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珍
(廣西鳳山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鳳山縣 547600,E-mail:364562589@qq.com)
綜 述
剖宮產術后護理研究進展
羅秀珍
(廣西鳳山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鳳山縣 547600,E-mail:364562589@qq.com)
剖宮產術有較大的手術傷口以及較廣的創(chuàng)面,術后非常容易出現并發(fā)癥,因此,術后有必要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確保產婦快速康復。近年來,大量學者對剖宮產術后的護理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如注重健康教育、給予心理支持、縮短禁食時間等,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對剖宮產術后的護理研究進行綜述,旨在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剖宮產;術后護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綜述
剖宮產術有較大的手術傷口以及較廣的創(chuàng)面,術后非常容易出現并發(fā)癥,因此,術后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是確保產婦順利康復的關鍵[1-2]。以往采用常規(guī)的術后護理,對于產婦來說完全是被動接受,不能滿足產婦的生理、心理需求,不利于產婦術后的恢復和母乳喂養(yǎng)。近年來,大量學者對剖宮產術后的護理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如注重健康教育、給予心理支持、縮短禁食時間等。本文對剖宮產術后的護理研究進行綜述,旨在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參考。
當前,臨床上采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方式來對剖宮產術后患者進行護理,也就是在手術之后讓患者先進行6 h的平臥(去枕),之后采取半臥位;手術之后禁止進食,直至肛門恢復排氣之后才可進食流質;術后24~48 h留置導尿管,術后3 d才可下床活動[3]。對于產婦來說,這完全屬于被動接受,與產婦生理、心理需求不相滿足,會對產婦術后康復和母乳喂養(yǎng)造成不良影響[4]。因此,近年來大量學者對剖宮產術后的護理方法進行了全面研究,以促進產婦快速康復。
2.1 注重健康教育 剖宮產術屬于創(chuàng)傷較大的手術,手術之后的護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受產婦適應能力(心理)、對康復知識了解度以及對知識技巧(哺乳、飲食和衛(wèi)生)掌握度等的影響[5]。以往的常規(guī)護理方式忽視了健康教育。現代產科護理理念認為,護理人員要以產婦的需求為中心,工作目標要以解決產婦健康問題為主,有針對性地干預產婦的心理及行為。產婦出現應答反應之后開始皮膚接觸嬰兒,并早日開奶(由專職護士協(xié)助),嬰兒吸乳時間要在30 min以上,護理人員要把母乳喂養(yǎng)的益處講解給產婦及其家屬[6]。要鼓勵產婦在手術之后6 h做一些適當的床上活動,并把手術之后進行早日活動重要意義向產婦說明;講解合理平衡膳食的意義,使其理解合理平衡膳食對加快產后恢復和泌乳速度的重要性[7]。拔除導尿管前要讓產婦做一些適當的膀胱功能鍛煉,拔除導尿管之后囑產婦多喝水,以對膀胱進行沖洗,防止尿路感染[8]。通過實施健康教育,使產婦充分認識到術后活動以及早日排尿的重要性,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護理轉變?yōu)橹鲃优浜?,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速度,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提高乳汁分泌量,增強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使之迅速適應母親的角色。
2.2 術后臥位及活動時間 常規(guī)護理通常讓產婦采取平臥位(去枕)休息,時間為6 h。在現代護理學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形勢下,許多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滕玉英等[9]報告1 22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產婦,其中610例產婦術后采用頭頸下墊枕、頭部抬高10°~15°以及能夠適當翻身的改良低半臥位(實驗組),另610例采用傳統(tǒng)去枕平臥位(對照組),結果顯示,在腰肌酸痛、呼吸頻率、Ⅰ期壓瘡發(fā)生率以及腹部疼痛程度上,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良半臥位更能減輕產婦的術后不適癥狀,增加舒適度,有利于幫助肛門恢復排氣。提示護理人員在剖宮產術后護理時應要指導產婦采取舒適并正確的體位,并滿足產婦習慣,禁止過度伸展牽拉肌肉。有學者報告,在剖宮產術后麻醉清醒后,就可協(xié)助產婦做翻身活動,鼓勵產婦下床活動,以加快腸蠕動的恢復速度,幫助子宮復舊,降低靜脈血栓形成概率[10]。
2.3 縮短禁食時間 傳統(tǒng)的剖宮產術要求患者在術后24~48 h,且肛門出現排氣之后才能進食[11]。由于在行剖宮產術之前運用了大量藥物以及手術當中實施了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術后的腸蠕動,使產婦長時間不能進食,減少了乳汁的分泌量,不能滿足新生兒的需求[12]。房紅霞[13]把292例剖宮產產婦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剖宮產術后3 h進食,對照組在術后6 h進食,飲食均為清淡流質食物,結果顯示,在腸蠕動恢復時間、純母乳喂養(yǎng)率和泌乳時間上,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剖宮產術后3 h進食可以縮短肛門排氣時間,有利于產婦提前分泌乳汁,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同時,房紅霞[13]認為,為了能加快產婦體能恢復速度,可在術后早期進食“三高”流質食物,以滿足產婦營養(yǎng)需求。筆者認為,縮短禁食時間還能促進其淡化患者角色,增強身體康復的自信心。
