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智
線損四分管理促降損增效的探索與實踐
·張智
荔浦供電分公司是廣西水利電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全資縣級企業(yè),下轄13個鄉(xiāng)鎮(zhèn)供電營業(yè)所,現有110kV變電站三座、35kV變電站12座;110kV線路4回、35kV線路19回、10kV線路70回;10kV配電變壓器2602臺,用電客戶12.7萬戶。長期以來,公司的各屆領導都非常重視線損管理工作。2011年,公司緊緊把握作為集團公司線損四分管理試點單位的機會,根據集團公司線損四分管理標準及管理實施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保障,認真開展并不斷加強線損四分管理,通過創(chuàng)新技術和管理手段,充分發(fā)揮和挖掘了線損四分管理在公司節(jié)能降損增效方面的作用,有效保證了公司近幾年全網線損率一直保持在5.26%左右的低位。
(一)完善管理構架,強化組織領導
為確保線損四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荔浦公司成立了四分管理領導小組,并下設管理降損、技術降損、規(guī)劃建設、綜合考核、監(jiān)督管理五個工作小組。公司將線損管理工作與相聯部門日常工作相結合,按部門職責對應線損管理范圍,做到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全面控制。
(二)完善制度保障
為確保四分管理工作各項措施執(zhí)行有據可依,該公司結合集團公司的相關文件要求,制定并出臺了《荔浦供電分公司線損四分管理實施方案》和《荔浦供電分公司線損四分管理考核辦法》,確保了該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和扎實推進。
(三)科學全面統計四分線損率
為實現科學全面統計四分線損率,該公司制作了分區(qū)、分壓、分線及分臺區(qū)線損率統計柱狀圖,對四分線損率進行統計管理,讓管理一目了然。
(四)技術和管理手段“雙管齊下”
1.管理層面
(1)科學制定各電壓等級線損指標并分解下達到各部門、班、站、所,簽訂責任狀,并將線損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公司每月績效考核范疇。
(2)加強營銷抄、核、收管理,固定抄表路線及抄表日程,減少抄表不同期對線損統計的影響。
(3)將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長期化、正?;?。各供電所在當月底前必須召開線損分析會,對上月高線損線路、臺區(qū)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并對本月高線損線路、臺區(qū)進行原因分析,制定降損措施,落實責任人。次月由公司線損四分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線損分析例會,通報線損完成情況、抄表質量、計量差錯,對存在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并在會后5個工作日內通過OA系統下發(fā)會議紀要給相關部門執(zhí)行,由績效辦監(jiān)督執(zhí)行效果。
(4)加強績效分級分責考核。主要從線損率指標完成情況、臺區(qū)線損指標考核及高損異常閉環(huán)管理三個方面進行嚴格考核。線損考核按照公司考核部門,部門考核站所,站所考核個人的形式進行。
(5)實行高損線路(臺區(qū))閉環(huán)管理。每月抄表結束后,由供電所綜合管理員開具線路(臺區(qū))高損異常處理工作單并建立高損異常臺賬,由責任人分析高損原因,所長召開線損分析會落實整改措施,對人員進行整改,并做好高損整改追蹤??冃Э己诵〗M每月組織對高損線路(臺區(qū))進行抽查,著重對抄表質量、表計封印、低壓線路設備隱患及高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2.技術層面
(1)完善各電壓等級表計的安裝,借助營銷MIS系統管理電能表資料,確保線對變、變對戶的對應關系正確以及統計分區(qū)、分壓、分線、分臺區(qū)線損報表的準確。
(2)針對10kV及以下中低壓配網在管理降損方面仍存在較大下降空間的現狀,自2011年以來,該公司堅持以10kV及以下中低壓配網為降損工作重點,對10kV線路、臺區(qū)實行精細化管理。
(3)緊抓國家實施大力發(fā)展農村電力設施基礎建設的機遇,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一是加大110kV變電站建設,并于2015年先后成功投運110kV馬嶺變電站和110kV青山變電站,大大提高了荔浦縣供電可靠率和電壓合格率,有效降低線損率;二是加強農村臺區(qū)改造,采用新型節(jié)能變壓器。臺區(qū)變壓器選在負荷中心,堅持多布點、小容量、短半徑的原則,改造不合理的網絡結構。
(4)根據臺區(qū)負荷的變化及具體用電情況,合理置換臺區(qū)間變壓器,提高變壓器利用率。
(5)優(yōu)化無功補償,堅持就地分散和線路集中補償相結合的原則。線路集中補償的補償點根據負荷分布及線路長度確定;臺區(qū)補償電容器裝在變壓器二次側,實施合理配置,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線損。
(6)加快淘汰老一代機械表,減少因表計故障引起電量流失。一是公司2016年計劃完成4.8萬只載波電能表的安裝更換,可集抄表計總數達到80%以上,對已全部完成載波表計安裝的臺區(qū),采用與臺區(qū)總表同一時刻凍結的數據,以減少因抄表不同期對線損波動的影響,提高線損分析質量;二是做好對機械表的輪換工作,充分利用農網升級改造拆換回來的舊電子表,經計量中心校驗合格后,用于更換未能近期進行農網升級改造的高損臺區(qū)的老化或故障表計以及機械表臺區(qū)。
(7)加大設備投入,為每個供電所配備單相電能表現場校驗儀,依靠新技術手段對表計進行現場校驗,提高降損成效。
(8)大力借力電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統。2011年,荔浦公司開始電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統建設與應用,將變電站、小水電站、10kV線路、公變、專用變以及小區(qū)用戶和網改臺區(qū)全部更換為集抄表,從而實現利用電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統對線路和臺區(qū)的線損率進行實時監(jiān)控,大大提高了線損分析的準確性,縮短了線損分析周期,提高了降損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集抄系統對臺區(qū)三相負荷進行監(jiān)測,對三相負荷較不平衡的臺區(qū)負荷進行及時調整,進一步降低線損。
