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腺樣體肥大CT診斷與鼻-鼻竇炎發(fā)病的關系
陳子姝1,陳子玉2
(1.吉林市豐滿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吉林132013;2.吉林市豐滿區(qū)醫(yī)院 婦產(chǎn)科)
腺樣體系淋巴器官,是保護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如腺樣體肥大可以引起患兒睡眠呼吸障礙、聽力障礙、流膿涕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慢性鼻-鼻竇炎。隨著多層螺旋CT(MSCT)的臨床應用,多軸解剖層次清晰的電腦圖像不但能準確測量腺樣體的大小,而且還可以同時觀察到周圍鼻竇內(nèi)部情況,現(xiàn)已成為嬰幼兒腺樣體肥大重要的臨床診斷方法。本文分析了曾在本院診斷并治療的腺樣體肥大患兒156例,就嬰幼兒腺樣體肥大同慢性鼻-鼻竇炎的發(fā)病關系進行分析,希望對嬰幼兒慢性鼻-鼻竇炎的預防、診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8-2014年10月間入院診治的腺樣體肥大患兒156例,男性79例,女性77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約6.5歲;病程3個月到9年不等,平均病程約22個月;患兒多有夜間睡眠發(fā)生鼻塞、打鼾、呼吸困難等癥狀,診治過程中給予16排螺旋CT檢查?;純簷z查前均未進行其他治療。
1.2方法采用飛利浦16螺旋CT掃描器械?;純貉雠P行從眶上緣到第4頸椎平面橫斷掃描,取相同5 mm層厚和層間距連續(xù)掃描,范圍包括篩竇、蝶竇、上頜竇及中耳乳突,觀察腺樣體形態(tài)與大??;鼻咽腔形態(tài);鼻旁竇、中耳、乳突結構;咽鼓管咽口、圓枕咽、隱窩、鼻后孔阻塞情況;咽旁間隙、咽旁間隙翼外板、翼外肌和鄰近骨質(zhì)是否被破壞。如患兒不合作,給予10%水合氯醛0.5-1.0 ml/kg口服,或直腸灌注,待其鎮(zhèn)靜入睡后進行掃描。
1.3測量及分組方法MPR重建矢狀位圖像,根據(jù)A/N值將156例患兒分為輕度增生組(<0.6)、中度增生組(0.60-0.70)和重度增生組(≥0.7)[1,2]。兒童慢性鼻-鼻竇炎診斷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997年標準[3]。其中A值為腺樣體遠端突出到顱骨底面垂直距離定位腺樣體厚度,N值為硬腭后端至翼板與顱底交點間距離為鼻咽腔寬度。
1.4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13進行t檢驗,依據(jù)是否患有慢性鼻-鼻竇炎將患兒分為兩組,比較兩組腺樣體A/N值。
2結果
分析腺樣體肥大對慢性鼻-鼻竇炎發(fā)病的關系(表1)。結果表明患有腺樣體中度以上肥大的患兒更易患慢性鼻-鼻竇炎(P<0.05)。
表1 腺樣體A/N值與慢性鼻-鼻竇炎的發(fā)病關系
3討論
腺樣體又被稱為咽扁桃體或增殖體,與上腭的扁桃體類似,是一種淋巴組織,位于在鼻咽頂壁與后壁交會處、較隱蔽的兩側咽隱窩之間。鏡檢腺樣體形如半個剝開的桔子,表面有5-6條縱形溝裂,局部易為細菌存留。腺樣體出生時就有,到6-7歲時最大,10歲后萎縮,14-15歲后達成人狀態(tài)[4]。嬰幼兒期腺樣體會因反復感染引起炎癥的不良刺激而導致病理增生,將其稱為腺樣體肥大或者增殖體肥大。于兒童3-5歲為高發(fā)期,常與慢性扁桃體炎合并存在[5]。后鼻孔出口被增生的腺樣體阻塞,會嚴重影響鼻腔與鼻竇之間通氣和引流,導致鼻阻塞,損害鼻黏膜纖維的輸送功能,引起鼻部分泌物滯留,較為嚴重者會伴發(fā)慢性鼻-鼻竇炎。更有甚者使面部骨骼及軟組織發(fā)育異常,出現(xiàn)腺樣體面容,伴有遺尿、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厭食、胸廓畸形等癥狀,再嚴重時可導致肺源性心臟病,故腺樣體肥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目前,臨床上常用纖維或電子鼻咽鏡直接觀察增大的腺樣體,但幼兒鼻道短而窄,行鏡檢較為痛苦,一般難以取得患兒配合,而且這種方法不易準確客觀地測量鼻咽腔的直徑和腺樣體的厚度。如果懷疑腺樣體增大,還可以通過X線檢查診斷,這種方法雖然無痛苦、簡便、易操作,但也有很多弊端。例如X線鼻咽側位攝片能大致了解氣道寬度,但是二維成像,氣道左右兩邊組織器官重疊較多,測量到的氣道影像大小并不是真正的氣道直徑[6]。特別是對腺樣體肥大并發(fā)鼻-鼻竇炎、中耳乳突炎、咽鼓管咽口阻塞等都不能清晰顯示。