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漢晉海洋文學作品看漢晉人海洋意識的轉變

        2016-03-14 19:01:44陳克標
        華中學術 2016年4期
        關鍵詞:藝文三國志中華書局

        陳克標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從漢晉海洋文學作品看漢晉人海洋意識的轉變

        陳克標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漢代到兩晉時期出現了一些以海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從內容上看,漢晉人繼承了先秦的海洋神話思想,但從總的趨勢上來看,其海洋神話色彩越來越淡,寫實的成分越來越濃,表明漢晉之際人們的海洋意識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逐漸從對海洋的神話般的美好想象轉變?yōu)閷Q蟮恼J識與開發(fā)。這種轉變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對外交流是分不開的。

        漢晉;文學;海洋意識;轉變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廣袤無垠、神秘莫測的海洋充滿了向往。時至今日,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依然很有限,更不用說在科技發(fā)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古代社會了。東漢時期,出現了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海賦。到兩晉時期,又陸續(xù)出現了一些海洋文學作品。從這些海洋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魏晉時期,人們的海洋意識有了很大的轉變。

        一、 漢魏晉時期的海賦

        人類很早就開始關注大海,漢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東漢時期班彪的《覽海賦》可以說是第一篇把海洋作為主題的漢賦。作者從覽海的起因開始,“余有事于淮浦,覽滄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從容而遂行。馳鴻瀨以縹鶩,翼飛風而回翔”[1]。班彪因事到淮浦從而有機會看見茫茫大海,結合自己當時的際遇,作者感悟到孔子當年因理念不被采納而萌生浮海的復雜心情。可以說前面六句為作者贊美大海作了很好的鋪墊。那么大海在作者眼里有什么樣的魅力呢?“顧百川之分流,煥爛漫以成章。風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湯湯。指日月以為表,索方瀛與壺梁?!盵2]在作者的想象中,百川東流共同奔向大海,波濤洶涌、浩浩蕩蕩,直指日月升起的地方,給人一種氣勢宏大的感覺。作者似乎覺得,借著流向天邊的大??梢缘竭_神仙的居所:“曜金璆以為闕,次玉石而為堂。蓂芝列于階路,涌醴漸于中唐。朱紫彩爛,明珠夜光。松喬坐于東序,王母處于西箱。命韓眾與岐伯,講神篇而校靈章?!盵3]這里描繪了神仙的生活場景:在金光閃閃、玉石為堂、仙草與甘泉遍地、明珠閃亮奪目的宮殿之中居住著赤松子、王子喬、王母、韓眾和岐伯等神仙。接著作者幻想自己像神仙般駕龍遨游八方之后,到達天宮,經使者的引見,朝拜天帝。我們可以看出,《覽海賦》除了開篇的幾句起筆與描繪大海的壯麗之外,主要內容均與神話有關。

        三國時期的王粲著有《游海賦》,開頭說乘舟沿江到會稽,“登陰隅以東望,覽滄海之體勢。吐星出日,天與水際。其深不測,其廣無臬,章亥所不極,盧敖所不屆”[4]。王粲到會稽后東望大海,贊嘆它深不可測、廣闊無邊,章亥和盧敖也不能探得其究竟。接著作者想象海中所藏匿之物,“或無氣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葉而無根,或能飛而無翼。鳥則爰居孔鵠,翡翠鹔鹴,繽紛往來,沉浮翱翔。魚則橫尾曲頭,方目偃嵒,大者若山陵,小者重鈞石”,然后寫海中還有“大貝”、“玳?!保I嫌行橇_棋布的海島,島上“桂林藂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群犀代角,巨象解齒”[5]。這些是作者對大海情狀的猜想,雖然所提及的東西不一定都會出現在會稽東部海域。此外,此賦的內容基本上不含神話因素。同時期的曹丕有《滄海賦》。從留存下來的內容上看,作者先是贊揚了大海一番,對大海是什么樣的進行想象,也沒有提及神話傳說[6]。

        兩晉時期海賦作品較為豐富,其中木華的《海賦》被視為唐代以前海賦中的最高成就。作者的筆觸從遠古時期洪水泛濫開始,大禹治水成功,奔流不息匯聚成大海,成就了大海的“廣”、“怪”和“大”,用了一百多字引出大海及《海賦》主題[7]。接著作者從“其為狀也”、“其為廣也”、“其為大也”,以及海上的怪事等方面描寫大海?!逗Yx》用語生動,有學者評價說:“運用鋪陳、渲雜、比擬、夸張等眾多手法,全方位超時空描繪了大海的各個方面,文筆光昌流麗,音節(jié)自然和諧。”[8]賦的最后提到蓬萊仙山、“喬山之帝”以及和神仙一起生活等富有神話色彩的內容。

