪,但這并不能改變她等待支配的身份設(shè)定。另一種潛在等待的女性則是妓女,她們不必等待男性到來卻總以癡情女子的形象示人,因為她們“雖然日逐笙歌樂……長羨荊釵與布裙”[5],等待著“真情”與理想生活,李娃、霍小玉、杜十娘、莘瑤琴等莫不如此?!耙恍男拇?,一心心待君,為君高韻,風(fēng)流清俊。得隨君,半日桃花下,強如過一生?!盵6]表現(xiàn)的正是她們身處等待之中的生活狀態(tài),柳永在《迷仙引》中也為妓女“代言”,表現(xiàn)她們等待良人的期盼:

        才過笄年,初綰云鬟,便學(xué)歌舞。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便千金慵覷。常只恐、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7]

        妓女自身的期盼,加之世俗對妓女的“從良期待”,形成了文學(xué)中妓女的潛在等待處境。閨秀小姐們一定程度上也屬于隱性等待者,雖然她們勇于追求愛情,但這必先有待于她的愛情意識被喚醒。在男女才色相慕、歷經(jīng)磨難終成眷屬的才子佳人小說中“私定終身后花園”的情節(jié)就是隱性等待的實際化:她等待情郎為自己開啟生活新篇章。

        誠然,漫長的中國歷史中,現(xiàn)實背景、時代風(fēng)氣、政府政策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女性的婚戀現(xiàn)狀,被動性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古代女性的處境。但縱觀古代文學(xué)史,“等待”主題或顯或隱,至少在一個較普遍的層面上代表著大多數(shù)女性的命運。她們以等待來獲得愛情、婚姻、男性的成功以及自身價值的被賦予,可以說等待是女性扮演社會角色的主要途徑。她們等待愛情,如《召南·摽有梅》中的少女焦灼的等待*《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謂兮”。參見朱熹《詩集傳》,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頁。,又如南宋詩人朱淑真《秋日偶成》中所言:

        初合雙鬟學(xué)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簫郎萬首詩。[8]

        少女懷春總是詩,“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和推廣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盵9]而男性則正如《衛(wèi)風(fēng)·氓》所言“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10]。女性還需等待婚姻,《古詩十九首》中“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11]即為此類?;橐鍪桥拥牧⒆阒具@早在神話中就已不可推翻:幾乎所有的女性神都有配偶。補天、造人功績卓越的女媧寄身于伏羲,至高無上的西王母匹配于東王公、玉皇大帝,日月之母羲和、常羲委身于帝俊,嫦娥之于后羿,洛神之于河伯,湘水女神之于舜等。這并不是神話的原貌,卻是女性的真實寫照:“唯有婚姻才能使女人達到完整的社會尊嚴?!盵12]81女性被杜絕參與社會的遠征,便需等待男子的價值實現(xiàn)。對古代男性而言,事功成就居第一位,而對古代女性而言,婚姻愛情則是第一位,所以女性需用等待來消弭男性事功追求的時間差。更何況“一個人的社會威望可以提高他作為愛情潛在對象的價值”[13],所以男性不會放棄社會價值的追求,從這種意義上講“男人不可能和女人進行真正的情感交流,只能共同分享一種高度妥協(xié)的虛偽”[14]122。男性獲取成功的過程必然是女性等待的過程。女性在等待中也迫切地盼望他功成名就,如唐人杜羔屢第不中,其妻劉氏曾作《夫下第》詩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到來時近夜來?!盵3]9082這或許是對丈夫的激將法,且將劉氏望夫成龍的殷切盡顯無疑。男性的成功是對愛情以及女性價值的最終肯定,因此最完美的愛情結(jié)局是夫榮妻貴:《李娃傳》中李娃得到?jīng)F國夫人的封號;《秋胡戲妻》中羅梅英雖剛烈卻也分享了丈夫的富貴榮華*“秋胡戲妻”的故事始見于劉向《列女傳》,故事結(jié)局為其妻“遂去而東走,投河而死”。后世多有改編,在元代石君寶的《魯大夫秋胡戲妻》雜劇中將該故事改為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夫妻二人重歸于好。此處按元雜劇故事之意。;《西廂記》中崔鶯鶯等到了狀元郎張生的迎娶;《牡丹亭》中杜麗娘等到柳夢梅狀元及第;《薛仁貴征東》中王寶釧等到薛仁貴帶回的封誥……

