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孫思邈撰《海上方》之考述

        2016-03-06 20:57:03翟曉舟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年8期
        關鍵詞:館閣孫思邈真人

        翟曉舟

        (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孫思邈撰《海上方》之考述

        翟曉舟

        (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孫思邈基于海外來方以及多年積累的行醫(yī)用藥經驗,將治療常見病證之單方、驗方,以每病一方的形式,編成七言歌訣,題名《海上方》,并刻碑于磬玉山(今陜西銅川藥王山),以惠及有病求醫(yī)、索方的百姓。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此碑,并作序。后有人依據清代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之說,認為《海上方》是宋·錢竽撰寫的方劑書。為此,本文就孫思邈撰《海上方》進行考述,以辨正誤。

        孫思邈;錢竽;《海上方》;知識產權

        〔Abstract〕Haishangfang was written by Sun Simiao,which was based on the years of experiences from doctors in China and oversea including single drug,proved prescriptions and carved on Panyu mountain(today Yaowang mountain of Tongchun in Shanxi province.Ming Qin dynasty Wang Shouzhong re-engraved the stele and wrote the preface.However,some people argued that Haishangfang was the book of prescriptions writtened by Qian Yu in So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Summaries of ZhengTang's Reading written by Zhou Zhongfu in Qing dynasty.Therefore,This paper studies on Haishangfang by Sun Simiao to telling truth from falsehood.

        〔Keywords〕Sun Simiao;Qian Yu;Haishangfang;intellectual property

        孫思邈,唐代著名醫(yī)藥學家,“著《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傳至今”,并“提出‘藥出州土’,遍察各地道地藥材”[1],被世人尊為藥王。

        孫思邈撰《海上方》,原沒有爭議,只是到了清代,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說:宋·錢竽撰《海上方》,這才有了異議?,F可見之《海上方》版本,為明代隆慶六年秦王朱守中作序、重刻之《孫真人海上方》[2]37-38,文體為七言歌訣,載121種病證的單驗方。故本文以《孫真人海上方》與宋人錢竽為線索,作如下考證。

        1清·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辯稱《海上方》是為宋·錢竽撰

        明隆慶六年 (1572年),秦王朱守中依據京兆(時為長安)華原(今為銅川)磬玉山(藥王山),洞(太玄洞)有舊石刻(明·秦王朱守中語)之《海上方》舊本,重刻《孫真人海上方》碑,豎于孫思邈故里磬玉山之洞前。這時,沒有關于《海上方》并非孫思邈撰之說。秦王朱守中于重刻《孫真人海上方》碑序言之開頭,就開宗明義、明白無誤地稱重刻《海上方》為《孫真人海上方》,重刻依據為孫思邈故里磬玉山洞之“舊石刻”。同時,秦王朱守中為驗證重刻之《海上方》的作者、出處、內容有誤與否,“乃令生員謝沾細加訂正”[2]39,并參照“舊有木刻”版本,以求萬無一失,可謂鄭重其事。250年后,烏程(今浙江吳興)周中孚(1768—1831年),別號鄭堂,寫了一部題名《鄭堂讀書記》的書,于90年后,民國十年(1921年),被當時的藏書、刻書家,其同鄉(xiāng)劉承干收藏。劉承干刊印此書,以《吳興叢書》面世。這時,距離明隆慶六年重刻《孫真人海上方》碑,已過去了349年。也就是這時,才有人看到周中孚在《鄭堂讀書記》中所列之《孫真人海上方》條目以及內容,之后,據此說: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載:《海上方》當為宋·錢竽撰。時至今日,以“海上方”搜索百度·百科,其采用的就是“錢竽著”之說法,并引申說:《海上方》,又名《海上名方》《海上仙方》《孫真人海上方》,一卷。托名唐·孫思邈撰(據《鄭堂讀書記》記載,當為宋·錢竽撰)[3]。

        2宋·陳骙撰《中興館閣書目》,說: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海上方》

        在歷史上,首先將宋代知處州錢竽與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之《海上方》,聯系在一起的是南宋時期的陳骙,他于官修《中興館閣書目》中說:有《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木,是為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注意:陳骙在這里說的是“錢竽編”,而非“錢竽撰”?!熬帯迸c“撰”的詞義,一個體現為編輯他人之作,一個則體現為自主寫作、著書,兩者之間具有本質上的差別。

