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達
羽衣甘藍在休閑農(nóng)業(yè)中的利用方式與栽培技術
任洪達
羽衣甘藍又名葉牡丹,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由于羽衣甘藍葉片顏色豐富,形態(tài)多變,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非常適合在休閑農(nóng)業(yè)項目中作為使用和觀賞并重的蔬菜種植。
1、羽衣甘藍的植物學特征
植株形態(tài):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層。莖短縮,密生葉片。葉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蠟粉,深度波狀皺褶,呈鳥羽狀,美觀。觀賞羽衣甘藍由于品種不同,葉色豐富多變,葉形也不盡相同,葉緣有紫紅、綠、紅、粉等顏色,葉面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觀賞羽衣甘藍也被形象地稱為“葉牡丹”。
環(huán)境要求:羽衣甘藍喜冷涼溫和氣候,耐寒性很強,經(jīng)鍛煉良好的幼苗能耐-12度的短時間低溫,成長株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露地栽培能經(jīng)受短時幾十次霜凍而不枯萎,但不能長期經(jīng)受連續(xù)嚴寒,采種株需在2度—10度溫度下30天以上才能通過春化抽薹開花。
水肥要求:在肥水充足和冷涼氣候下生長迅速,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在鈣質(zhì)豐富、pH值5.5—6.8的土壤中生長最旺盛。栽培中要經(jīng)常追施薄肥,特別是氮肥,并配施少量的鈣,有利于生長和提高品質(zhì)。
2、羽衣甘藍在園林中的應用
羽衣甘藍觀賞期長,葉色鮮艷,在公園、街頭、花壇常見用羽衣甘藍鑲邊和組成的各種美麗圖案,是花壇的重要材料;其用于布置花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1)花壇造型
所謂造型花壇就是利用二種以上顏色的植物按設計好的圖形在地上拼種成圖案,使園林更具有藝術性。羽衣甘藍因品系,品種不同,葉形變異豐富,用于休閑農(nóng)業(yè)項目中大面積建造造型花壇,既能表現(xiàn)造園藝術,又突出農(nóng)業(yè)特色,是休閑農(nóng)業(yè)項目首選的地被植物。神采各異葉形能使花壇充滿動感;圓葉品種似波浪流線舒暢,古樸自然;裂葉和皺葉品種形態(tài)各異,婀娜多姿。羽衣甘藍中心葉片顏色尤為豐富,有紫色、玫瑰紅、粉紅、深紅、黃、淡黃、純自、肉色等。利用羽衣甘藍彩葉繽紛,姹紫嫣紅的葉色變化可以拼出復雜的圖案,使園林更具有觀賞性,提高園林品位。
(2)單品種點綴綠地
將單色品種的羽衣甘藍按事先設計群植在綠地中,給單純的綠地帶來活潑的變化,讓綠地充滿激情。這種點綴性的應用一般要在綠地中間預留出空地,設計成具有動感的圖案,如:飄帶形狀、飛翔的和平鴿、起伏的波浪等。這種種植方式切忌圖案過大,給綠地造成擁堵的視覺效果;也不能過小,形不成震撼的視覺效果。一般圖案設計以占綠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比較適宜。
(3)庭院點綴
在休閑的農(nóng)家院中將幾株同色系或不同色系的羽衣甘藍種在造型別致的花盆里,整個院子都有了春天的生機。如果正趕上下雪的日子,晶瑩剔透的雪花落在一棵棵“含苞欲放”的羽衣甘藍上,慢慢地將其覆蓋,最后只露出一點紫紅的心,該是怎樣的一幅雪中美景。也可以靠墻設置幾層木質(zhì)花箱,將不同顏色的羽衣甘藍分層種植與木制花箱里,形成一個個立體小花壇,也別有一番意趣。
羽衣甘藍觀賞期長,栽培相對簡單。通過合理的管理技術能改善顏色的鮮艷度,提高觀賞效果。
1、育苗
(1)播種