        此外,女性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等待:等待男性的審視與評價。古代文學(xué)中的女性形象似乎存在著美與丑的兩極分化,一種美好似仙女,一種丑惡似魔鬼,真實客觀的女性形象數(shù)量極少,從這種意義上講,女性形象是男性反映世界與理想的一種手段。他們希望看到忠貞、奉獻等他想從世上得到的一切美好,女性便以此為標(biāo)準(zhǔn)進行自我塑造,因為只有“按照男人的夢想去塑造自身,才能獲得價值”[12]87。所以她的美麗與品行無瑕出自男性之手。同樣,她的“罪惡”也是男性希望的,明清小說中的大量淫女形象某種程度上正是男性對女性的另一種定義。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蓮,《癡婆子傳》中的上官阿娜,《肉蒲團》中的鐵玉香,《燈草和尚傳》中楊官兒之女長姑,《姑妄言》中的淫情女子,《醉春風(fēng)》中的顧三娘等。男性像渴望她的崇高一樣渴望著她的卑劣,因為“如果女人不是忘恩負義的、輕浮的、怯懦的、怠情的,她就喪失了她的誘惑力”[12]460。女性等待被評價,而男性拒絕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她,因此女性便擁有了雙重面孔。歸根結(jié)底這是女性的從屬地位造成的,因為“女人過的是一種附庸的生活,她無須為她的行為負任何道德責(zé)任:因為她沒有任何責(zé)任,所以她也沒有底線和自我”[14]123。

        二、 女性等待的現(xiàn)實原因

        女性的被動等待是男權(quán)社會制度與文化長久作用的結(jié)果,兩性等級是等級社會的基礎(chǔ)關(guān)系,兩性關(guān)系又是社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文化、制度、意識形態(tài)都為宣揚男性權(quán)威服務(wù),女性的價值則在等待中實現(xiàn),等待就是她的價值。

        “武力和武力威脅決定了誰控制經(jīng)濟分配的途徑。等級制成為社會組織的既定原則。從占人類一半的身強力壯的男性凌駕于另一半的女性之上的等級制開始,人類的一切關(guān)系都必須符合這個模式?!盵15]最初的等級便是兩性等級,世界越擴張,男性優(yōu)勢越確立,法規(guī)制度、意識形態(tài)便越為鞏固兩性等級而服務(wù)。所以文化宣揚的都是男性權(quán)威,神話故事便已如此。神話中男性創(chuàng)造了世界:盤古開天辟地;男性造福了人類: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男性是抗?fàn)幱⑿郏狐S帝戰(zhàn)蚩尤,共工觸山,夸父逐日;男性創(chuàng)造了一切人類文明:黃帝、炎帝、帝俊、堯、舜等。父權(quán)制社會不容許任何一個女性以自我獨立的形態(tài)存在——即使是神話人物,因為獨立的女性是對男性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

        男性社會給予男性的社會身份支持了他們的氣概與權(quán)威,而女性則表現(xiàn)出更多的被動性。首先,父親的權(quán)威是一個社會層面的事實,家庭中一切男性都可以分享這種權(quán)威,女性則屈從于父權(quán)至上的社會,以退讓、順從來獲得男性社會的肯定與贊美;其次,社會制度拒絕女性對社會的參與導(dǎo)致了女性社會角色的缺失。古代的教育、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幾乎都與女性無關(guān),世界的解釋權(quán)恒定地把握在男性手中;最后,沉重的生育任務(wù)將女性封閉在簡單的重復(fù)生命之中,將她限定在家庭范圍內(nèi)。男性社會的性別道德也鞏固了這種分工,封建道德強調(diào)男外女內(nèi),內(nèi)外有別,如《禮記·內(nèi)則》:“禮始于謹夫婦。為宮室,辨內(nèi)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nèi),深宮固門,閽、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盵16]859儒家傳統(tǒng)強調(diào)夫妻關(guān)系為人倫之始,并以三從、四德的女教準(zhǔn)則要求女性遵守秩序、安于家庭,實則是為鞏固男性統(tǒng)治的基石。穩(wěn)固的男性統(tǒng)治又使社會對兩性形成了固定的價值期許,“女性被形容為感情脆弱的、順從的和宿命的,而男性則被形容為具有冒險精神的、有力量的和獨立的?!盵17]62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由來已久且在穩(wěn)固的男性社會中代代傳承,它是維持社會性別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基本保障,所有圖像、宗教、文化等意識形態(tài)都在不知不覺中宣揚并完成這種社會性別的固化。