2.4 縮短留置導尿管時間 在剖宮產手術之后,產婦因為麻醉的作用會在短期內無法排尿,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是術后留置導尿管并開放24 h。長時間留置導尿管會使感染的概率增加并對產婦術后的休息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有學者建議剖宮產術后6 h拔除導尿管[14]。拔除導尿管可消除產婦異物刺激感,加快尿液清洗的速度,避免出現逆行感染;能夠讓產婦早日下床活動,刺激腸蠕動,加快排氣速度,避免出現腸粘連。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是在放尿后才拔除尿管,這樣非常容易出現第二次尿潴留而導致反復插管,使感染概率明顯增加[15]。因此,在產婦膀胱充盈并感到尿意時是拔除導尿管的最佳時機,拔除尿管后讓其在床上或者下床自行排尿。
2.5 重視口腔護理 實施口腔護理能夠清潔患者的口腔,使其產生食欲,提高舒適感。傳統(tǒng)的口腔護理需要長時間操作,增加患者的厭倦情緒,甚至拒絕接受下一次的口腔護理[16]。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指導產婦自行刷牙進行口腔護理,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該方法產婦容易接受并且花費的時間較短,即可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筛鶕a婦情況選擇在床上刷牙或下床刷牙,這樣不僅提高了產婦的自信心,而且滿足了其生理需求,對于加快產婦身體康復有重要臨床意義。
2.6 心理支持 產婦在剖宮產術后需要他人照顧,由于傷口疼痛以及擔心新生兒的狀態(tài)及母乳喂養(yǎng)的成效,許多產婦術后都會出現不良心理狀態(tài),如恐懼、緊張以及焦慮等,甚至拒絕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17]。因此,護理人員要給予剖宮產產婦心理支持,向她們講解傷口疼痛的持續(xù)時間與緩解方法、新生兒情況、母乳喂養(yǎng)方法等;解釋術后及早進行活動的重要性,并說明活動的方式以及活動時間,使產婦的恐懼、緊張、焦慮心理得到緩解。
運用現代護理模式干預剖宮產術后產婦的心理與行為,使產婦早日下床活動,能夠加快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并能防止術后并發(fā)癥,使產婦感到舒適,提高產婦母乳喂養(yǎng)信心,與嬰兒的身心需求相滿足[18-19]。護理人員還應注重產婦產前健康教育,提高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依從性,以降低剖宮產率。
[1] 董振平.剖宮產手術患者舒適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24):44-46.
[2] 何 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的護理研究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2,18(4):16-17,20.
[3] 黃 敏,王 莉.剖宮產病人術后早期進食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4):491-492.
[4] 王芳潔,田迎春,李 勤,等.剖宮產術后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J].現代護理,2008,14(3):336-337.
[5] 王 麗.產科剖宮產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51-52.
[6] 童寶琴,趙志妹.住院產婦剖宮產術后階梯健康教育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4):365-366.
[7] 胡偉英,單金花,王慶燕.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剖宮產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2):273-274.
[8] 張彩芳,張翠萍.健康教育在預防剖宮產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115-116.
[9] 滕玉英,田 艷.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后產婦兩種體位的比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4):34-35.
[10]劉 玨.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影響因素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4):476-478.
[11]陸 麗,代 莉,文愛娣,等.早期進食對剖宮產術后產婦健康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07-108.
[12]汪海燕.剖宮產術后不同時間進食半流質飲食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6):663-664.
[13]房紅霞.剖宮產術后進食時間對產婦康復及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0,16(24):69-70.
[14]徐文萍,袁秀英,楊 敏,等.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拔管時間的臨床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1):1 683-1 684.
[15]邱丹青,戎群聯.剖宮產術后尿潴留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37-38.
[16]黃沙日娜,繆 羽,賀艷霞,等.臨床口腔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7):424-425.
[17]邢艷萍,李會榮.心理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32):107-108.
[18]李 鑫,吳心琦,張 娟,等.剖宮產產婦的個性特征與其術后舒適度的相關性分析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8):910-912.
[19]冷曉輝,翟劍霜,姜燕萍,等.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無陪護護理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1):1 300-1 302.
羅秀珍(1970~),女,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助產護理。
R 719.8
A
0253-4304(2016)06-0846-02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6.25
2016-02-20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