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和,諶金吾
(黔東南州農業(yè)科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毛狗分株栽培技術
吳文和,諶金吾﹡
(黔東南州農業(yè)科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為進一步加大金毛狗的人工栽培,通過系列研究,總結出金毛狗分株栽培技術。
保護植物;金毛狗;分株栽培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屬真蕨目、蚌殼蕨科、金毛狗屬植物,該屬只有一種,為多年生大型樹狀陸生蕨類植物[1]。別名有:百枝,狗青,金毛狗脊等,樹高1~3m,根狀莖木質、粗大,露出地上部分密布金黃色長茸毛,形狀似伏地金毛狗頭,故稱金毛狗蕨,葉大、多數(shù),從生成冠狀,褐色葉柄,粗壯而短,基部密被金黃色長柔毛和黃色狹長披針形鱗片,廣卵狀三角形葉片,半革質,長達2米,三回羽狀分裂;羽片互生,有光澤,下面灰白色或灰藍色,除小羽軸兩面略有褐色短毛外,其余均無毛。孢子囊群著生于小脈頂端,每裂片有1~5對;囊群蓋堅硬,成熟時張開,形如蚌殼,露出孢子囊群[1]~[2]。云南、貴州、四川、廣東、福建等多省份均有分布,常見于山腳溝邊、林蔭濕處等酸性土壤中,其味苦,性冷,根狀莖及莖上茸毛可入藥,主治腎虛、腰膝酸痛、風濕、止血、頑癢等[3]。目前對于金毛狗的研究,主要涉及了產(chǎn)品開發(fā)、化學成分、形態(tài)及遺傳多樣性、組織培養(yǎng)、孢子繁殖等方面[4]。針對野生金毛狗資源日益枯竭的問題,采取通過組織培養(yǎng)進行繁殖的成本過高,且組織培養(yǎng)技術在一定時間內難以普及,用孢子于土壤基質上繁殖的方法因孢子細小、萌發(fā)率低且對技術要求嚴格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探索簡易、易于被廣泛接受且繁殖速度較快的金毛狗分株栽培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的菜地作苗床,為防止土壤板結及增加土壤通透性,于土壤中摻入適量的細沙或原生境腐殖土,或摻入闊葉林下富含有機質的山土。金毛狗是酸性土指示植物,栽培成活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苗床土壤的適宜程度。苗床土壤首先需滿足偏酸性的條件, pH約4.5左右[5],金毛狗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及熱帶地區(qū)灌木林下或溫濕草坡溝邊地帶,這些地方的土表落葉層厚、腐殖質含量高,其原生境土壤具有肥沃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特點,在進行分株栽培時,以菜地作苗床,于床土中加入適量腐葉土和細沙防止土壤板結、土表鋪稻草或馬尾松葉輔助保溫保濕和改善土質,盡可能使苗床土壤與原生境土壤相似,說明金毛狗的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嚴,對原生境的土壤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將采集的野生金毛狗植株分切成2~3株,每株需帶有一定數(shù)量的不定根和葉片,并對葉片進行適當?shù)男藜?,以利于成活。在進行分株時,切口造成組織損傷,易受到病菌感染而產(chǎn)生病變,因此于切口處涂上草木灰也是很關鍵的,主要是殺菌及防止切口處受到感染,促進切口愈合,另一方面草木灰礦物質含量高,有利于塊莖生長吸收。
按行株距為60×50fffffd[6]將分切好的小株淺栽入土中,淺栽以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地面為宜,栽好后澆適量的水,并于苗床上方搭遮陽網(wǎng)避光,遮陽網(wǎng)距地面高度約1.6m,保持溫濕陰涼的環(huán)境。于早春(二月)進行分株栽培的金毛狗小植株在栽后10d左右開始萌發(fā)芽點,15~20d開始展葉,20d后達到萌芽高峰期,25d左右開始有新根萌發(fā),栽后一個月可到達展葉高峰,不定根數(shù)量不斷增加。
適度的水分、光照管理是金毛狗分株栽培技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蕨類植物大多喜陰濕的生長環(huán)境,在將分株的金毛狗小植株栽入土后,須澆適量的水,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若澆水過多導致床土積水容易造成爛根。金毛狗又具有陰生植物的特點[6],喜歡充足的散射光,尤其忌烈日直射,因此在栽后于苗床上方搭遮陽網(wǎng)避免陽光直射。金毛狗雖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但常見于林下、溪谷邊等地,說明其不喜高溫,而對空氣濕度要求相對較大,空氣相對濕度在80%左右[6],喜陰濕環(huán)境,不耐嚴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夜溫10~16℃,晝溫21~26℃[7]。
[1] 伍蓮,鄧洪平,徐潔,等.瀕危植物金毛狗不同居群間多樣性分化的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05):639~643.
[2] 翁振翔.瀕危藥用植物金毛狗的栽培技術研究初探[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4(4):393~396.
[3] 魯?shù)劳?,周康,楊杰,?黔東苗族常用蕨類植物藥選介[J].今日健康.2015,14(8):309~310.
[4] 張祖榮,張紹彬.國家二級保護藥用與觀賞植物金毛狗的孢子繁殖技術初探[J].北方園藝.2010(13):203~206.
[5] 曾慶昌,繆紳裕,陶文琴,等.粗齒桫欏和金毛狗的生理生態(tài)及其生境特征研究[J].河南科學.2014年10月,32(10):2014~2020.
[6] 張志焱,劉長慶.我國主要食用蕨類及其栽培與加工技術[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5(2):65~68.
[7] 苑虎,李東.觀賞蕨的栽培[J].中國花卉盆景.2000(2):6.
[8] 李雪,王淑芬.金毛狗離體培養(yǎng)及再生植株的研究[J].陳振光.植物組織培養(yǎng)與試管育苗[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67~272.
Spli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State Protected Wild PlantsCibotiumbarometz
WU Wen-he, CEN Jin-wu*
(Qiandong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aili,Guizhou556000,China)
To promote manual cultivation of Cibotium barometz,spli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Cibotium barometz was conducted from series of tests.
the state protected wild plants; Cibotium barometz; Split Cultivafion
2016-07-16
吳文和(1983-),男,農藝師,從事作物栽培研究。
諶金吾(1979-),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基層農業(yè)科學技術方面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