(一)技術層面的問題
1.線路損耗問題
(1)電網規(guī)劃不合理,電源點遠離負荷中心,造成長距離輸電,或近電遠供,迂回供電,供電半徑過長;
(2)導線截面小,長期過負荷運行或不在最佳狀態(tài)下運行;
(3)線路老化、絕緣瓷件表面污穢等原因引起絕緣等級降低,表面泄漏增加;
(4)無功補償容量不足,線路輸送無功多,造成功率因數過低,電壓質量差。
2.主變壓器損耗問題
(1)高耗能主變壓器不能及時更新改造;
(2)運行方式不合理,不能按經濟運行曲線運行,造成主變過負荷運行或輕載運行;
(3)主變壓器沒有有載自動調壓裝置,使運行電壓經常偏離額定電壓。
3.配網損耗問題
(1)配電變壓器容量與負荷不匹配,造成“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
(2)配電變壓器安裝位置偏離負荷中心,高耗能配變沒有及時更換;
(3)低壓線路三相負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線電流增大;
(4)低壓線路過長,末端電壓過低。以及接戶線過長、過細,年久失修,破損嚴重。
4.計量誤差問題
(1)計量互感器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極性不明,精確度不夠;
(2)計量設備容量大,用電負荷小,長期輕載或空載計量。
(二)管理層面的問題
1.電力計量問題
電流互感器不符合要求,產生計量誤差,二次線截面過小,導致線路的壓降過大,以及用電負荷小等都會產生誤差。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計、錯計現象嚴重。
2.線損理論計算問題
缺乏必要的線損理論計算方法,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導致線損過大,沒有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校正,致使配電網線損過大。
3.基礎資料管理混亂
由于用電管理檔案缺失,表計與臺區(qū)變對應不準確,圖紙資料與現場狀況不符,圖紙資料的更新滯后,導致出現問題后難以管理。
另外,仍存在用戶違章用電、竊電的現象。
(一)努力從技術上突破
1.加強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
(1)隨著工農業(yè)生產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網輸送功率越來越大,陳舊線路嚴重超載,使電壓損耗和功率損耗大幅度增加,為此要更換截面較大的導線,以增大線路輸送容量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
(2)配電線路的損耗主要集中在線路主干線靠近電源的部分,因此,必須優(yōu)先更換這一部分的導線。并應盡量縮短各分支線T接點距電源的距離,即提前分流,并使支線與主干線盡量成50°~80°的角度,呈葉脈狀網絡分布,從而避免近電遠送或迂回供電。線路供電半徑應符合規(guī)定,變電站和配電臺區(qū)的設置應選在負荷中心,堅持多布點、小容量、短半徑的原則。
2.簡化電壓層次
目前荔浦縣的電壓等級分為110/35/10/0.4kV,如能簡化掉一級改變成110/10/0.4kV,這樣可以減少一級設備,減少一級運行管理和檢修工作,減少一級線損。這是規(guī)劃設計網絡時,值得長遠考慮的問題。
3.網絡升壓
根據線路輸送容量和輸電距離以及發(fā)展要求,采取升壓也是降低線損的有效措施。在確保投資與回收效益的前提下,把升壓和舊電網改造結合起來進行,不僅可以簡化電壓等級,減少重復的變電容量,適應負荷增長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大幅度降低線路損耗。
4.提高電壓水平
線路和變壓器中的可變損耗與運行電壓的平方成反比,在額定電壓的允許范圍內,適當提高和改善運行電壓,既可提高電能質量,又可降低線路損耗。
5.提高功率因數,減少無功流動
按照就近的原則,采取集中、分散、就地補償相結合的方式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裝置,減少無功遠距離輸送,以提高功率因數,使線損大為降低,而且還可以改善電壓質量、提高線路和變壓器的輸送能力。
6.努力降低變壓器損耗
各類變壓器的損耗是電網損耗的重要組成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配變。因此,努力降低變壓器損耗,是降低線損重要的技術措施,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實行主變壓器經濟運行;
(2)選用新型節(jié)能型變壓器;
(3)采用調容量配電變壓器;
(4)及時調節(jié)變壓器的分接頭位置;
(5)切除空載運行配電變壓器。
(二)實現在管理上強化
1.加強計量管理
首先,完善計量管理臺賬,定期進行輪校輪換,大力開展營業(yè)普查,查處違章用電和竊電現象;其次,健全營銷管理制度,加強抄表日程及抄核收管理,確保抄表準確,核算無誤。
2.不斷完善電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統建設
加快淘汰老舊表計,并全部換成可集抄表計,減少人為抄表引起線損波動。
3.加強理論線損計算與實際統計線損相比較
加強線損理論計算,認真分析理論線損與實際線損的差距,若統計線損率過高,說明管理線損過大,電網漏電嚴重或管理方面存在較多問題,應從“偷、漏、差、誤”現象和“抄、核、收”不到位現象著手,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線損。
該公司在線損四分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需繼續(xù)探索與實踐。今后,公司會積極借鑒先進兄弟單位的寶貴經驗,繼續(xù)著力技術和管理手段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和挖掘線損四分管理為公司增收增效的潛力,促進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廣西水利電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荔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