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星李秀敏
大棚秋延后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張 星1李秀敏2
大棚秋延后番茄是夏播秋收栽培,氣候特點是生育前期高溫多雨,病毒病等病害較重;生育后期溫度逐漸下降,要防止凍害。因此選種時要注意選擇耐高溫、抗病性強的高產(chǎn)品種,如毛粉802、佳粉15、金棚一號、惠裕等。
1、浸種
先用清水浸泡種子3—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20—30分鐘,撈出洗凈后催芽(防病毒?。?,或者將種子在55℃溫水中浸泡10—15分鐘,放入種子后不斷攪拌使水溫下降到30℃時,繼續(xù)浸泡6—8小時,再用清水洗凈粘液(防葉霉病、潰瘍病、早疫病)。
2、催芽
將處理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處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每隔4—6小時翻動1次。2—3天后60%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如不能及時播種,放在10℃處存放。
西紅柿喜歡溫度,但忌高溫;喜歡光照,但忌光照。大棚秋延后番茄播種期在6月中下旬,此時期溫度高、光照強、濕度大,因此在掌握好遮陰和溫度的情況下,整個苗期主要是防蟲、防病、澆水和防止徒長。
1、防蟲。主要是白粉虱和蚜蟲。播種之前,要在育苗畦周圍打藥、滅蟲,然后罩上防蟲網(wǎng)。不要使用含氯的殺蟲劑,發(fā)現(xiàn)蟲害之后可用半月閑、蚜虱特等藥劑噴霧防治。
2、防病。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苗子出齊后,用瑞苗清、普力克、惡霉靈等進行噴霧防治,間隔7—10天再噴一次。
3、澆水。在苗子生長過程中,視土壤干濕和苗子的長勢及時補充水分,同時根據(jù)苗子生長的強弱,用甲殼豐、葉綠精、寶利豐1號等進行補充營養(yǎng)。特別是甲克豐經(jīng)常噴施或灌根可以有效地預防病毒病,另外還能提高其抗熱性,促進生根。
4、防止徒長。如果小苗長到20天左右,有徒長現(xiàn)象可根據(jù)徒長的輕重,每30斤水加入助壯素4—10毫升,噴霧防治。
當植株高20厘米,莖粗0.6厘米,7—8片葉,葉色深綠并略顯紫色,現(xiàn)蕾,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時即可定植。
1、前期管理
大棚秋延后番茄一般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定植后氣溫保持在30—35℃,以利于緩苗。緩苗后坐果前忌澆大水,以防高溫高濕幼苗徒長;定植緩苗期間還需噴灑助壯素,以保證植株生長。
2、中期管理
此時正值8月下旬至9月底,是秋延后番茄生長的良好時機。管理的重點是?;ū9麎蜒?。
溫度管理:8月份天氣燥熱,要盡量加大通風量,使棚溫白天不高于30℃,夜間不高于20℃。9月份以后,外界氣溫下降,管理重點以保溫防寒排濕防病為中心,要掌握好通風時間和通風口的大小,以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溫濕度,適當提溫催果壯秧。9月中、下旬,當外界氣溫夜間降至15℃以下時,下午要適當提早落膜閉棚。早晨中午加大通風量排濕防病。
肥水管理:一般于秧苗7—8片葉時澆1次大水,然后中耕蹲苗。蹲苗期間,若天氣過分干旱或土壤過分干旱,也可在開花期適量澆小水,并淺中耕。在第一穗果座住時,開始澆大水促進果實膨大。以后每隔7—10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水量不宜太大,澆水后要加強通風排濕,當植株每穗果已均座定后應減少澆水,臨近生長后期更要減少,以促進果實成熟,每座住一穗果結(jié)合澆水追一次肥,每畝次用尿素15—20公斤或硫銨30—40公斤,磷酸二銨15—20公斤。
蘸花保果:大棚秋延后番茄一般于8月下旬開始坐果,此時氣溫偏高,而且晝夜溫差小,容易落花。因此一般采用人工授粉,用濃度2%—3%的防落素溶液噴花或用番茄豐產(chǎn)劑2號5毫升兌水0.75公斤蘸花。溶液中可加0.1%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者0.4%適樂時防灰霉病。
搭架整枝:采用單干整枝法,除去主干以所有葉腋發(fā)生的側(cè)枝及早摘除,保留三穗果打頂,為提高大果率,每穗果座住后選留3—4個果型好的大果,多余的花果全部摘除,后期摘除底部老葉及病葉。
3、后期管理
溫度管理:10月份,外界天氣逐漸由暖轉(zhuǎn)涼,管理重點以保溫防寒、排濕防病為中心。10月上、中旬,棚內(nèi)夜溫降至10℃時,關(guān)閉頂縫保溫,使棚溫白天保持24—28℃,夜間不低于10℃。10月下旬為促果實著色,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保持不低于5℃。中后期由于氣溫較低,一般果實成熟較慢,特別是著色速度慢。若棚內(nèi)夜溫低于5℃易發(fā)生凍害,因此當棚溫降至5℃時,應及時采收防凍貯存。
肥水管理:10月上旬澆水量要小,水后加強通風排濕,減少棚內(nèi)結(jié)露量和結(jié)露時間。為防止早衰,可追少量尿素。10月中旬停水。
危害大棚秋延后番茄主要病蟲害有葉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白粉虱。
1、葉霉病。采用47%加瑞農(nóng)可濕粉劑800倍液,或1:1:200—250的波爾多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劑200倍液噴霧,7天噴藥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重點噴施葉片背面。或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畝110—180克,分放5—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天熏一次,連熏3—4次。
2、早疫病、晚疫病。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藥后短時間悶棚升溫抑菌,效果更好。
3、病毒病。防治蚜蟲,采用3%啶蟲脒乳油1000—125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定植后十四天、初花期、盛花期噴100倍83增抗劑,或于發(fā)病初期用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0.5%抗毒劑水劑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也可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7—10天噴一次,連噴3—5次。
4、灰霉病。澆催果水前或初發(fā)病后用6.5%萬霉靈粉塵,每畝每次用1公斤,7天噴一次,連噴3—4次,或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或50%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劑1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噴一次,視病情連噴2—3次。
5、白粉虱。黃色對白粉虱成蟲有強烈誘集作用,可在大棚內(nèi)懸掛黃板進行誘殺,一般每畝掛30—40張左右。還可用 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在連陰天及多雨季節(jié),白粉虱蟲口基數(shù)大時可選用煙熏劑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1.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城關(guān)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區(qū)域站2.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大河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區(qū)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