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道山 李昭北
(潢川縣紫紅花木草坪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省潢川縣 465150)
園林假山系列疊石理水研究
呂道山 李昭北
(潢川縣紫紅花木草坪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省潢川縣 465150)
園林綠化工程在塑造景觀的時候,一般都是融合我國古典園林中的疊石理水理念,從而提高園林景觀的自然山水之美。園林工程中的山景一般都通過假山及掇山設計來體現,而水景的營造都是利用理水手法。山石、花木、水景以及建筑等組成了園林獨特的景觀效果。我國傳統(tǒng)園林一般都表現為自然山水園林,山景與水景是密不可分的,將山對穩(wěn)重與不定形、流動的水結合起來,可以形成景觀的鮮明對比。本文就對園林假山系列的疊石理水進行研究,通過探討假山駁岸的疊石理水技術,從而為我國園林山水的造景提供幾點參考建議。
園林假山;疊石理水;假山駁岸
我國比較傳統(tǒng)的古典園林在造景過程中一般都會將疊石與理水結合在一起應用,人們對自然山水的認知比較深刻,單調的水景由于群山的襯托而變得更加嬌媚與美麗。理水與疊石技術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是不可分割的,就如同山水之景代表著自然,自然又代表著包容與融合。園林在水景營造中常用的理水措施就是將深水列島以及淺水露磯進行處理,將假山駁岸分級設置,并將假山上的水利順著山體流進池塘,表現出山脈流水奔注池塘側邊的美感,或者在水邊設置假山駁岸,表現出水石相依、清水拍石的畫面,這種山水之景的營造足以帶給人自然山水美景的觀賞之樂。
一般我國江南區(qū)域的古典園林大多都是山水園林,造景手法通常以疊石與理水相結合,水景多為池塘,而園林假山系列的疊石理水也通常都為疊石假山駁岸為主,在周圍輔助瀑布、水口以及溪澗等水景,體現出山水自然之美。在園林假山的堆疊過程中最常用的就是疊石技術,通過不同山石之間結合的造型技法以及形式等可以有效的布置園林的水景駁岸。
園林中的假山駁岸一般也被叫做疊石岸,通常采用的都是黃石或者太湖石,依照假山疊石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并利用不同石料的紋理以及形狀等特點,在水景旁邊將山石堆疊成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時續(xù)時斷、相應成輝的自然式駁岸,將駁岸在平面上表現出自然流暢的曲線之美,在立體空間上表現出凸凹有致、錯落有致的層次之美,這種駁岸可以園林中的假山景觀協(xié)調配合,從而體現出假山駁岸的布局協(xié)調之美。園林假山駁岸可以表現出山石的功能,就是以自然形態(tài)下的山石,堆疊成轉折起伏、對峙交錯的形式,從而在園林陸地以及水面之間形成一個不突兀的自然過渡,并與池塘水景周圍的水生植物與花草樹木景觀等互相襯托與配合,為園林的景觀增添獨特的韻味與意境。因此一般池塘邊駁岸疊石的外觀要設置成靈活多變的形式,避免過于僵直影響到整體山水景觀的自然流暢之美,在對園林水景旁進行假山駁岸疊石的設置時,一般都選擇貼水布石、平臺、踏步以及石磯等,從而靈活的布置與巧妙的組合,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景觀。另外在營造園林池塘水景的過程中,不可以將池塘水岸與水面距離設置的過高,否則在觀賞過程中,由于水低岸高的錯覺會形成一種憑欄觀井、俯瞰水潭的感覺,這會極大的影響到園林理水與景觀表達的效果。
園林假山駁岸在疊石過程中,一般都要注意到假山駁岸的整體用石與造型等,因此在營造景觀時要按照山水園林總體景觀設計的基本造型與主題要求,從而綜合的考慮到池岸周圍景觀的配置與安排,一般山水園林假山駁岸的造型主要受到疊石技術的組合變化而表現為幾種形式:
2.1 園林假山駁岸為水平層狀結構
