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存艾
需氧菌與假絲酵母菌感染對胎膜早破母嬰結局的影響觀察
梁存艾
目的探究需氧菌與假絲酵母菌感染對胎膜早破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350例胎膜早破患者,按照生殖道分泌物實行細菌培養(yǎng)檢測,結合細菌培養(yǎng)的結果分為無致病菌組與致病菌組。觀察、比較兩組早產、生產方式、產前感染、胎兒窘迫、新生兒疾病、圍生兒死亡情況。結果致病菌組與無致病菌組母嬰結局各指標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胎膜早破與需氧菌、假絲酵母菌感染有較大聯系,應加強對孕產婦生殖道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檢查,可預防新生兒感染情況并降低胎膜早破現象,有效改善母嬰結局。
需氧菌;假絲酵母菌;感染;胎膜早破;母嬰結局
胎膜早破(PROM)即胎膜于臨產前自然破裂,進而易于使得患者在產褥期發(fā)生感染、早產、胎兒窘迫和臍帶脫垂等不良妊娠結局[1]。生殖道需氧菌、假絲酵母菌感染為當前臨床上首要解決的問題,應給予母嬰結局影響更多的重視,現針對本次研究展開具體的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5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1.4±3.6)歲;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2.2±3.5)周。對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情況進行細菌培養(yǎng)檢測。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臨床醫(yī)師經一次性窺陰器對患者陰道實行擴張,然后通過無菌棉拭子提取其陰道后側壁部分的分泌物,將其轉至于培養(yǎng)基實行送檢。
1.2.2 檢測主要方法 將分泌物接種于血瓊脂培養(yǎng)基和巧克力瓊脂、一次性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中,并且在相同時間置于35℃ CO2保溫箱中,實行培養(yǎng)1~2 d。然后對菌落生長實行密切的監(jiān)測,使用涂片、革蘭染色鏡進行檢查,然后給予生物公司提供的真菌、細菌、藥敏卡進行菌株的綜合鑒定,同時進行藥敏方面的試驗。結合檢測結果實行分組,對母嬰不良結局,如早產、生產方式、產前感染、胎兒窘迫、新生兒疾病、圍生兒死亡情況進行對比。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殖道致病菌菌群分布狀況分析 350例胎膜早破患者,無致病菌生長182例(無致病菌組),檢出致病菌生長者168例(致病菌組)。致病菌組檢出168株菌株,其中需氧菌65株,包括革蘭陰性菌40株,占61.54%,革蘭陽性菌25株,占38.46%;其中40株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20株,占50.00%。真菌103株,包括白假絲酵母菌65株,占63.11%,非白假絲酵母菌38株,占36.89%。
2.2 生殖道致病菌生長情況 革蘭陰性菌(共計40株):大腸埃希菌、產酸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陰溝腸桿菌分別有20株、9株、5株、3株、3株。革蘭陽性菌(共計25株):金黃色葡萄球菌、B型溶血性鏈球菌和糞腸球菌分別有5株、15株、5株。真菌(共計103株):白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光滑擬球酵母菌、克柔假絲酵母菌分別有65株、12株、11株、15株。
2.3 母嬰結局比較 致病菌組與無致病菌組母嬰結局各指標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致病菌組與無致病菌組母嬰結局比較[n(%)]
正常女性陰道內存在較多的微生物菌落,其和宿主間的作用機理為相互制約和協調,能夠有效保證陰道微生態(tài)體系的動態(tài)平衡[2]。而妊娠期婦女,在妊娠免疫抑制和高雌激素情況下,比較易于發(fā)生陰道黏膜充血現象、水腫癥狀,進而導致出現陰道感染情況。感染主要原因:自由基導致患者局部組織受損,病原體蛋白水解酶和角質酶可促使組織張力的強度受到直接的影響[3]。感染位置:顯示為白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再修復生理階段,上述因素均會使患者出現胎膜早破情況。
胎膜早破后,胎膜無屏障功效,羊膜腔和外界相聯系,這也使得上行入侵的宮腔感染幾率加大,進而出現胎膜、胎盤感染、羊水過少等不良妊娠結局。胎膜早破病房檢出致病菌組新生兒產前感染、胎兒窘迫、圍生兒死亡等發(fā)生率均高于無致病菌組。陰道需氧菌感染比較常見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患者產生陰道革蘭陰性菌感染,促炎性遞質白細胞介素(IL)-1β、IL-6、IL-8在短時間內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陰道分泌物和羊水中IL-6、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IL-8含量的變化,均與早產有較大的關聯。而革蘭陰性菌感染中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會促使新生兒產生嚴重的敗血癥狀。新生兒感染與胎膜早破合并革蘭陰性菌感染有較大關聯。
總之,需氧菌、假絲酵母菌感染與胎膜早破母嬰結局有直接的聯系,所以應提高孕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檢查,同時結合患者的細菌檢測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以此改善母嬰結局。
[1]戴嬋娟,華瑩.下生殖道感染對胎膜早破及母嬰結局影響的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22):47-50.
[2]謝靜秋,劉燕蓉.妊娠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對胎膜早破預防作用的研究.醫(yī)學與社會,2015(B05):57.
[3]陳錦.妊娠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對母嬰結局的作用探討.現代婦女(醫(yī)學前沿),2015(4):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39
2016-03-22]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婦幼保健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