        在強大的男權(quán)社會文化中,女性的獨立性、社會性逐漸消失,她們也越來越難依靠創(chuàng)造價值立身于社會,女性的價值便只能囿于自身,以至于形成“女性的價值是通過她的外表進行判定的”[17]94社會現(xiàn)實,所以等待中的女性大多秀色可餐。她們的等待是一種價值投資,守住自己的身體便是在追求價值,所以等待就是她的價值。而且,男人想擁有女人不完全是為了擁有她們的肉體,她作為男人活動的目的和他們做決定的源泉,同時也具有價值尺度,那就是只有她們才能夠給一個男人創(chuàng)造的某種聲譽?!八M麃碜酝饨绲淖⒁暯o予他的生活、他的事業(yè)、他本人一種絕對價值。”[18]因此他更想得到她的肯定和贊同,希望她能夠比任何人都堅定地等下去,這就更好地詮釋了《左傳》中晉文公重耳再次流亡時對季隗說“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19]這句話的深層內(nèi)涵了。男性的一句“等我回來”,與其說是對愛情的承諾,不如說是對理想的承諾,此時女性的等待又變成了一種對男性價值追求與獲取成功的隱喻。即使她等不到他的歸來,但至少這種隱喻已經(jīng)發(fā)揮了作用,他最終走向了事功上的相對成功。對于那些遠走他鄉(xiāng)、孤獨壓抑的男性而言,遠方等待他的妻子,又成為了一種心靈的慰藉與平衡,在她的柔弱和依附中,他感受到稍許的寬慰,可以暫時忘卻失意的功利追逐,找到心靈的片刻停泊。

        女性的等待既是女性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也是男性事功追求的一種隱喻,這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是父權(quán)制社會中女性命運的縮影,并且她必須始終如一地等下去,否則得到的便是如朱買臣之妻一般覆水難收的結(jié)局*班固《漢書·朱買臣傳》載朱買臣四十多歲仍窮困潦倒,其妻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dāng)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钡淦逈Q意離去,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后朱買臣發(fā)跡,“拜為太守,入?yún)墙纾娖涔势?、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后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jīng)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這一故事在后世多有改編,如元雜劇《朱太守風(fēng)雪漁樵記》、明傳奇《爛柯山》等,只是故事結(jié)局做了改動:朱買臣官拜太守,前妻跪在他面前乞求復(fù)合,朱買臣取來一盆水潑在地上,令前妻收回,意即覆水難收,夫妻難合。。社會也并未給予女性選擇的權(quán)力,自《易經(jīng)》始男尊女卑的兩性哲學(xué)就已深入人心,班昭的《女誡》便以“卑弱第一”開篇,并強調(diào)“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20]?!皬囊欢K”是女性唯一的選擇,男性就是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唯一行事標(biāo)準(zhǔn)。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她的整個生存是等待,因為她被關(guān)閉在內(nèi)在性和偶然性的范圍內(nèi),證明她生存的必要性總是掌握在別人手里:她等待男人的敬意和贊同,等待愛情,等待丈夫和情人的感激和贊美;她等待他們給她存在理由、價值和存在本身……她等待男人露面:她的經(jīng)濟附屬地位使她由男人支配;她只是男性生活的一個因素,而男人是她的整個生活”[12]455。

        三、 等待背后的文化審美

        女性的等待處境除了社會現(xiàn)實的原因外,實際上還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原因,文學(xué)表現(xiàn)中等待主題屢唱不絕,更多是因為“等待”在文化審美上廣被男性文人所認同。一方面因為女性的被動性與男性的事功處境異質(zhì)同構(gòu),易引發(fā)情感共鳴,而且她體現(xiàn)出的陰柔之美又深符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另一方面則是女性在被動等待中所表現(xiàn)出的陽剛之美暗合了男性對剛正君子人格以及執(zhí)著理想的追求與認同。

        神女的被動等待在文人筆下已顯現(xiàn)出深沉而濃厚的陰柔意蘊:“終日望夫夫不歸,化作孤石苦相依。”[3]4126“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盵3]6250表現(xiàn)的已是世俗等待的孤苦惆悵。而真實女性在等待中感受到的是同樣的愁思,如《詩經(jīng)·澤陂》中“寤寐無為,涕泗滂沱”的黯然神傷,《長門賦》中“魂迋迋?cè)粲型觥钡氖Щ曷淦?,《閨怨》中“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悵然失落,《望江南》中“過盡千帆皆不是”的無可奈何。清代顧嗣立的《望郎回》則將神女與女性糅為一體,體現(xiàn)出等待之中濃重的悲涼:

        望郎回,望郎回,朝朝望郎郎不回。孤兒三尺,形單影只,冬愁風(fēng)酸,夏愁日赤。南山云連北山雨,一樣人間兩樣土。望郎回,幾時來,東海會有西歸水,妾作石人甘爛死。[21]

        文學(xué)表現(xiàn)淡化了等待實際的情緒體驗,并將情感上升到精神審美的高度,從而達到一種“哀而不傷”凄婉的境界。這使“等待”具有了巨大的情感包容性,焦慮、憂傷、迷惘、壓抑、失望、痛苦等諸多的消極情感都在等待之中慢慢發(fā)酵。這些弱者情感同樣也是強者失意時的情感,家國同構(gòu)的政體模式使男性對政治存在強大的依附性,女子的處境極易引發(fā)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情感共鳴。自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2]6始,香草美人便成為文學(xué)中一大政治抒情傳統(tǒng),曹植《七哀詩》中“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22]72也同樣以賤妾自喻,白居易在《太行路》中表達得更加明確: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與君結(jié)發(fā)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古稱色衰相棄背,當(dāng)時美人猶怨悔。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為君盛容飾,君看金翠無顏色。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3]4706

        君臣與男女之間異質(zhì)同構(gòu)的關(guān)系,使女性成為一個巨大的詩意實體,這是知識分子借女性表達情感的契機。女性因愛的缺失產(chǎn)生的孤獨感加之男性文人濃厚的主觀情感、切身的生命體驗,使孤獨包孕了文人的多重失意,光陰易逝、壯志難酬、生命滄桑都在“等待”這一載體中得到抒發(fā),生命的壓抑在悲涼之中讀懂孤獨生命存在的體驗。此外,理想女性普遍具有一種母性光輝,女子與母親、土地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擬想女子的守望狀態(tài)也是在表達一種“回歸”主題?;貧w老妻、母親與故鄉(xiāng),回歸愛情、親情與鄉(xiāng)情,世路難行,回歸本真與初心。所以女性的被動等待不僅能夠構(gòu)建心理平衡,包容各種消極而深沉的情感體驗,還聯(lián)通了人類的本質(zhì)情感,甚至上升到生命哲學(xué)的高度。

        被動處境下的陰柔之美有著普遍的民族認可度和久遠的文化傳統(tǒng)原因。安分守已、逆來順受的民族性格是形成并認可陰柔之美的大前提,傳統(tǒng)的文化信仰也加深了人們對陰柔品性的認同。儒家倡導(dǎo)乾上坤下、男尊女卑的性別文化,女性以陰柔、順從為美,如《白虎通德論·嫁娶篇》云:“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婦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23]女性以謙卑、順從為首要素質(zhì),所以“靜女”是古代普遍存在也最符合大眾審美的女性形象。道家推崇守雌示弱的人生韜略,隱忍成為男性信奉的處世哲學(xué),這加深了他們對女性等待處境的心理認同。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yīng)、生死輪回等宗教觀念更為現(xiàn)世的被動性提供了終極理由與信仰。總之,中國文化中存在的強大陰柔因素是“等待”滋生的深層土壤。

        另一方面,女性的等待也展現(xiàn)了一種陽剛之美。這種“陽剛”又分兩種,一種是愛情理想破滅后“相思與君絕”的意念決絕,如投江而死的秋胡妻*事見劉向《列女傳·卷五》之《節(jié)義傳·魯秋潔婦》,魯人秋胡多年宦游歸家不識其妻,故出言調(diào)戲,其妻得知他竟是自己苦等多年的丈夫后,忿而投河死。,身被冷落自縊而死的侯夫人,怒而投江的杜十娘。這在男性現(xiàn)實中很難找到對應(yīng)例子,屈原自沉雖包含此種意味但更多的仍是堅持,因為男性難以割舍自己的事功初衷,七賢佯狂,陶潛歸隱,都只是逃避而不是決裂。由等待的失望“揭竿而起”的剛烈是男子寄托在女子身上的對現(xiàn)實世界的假想性反叛。另一種陽剛之美便是在等待的道路上執(zhí)著堅守直至化為崇高,這種堅持上升為價值追求的堅韌,被動等待的狀態(tài)便成為一種強烈的意念進取精神。望夫石的傳說因崇高而具有強烈的審美感染力,這種“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悲壯精神與知識分子對事功、理想的執(zhí)著態(tài)度遙相呼應(yīng),也暗合他們所推崇的獨立不遷的君子人格。死亡是對等待最后的堅持,屈原“伏清白以死直”[2]16“寧溘死以流亡”[2]15充分代表了男性對于理想以身殉道、殺身成仁的最終皈依。女性精神的崇高性在后世一度被拔高為女子的守節(jié),雖然神話中早已存在娥皇、女英因舜亡而投江的故事,儒家禮教中也有“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24]“妻者,齊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16]814等后世女教奉為圭臬的教條,但是明清時期大量出現(xiàn)的貞女烈婦現(xiàn)象與明清社會動蕩、士人無行之間不無聯(lián)系,此時的崇高已經(jīng)一變而成為病態(tài),此處不再贅及。

