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婷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山西 晉中 030600)
高師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馬 婷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系,山西 晉中 030600)
《即興伴奏》是高等藝術院校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一,本文在結合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以“教學做”為中心的分級教學思想,對高師的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即興伴奏;教學模式;“教學做”
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無論在本科還是??频囊魳方逃?,都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并重的專業(yè)必修課程。課程包括對學生進行藝術審美、人文素養(yǎng)、音樂教育觀念等的教育,同時在實踐中發(fā)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它不僅是一門技能技巧課程,更是一門提高素質教育的課程。
這門課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學生完成《和聲》這門基礎課后,由鋼琴老師在伴奏織體以及鋼琴技巧等方面加以講授與訓練來完成此門課程的教學,一般學習兩個學期。一門實操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兩個學期的即興伴奏學習大部分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走向工作崗位之后依然不會即興伴奏。而現(xiàn)今中小學對教師的即興伴奏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迫使我們的畢業(yè)生不可能上崗后再加強,一定要在走出校門之前就要有上崗的能力。才能在近些年緊迫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大學四年(或大專三年)的整體時間,把這門課程融入到學生大學全階段的學習中,才能達到“教學做”真正的實際操作。這就需要我們對此門課程的整體編排與設計要圍繞我們自己學生的特點與知識體系科學的進行。
為了能夠很好的完成這門課程的教學,切實的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我們可以把這門課程編排成為三個教學階段分四年來進行教學。初期:大一、大二年級的學習與鋼琴課程結合,有鋼琴老師在講授鋼琴基礎技巧的基礎上,配備挑選出的60首鋼伴兒歌進行輔助教學,在提高鋼琴演奏能力的基礎上也對兒歌的鋼琴伴奏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訓練。為大三開設即興伴奏課程打下鋼琴基礎與一定的理論基礎。中期:大三年級開設即興伴奏課程,第一學期以兒歌和基礎和聲選配為主要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沒有學習和聲的基礎上,能夠簡單的自己獨立給兒歌配上鋼琴伴奏,同時進行大量的實際練習,會有50首兒歌輔助教學。第二學期主要進行歌曲的分類型加以織體的延伸進行主要教學內容,同時選擇有30首作品作為輔助教學。這一學期的歌曲難度較大,調性涉及較多,可以稱為學生的提高階段。后期:大四年級學生們實習歸來之后,可以開設即興伴奏選修課程,選修課程主要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內容主要建立在一、二、三年級的基礎上進行民族調式、合唱、一歌多伴等主題進行講座,填補學生在即興伴奏方面的空缺,也開闊他們的視野。這樣通過四年的教學與熏陶,學生們畢業(yè)之前能有約140首兒歌伴奏的儲備,同時也具備了即興伴奏的基本能力,這對他們繼續(xù)深造還是走向工作崗位都是極大的幫助和有力的技能。
課程設想結構表:
140首作品的總結與深化“教學做”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教學做階段初期中期后期本科一、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名稱鋼琴與兒歌彈唱即興伴奏(分級教學)選修與實習內容鋼琴技巧與60首兒歌彈唱兩學期約80首兒歌及歌曲的即興伴奏系統(tǒng)學習
(一)中期教學規(guī)劃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的授課模式已經很清晰,前期是入門,后期是提高,中期,也就是大三年級這兩個學期的教學是我們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要完成基礎伴奏的和聲構架與伴奏織體的不同應用這兩大重點的學習。在第一學期主要強化伴奏織體的學習,并且讓學生學會把大二年級學習的四部和聲轉化為鍵盤和聲,并建立自己的公式。第二學期則加強學生在伴奏和弦選配的靈活性與多樣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科學的在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特殊的學習框架中,達到一種互補互進的學習方式,學生容易接受,同時也就能高效的提高。
