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小外孫女相差60歲,她剛出生4個月。
出生才4個月的孩子真能對話?真的,年齡不是障礙,語言不是障礙,我們祖孫不僅能對話,而且很有意思,我們樂在其中。
4個月的小家伙最拿手的基本功當(dāng)然是躺著。但是,只要見你走過來,對話就開始了。她先是轉(zhuǎn)頭追隨你,用眼睛盯住你的臉,和你面對面,不哭,不鬧,不吵,送給你甜甜的微笑。看著她嫩嫩的臉蛋上純凈的笑容綻開,我禁不住也笑逐顏開。于是不管多累,多忙,我必定會伸手去抱她。
小家伙真厲害,你剛伸過手去,她整個身子繃足勁“蹭”就隨著我蹬起來了。雖然還站不穩(wěn),卻非常喜歡站在床上對你撒歡。你看她那兩只小胳膊像兩只翅膀,忽忽閃閃就要飛起來,讓你扶她的雙手,也隨她的忽忽閃閃而起起伏伏。你看她那沒牙的小嘴笑得那樣燦爛,讓你更是笑得合不上嘴。于是,她跟我咿咿呀呀,我跟她呵呵哈哈。她的咿咿呀呀,是告訴我:“真開心,真開心”;我的呵呵哈哈,是對她說:“真高興,真高興?!?/p>
我坐下,把她放在腿上,一邊搖晃一邊說起歌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家門口唱大戲。接閨女,叫女婿,就是不讓乖乖去……”她能聽懂什么叫歌謠嗎?能。你看她隨著節(jié)拍搖搖晃晃,她眼睛盯著你,隨著你臉上的表情變化著她臉上的表情,我笑,她也笑;她笑,我也笑。我們往往說到高潮處戛然而止,然后她會激動地呵呵呵地大笑,我也忍不住呵呵地大笑。隨后,她挺起身子撲過來,祖孫倆抱在一起,呵呵呵,呵呵呵……
您也許說,誰都這樣逗孩子玩。我說,這不僅僅是逗,這叫對話。有人逗的孩子才會心理健康,有人逗的孩子才會逗人。不信你看,小家伙真的常常會主動逗你玩呢。當(dāng)你累了,想讓她也歇會兒,不行,如果她還沒盡興,她會拿出各種表情,發(fā)出各種聲音,咿咿,呀呀,啊啊,呃呃,呵呵,哦哦,嘻嘻,哈哈……成人詞典里的語氣詞,用在這里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
如果我真的累了,就把她放到床上,她還想動,還想手舞足蹈。于是我把食指放在嘴唇,用耳語的聲音輕輕說:“不動,不動,對,安靜了,安靜了……”她真的做出一個靜止的姿勢,小手不動了,小腳不動了,整個小人都不動了,靜靜地看住我,好久,好久……
我們跟孩子心對心的對話,兩個心靈是同頻的,孩子不但可以學(xué)習(xí)語言,而且還能獲得親情依戀。
如果缺少了心對心的同頻對話,盡管年齡差別再小,也會有語言障礙,那就不叫真正的對話。只有心對心,才能真正對話,才能讓對話穿越所有障礙。祖孫對話如此,母嬰對話如此,人和人之間的對話莫不如此。
編者按:馬志國老師是全國知名的心理咨詢師,他跟隔代人的“對話”,其實是生動的育兒示范。他讓父母們懂得一個心理學(xué)原理:別以為孩子小,即便剛剛出生的寶寶也喜歡父母跟他們說話。年輕的父母們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語言,就不跟他們說話,其實,養(yǎng)育者跟多小的孩子溝通,都是對孩子心理發(fā)展的促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