        據《宋史·陳骙傳》載:陳骙(1128-1203年)[3],臺州(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獲進士第一。歷年主要任職:秘書少監(jiān)(從四品上)兼太子諭德,知贛州、秀州,秘書監(jiān)(從三品)兼崇政殿說書、試中書舍人兼侍講,吏部侍郎,禮部尚書(正三品),知婺州(今浙江金華)。晚年授觀文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嘉泰三年(1203年)卒,贈少傅,謚文簡。陳骙著有《中興館閣錄》十卷、《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文則》二卷、《乾道中興會要》200卷等。其中,經皇上御準編撰的官修《中興館閣書目》,于淳熙五年(1178年),即陳骙50歲那年成書,共70卷、序例1卷,編目沿用經、史、子、集之四分法,其中經部11門、史部16門、子部21門、集部4門,其中著錄圖書達40 486卷,是為當時最為完整的一部官修《書目》[4]。這部《書目》載有“海上方一卷”之條目,說:《海上方》是為“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陳骙如是說之前提、背景和理由如下。

        第一,陳骙在乾道年間,即錢竽于乾道中任處州知州前后,于乾道四年(1168年),任秘書省正字;乾道六年(1170年)任秘書郎;乾道八年(1172年)任將作監(jiān);乾道九年(1173年)任秘書少監(jiān),兼崇政殿說書(為皇帝講說書史,解釋經義,并備顧問)。在這個時期,陳骙與他人撰《乾道中興會要》200卷。此書于乾道九年修成。該《會要》是以記錄國家制度、事要,乃至人事、地理、民情等為主要編輯內容的一類史書。因此,陳骙對朝廷發(fā)生的大小事宜,以及社會風情、民事、時尚等,事無巨細,了如指掌,并擇要記錄在案,編入《會要》。所以,要說陳骙對乾道中在處州任知州的錢竽是了解的。錢竽對陳骙身為進士及第第一,太子諭德(皇太子的老師),崇政殿說書(皇上的顧問)的聲名,也不會一無所知,他們?yōu)榇耸窍嘧R相知,是彼此熟知的。因此,在他們之間不存在因為溝通不暢,或了解不夠,而出現誤判,或出現對其所做之事,表達不夠精準的問題。

        第二,陳骙主持編撰《中興館閣書目》,于其中說: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之《海上方》,是為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這個結論,絕非是陳骙無的放矢,未加考證,僅是憑借個人喜好而得出的。因為,官修《書目》是以國家藏書為編目對象,以國家權威、規(guī)制為授信,以事溯其源,物窮其本,去偽存真為編目準繩,以國家財力、人力為“修目”保障的國家行為,這就要求《中興館閣書目》在編輯、審核、勘誤、校訂、刻板、印刷、裝訂等方面,都必須體現出國家規(guī)范的一流水準。絕不會因個人疏失,出現一些顯而易見的技術性差錯,或出現一些人為的失誤。

        第三,宋代,尤其是南宋時期,朝廷重視、鼓勵臣民著書,尋覓民間藏書,刻印舊本圖書,獻書給國家,凡有此類貢獻的官員、百姓,均可獲得國家的賞賜。據《宋會要輯稿·崇儒五》載[5]:

        “紹興元年(1131年),九月九日,秘書少監(jiān)程俱上所編《麟臺故事》五卷,詔送秘書省”,“乾道四年(1168年)五月一日,詔尚書禮部員外郎李燾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一百八十卷,纂述有勞,特轉兩官?!?/p>

