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勇
尼莫地平與罌粟堿術中灌洗對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術后腦血管痙攣預防效果比較
曾海勇
目的對比尼莫地平與罌粟堿術中灌洗對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術后腦血管痙攣的預防效果。方法44例行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隨機分為罌粟堿組(術中給予罌粟堿灌洗)和尼莫地平組(術中給予尼莫地平灌洗),各22例。對比兩組載瘤動脈的血流速度和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 結(jié)果。結(jié)果兩組夾閉后灌洗前的血流速度與夾閉前灌洗前比較均明顯加快(P<0.05),兩組夾閉后灌洗后的血流速度與夾閉后灌洗前比較均明顯下降,且尼莫地平組下降幅度更明顯(P<0.05)。罌粟堿組患者出院時GOS評分1、2、3、4、5分的比例分別為9.1%、13.6%、9.1%、40.9%、27.3%,尼莫地平組患者分別為4.5%、9.1%、4.5%、31.8%、50.0%,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罌粟堿和尼莫地平術中灌洗對動脈瘤開顱夾閉術后腦血管痙攣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尼莫地平效果更好一些。
尼莫地平;罌粟堿;動脈瘤開顱夾閉術;腦血管痙攣
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顯示,動脈瘤的發(fā)病率最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腦血管痙攣是動脈瘤夾閉術后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也是顱內(nèi)動脈瘤患者行動脈瘤夾閉手術后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為了驗證尼莫地平和罌粟堿術中灌洗對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術后腦血管痙攣的預防效果,選取44例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jié)果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治療的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44例,隨機分為罌粟堿組和尼莫地平組,各22例。罌粟堿組男13例,女9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5.2±11.1)歲;尼莫地平組男14例,女8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4.8±10.5)歲。排除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免疫類疾病及嚴重肝腎不足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治療組、同一主刀醫(yī)師以及同一麻醉醫(yī)師組于發(fā)病后72 h內(nèi)實施手術,選擇的手術入路均是改良翼點入路。兩組患者術中操作主要包括分離頸瘤,以永久動脈瘤夾夾閉動脈瘤頸和切破瘤體。切破瘤體后,尼莫地平組患者應用10ml尼莫地平液(德國拜耳公司,生產(chǎn)批號:J20020102)與40ml生理鹽水混合液進行術野灌洗10 min;罌粟堿組患者給予40ml罌粟堿灌洗創(chuàng)腔,浸泡載瘤血管10 min。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兩組患者分別于動脈瘤夾閉前、動脈瘤夾閉后和灌洗后10 min用微血管多普勒診斷超聲儀探測兩組患者載瘤動脈的血流速度。對比兩組患者的GOS評分:死亡為1分;植物生存為2分;重度殘疾為3分;輕度殘疾為4分;恢復良好為5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載瘤動脈的血流速度比較 兩組夾閉后灌洗前的血流速度與夾閉前灌洗前比較均明顯加快(P<0.05),兩組夾閉后灌洗后的血流速度與夾閉后灌洗前比較均明顯下降,且尼莫地平組下降幅度更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出院時GOS評分結(jié)果比較 罌粟堿組患者出院時GOS評分1、2、3、4、5分的比例分別為9.1%、13.6%、9.1%、40.9%、27.3%,尼莫地平組患者分別為4.5%、9.1%、4.5%、31.8%、50.0%,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載瘤動脈的血流速度比較(±s,cm/s)
表1 兩組患者載瘤動脈的血流速度比較(±s,cm/s)
注:與本組夾閉前灌洗前比較,aP<0.05;與本組夾閉后灌洗前比較,bP<0.05;與罌粟堿組夾閉后灌洗后比較,c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夾閉前 夾閉后罌粟堿組 22 灌洗前 25.07±3.74 37.45±3.08a灌洗后 33.05±2.57 5.96±1.99b尼莫地平組 22 灌洗前 24.88±3.42 38.12±3.14a灌洗后 32.61±2.72 4.13±1.84bc
表2 兩組患者出院時GOS評分結(jié)果比較[n(%)]
動脈瘤開顱手術術后出現(xiàn)腦動脈痙攣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最終的生理改變是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鈣離子內(nèi)流和細胞內(nèi)鈣庫中的Ca2+釋放使胞漿內(nèi)的游離Ca2+超載,促進血管平滑肌收縮而形成的。臨床上一般通過藥物灌洗的方法來預防術后腦血管痙攣,常用的藥物是尼莫地平和罌粟堿,均屬于血管擴張藥,常用于緩解神經(jīng)外科術后患者的腦血管痙攣癥狀。尼莫地平是脂溶性最高的鈣拮抗劑,具有抗自由基損傷、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防止繼發(fā)性腦損傷、促進腦神經(jīng)功能恢復等作用[2]。罌粟堿屬于一種生物堿,對血管、心臟以及其他平滑肌有直接的非特異性松弛作用。根據(jù)本院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動脈瘤患者灌洗前夾閉后的血流速度與夾閉前相比明顯加快(P<0.05),操作中刺激了血管壁上的神經(jīng)纖維索帶而產(chǎn)生血管痙攣,一般通過血管擴張藥即可緩解[3]。兩組患者灌洗后的動脈血流速度與灌洗前相比明顯下降,且尼莫地平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顯(P<0.05),表明尼莫地平的血管擴張作用強于罌粟堿。兩組患者出院時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GOS評分對比數(shù)據(jù)顯示,尼莫地平組患者的高分得分比例明顯高于罌粟堿組,低分得分比例明顯低于罌粟堿組(P<0.05),表明尼莫地平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效果強于罌粟堿。
綜上所述,尼莫地平和罌粟堿術中灌洗對動脈瘤開顱夾閉術后腦血管痙攣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尼莫地平效果更好一些。
[1]黃斌,宋海鋒,潘國斌,等.不同濃度尼莫地平術野灌洗對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4):162-163.
[2]黃國棟,李維平,付友增,等.顯微手術治療顱內(nèi)動脈瘤后腦血管痙攣和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1,10(7):705-708.
[3]張文霞,白鵬.尼莫地平術中灌洗對顱內(nèi)動脈瘤開顱夾閉術患者術后預防腦血管痙攣效果的臨床觀察.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3):88-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87
2016-03-23]
516001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