        西晉潘岳著有《滄海賦》,開頭應該有缺文,現存內容從描寫大海之“狀”開始。在作者眼中,大?!皽珳幨帯懧纬?,流沫千里,懸水萬丈。測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見其廣。無遠不集,靡幽不通,群谿俱息,萬流來同。含三河而納四瀆,朝五湖而夕九江”,接著的兩句“陰霖則興云降雨,陽霽則吐霞曜日”是海的天氣變化。然后作者展開對海里和海上物產的猜想,其中有對真實情況的描寫,如“煮水而鹽成,剖蚌而珠出”;也有神話中才會出現之物,如“其中有蓬萊名岳,青丘奇山”。最后,作者回到對大海全局的感觀上結束全文,“詳察浪波之來往,遍聽奔激之音響。力勢之所回薄,潤澤之所彌廣。普天之極大,橫率土而莫兩”[9]。

        東晉的庾闡有《海賦》。從所寫的內容上看,庾闡的《海賦》與木華的《海賦》類似,只是篇幅不及后者。同時期的孫綽有《望海賦》,也采用的是寫實與神話幻想相結合的方式。

        二、 漢魏晉海賦對神話的傳承與其海洋意識的轉變

        漢魏晉的海賦之中神話色彩最濃的是東漢班彪的《覽海賦》。作者除了開頭引入海的主題以及簡約的幾句描寫后,就開始描繪想象中的海上仙境,其中提到眾多神話人物。在神仙的生活場景中有赤松子、王子喬、王母、韓眾、岐伯等。赤松子,《漢書·古今人表》“帝嚳師”[10],《楚辭·遠游》中有:“聞赤松之清塵兮,愿承風乎遺則”[11],《韓非子·解老》中也有:“赤松得之,與天地統(tǒng)?!盵12]王子喬,《列仙傳》中記載:“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13]《楚辭·遠游》曰:“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盵14]就像《覽海賦》一樣,松、喬二者已經一起出現在東漢之前的文獻當中。如《戰(zhàn)國策·秦策》中記載:“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長為應侯,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15]這里的喬與松應該就是王子喬與赤松子?!痘茨献印R谷訓》中曰:“今夫王喬、赤誦子,吹嘔呼吸,吐故納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盵16]可以說,赤松子和王子喬都是戰(zhàn)國之前或傳說或真實的人物;到了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二者成為常常一起出現的神話人物。東漢班彪繼承了這一神話傳說。

        班彪所提到的王母應當是神話人物西王母?!渡胶=洝の魃浇洝分杏涊d:“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而五殘?!盵17]這里西王母的半獸人形象以及“五刑殘殺”的司職,與《覽海賦》中仙境的意境不相符,班彪想象中的王母形象應該不是出自于此。《史記·趙世家》司馬貞《索引》中有:“穆天子傳曰:‘穆王與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作歌’,是樂而忘歸也?!盵18]這里的西王母已經擺脫了半獸人的形象,成了一個可以讓周穆王樂而忘歸的貴婦人?!赌绿熳觽鳌分形魍跄父钦f自己是帝女?!痘茨献印び[冥訓》中記載:“譬若弄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19]這里的西王母明顯是個女神的形象。此外,漢代的文獻資料與文物資料中也多有提及西王母,可以說漢代民間有著廣泛的西王母崇拜。

        《覽海賦》中的韓眾是在《楚辭》與《列仙傳》中均有記載的仙人,岐伯是傳說中黃帝時期著名的醫(yī)家?!队[海賦》最后拜天帝的場景描寫中,天閽是傳說中天帝的守門人,閶闔則是天門[20]。所以,班彪此文是根據當時流傳的神話傳說,以描寫海上仙境為主的作品。同時應該注意到,文中所提仙境的地址方瀛兩山確是傳說中海上的仙山,但是山中的仙卻是傳說中長年活動于中原,甚至是西邊昆侖山上的人物。似乎作者所處的年代,海上有什么樣的神仙并沒有豐富的神話傳說可供其所書。但是秦皇漢武海外求不死藥的故事說明時人以為海上的神祇善于制造長生不老的仙藥,所以作者把陸上善于長壽養(yǎng)生的神祇韓眾、岐伯,以及當時流傳較廣的松、喬、西王母等引入海上的仙境之中,也就是把傳承于東漢之前的神話人物與海上仙境相結合。