        由此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當時的朝廷,乃至皇上頒詔激勵臣民撰書、覓書、獻書,刊刻圖書的舉措,不僅明確,而且量化指標、明碼標價,使人一目了然,以致蔚然成風,逐成時尚。倘若知處州錢竽撰《海上方》,在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中,不著名氏、序言,顯然不合常理,不可思議。況且,遍查史書,也沒有關于錢竽從醫(yī)用藥之經歷,更沒有其撰醫(yī)方之作的記載。第四,分析錢竽性格,假說錢竽撰《海上方》不著名氏、序言,乃性格內斂、不善張揚之使然。然而,歷史上的錢竽,卻非如此不食人間煙火。據考:錢竽于隆興二年(1164年)二月,與陳邦彥去達蓬山(今浙江寧波),在佛跡寺石洞內,親瞻佛跡,感慨之余,欣然在洞壁題刻:“武林錢竽、錦屏陳邦彥皆奉親來瞻佛跡。隆興二年二月廿四日。”題刻中之“武林”,是為南宋國都臨安之別稱。武林錢竽,是說這時的錢竽在臨安任職。題刻尚且留名,而一定要說錢竽撰《海上方》,不著名氏、序言,顯然是說不通的。

        第五,陳骙于淳熙五年(1178年)主持編撰《中興館閣書目》,于次年完成。該《書目》在存留20部藏于館閣備查外,其余的均送官吏,或推介民間收藏。這年,距乾道中(1169年前后),錢竽任處州知州,上下不足9年。因此,錢竽完全可以見到陳骙編撰之《中興館閣書目》,也應該從中清楚看到,在此《書目》中列有《海上方》之條目,其中說《海上方》,不著名氏,括蒼刻木,是為“錢竽編”的內容。若此《海上方》真是錢竽撰,他自然會因此據理力爭,為自己討要一個公道。然而,歷史上卻沒有這樣的記載或傳說。

        除上述五點論述之外,陳骙,或錢竽,不知道孫思邈撰《海上方》嗎?就此解析如下。

        一是,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及宗室、宮人四百余人北返。自此,北宋滅亡。南宋政權是在宗室逃亡的途中,倉促建立的。這時,占原國土面積約計三分之二的中西部疆域盡失,國家藏書也因此遺失殆盡。這也是南宋王朝在建立之后,要不遺余力地推動整個社會,乃至官民全力以赴,尋覓、征集、抄刻流散在民間的各類書籍的原因之所在。這樣,從北宋滅亡,到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陳骙撰《中興館閣書目》,其間隔50余載。這樣,陳骙、錢竽不知在業(yè)已喪失的原北宋之疆域內,在距離南宋國都臨安3 000里之外的“同官”(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縣域之內,有罄玉山(今藥王山),其山“洞有舊石刻”,是為孫思邈撰之《海上方》碑,也是有可能的。

        二是,源于磬玉山“洞有舊石刻”,即孫思邈撰著《海上方》之拓本,或手抄本,在民間流傳,被時任處州知州的錢竽覓得,又由于此拓本,或抄本,殘破不全,未見作者姓名和序言。因此,錢竽重刻《海上方》舊本之時,不著名氏、序言,似乎也順理成章。

        三是,陳骙見館閣藏有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于乾道中重印之《海上方》一卷,經查證知道其為知處州錢竽所為,故在該條目下注明:此《海上方》為“錢竽編”。此之所為,符合其書目編撰之要求,也是無可指責的。

        綜上,這個問題,在當時,充其量也只是說:宋·錢竽于乾道中為“重印”編《海上方》而已。

        3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承陳骙關于《海上方》錢竽編之官說

        在陳骙逝世39年之后,南宋藏書家、目錄學家,時任南宋國子監(jiān)司業(yè)的陳振孫(?1183-約1261年)撰《直齋書錄解題》,大量征引了陳骙撰之《中興館閣書目》中的內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官修《書目》中,經官方認證的大量史料[6]。

        陳振孫曾為溧水、紹興、鄞縣教授。嘉定間(1217~1224年)任江西南城縣令,寶慶三年(1227年)任興化軍通判,端平三年(1236年)以朝散大夫知臺州,任浙東提舉,次年改知嘉興府。淳祐四年(1244年),以精研經術,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淳祐九年(1249年),以侍除寶章閣待制致仕。約景定二年(1261年)卒,贈光祿大夫?!吨饼S書錄解題》,計56卷,收錄豐富,體例完備,在考證古籍存佚、辨識真?zhèn)魏托?碑愅确矫妫哂型怀龅呢暙I。

