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遠
世相
世相永遠不知疲倦地擎著一面被風雨揉皺的臉。一個人在世相這張臉的注視下似乎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世相這一老態(tài)龍鐘步履蹣跚的老者,張口閉口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味道。世相這老者總是自以為是的聰明絕頂,在扼殺自由與新鮮生命的同時也是以上帝的身份出現(xiàn),或有意或無意或偽善……反正時常世相是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世相這一老者總是怕孩子長大,怕孩子有成熟的思想和言行,或許因為世相真的是年老了,年老了就唯恐孤獨唯恐寂寞唯恐歌?;ǔ边h其而去。世相喜歡聽話的孩子,世相喜歡墨守成規(guī)用心臟生活的孩子,而不喜歡敢越雷池而用大腦生活的人……
本色
本色亦本真,本真亦大美。
很喜歡一句話:素面朝天。任何過于雕琢與修飾的事物都是虛假的,虛假的事物形式與表象無論怎樣精雕細琢也是留有假的痕跡的。兩個人相見,一句實實在在的關(guān)切問候的話語或一句附加修飾色彩也很生動的語言,落在人的心上就是兩種感受兩種分量。我這個人就崇尚本真本色的事與物。比如我喜歡自然的風光,哪怕只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只是一處廢墟,盡管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那廢墟只是很尋常,但我知道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那廢墟美得真美得天然,甚至讓人震撼,讓人身心回歸到生命本真的領(lǐng)地。至于人工制造的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那亭臺樓閣,我知道那是人為的是假設(shè)的存在,就像撲面而來的美麗的謊言。
無論言行與處世我崇尚本真的存在。蒞臨我周圍的事物奢望其是真實的,盡管真實的存在有時并非是美的,但絕不會是假的。虛假的事與物雖不丑陋但終是假的,假的事與物不會永恒,永遠也不會是真的。本色的事與物雖然很尋常很素樸但卻是真是大美是永恒。
樸素
不浮華只是樸素的一種。樸素是做人的心態(tài)與品格,樸素是本真與大美。不奢侈不一定是樸素,或許因為拮據(jù)與貧窮,而樸素不是拮據(jù)或貧窮,樸素乃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
美國超驗主義作家亨利·戴維·梭羅,他于1845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爾登湖邊建起一座木屋,過起了自耕自足的生活,并在那里寫下了著名的《瓦爾登湖》。我想亨利·戴維·梭羅的選擇是每一個生命的最初的愿望,在我心中他該是勇士,他是能夠戰(zhàn)勝另一個自己的人。他能拒絕時尚、社會的煽情,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命的自身意愿而活出生命的原本色彩,因此他才能以樸素的人生體驗樸素的文字,寫出了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瓦爾登湖》;而且在這本書里他以樸素的心態(tài)和文字分析生活、批判習俗、甸甸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并且有一些篇什說理透徹,給人以啟迪……亨利·戴維·梭羅,他以沉靜的情感,樸素而會眨著眼睛的文字還自然之大美人生之大美。每一位讀者倘若想進入作者的內(nèi)心,覽盡瓦爾登湖,則必須得有一顆遠離喧囂獨處安靜、一顆干凈而樸素的心。
由此,我又想到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敬文先生,至于先生還是什么民俗學家、散文家等稱謂我倒沒去認真,但鐘先生的一句:“文藝的最高境界是樸素,樸素是因為真誠”倒讓我刻骨而銘心了。
我想,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應該是樸素。樸素的心境與胸懷,樸素的處世與言行……樸素會使人生剔除任何的粉飾與雕琢而呈現(xiàn)生命的本色,因此樸素乃人生之真之大美。
生活