同時傳統(tǒng)X線檢查效果受投照者技巧影響大,嚴重影響診斷準確性,易造成不必要的漏診,錯過慢性鼻-鼻竇炎的最佳治療時機。16排CT掃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以同時得到矢狀位、冠狀位圖像及任意單一平面圖像,還能清晰顯示鼻咽部及其周圍組織的解剖結構與病理變化,對于腺樣體表面的情況、增大的程度、周圍組織受壓征象,例如咽鼓管咽部開口是否阻塞等情況均能顯示清晰,MPR重建圖像可直接測A、N值。同時16排螺旋CT檢查對急、慢鼻-鼻竇炎、中耳乳突炎等并發(fā)癥的顯像更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X線檢查[7]。
慢性鼻-鼻竇炎是一種慢性的化膿性炎癥,比急性鼻-鼻竇炎發(fā)病率高,常伴有多個鼻竇同時發(fā)炎,加重患者上、下呼吸道的感染,較為嚴重者甚至引起肺、顱、眼的并發(fā)癥,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引起患兒死亡。兒童鼻腔解剖結構與成人不同,所以在病因、臨床癥狀及診斷方面也有其自身特點[8],侯振洲等[9]曾報告42例兒童腺樣體增生肥大患者中,鼻竇炎有22例,占52.4%,兒童腺樣體肥大增生是引起兒童副鼻竇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機制是增大的腺樣體堵塞部分或全部后鼻孔出口,影響纖毛的運輸功能,鼻竇內(nèi)分泌物無法從竇口排出,致使纖毛工作時的清除速率減慢甚至停止,其直接后果是分泌物積聚、后期干燥濃縮并有細菌滋生,可引起嚴重的化膿性鼻竇炎。其次,在形態(tài)學上腺樣體的表面有多條溝裂,肥大的腺樣體更是細菌滋生繁殖的良好溫床,細菌可以游走到鼻腔、鼻竇[10],這部分細菌通過鼻竇的開口逆行感染,導致慢性鼻竇炎的反復發(fā)病,通過下呼吸道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感染,長期炎癥刺激,引起纖毛排列錯位、缺損等一系列生長發(fā)育問題,嚴重影響呼吸道黏膜的天然屏障功能。由此可見,腺樣體增大到一定程度(A/N≥0.6)時,常常引起患兒合并慢性鼻-鼻竇炎。
參考文獻:
[1]楊斐,費洪鈞,陳為霞,等.兒童正常和肥大增殖體的 CT 測量[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13(1):21.
[2]陳燕,姜帆,馮麗霞.基層醫(yī)院行鼻咽側位片檢查對兒童腺樣體肥大的診斷意義[J].醫(yī)藥前沿,2013:291.
[3]韓德民,許庚,李源.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nèi)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
[4]印祖航,尚英玉,王奉暄.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兒童腺樣體肥大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6:50.
[5]李家德,李科錦,黃永俊.56例兒童鼻咽腺樣體增生的CT影像學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2,34(4):457.
[6]柏則宜,陳應富.腺樣體肥大的檢查方法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8(1):39.
[7]易城輝,孫繼洪,梁榮生,等.多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兒童鼻咽部檢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8(14):10.
[8]李立,任宏政.64排螺旋CT對兒童腺樣體肥大的診斷價值[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2,25(6):519.
[9]侯振洲,董鳳群.CT掃描對兒童腺樣體增生肥大的診斷意義[J].河北醫(yī)學,2006,12(11):1116.
[10]李華斌,許萬云,邢光前,等.鼻內(nèi)鏡下腺樣體切除術對兒童慢性鼻竇炎和分泌性中耳炎轉(zhuǎn)歸的影響[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7(19):596.
(收稿日期:2015-01-11)
文章編號:1007-4287(2016)02-0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