        《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三·醫(yī)書類,載有解題條目,海上方一卷[7],原文照錄如下:《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木?!娥^閣書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由此可知,在陳振孫的藏書中,有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之《海上方》一卷和《中興館閣書目》。理由是:陳振孫見有《海上方》一卷,故在其書中列此條目,并以之為題,于題下正文起始寫到:不著名氏,括蒼刻木。隨后,征引陳骙撰《中興館閣書目》之內容,說:《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并以為:此乃官說,無可置疑。

        4宋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依舊承《館閣書目》錢竽編之官說

        時至宋末、元初,史學家馬端臨 (1254-1324年),撰自上古至南宋寧宗趙括嘉定(1208-1224年)時期的典章制度通史,題名《文獻通考》[8]。

        《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三·經籍考五十·子(醫(yī)家)之目錄下,載有“海上方一卷”之條目。該條目之內文,直接引述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之內容,原文照錄如下:《海上方》一卷,陳氏曰:不著姓名。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由此可知,馬端臨之藏書中沒有《海上方》一卷,但存有《直齋書錄解題》一書,故其在所列條目題下,開篇即云:“陳氏曰”,即陳振孫說,其后照錄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海上方》條目之原文。不過,其在文中將“不著名氏”,改為“不著姓名”,將“括蒼刻木”,改為“括蒼刻本”。但這一改動,不影響陳振孫說《海上方》是為“錢竽編”之本意。

        5日·丹波元胤撰《中國醫(yī)籍考》,載:宋志說“錢氏(竽)海上方”

        在馬端臨《文獻通考》一書刊印、問世,到日本人丹波元胤出生之時,即從元泰定元年(1324年)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其間相隔465年。

        丹波元胤(1789-1827年)撰《中國醫(yī)籍考》,其卷四十八·方論(二十六)[9]篇中,載有“〔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佚”之條目。其原文照錄如下:〔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佚書錄解題曰: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由此可知,丹波元胤將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中所列條目標之題“《海上方》一卷”,改為“〔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佚”,原因在于丹波元胤僅藏有《宋志》一卷中有如此之表述,于是照錄。也說明其家藏圖書中沒有其題下正文中提到的《直齋書錄解題》一書,因此無從考證《宋志》一卷之說法對錯與否,其條目題中所說之“佚”,是指《直齋書錄解題》和《海上方》,而非“宋志一卷”。之后,出現了其標題上的“〔錢氏(竽)海上方〕”這種表述上的失誤,并非意味著丹波元胤認為“〔錢氏(竽)海上方〕”是為錢竽撰。因為其題下之內容,依舊是說“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6清代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說:錢竽海上方一卷,為竽所撰

        周中孚(1768—1831年),其所撰之《鄭堂讀書記》,是他在上海慈云樓修訂《慈云樓書目》時,兼而為之的事。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丹波元胤撰《中國醫(yī)籍考》,是在同一歷史時期。不過,丹波元胤不知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周中孚也不知日本有丹波元胤撰《中國醫(yī)籍考》。因為,此二人在世之時,其著作均未刊印面世。

        不過,無獨有偶,這兩人在書中論及《海上方》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宋志》。丹波元胤說:“《宋志》一卷”,周中孚說:“《宋志》即本”;丹波元胤說:“錢氏(竽)海上方”,周中孚說“錢竽海上方一卷”。可見,他們關于“錢竽海上方”之說,都應該源于《宋志》一卷。然而,他們又都未對所引《宋志》一卷之版本的情況加以說明,以致后人無從以此查證,也無從知曉其所說之《宋志》,是哪一版本,其引文出于哪一著作之哪一篇、哪一節(jié)。

        《鄭堂讀書記》卷四十二:子部,醫(yī)家類,宋至元篇[10]中,載有《海上方》之條目,題謂:孫真人海上方一卷。原文照錄如下:孫真人海上方一卷,寫本案新唐志載孫思邈醫(yī)方,自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尚有千金髓方二十卷,神枕方一卷,而無所謂海上方??贾畷浗忸}及通考,俱載海上方一卷,陳氏云:不著姓名,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亁道中,知處州錢竽編。宋志即本之作錢竽海上名方一卷,然則海上方為竽所撰,其非即思邈神枕方可知,凡一百二十一方,皆作七言絕句體以該括之,冠以思邈枕上記、養(yǎng)生銘二首,前有明隆慶壬申秦王守中重刻序,亦僅曰孫真人海上方,洞有舊石刻,又有木刻,病癥列于目錄,詩首止列號數,尤為不便。此將病癥即列詩首,似亦省目。其所謂洞者,豈指西安碑洞耶,竊謂標題稱孫真人者,蓋即本千金方而作,故陳馬兩家及宋志皆省其字,然皆指為錢竽作。姑從之。近聞錢唐陳鴻慶撰有箋注。余未之見。

