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偉建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
建平縣玉米專用降解地膜篩選試驗報告
李向偉
建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普通的聚氯乙烯地膜分解時間長、殘留量大,已經成為建平縣土壤污染的主要物質,為解決這一難題,設立該項試驗。通過研究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時長、降解度及對作物生育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篩選出適宜本地的玉米專用降解地膜,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依據(jù)。
1.試驗地點
建平縣黑水鎮(zhèn)國家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集成示范基地。
2.供試作物
玉米,品種為聯(lián)達99。
3.試驗用肥
48%(28-12-8)長效摻混肥45千克/畝,二銨(18~46)10千克/畝。
共設4個處理,不設重復,采用大壟雙行節(jié)水滴灌技術,每處理4條大壟、面積4畝,平均行距55厘米,株距28厘米,密度為4300株/畝。
表1試驗設計
1.基本情況調查
表2試驗地基本情況調查表
2.生育時期調查
表3生育時期調查表(月、日)
在播種期相同的情況下,處理2、處理3、處理4的各生育時期相同,其中出苗期、拔節(jié)期、抽雄期、灌漿期比處理1提前2~3天,而成熟期比處理1滯后5天。說明無論哪種類型的地膜,都可以促進玉米生長,延長玉米生育期5天左右。
試驗示范測產采用隨機抽取三點,每點選擇一條大壟5米長,取下果穗,脫粒,測定水分,然后稱籽粒重,折合成標準水分產量,最后換算成畝產。畝產=測產小區(qū)籽粒重×含水率×667/(1%~14%)/測產面積。
表4玉米考種調查表
在株高、禿尖長度、畝穗數(shù)、穗粒數(shù)、百粒重五個考種調查性狀中,處理1(不覆膜)表現(xiàn)最差。株高最高為處理4(0.006×900聚乙烯可降解白膜)、禿尖最短為處理3(0.006×800氧化生物降解黑白道膜)、處理4(0.006×900聚乙烯可降解白膜)穗粒數(shù)最多、百粒重最大,各處理畝穗數(shù)基本相同。
表5玉米產量調查表
從產量調查表可以看出:與處理1(不覆膜)637.09千克/畝相比,處理4(0.006×900聚乙烯可降解白膜)增產最顯著,產量高達892.97千克/畝,畝增產255.88千克,增產率為40.16%。
1.無論哪種類型的地膜,都可以促進玉米生長,延長玉米生育期5天左右。
2.與不覆膜637.09千克/畝的產量相比,0.006× 900聚乙烯可降解白膜(22號)增產最顯著,產量高達892.97千克/畝,畝增產255.88千克,增產率為40.16%。
3.可降解地膜厚度小,僅為0.006毫米,抗拉能力差,在機械操作過程中易斷裂,因此必須進行改進后再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