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輝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團 843300
?
現代豬場的防疫措施
劉曉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團843300
現在化養(yǎng)豬必須重視豬場的保健問題,藥物的使用必須保持在最低限度,這就要求飼養(yǎng)者轉變觀念轉變。防止豬病的生物安全體系,是指在商品化肉豬生產企業(yè)中,建立一種使豬保持高度健康狀況的體系。本文談一談對防疫的認識和體會。
養(yǎng)豬場;獸醫(yī);防疫
在大中型養(yǎng)豬場,豬出欄后,豬舍經過嚴格的清洗消毒,再重新放入豬只,往返3年就有可能出現疫病。首先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某一類型的肺炎。因此,要求獸醫(yī)技術人員在決定最適合的生物安全體系之前,有必要確定養(yǎng)豬場所在地區(qū)的畜禽主要疾病類型,及其在經濟上的相對重要性,了解豬場的位置、設計和管理因素,以提高整個豬群抵御嚴重疾病的能力。
筆者結合工作實踐體會到,建立最適當的生物安全體系十分重要,要關注、分析導致豬場遭受疾病攻擊的危險因素,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確保養(yǎng)殖安全。導致豬場遭受疾病攻擊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種。從別的豬場購入仔豬,11周齡時豬的健康狀況,60kg體重以上豬的發(fā)病情況,25~100kg生長期間豬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豬舍的大小、飼養(yǎng)密度、清潔狀況和溫度控制。
根據豬不同疾病的流行程度,原種豬場的環(huán)境狀況及其他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生物安全體系。
阻止呼吸道、腸道系統(tǒng)疾病在豬場發(fā)生,必須努力保證每頭豬所擁有的空間不少于3m2,地面面積不少于0.75m2,豬躺臥區(qū)域的空氣流通速度不應超過每秒0.4m,豬舍內不應有超過每秒1m的干燥冷氣流。空氣中NH3的濃度極限是10PPm,CO2的最大濃度不應超0.15%(1500PPm),濕度的最適宜范圍為50%~85%。加強免疫接種。根據豬場實際生產情況,制定各類疫苗免疫接種程序。
幼豬飼養(yǎng)的最初40天,豬舍的溫度要高于19℃,室內晝夜溫差不應大于6℃。這就要求對通風和溫度進行有效控制。豬舍的清掃對豬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與否也有重要影響。最壞的情況是豬舍從不間斷地飼養(yǎng)豬群。應該在兩批豬飼養(yǎng)間隙對豬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并空舍3天。
飼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體會到,飼養(yǎng)密度過大,極易和肺炎建立起內在聯(lián)系。因為正是由于某一個豬舍中豬的數量增加,才導致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要限制豬舍的尺寸,防止不同年齡的豬混養(yǎng)。豬舍的大小與豬群發(fā)生肺炎的數量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相同的豬舍,容納100頭的與容納200~300頭的相比,豬舍中豬的數量越多,受到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對應激的抵抗力就越弱。