        針對《鄭堂讀書記》中所列《海上方》之條目標題與內容,依次梳理,有如下辨析:第一,周中孚于《鄭堂讀書記》中列“孫真人海上方一卷,寫本”之條目。從此條目標題來看,周中孚所見藏書中有手寫本《孫真人海上方》一卷,故以之為題。注意,此之“寫本”與“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之“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之《海上方》,是不是源出同一版本之《海上方》無從考證,但可以說明的是,這個“寫本”是為明隆慶壬申秦王守中重刻《孫真人海上方》之抄寫本。因其題下之內文說:“枕上記、養(yǎng)生銘二首,前有明隆慶壬申秦王守中重刻序,亦僅曰孫真人海上方,洞有舊石刻,又有木刻,病癥列于目錄,詩首止列號數,尤為不便。此將病癥即列詩首,似亦省目”。此內容,足以證明其源于周中孚所見之這個《孫真人海上方》寫本。

        第二,周中孚在此海上方條目題下,一開始就先入為主地寫道:“案新唐志載孫思邈醫(yī)方,自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尚有千金髓方二十卷,神枕方一卷,而無所謂海上方?!?/p>

        此一段話的言下之意,是說:在《新唐志》所列孫思邈撰之醫(yī)方中,沒有所謂的《海上方》。周中孚以此為據,認為:孫思邈未曾撰寫《海上方》。此一推論,顯然偏頗,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新唐志》,是為《新唐書·藝文志》之簡稱,是《新唐書》的一個部分,為北宋翰林學士歐陽修(1007-1072年)基于《舊唐書·經籍志》,簡稱《舊唐志》編撰而成。若按周中孚所論之邏輯推衍,以《新唐書》之《孫思邈傳》為例,可知《新唐書》之《孫思邈傳》,對孫思邈所撰之著作,只字未提,可否藉此認為:孫思邈一生就沒有著作刊行于世呢?答案是否定的。若再以《舊唐書》中的“孫思邈傳”來論,該孫思邈傳載:孫思邈“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祿論》三卷,《攝生真錄》及《枕中素書》《會三教論》各一卷”。其中,又沒有周中孚文中所說“案新唐志載孫思邈醫(yī)方,自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尚有千金髓方二十卷,神枕方一卷”中的“千金髓方二十卷,神枕方一卷”,是否由此可證孫思邈并未撰寫這兩部著作呢?顯然是不可以的。可見,以這樣的一種論述方式來論證、思考問題,是有缺陷的,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周中孚于文中接著說:“考之《書錄解題》及《通考》,俱載海上方一卷,陳氏云:不著姓名,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亁道中,知處州錢竽編。”周中孚的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他考之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清楚地知道不著姓名,括蒼刻本之海上方,是為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這也就是說,周中孚所見藏書中有《直齋書錄解題》和《文獻通考》之著作。

        但是,周中孚為何會對《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都認定的“《海上方》錢竽編……”這一事實,視而不見,卻一定要說《海上方》是為“錢竽撰”呢?原因只有一個,其說“考之《書錄解題》及《通考》”的話不實,其之所見的,也只能是他于后說的“宋志即本”。其所列條目之題是謂“宋·錢氏(竽)《海上方》”,由此他得出“宋錢竽撰《海上方》”之結論,所以,周中孚這樣寫道:“宋志即本之作,錢竽海上名方一卷,然則海上方為竽所撰”。這樣的結論未免草率。