我現(xiàn)在要說的生活就是過日子。我懂得現(xiàn)實中的日子要過得閑疏而平常、親切而又自然,懂得生活既要擁有財富但又要知道不是一個簡單的“錢”字可以了得,懂得活著的生命應該是既復雜又單純;既有深的質(zhì)感又要有松弛而自然的表情;既恪守自己又通透旁人。
坦白地說,我以前是一個很對自己過不去的人。那種活著的狀態(tài)現(xiàn)在想起來簡直不可思議,我時常也為那個曾與自己較真較勁的自己而難過而感動。比如自己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時,便無限憧憬地為自己設(shè)計未來,設(shè)計理想,設(shè)計應該怎樣活著,我常常一個人絞盡腦汁地苦思冥想,而疏離而失去了那個年齡該有的也應該有的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難為壓榨自己的行為且愈演愈烈……
或許為一種方向或?qū)崿F(xiàn)所憧憬的現(xiàn)實,人是要學會克制,也免不了要丟掉許多東西。人是為一種責任而活,但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一味地急于求成孤注一擲的做法對生命的自身而言無疑是一種殘酷和自戕。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過程,這種過程是需要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去循序漸進,而不是急功近利一味地忘我,讓焦灼不安籠罩上心靈的天空,處處將瀕臨崩潰的生命置身于現(xiàn)實之外而跌撞瘋狂。人,首先學會生活并且快樂;只有生與活著才會有陣地才會擁有為之努力為之執(zhí)著的一切,欲速則不迭或許是再深刻不過的道理。
現(xiàn)在我每天過得很平常,或許我那顆總是處于緊迫狀態(tài)的心也需要平靜了,我不再壓迫自己牽強自己,更不會杞人憂天去牢騷周圍的事物與環(huán)境。工作之余我仍要寫作,寫作對我不是謀求某種目的手段,而只是我表述生活的方式,只是一種快樂,我用文字與世界交流,并且打開心靈傾訴自己諦聽自己……
這并不是我對曾經(jīng)的自己的放棄,也并非是自己已達到了什么境地及有了什么資歷,因為我知道生活有很多的表述與表達,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方式與位置,一如天上的星星。轟轟烈烈是一種生活,平平淡淡亦是一種生活;轟轟烈烈也并非偉大,平平淡淡亦不是平庸。生活不應單一而單薄,生活是豐富而多彩的。生活就是活著并且快樂著。
往事
將往事看淡的人是智者,因為往事就是舊事。
對于人的自身而言,當生命終結(jié)的時刻,余下的只有往事了。其實人生就是從一個個往事而不斷地踱進一個個往事的過程,時間的深度就是往事的深度。倘若往事是一株匝滿年輪的參天大樹,那么就會有熟透的碩果綴滿枝頭,也會有青春的澀果被風被雨吹落;倘若人生就是一株大樹,那么縱橫交錯的枝枝杈杈就是走過的路,那些綴滿枝枝杈杈上的葉片就是覆蓋一生的往事……
往事的邊緣還是往事的邊緣。人是往事的操縱者參與者,或是往事的主角或是往事的配角,但若面對往事人又是弱小的無助的孤獨的。往事是一面鏡子時常折照出人存在的污垢。人的一生時常懷念最深的就是往事,但人的一生時刻回避不敢正視的也是往事。往事亦是一條涉過的河流,再回首時河流還是河流卻已不是最初的河流了。倘若人是一枚鵝卵石,而經(jīng)過身邊的流水也不是最初的水。
我已說過了人是一棵樹,蔥蘢的葉片就是往事,只要樹存在葉片就在不斷凋落中又不斷地生長?;蛟S對人生而言,往事只是廢墟,身后的廢墟。
我一個不善于忘卻往事的人,或許一生只能在往事的廢墟之上躑躅徘徊……
平淡
平淡是一種境界。
平淡時刻心靈一如平靜的海域,心的領(lǐng)地里只有清澈淺淺的水聲。在我看來平淡對于人生而言是肉體與精神勞碌后的休憩與間歇,使人生駐足于本真的境地。敞開的胸懷里此刻無束縛無欲望,只有清風疏雨蕩盡落定在心靈里的塵埃,讓那疲憊的身心沐浴片片清純明麗的陽光。
心清若竹,無欲則剛。我認為這是人生是生命的高度。平平淡淡也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真。人在剔除了越生越多的欲與妄,是不是才能在混沌浮躁之中澄清了原本屬于自己的方向,才能活出自信與坦蕩,才會理直氣壯地面對塵世直面人生。
平淡也是一種傾訴。平淡的日子里自己打開自己諦聽自己呼喚自己,使自己走失的行為又尋路踱進心域,不再躁動的理智梳理潮起潮落的思想。平淡會使理性成為一把鑰匙,蒼茫之中打開原本屬于自己的那扇門……
平淡的時刻,一顆心靜若止水,凈若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