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對學生來說,獎勵是很必要的。它可以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可以在班里形成良性的競爭。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獎勵學生呢?一個關于兔子與胡蘿卜的故事,能讓我們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道理。
一、兔群的故事
有一群兔子每天帶回來的食物越來越少,兔王發(fā)現(xiàn)一部分兔子在偷懶。于是,兔王宣布誰表現(xiàn)好誰就可以得到他特別獎勵的胡蘿卜。
一只小灰兔工作表現(xiàn)非常積極,得到了兔王獎勵的第一根胡蘿卜。許多兔子都想方設法討兔王歡心,甚至不惜弄虛作假。兔子們勤勞樸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遭到嚴重打擊。
為了改革兔子們弄虛作假的弊端,兔王制定了一套有據(jù)可依的獎勵辦法。兔子們采集回來的食物經(jīng)過驗收,按照完成的數(shù)量得到獎勵。兔子們的工作效率大有提高。
兔子們的工作效率盛極一時之后,很快陷入了每況愈下的困境。兔王仔細調(diào)查,原來在兔群附近的食物源早被過度開采,沒有更高額的獎勵,沒有誰愿意主動去尋找新的食物源。
看完這個故事,我開始思考這樣幾個問題,為什么兔子們會開始偷懶?為什么兔王獎給小灰兔的蘿卜會適得其反?為什么兔王制定新的獎勵方案后效率為之一變?可為什么盛極一時后又每況愈下?于是,我聯(lián)想到“兔王=班主任”“兔子=學生”“胡蘿卜=獎勵”。同理我們可以這樣替換,兔王遇到的難題等于老師遇到關于學生的問題;兔王獎勵特別的紅蘿卜等于教師給予學生的獎勵;兔子們學會了變臉就可以理解成學生一味地在班主任面前表現(xiàn)自己以獲得獎勵;獎勵有時也會失去激勵作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
有一位年輕老師只給表現(xiàn)好、成績好的學生發(fā)小紅花,后來小紅花漸漸失去了效果就改發(fā)綠蘋果、紅蘋果、金蘋果,接著獎勵本子、鉛筆,獎勵的物品越來越貴,可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沒有因為獎勵的不斷提高而提高,反而在班上出現(xiàn)了偷同學小紅花,利用小紅花收買同學幫忙寫作業(yè)的不良風氣;有的同學當著老師一面背著老師一面;甚至還有的學生覺得獎勵一個作業(yè)本太差了,起碼得獎勵一個硬皮本。
這里,獎勵已經(jīng)失去了獎勵最原始的意義,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對于一個極度饑餓的人來說,給他第一碗飯吃是救命,第二碗飯是滿足,第三碗飯則是毒藥。同樣的道理,上面的兩個例子中可以分析出年輕老師和兔王在運用獎勵這把雙刃劍的時候沒有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1)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的關系;(2)不斷提高的物質(zhì)獎勵沒能起到正強化的作用,反而使學生對物質(zhì)的欲望越來越大。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先弄清楚胡蘿卜的涵義,給學生的也不是什么激勵,而是毒藥。
二、讓獎勵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在教育教學中,“胡蘿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包括:(1)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2)幫助學生把握自我發(fā)展的方向,促進個性的張揚。首先,得從學生的需求等級開始分析。
通過這個示意圖,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需求也是一個遞進的關系,必須按照每位學生的需求層次,建立不同的獎勵機制,循序漸進地去滿足他們,從而達到正強化的作用。只有正確把握了學生的需求才能建立好正確的獎勵機制。
激起學生的興趣是獎勵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缺乏公平性的獎勵會漸漸喪失作用。有這樣一個例子:
新學期開始,我在班上設立了“優(yōu)秀獎”?!皟?yōu)秀獎”一般獎勵期末考試班級前八名的同學。設“優(yōu)秀獎”后,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并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氛圍,班風變得更好了。但單獨設“優(yōu)秀獎”,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因為班里有部分學生,他們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進入班級的前八名,幾乎每次獲得“優(yōu)秀獎”的都是同樣的那部分同學,只有少數(shù)變動。“優(yōu)秀獎”對他們來說變得可望而不可即,后來又設立了“進步獎”,一般獎勵5名同學,就是獎勵在期末考試中對比期中考試有明顯進步的同學。實踐證明,設立“進步獎”是很好的做法,這樣一來,對任何一位學生,都可以通過努力爭取獲獎,是很公平的競爭。欲望是無止境的,能讓獎勵保值的方法就是處理好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的關系。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學生為班級爭光獲得了榮譽,班主任就在班會課上獎勵了一條紅領巾給他。從此,紅領巾在學生心中成為無價之寶,每天早上忘記佩戴紅領巾的情況也大為改觀。那位獲得第一條紅領巾的學生獲得了自信,正為了得到第二條紅領巾而繼續(xù)努力奮斗,其他同學妒忌那條紅領巾,從而建立“往前走紅領巾,往后走是褲腰帶”的理念。一條紅領巾只需要很少的錢,一旦它成為榮譽的象征,就意味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價值。同樣,生日賀卡只是一張硬紙,然而,如果上面有老師鼓勵的話語就會讓學生倍感榮幸。關注學生,是完善獎勵措施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教師應當從多角度全方位地關心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張多米諾骨牌,根據(jù)他們的不同需求,把他們擺放到正確的位置。然后,老師需要一根好的“胡蘿卜”,而“胡蘿卜”的作用是無窮的。
參考文獻:
羅莎.“激勵”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淺議小學生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