        魏晉時期王粲所作的《游海賦》只提及章、亥這兩個傳說中人物。我們知道,太章和豎亥是遠古時期的兩個善走之人?!痘茨献印嬓斡枴分杏涊d:“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盵21]王粲提到他們只是意在形容大海之寬廣而非有意談神話。但是王粲在《白鶴賦》中卻說:“接王喬于湯谷,駕赤松于扶桑?!盵22]這并不能說明王粲認為海上有神祇,也可以解釋為作者為了贊美白鶴這個主題而采用的手法。就《游海賦》而言,大海的壯闊以及對大海豐富真實物產的好奇,勝過了作者對海上仙境的向往。

        曹丕的《滄海賦》可以說和神話沒有什么關系。雖然此賦似乎并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但根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注引東阿王辯道論可知,曹氏父子談到瀛洲山的神仙和海島上求安期時“咸以為調笑,不信之矣”,為防談論海上神仙的方士“行妖慝以惑民”而“集之于魏國”[23]。曹丕在他的詩《折楊柳行》中還說道:“王喬假虛辭,赤松垂空言?!盵24]所以,曹丕《滄海賦》全文中應該沒有提及海上的神話內容,曹氏父子根本就不信海上有神仙。另一方面,曹氏政權為防這些談論海上仙山、長生不死的方士妖言惑眾,而把他們集于魏國,也說明了這些人的言論在當時有一定的市場?!度龂尽の簳とA佗傳》注引曹丕《典論》曰:“潁川郤儉能辟谷,餌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氣,老有少容。廬江左慈知補導之術。并為軍吏。初,儉之至,巿伏苓價暴數倍。議郎安平李覃學其辟谷,餐伏苓,飲寒水,中泄利,殆至隕命。后始來,眾人無不鴟視狼顧,呼吸吐納。軍謀祭酒弘農董芬為之過差,氣閉不通,良久乃蘇?!瓌⑾蚧笥邙檶氈f,君游眩于子政之言,古今愚謬,豈唯一人哉?!盵25]所以,對于海上是否有神仙,三國時期應該有不少人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但同時也有很多人持懷疑甚至是否定的態(tài)度??梢哉f,三國時期人們的海洋意識正處于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當中。

        兩晉時期木華的《海賦》中也有一些神話色彩。作者在描寫負罪之人出海會遇到災禍時,提到“海童”、“馬銜”、“天吳”、“蝄像”、“祼人”國、“黑齒”國等人物或地名,想象出人意料,富有神異色彩。此賦的最后一部分繼承了前代海上仙境的描寫,先是交代了地點和人物,“覿安期于蓬萊,見喬山之帝像”;然后開始描寫仙境,“群仙縹眇,餐玉清涯。履阜鄉(xiāng)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翔天沼,戲窮溟;甄有形于無欲,永悠悠以長生”[26]。最后的這段仙境描寫與班彪類似,可說是繼承了前代的海上神話思想。但總的來說,此賦的神話內容僅占全文的很小一部分,其主要內容還是木華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對大海的寫實性描寫。

        潘岳的《滄海賦》中提到的神話仙境有“蓬萊”山和“青丘”山,提到的神話動物有“螣蛇”、“玄螭”、“赤龍”、“鹔鹴”,但這些也只占全文的小部分,大部分內容也是寫實的。庾闡的《海賦》和孫綽的《望海賦》中,神話動物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從縱向來看,魏晉之前人們對大海多是停留在不切實際的帶有神話色彩的想象當中。先秦的著作《莊子》開篇就對大海展開神話想象?!渡胶=洝分杏写罅康暮I仙裆?、異獸,以及神異之國和外形怪異的國民的描寫。當時大多數人基本沒有機會看見海,對海洋的了解極其有限。可以說,越是不了解海洋,就越會對其產生不切實際的想象。秦漢時期,秦始皇與漢武帝皆熱衷于到海上訪仙求不死仙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27]。帝王與知識分子都對海上有神仙篤信至此,普通民眾應該也是認為海上的某處有神仙。東漢時期著有第一篇海賦的班彪,從現存的文句上看,也多是停留在對海洋的神話想象上,沒有涉及多少實際內容。魏晉時期,人們對海洋的觀念則有明顯的不同,對海洋的注意力已經集中于對遼闊海洋的贊嘆以及對海上豐富真實物產的好奇。換句話說,魏晉時期,人們的海洋意識已經從神話走向現實。