水平層狀結構類型的假山駁岸主要是通過水平方向上巖石層狀的不同分布結構,采用具有水平層狀的山石進行駁岸的堆疊,而疊砌的時候一般都采用山石貼近水面的疊石方式來進行,從而有效的擴大園林水景的空間,呈現出一幅山水相間、水面彌漫的意境之美。例如我國蘇州網師園的主題就是山水自然園林,其中網師園中的核心景觀就是彩霞池,在彩霞池的西北岸與南岸,分別采用的都是黃石駁岸為配景,并且黃石駁岸的邊石距離彩霞池的水面高度只有40~50cm之間,游客在駁岸邊行走觀賞的時候,會有一種親臨水面的感覺。臨水駁岸的造景施工要注意質量與安全性:首先要選取合適的樁木,一般樁木都為杉木樁,長度要控制在1.5~2m之間,樁木直徑要控制在10~15cm之間,樁木之間的距離一般都為20cm左右,打成梅花形狀,因此又稱為梅花樁;然后需要在樁木底部鋪筑一層花崗巖的條石,鋪筑的厚度一般控制在30~40cm之間;在花崗巖條石上鋪筑毛石作為駁岸的基礎結構,利用池塘最低的水位線來確定基層的高度,從而利用水泥砂漿將毛石砌平,將事先選好的水平層狀山石疊砌在駁岸上。在駁岸疊砌的過程中要綜合山石形狀、紋理以及顏色等特點,注意疊砌的凸凹相間、紋理相協(xié)、錯落有致,山石露出水面的形狀要表現出天然露巖在水面延伸的意境與趣味,體現山水的起伏與自如之美。如今我國假山駁岸一般采用的基礎都是鋼筋混凝土,水池施工后再利用假山駁岸施工統(tǒng)一進行周圍的疊石包壁。駁岸距離過長時為了提高其活力與生機,還要在疊砌過程中預留出一定的位置種植花草樹木,比如花木、垂掛藤蔓等,表現出山石相依,水木相應的自然之美。
2.2 園林假山駁岸為豎向層狀結構
園林假山駁岸為了與周圍景觀主題相似,突顯山腳高矗而水位低的意境,山石駁岸一般采用豎向為主的山石進行疊置。山石在水面露出的部分要采用石塊豎向疊砌的方法來進行,同時為了提高山水之景的變化之美還要充分結合水平與豎向之間的對比作用,從而將假山崖壁與池面可以通過駁岸自然的過渡,提高島山駁岸的豐富多變性。
我國傳統(tǒng)古典山水園林中常用的理水措施就是瀑布,在假山頂部位置設置一定的水柜或者水槽等,將水流沿著假山山體宛轉下泄流注到池塘中,但是這種方法不夠科學與合理,隨著我國園林造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應用,園林中人工瀑布的形式不斷趨向于多樣化,假山的壯觀,瀑布的壯美,這些體現了園林疊山理水的造景效果。園林中的人工瀑布需要大量的水,因此一般都會利用水泵循環(huán)的供水模式來內置水池或者水槽,溢出蓄水后形成多種形態(tài)與姿態(tài)的瀑布。瀑布景觀的形態(tài)設計一般為疊落、分流、簾狀或者線狀等,在設計時要處理好遞落疊石、水口以及峭壁等。為了避免瀑布跌落時造成水花的四濺,還要合理的設置水池的寬度。園林庭院中的小瀑布在設置時一般采用自來水管的滴淌,在假山旁邊疊置溪澗,通過疊石與理水的造景手法來凸顯出園林山水意境。
置于水中的布石成為汀步,這也是園林理水與疊石常見的造景布置。通常汀步都是利用山石的不同組合與布置,來使其不規(guī)則的漂浮在池塘水面上,并將汀步之間距離控制在50cm之間,選取的石塊要大小適宜,石塊表面與水面的距離要控制在6~10cm之間。園林中的疊石理水除了汀步以及瀑布之外,最常見的還有溪澗以及水門等形式,園林溪澗的流程一般都比較長,并且多為彎曲宛轉的曲線形態(tài),就是為了表現出溪澗綿延不盡、源遠流長的意境。一般溪澗的理水與疊石設計都是采取自然石岸,溪水很淺,底部為礫石,在溪水中養(yǎng)一些小游魚可以提高整體景觀的自然性。在溪澗邊一般設置游覽的小徑,并在兩岸種植一些掩映樹木,表現出山水自然的美景。
總而言之,園林工程在營造景觀效果的時候要靈活應用假山的造景功能,將假山疊石配合水景駁岸可以點綴園林的整體景觀效果,特別是在古典的山水園林內的造景設計,一般都會應用到假山的疊石技術來對水景駁岸以及假山等進行布置,通過假山來布置園林的水景駁岸可以起到藝術的造景效果。園林假山系列中常常將理水與疊石技術結合起來,融合山水之美,從而豐富園林的綠化與景觀效果。
TU986.4
A
1005-7897(2016)16-0046-02
20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