通風條件不好的圍欄豬舍,地面可以鋪墊草。如果有墊草,即使豬舍管理不好,豬也可以使自己的環(huán)境變得舒服。危險因素法的應用,被看成是預防醫(yī)學的一大進步。如果那些危險因素超過正常指標,在引起臨床癥狀之前就能夠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有效的防范,避免大的問題發(fā)生。把不同來源的豬盡可能分開飼養(yǎng)。這項措施在實踐中獲得很好的效果。
(1)被動免疫。由于豬在妊娠期間,抗體不能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新生仔豬只能通過初乳獲得母源抗體。這類抗體是由經產或初產母豬在分娩前注射疫苗而產生的。仔豬在消化初乳時期即可得到這種抗體。經產或初產母豬在妊娠后期接種疫苗可激發(fā)其產生高水平抗體并分泌到初乳中。隨著分娩日期的接近,乳腺可分泌含高蛋白及抗體豐富的初乳。這個時期的母豬血清中抗體的濃度將高出正常值的3倍。因此,保證仔豬能夠吃到足夠量的初乳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可以誘發(fā)其產生特異性抗體。在妊娠后期,先后幾次接種同一疫苗,可使其初乳中獲得高水平抗體。要根據實踐經驗,預測仔豬會出現的疾病,給母豬接種相應的疫苗。
有些母豬由于疾病,比如乳腺炎、子宮炎和無乳癥,使其分娩后無乳,還有營養(yǎng)貧乏等原因能導致母體分泌抗體不夠。有些神經緊張的初產母豬不讓其仔豬吃奶,這些都可導致仔豬得不到足量的初乳。初乳可能在分娩前或者分娩過程中過早泄漏。這樣仔豬只可吃到稀薄的初乳或者常乳。催產素也可以引起初乳過早泄漏,故使用催產素必須慎重。分娩后產出的弱仔也許只能吃到稀薄的初乳或者常乳,這可導致其抗體保護水平低下。經產母豬比初產母豬分泌的初乳質量高,后幾排的乳頭分泌的初乳和常乳都是有限的。過早給仔豬喂食,也可能使仔豬吃不到初乳。因此,在仔豬出生后24小時內應該避免喂食。
同一豬群甚至同一母豬不同的乳頭其初乳的質量和數量都有差異。不同仔豬對母源抗體的吸收功能也有差異??梢员蛔胸i大量吸收的母源抗體(IgG)是大分子蛋白質,他們可以直接通過腸壁進入血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分子蛋白不能被直接吸收,相當一部分被消化。這種消化的抗體便失去了活性。因此,初乳應在仔豬出生12小時內吃盡,時間越短越好。
IgA抗體不易被消化而不能被吸收,它在腸道中只起局部保護作用。這種抗體在初乳和常乳中都有,它能抵御致病性大腸桿菌而防止腹瀉的發(fā)生。仔豬在初乳中得到的抗體可以抵御疾病的爆發(fā)。但是這種抗體隨時間的推移而自然減少。在疾病突然爆發(fā)的情況下,可使這種母源抗體迅速消失,并導致仔豬對相應抗體抵御的疾病更加易感。此時必須采取主動免疫。
(2)運動免疫。
隨著仔豬的生長及母源抗體的減少,給予主動免疫保護就變得很重要了。主動免疫是通過對仔豬直接接種疫苗而獲得的。它可激發(fā)肌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這種免疫需要在仔豬生長到能夠產生免疫應答時才可以進行。
對仔豬免疫通??梢圆捎?~3周的間隔時間內免疫接種兩次的方法。第一次免疫將激發(fā)一次主動抗體反應,2~3周后進行再次接種將激發(fā)產生更高水平的抗體。有些因素可影響主動免疫。
母源抗體。母源抗體可減弱仔豬對接種活疫苗應有的應答。這實際上是由殘存的母源抗體與接種的抗原發(fā)生反應的緣故,會導致活疫苗應有免疫應答效能降低。母源抗體干擾主動免疫的時間取決于一系列因素。其一是仔豬獲得被動抗體的水平,其二是接種的活疫苗對母源抗體的敏感性。比如,豬細小病毒苗對母親源抗體極為敏感,容易喪失活性。第三個影響因素是活疫苗所含有效抗原成分的濃度。比如,波氏桿菌細菌的菌苗就含有較高水平的抗原或抗體激活物。這類活疫苗比含較少量抗原的病毒苗能更好地克服母源抗體的干擾。突發(fā)嚴重疾病可使母源抗體的水平迅速減少。這樣可以導致在免疫接種激發(fā)抗體產生之前仔豬對疾病易感,從而使主動免疫效果變差。高質量的疫苗應是抗原濃度高,能夠克服母源抗體干擾并激發(fā)機體產生高水平的抗體。
總之,對母豬的免疫能夠使仔豬獲得母源抗體,有助于對仔豬的保護。但是在抗體水平不足以形成保護時,必須適時地對仔豬進行主動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