        三、 魏晉海洋意識轉變的原因

        “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盵28]漢魏晉時期的海洋文學作品是當時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那么為什么魏晉時期人們的海洋意識發(fā)生了轉變呢?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具體而言:

        第一,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先秦時期,人們主要生活在內陸。秦漢時期,政治和經濟中心在北方,中原是當時最發(fā)達的地方,而沿海和南方還有很多地方還處于未開化的狀態(tài)。國都長安、洛陽又是處于遠離大海的地方,再加上農耕社會對人們的活動范圍有很大的制約??梢哉f,當時的絕大部分社會精英一輩子都沒機會見到大海。所以,當時人們對大海更多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探索、了解海洋的意識較為淡薄。三國兩晉時期則不同,那是個長年軍閥割據的年代,經濟重心也開始逐漸南移,南方的人口也迅速增加,南方沿海地區(qū)越來越發(fā)達。越來越多的社會精英生活在離海較近的地方。處于南方的割據政權的政治經濟中心更是離海不遠,人們有很多機會了解海洋,探索海洋。

        第二,航海技術的進步。航海技術是探索海洋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當時的造船業(yè)很興旺發(fā)達。據《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記載,吳主孫皓投降時,王濬收得“舟船五千余艘”[29]。另據《三國會要》記載,東吳有船可“載坐直之士三千人”[30]。有如此巨大的船和龐大的船隊,可見東吳具有優(yōu)秀的造船能力。而偏安江南的東吳尚且如此,之后兩晉的造船能力自然不會差。海上航行,尤其是遠洋航行需要有充足的物資儲備,而大船可容納很多物資,也就為人們進行遠洋航行提供了生活上的保障。另一方面,三國時期的風帆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三國東吳萬震《南州異物志》中記載:“外徼人隨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載之。有盧頭木葉,如牖形,長丈余,織以為帆。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風吹。風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風力,若急則隨宜增減之。邪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激波,所以能疾?!盵31]從萬震所述可以看出,三國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打偏風前進的航海技術。我們知道,海上航行時真正順風的機會是很少的,大多是偏風,而掌握了這一技術無疑能大大地增加時人航海的機會。再加上當時海上導航技術已趨成熟,航海對魏晉人來說已經沒有技術上的障礙了。

        除了掌握足夠的航海技術之外,航海的普及程度也很高。相對于秦漢時期,三國魏晉時期以平民為主體的海上航行越來越頻繁。黃巾起義爆發(fā)時,邴原出海避難,“原將家屬入海,住郁洲山中。時孔融為北海相,舉原有道。原以黃巾放盛,遂至遼東”[32]。戰(zhàn)亂時有很多人像邴原一樣走海路逃難。如《魏書·管寧傳》引文中有:“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33]可見,當時人們是單獨且陸陸續(xù)續(xù)地出海。這種現象前所未有。大量的居民參與航海,必然會使海上航行的方法越來越普及,航海技術也越來越成熟。

        第三,對外交流。東漢以后,中日交流越來越頻繁?!逗鬂h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愿請見?!盵34]這是史籍所載日本第一次派使者到中國的記錄,當時是劉秀在位的最后一年,即公元57年。公元107年,當時的日本倭奴國又派遣使者前來。曹魏時期,中日的來往更加頻繁。景初二年(238),“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35]。正始四年(243),“倭王復遣使大夫伊聲耆、掖邪狗等”來魏[36]。曹魏也派遣使者到日本。正始元年(240),“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詔書印綬詣倭國,拜假倭王,并赍詔賜金、帛、錦罽、刀、鏡、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謝恩詔”[37]。正始六年(245),“詔賜倭難升米黃幢,付郡假授”[38]。正始八年(246)日本內亂,“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雙方都派遣使者到曹魏“說相攻擊狀”,曹魏則“遣塞曹掾史張政等因赍詔書、黃幢,拜假難升米為檄告喻之”[39]。兩晉時期中日也有交流往來。同時,三國時期的東吳具有豐富的南洋探索和交流經驗[40]。從東漢到兩晉的頻繁的中外交流,使人們的海洋神話觀念越來越淡薄。正如孫光圻所說:“由于大批秦漢人移居日本列島,因此,對該域的地理位置與風土人情也逐漸明曉。自此以后,有關‘三神山’的迷霧掃除一空?!盵41]