(二)分級教學思維
即興伴奏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鋼琴基礎,在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的鋼琴能力相差較大。這就給我們講課帶來了挑戰(zhàn)。如果最后伴奏的曲目難度統(tǒng)一,這樣鋼琴能力好的不滿足,鋼琴能力差的又跟不上。如果同時講2-3首不同難度的曲目,這樣課時上面不允許,也會耽誤學生的實踐時間。所以我們采用的是同一首樂曲,不同難度的教學。也就是把同一首作品分成A、B、C三個難易程度來進行教學。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可以很好的接受,選擇適合自己的伴奏模式。
(三)分級教學實操
以《同一首歌》為例
a、介紹作品:通常第一步需要介紹這首作品的詞曲作家是由陳哲作詞、孟衛(wèi)東作曲,創(chuàng)作于1990年。之后引深詞曲作家與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由誰首唱并且發(fā)展如何都要和學生們進行討論。
b、分析作品結構:帶領學生們帶著問題與思考來演唱這首作品,之后一起討論作品的結構,為伴奏打好基礎。這首作品的結構是一個帶再現(xiàn)的二段曲式,每段四句。
c、演奏建議(伴奏織體與和聲):一般伴奏要求二段以上的作品,織體要有對比。但是對于鋼琴能力差一些的同學課堂中會介紹兩種以上的織體,自行選擇一種完成就可以了。和聲結構要求在T-S-D-T的基礎上要運用到副三和弦、色彩和弦、低音進行等多種和聲特點。但對于鋼琴能力差一些的只要求能用T-S-D-T加之一到兩個副三和弦作為點綴就可以了。難易程度對比總結如下表格:
《同一首歌》分級教學對照表級別和聲結構織體結構A TSDTSⅥSⅡS等兩種以上織體,有明顯對比B TSDTSⅥ一種較復雜織體C TSD一種簡單織體
學生們不管選擇哪個難度來伴奏,改革的教學宗旨就是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流利完整的演奏作品,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達到自己伴奏的預期,關鍵是在為演唱者伴奏時,能夠隨機應變,完整的配合。
以上的課程設計在這幾年中看到了教學中取得的進步,同時也看到了問題。畢竟本課程是以教師的講授、示范,引導學生進行樂理、和聲、曲式、聲樂、鋼琴等各科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課程。而學生們在綜合的能力的運用方面還是顯得薄弱,學生們很難把這些知識綜合起來。往往上課信息量大一些,學生們就會很吃力,所以還是需要對課程進行細化與簡化。加入聽賞、作品分析等藝術實踐,盡可能地讓學生的多多體驗,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和審美的范圍,激發(fā)學生的彈奏興趣和創(chuàng)作激情,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此外,四年完成約140首作品,對目前學生的實際演奏能力造成了比較大的困難,一部分基礎薄弱學生完不成,但是基本能完成100首左右。所以作品的選擇上面還是要精挑細選,淘汰一些作品。整個的教學曲庫不能一成不變,也要隨著時代歌曲的更新,保留經典,大量新增新的歌曲。
最后,學生在大四將有一學期近半年的實習期,高師的學生基本都是在中小學進行實習,在這半年音樂課的實習中,實操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只有真正在課堂中為學生們伴奏,才能鍛煉自己,找到自己在即興伴奏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所以,在學生實習中,即興伴奏教學團隊盡力安排好老師的課時,讓老師能夠親自到實習學校去指導學生,在實操中取得最大的進步??傊M碌慕虒W理念與體系能帶給學生們新的靈感與力量,同時通過對課程科學的改進能夠真正的使學生掌握為歌曲配伴奏的技能與知識,學會理解與感受音樂,準確的表達音樂的內容與風格,形成熟練的運用鋼琴技能進行課堂教學與課外音樂活動的能力?!?/p>
[1] [蘇]斯波索賓等.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
[2] 泰爾.即興伴奏實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孫維權,巢志玨.鍵盤即興彈奏指南.上海音樂出版社.
[4] 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
[5] 黎英海.歌曲即興伴奏編配法.人民音樂出版社.
[6] 唐重慶.歌曲伴奏的編配與彈奏.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7] 劉聰,韓冬.鋼琴即興伴奏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
[8] 任志勇,劉智勇,朱振華.鋼琴公式化即興伴奏.山西人民出版社.
[9] 辛笛.鋼琴即興伴奏速成.上海音樂出版社.
[10] 戴定澄.鍵盤和聲與即興彈奏實用教程.安徽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