        第四,周中孚接下來說:“宋志即本之作錢竽海上名方一卷,然則海上方為竽所撰,其非即思邈神枕方可知,凡一百二十一方,皆作七言絕句體以該括之,冠以思邈枕上記、養(yǎng)生銘二首,前有明隆慶壬申秦王守中重刻序,亦僅曰孫真人海上方,洞有舊石刻,又有木刻,病癥列于目錄,詩首止列號數,尤為不便。此將病癥即列詩首,似亦省目。其所謂洞者,豈指西安碑洞耶,竊謂標題稱孫真人者,蓋即本千金方而作,故陳馬兩家及宋志皆省其字,然皆指為錢竽作。姑從之?!敝苤墟谠谶@里講的這一大段話,姑且不論其言語連貫、通達與否,表述是否得當、準確,且就他這一段話要表達的意思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一是,周中孚說:“其所謂洞者,豈指西安碑洞耶”?如前所述,明秦王朱守中重刻《孫真人海上方》碑立于磬玉山之“洞”前,洞有舊石刻。其洞是謂磬玉山上之太玄洞,或現在所說“藥王山之北洞”。至于周中孚說之“西安碑洞”,卻無從考證,言之不實。

        二是,周中孚接下來說:“故陳馬兩家及宋志皆省其字,然皆指為錢竽作。”難道是因為陳振孫、馬端臨在其著作《直齋書目解題》《文獻通考》中,均以“海上方一卷”為題,而未冠孫思邈,或孫真人之名,故周中孚說其“皆省其字”。然而,“陳馬兩家”,雖未在題前冠孫思邈,或孫真人之名,可也沒冠錢竽之名,又如何能說“皆省其字”,就證明《海上方》一卷,因之不為孫思邈撰,而為宋錢竽撰呢?

        此外,從陳骙、陳振孫到馬端臨,無一例外,無一不在講:《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又如何說“皆指為錢竽作”呢?這顯然是無中生有,誕而無據之胡說了。

        即便說《宋志》有“錢氏(竽)海上方”之說,但也無從論證,《海上方》之作者是宋錢竽,而不是孫思邈。也無從以其之所論,來否定之前經宋陳骙以官方身份所撰之《中興館閣書目》中所說“錢竽編”之事實。

        三是,《宋志》一卷為什么會有“錢氏(竽)海上方”之說?《宋志》說“錢氏(竽)海上方”的原因,是由于負責《宋志》編撰的元代蒙古人、金人(女真族別名)之學者,疏于對漢語詞匯的理解,誤將陳振孫于《直齋書錄解題》中引陳骙在《中興館閣書目》中說之“錢竽編”海上方之意,誤以為可以將之寫作“錢氏(竽)海上方”。此之說,可從日·丹波元胤撰《中國醫(yī)籍考》所列“〔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佚”之條目,以及其下之內容的邏輯關系中,可見一斑。

        丹波元胤照錄宋志之內容,雖于題中寫“〔錢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佚”,卻對題下之內文未加改動,仍延續(xù)了《書錄解題》關于《海上方》是為“錢竽編”的一貫說法,這也就在于,丹波元胤并沒看出其照抄《宋志》一卷之題存在的,以致題文之意相悖、不符的問題,以致延續(xù)了《宋志》一卷存在的失誤。丹波元胤之所以沒看出來,在于他認為“錢氏(竽)海上方”與“錢竽編海上方”,在文字表達上,是不存在差別,其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是沒有錯誤的,并沒有“宋錢竽撰《海上方》”的意思于其中。

        7小結

        綜上所述,周中孚于《鄭堂讀書記》中就《海上方》所說的那一系列話中,涉及到的《海上方》版本,共有四個:第一個是其題中說到的“孫真人海上方一卷,寫本”;第二個是其文中所述之“《宋志》即本之作錢竽海上名方一卷”;第三個是其文中陳述時,又說到的“《書錄解題》及《通考》,俱載《海上方》一卷”;第四個是其文中于文字間隱喻提到的,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海上方碑之刻本——孫真人海上方。

