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名(河北省遵化市林業(yè)局 064200)
?
改接燕山早豐板栗應注意的問題
劉軼名
(河北省遵化市林業(yè)局064200)
燕山早豐原代號3113,是河北省昌黎果樹研究于1973年由遷西楊家峪的實生板栗樹中選育出來的,1989年通過專家鑒定,定名為“燕山早豐”。該品種成熟早、結果早、較豐產、抗病、耐干旱和瘠薄,適宜在燕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果實成熟期在燕山地區(qū)是8月下旬。由于其成熟早、收購價格高,近幾年果農改接燕山早豐呈快速發(fā)展之勢。但在改接過程中有幾個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1.1插皮接目前,無論是大樹高接,還是幼樹嫁接普遍采用這種方法。插皮接具有省工、省料、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等優(yōu)點。
插皮接又叫皮下接。接穗用蠟封,在離下端5 cm處下刀削一個馬耳形削面,上部深入木質部1/2處往下削平,背面不削,只把頭部削尖即可。砧木一般用剪枝剪在接口處一剪即可,如果砧木過粗,則先鋸斷后再削平。然后將接穗插入縱切口的形成層處,接口上部接穗露出傷口約0.5 cm。插入接穗后,要用塑料條進行捆綁。綁牢接穗后,還要把砧木和接穗切削傷口包嚴,以防接口水分蒸發(fā)或雨水進入傷口不利于愈合,從而影響成活率。
幼樹插皮接一般接口插1個接穗,大樹必須進行多頭高接。接穗插得多,接口多,嫁接后成形快、見效早。接口1~2年內可全部愈合。
1.2皮下腹接在砧木腹部進行嫁接。多頭高接大樹,除了先端截頭插皮接外,為增加內膛枝量,還應對光禿枝條進行腹接。嫁接時,先在砧木樹皮上切一個“T”形切口,切口上方樹皮削一個坡度,便于接穗插入,插入后用塑料條捆住傷口。皮下腹接不僅可補充空間,而且新梢長出后可以當支棍,避免風害。
2.1除萌蘗嫁接后一般要除萌蘗3~4次。接穗旺盛生長后,萌蘗就不生長了。未嫁接成活的則應保留一部分砧木萌蘗,以便下年補接。
2.2松捆綁和綁支棍一般接后1個月,待新梢長到30 cm時,要把捆綁的塑料條松開。與此同時要綁支棍,支棍1 m以上,一個接口綁1個支棍,下部固定于砧木上,上部把新梢綁在棍上。隨著新梢生長,先后綁3~4道,防風害折斷。皮下腹接成活新梢不用再綁支棍,可直接綁在砧木上。
2.3摘心新梢長到約50 cm時可摘心,以后連續(xù)摘心1~2次,使樹冠圓滿緊湊,促進枝條充實,提早結果。
2.4防治病蟲害春季芽萌發(fā)后常有金龜子、象鼻蟲等食葉害蟲,可噴辛硫磷或馬拉硫磷等殺蟲劑。
燕山早豐一般于8月下旬成熟,9月初基本采摘完畢。由于燕山早豐單果質量8 g,其它晚熟品種單果質量約在10 g左右,改接燕山早豐果園的產量一般會略低于晚熟品種園。
燕山早豐是早熟品種,成熟時氣溫還比較高。一般每年板栗剛開始收購價格偏高,所以改接園片最好選擇交通便利的平地,這樣采收、銷售均比較方便和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