羽衣甘藍夏季觀賞用苗育苗方式最好采用溫室穴盤育苗,一般于4月上旬播種,5月上中旬定植于露地。播種基質(zhì)配比為:泥炭土+碳化糠灰+珍珠巖配制,其比例為2:1:1。在播種前,首先對基質(zhì)進行消毒處理,用500倍多菌靈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qū)⒀b滿基質(zhì)的穴盤浸透,稍濾干,將種籽點播到穴孔上,然后覆蓋一層厚度為種子本身1.5—2倍的棕末,或是篩細的基質(zhì)。種子2天左右開始發(fā)芽,3—4天后齊苗。
(2)苗期管理
播種后及時噴水,保持基質(zhì)濕潤;溫室溫度要保持在25℃左右。齊苗后控制溫度防止徒長,白天溫度保持在15—18℃,夜間溫度不低于10℃。當苗齡為40—45天,6—7片真葉時即可移栽。
2、定植
羽衣甘藍田間栽培忌重茬地,宜選用地勢高、土層厚、質(zhì)地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和排水良好的田塊,深翻后經(jīng)烈日曝曬,以達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在定植前3周施入腐熟有機肥與少量復合肥,按照20厘米×40厘米株行距定植。
3、田間管理
完善的栽培管理通常對促進羽衣甘藍形成花青素有間接的助益,或至少較能維持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例如,照明時間延長、光度增加;適當去除老葉、病葉,可以增加葉片接受光照的機會;以及使用品質(zhì)優(yōu)良的肥料,可以刺激花青素合成酶的生成等,都會間接影響花青素的形成,提高植株觀賞性。
羽衣甘藍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若遇到雨季注意清溝排漬,后期土壤見干見濕管理。定植后7—8天澆1次緩苗水,土壤微發(fā)白時進行中耕除草,促根系生長,尤其是葉簇生長期不能缺水。花壇最好采用根部滴灌的方式澆水,既不影響美觀,又保持土壤濕潤。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適量追肥。前中期是追肥的重點時期,可施氮、磷、鉀各25公斤,并結(jié)合中耕除草培土,培成半高壟防倒伏。減少病蟲侵染,可用竹桿樹枝搭支架防風,打掉基部老葉,基部保持5—6片功能葉。在生長后期噴0.3%—0.5%的氯化鈣3—4次。
觀賞用途的羽衣甘藍需要適當增施磷肥和硼,植株缺磷和硼時容易引起花青素不穩(wěn)定,致使葉片鮮艷程度受到影響,降低觀感價值。
羽衣甘藍病蟲害少,主要害蟲是菜青蟲,幼蟲造成的傷口影響整株美觀。
1、蟲害
(1)菜青蟲
菜青蟲是危害羽衣甘藍的最主要害蟲,它通常以幼蟲從葉背啃食葉肉,3齡以后可將葉子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僅留葉脈。幼蟲造成的傷口,有利于軟腐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病害。
防治:在小苗定植后用敵殺死1000倍液或滅幼脲800—1000倍液每周噴施一次。
(2)菜蚜
菜蚜在羽衣甘藍葉上刺吸汁液,形成退色斑點,使葉片變黃,卷縮變形,植株矮小,使植株花梗扭曲變形,不能正常抽薹、開花和結(jié)莢。此外,蚜蟲可傳播多種病毒病,造成極大的危害。
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10%樸虱蚜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液,每7—10天噴一次。
(3)菜螟
菜螟以幼蟲食菜心,3齡以后蛀食根部,受害苗因生長點受破壞而停止生長或萎蔫死亡,造成大量缺苗。
防治:在小苗定植后可用敵殺死1000倍,每7—10天噴施一次。
2、病害
羽衣甘藍病害較少,主要防治灰霉病、軟腐病等。
(作者單位:承德市農(nóng)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