        注釋:

        [1]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2頁。

        [2]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2頁。

        [3]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2頁。

        [4]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2頁。

        [5]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2~153頁。

        [6]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3頁。

        [7] (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賦己·江?!罚段倪x》卷一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3~544頁。

        [8] 譚家?。骸稘h魏六朝時期的海賦》,《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第84~89頁。

        [9]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水部上》,《藝文類聚》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3~154頁。

        [10] (漢)班固:《漢書·古今人表》,《漢書》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874頁。

        [1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遠游》,《楚辭補注》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64頁。

        [12] (戰(zhàn)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解老》,《韓非子新校注》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11頁。

        [13] 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王子喬》,《列仙傳校箋》卷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65頁。

        [14]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遠游》,《楚辭補注》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66頁。

        [15] (漢)劉向編,范祥雍、范邦瑾箋證:《戰(zhàn)國策箋證·秦策三》,《戰(zhàn)國策箋證》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1頁。

        [16] (漢)劉安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齊俗訓》,《淮南子集釋》卷一一,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797頁。

        [17]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西山經》,《山海經校注》卷二,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45頁。

        [18] (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史記》卷四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779頁。

        [19] (漢)劉安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覽冥訓》,《淮南子集釋》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501頁。

        [20]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遠游》,《楚辭補注》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68頁。

        [21] (漢)劉安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墜形訓》,《淮南子集釋》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321頁。

        [22]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鳥部上》,《藝文類聚》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67頁。

        [23]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三國志》卷二九,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05頁。

        [24] 逯欽立:《魏詩·魏文帝曹丕》,《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94頁。

        [25]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三國志》卷二九,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05頁。

        [26] (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賦己·江?!?,《文選》卷一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1頁。

        [27] (清)集循編著:《孟子正義·滕文公上》,《孟子正義》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330頁。

        [28]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頁。

        [29]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三國志》卷四八,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177頁。

        [30] (清)楊晨:《三國會·要兵》,《三國會要》卷一七,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311頁。

        [31]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舟部四》,《太平御覽》卷七七一,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3419頁。

        [32]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邴原傳》,《三國志》卷一一,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50頁。

        [33]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管寧傳》,《三國志》卷一一,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54頁。

        [34]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東夷列傳》,《后漢書》卷八五,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821頁。

        [35]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國志》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57頁。

        [36]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國志》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57頁。

        [37]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國志》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57頁。

        [38]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國志》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57頁。

        [39]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國志》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57~858頁。

        [40] 參看(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三國志》卷四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41] 孫光圻:《中國古代航海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第159頁。

        【推薦人語】我國是一內陸型的農業(yè)大國,在其五千多年文明的進程中,關于海洋的認識較晚。陳克標將漢晉時期有關描寫海洋的文學作品納入歷史研究的領域,以此來探討魏晉人在海洋意識上的轉變。該論文通過深入的考察,揭示出先秦和秦漢時期,人們對于海洋的認識主要是停留在一個神秘莫測的印象里。而與此不同,魏晉人則開始以實際行動來探索海洋,在贊嘆大海的波瀾壯闊的同時,也越來越了解海洋和海外的世界,逐漸擺脫了對海洋的神話幻想而轉向了對海洋的實際利用和開發(fā)。(熊鐵基)

        猜你喜歡
        藝文三國志中華書局
        彌 (鋼琴小品)
        當代音樂(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青年生活(2020年23期)2020-08-04 10:42:28
        稱象
        藝文活動早知道
        現代蘇州(2019年18期)2019-10-15 08:49:28
        藝文活動早知道
        現代蘇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大話三國志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小陳老師來上課
        建筑史話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學術界(2015年6期)2015-02-25 10:41:10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无码av| 免费看黄片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 国产 哟| 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 美女用丝袜脚玩我下面|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引诱隔壁| 伊人99re| av资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乱子|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亚洲成熟女人毛毛耸耸多|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区2区|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少妇人妻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人人爱一区二区白浆| 99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成年人在线观看| 欧美性白人极品1819hd| 越南女子杂交内射bbwxz|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手机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亚洲狠狠网站色噜噜| 丝袜美腿av免费在线观看|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福利视频一二三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亚洲精品国产熟女久久久|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