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德才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共和鄉(xiāng)中小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5)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冉德才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共和鄉(xiāng)中小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成為教學方法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方法,能夠有效的幫助提高數學教學水平和質量,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本文從數學思想方法概念入手,簡要介紹幾種在小學數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學數學 數學思想方法 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人們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的有效保障,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方法有著非常深遠的教育意義,促進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的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數學思想方法從數學知識中總結而來,同時能促進學習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往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數學思想方法是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學習的,其實不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對于學生的數學掌握能力有著極大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并不是一種高端數學方法,反而能夠對小學數學有著基礎作用[2],同時,學生學習數學思想方法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因為數學思想方法是一種在思想層面上的滲透,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令學生自覺、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習,尤其是在一些難點問題的教學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有著明顯的幫助作用。
轉化是整個數學思想方法最為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通過轉換能夠將復雜轉換成為簡單,能夠將未知轉化為已知[3],也就是說,轉化就是把難以解答的問題通過數學手段轉化成為容易解答的問題,一方面轉化能夠把學生學習的新知識和舊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有助于學生的數學提高,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
例如,題目12×99,學生如果通過正常的解答比較耗時,教師這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式來解答,即把上述題目轉化為12×(100-1)=12×100-12,這樣一來,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就可以很容易的解答出來,教師接下來可以例舉幾個這樣的題目:22×101、29×99+29等等,這樣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訓練之后,就可以逐漸了解轉化方法,形成初步的轉化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基礎運算能力。
歸納就是指通過對于已知知識的總結與分析,得到一種規(guī)律和方法,歸納的方法不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所體現,在很多其他學科里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寫生學習歸納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了解數學結構,學生通過總結、研究、歸納的過程,還能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公式定理講解過程當中,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滲透歸納方法非常實用。
例如,梯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程中,對于梯形面積的公式教師可以不必先進行講解,而是先準備一些教具讓學生們進行觀察,同時引導同學,如何能計算出梯形的面積,并作出教學演示,把兩個一模一樣的梯形組和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的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法學生們已經學習過,很快就給出了答案,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其中一個梯形的面就是這個大平行四邊形的一般,進而求出了梯形的面積,接下來教師進一步展示幾個不同種類的梯形,讓學生進行計算,最后,學生掌握了這種計算方式之后,再進一步協(xié)助學生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s=(a+b)×h÷2,通過這種方式來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自己總結和歸納定理和公式,能夠讓學生輕松記憶定理和公式的內容,同時也能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些教師習慣于先進行公式和定理的講解,往往是直接就將知識講解給學生,這種方式不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教學中凸顯知識形成的過程,也就是講解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學生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的過程。
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自主探索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4],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感受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行為,還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愛好,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反思是對于自己的再次認識和思考,這里的反思主要作用在兩個層面,一是教師自身需要進行反思,反思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那些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思想方法,凸顯暗含的數學思維。另外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反思就是回憶和思考,學生通過反思來加深掌握數學教學中的知識,同時也是在鞏固學習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反思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讓學生互相進行總結和反思,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人類大腦中對于數學的認知結構越完整,其數學能力水平就越高,而學習數學思想方法恰好就是對于數學認知結構的完善,通過學生不斷的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復習與整理,在腦中建立對于數學的認知結構,雖然數學認知結構在小學階段不可能構建完整,但是數學認知結構的基礎卻要從小學數學階段開始打起,學生在進行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和整理,找到知識點,注意強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理清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知識鏈,這就是數學認知結構的基礎。
綜上所述,數學思想方法對于人在學習數學方面有著極大的意義,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有意識、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是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理解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數學思維模式。
[1]黃武松.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探索[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6(6):15.
[2]鄒益群.試論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J].才智,2015(15):169-169.
[3]楊正萬.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1):295-295.
[4]謝淼.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現代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