        藉此可以認為:這四個《海上方》版本,皆應緣于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海上方》碑所依據的“洞有舊石刻”之寫本,或此碑刻之拓本,甚至可以延伸到“洞有舊石刻”依據的再早之孫思邈撰《海上方》之原始版本,或碑刻之拓本。就此還原歷史,可作如下陳述:宋·錢竽任處州知州,遍訪民間藏書,幸得民間藏之《海上方》寫本、或碑拓之舊本。此民間藏本源于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海上方》碑,依據的“洞有舊石刻”,或再早之“寫本”,或碑拓之舊本,又由于此舊本在民間流傳久遠,已殘缺不全,故未見作者姓名、序言。錢竽因之不著名氏,在時為處州治所的括蒼,以木刻版予以刊印、發(fā)行于世。

        宋·陳骙在館閣(國家圖書館)見括蒼刻木之《海上方》一卷,以撰著《中興館閣書目》的官方身份,進行核實、確認,最終在官修《中興館閣書目》中列此條目,以“《海上方》一卷”為題,文內注明:不著名氏,括蒼刻木,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宋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無一例外地秉承了陳骙的這一官說。日·丹波元胤撰 《中國醫(yī)籍考》,基于《宋志》一卷,引其所述,于標題寫“錢氏(竽)海上方”,文內卻未改陳振孫《直齋書目解題》“錢竽編”之觀點。清·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以其所見“孫真人海上方一卷,寫本”為條目標題,于內文中提及《書錄解題》及《通考》載之海上方一卷、宋志一卷之《海上名方》、明秦王朱守中重刻之《海上方》,并敘述明秦王朱守中為重刻 《海上方》碑作序之內容,暗喻題中所說“孫真人海上方”是為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海上方碑之寫本,或碑拓之抄寫本。然而,卻沒能將這四個版本的傳承關系梳理清楚。結果,就出現了清代周中孚據元末編撰之《宋志》之說,不顧自己所“考之《書錄解題》及《通考》,俱載海上方一卷,陳氏云:不著姓名,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亁道中,知處州錢竽編”之結果,認為“然則,海上方為竽所撰”。于是,自民國十年開始至今,“據清錢竽《鄭堂讀書記》記載,《海上方》當為錢竽撰”之說,擴散開來,沸沸揚揚,信其者不少。

        凡此種種,由此可證,歷史上的錢竽,應是一個覓得孫思邈撰《海上方》之舊本,并予重刻、刊印之傳人罷了。

        [1]劉蔚,何清湖.簡析孫思邈醫(yī)學倫理思想[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5(10):15-17.

        [2]張世英.藥王山醫(yī)碑錄釋·海上方[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38-87.

        [3]佚名.南宋館閣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8.

        [4]李靜.《中興館閣書目》成書與流傳考[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1 (5):103-107.

        [5]徐松.宋會要輯稿·崇儒五[M].北京:中華書局,1957:286-299.

        [6]李靜,閆鳳娟.《中興館閣書目》對《直齋書錄解題》的影響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3(22):98-101.

        [7]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裴汝誠,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2011.

        [9]日·丹波元胤.中國醫(yī)籍考[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6.

        [10]周中孚.鄭堂讀書記·中[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762.

        (本文編輯賀慧娥)

        Research on the Haishangfang Written by SUN Simiao

        ZHAI Xiaozhou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Shaanxi,Xi'an 710068,China)

        R289;K825.81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6.08.003

        2015-11-25

        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資助項目。

        翟曉舟,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藥知識產權、法律治理,E-mail:mszhaixiaozhou@163.com。

        猜你喜歡
        館閣孫思邈真人
        館閣體:整整齊齊才最好
        藝術啟蒙(2023年11期)2023-02-20 19:08:15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孫思邈與屠蘇酒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孫思邈的長生之道——飲食之道
        館閣體的興盛、極致與消亡
        宋代館閣藏書流失探究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5:42
        傳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歷史教育之夢
        COCO×讀者 真人親身拍攝體驗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49:41
        藥王孫思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亚洲网站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下载|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一二三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天堂无码AV一二三四区| 区一区二区三区四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 富婆如狼似虎找黑人老外| 亚洲免费无毛av一区二区三区| 阴唇两边有点白是怎么回事|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9191在线亚洲精品| 天堂av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熟妇大图综合色区| 日韩av一区二区蜜桃|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成人亚洲av网站在线看| 熟女无套高潮内谢吼叫免费|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av成人av三上悠亚|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av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自偷自免费一区100| 日本国主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三级自产拍av| 国产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