        女性的等待處境,上至神話故事下至當(dāng)代影視幾乎都未曾改變,影視劇《潛伏》的結(jié)局不就是“孤妻攜子佇立山頭待夫還”嗎?仿佛是涂山氏苦等丈夫的形象穿越了千年。雖然社會與文學(xué)都早已脫離古代歷史步入現(xiàn)代社會,今之女性也不必再面對別無選擇的選擇,但男權(quán)社會的社會本質(zhì)并未改變,傳統(tǒng)思想與文化還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所以“我等你”對男性而言依然是最感人的情話,“候人兮猗”至今在某種程度上仍代表了廣大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

        [1][秦]呂不韋.呂氏春秋[M]//諸子集成.國學(xué)整理社,輯.[漢]高誘,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58.

        [2][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清]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馬積高.歷代辭賦總匯[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67.

        [5]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186.

        [6]王起.元明清散曲選[M].洪柏昭,謝伯陽,選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8:366.

        [7]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65:22.

        [8][宋]朱淑真.朱淑真集注[M].[宋]鄭元佐,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77.

        [9][德]黑格爾.美學(xué):第二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327.

        [10][宋]朱熹.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1:49.

        [11]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55:13.

        [12][法]波伏瓦.第二性Ⅱ[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13][保加利亞]瓦西列夫.情愛論[M].趙丹,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3:408.

        [14][澳]杰梅茵.女太監(jiān)[M].歐陽昱,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

        [15][美]理安·艾斯勒.圣杯與劍[M].程志民,譯.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9:115.

        [16]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正義[M].標(biāo)點本.[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17][美]瑪麗·克勞福德,[美]羅達·昂格爾.婦女與性別[M].許敏敏,宋婧,李巖,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

        [18][法]波伏瓦.第二性Ⅰ[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54.

        [19]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405.

        [20][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2790.

        [21][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5:402.

        [22]余冠英.三曹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9:72.

        [23][漢]班固.白虎通德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5.

        [24]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M].標(biāo)點本.[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145.

        (編校:黨 陽)

        The Theme of Woman’s Waiting in Love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From the Verse “Waiting For You”

        XU Sheng-nan

        (College of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SongofWaitingfirst sets up the theme of “waiting” which is a common attribute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narrative love literature. Their wai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he dominant waiting and the recessive one. They are waiting for love, marriage, social value and man’s approval. The social reality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the curing thought of social ideological propaganda are the real reasons of woman’s passivity, while th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powerful cultural traditions are the deep causes. The isomorph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men-women and emperors-ministers, and the feminine and masculin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woman’s waiting which conform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n’s personality ideal, make woman’s waiting to be one kind of the endless poetic expression.

        woman; waiting; man; value

        2016-01-28

        徐勝男(1989—),女,山東濰坊人,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2015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

        I206.2

        A

        1008-6722(2016) 01-0056-06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1.09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2021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色吊丝中文字幕|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亚洲红怡院| 五月天激情电影| 风韵丰满妇啪啪区老老熟女杏吧| 午夜福利92国语| 人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 无码| 欧美aa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i| 美女在线国产| 久久精品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夜夜一区二区|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四虎成人免费| 在线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美乳色|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影院|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电影院|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久久av|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电驱蚊液可以插一晚上吗| 日本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免费|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天堂影院久久精品国产午夜18禁|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国产|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视频播放| 第一九区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亚洲自拍偷拍色图综合| 日韩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