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睿
星期天,我來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外婆家的房前屋后有很多鳳仙花,花兒開得正艷,有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漂亮極了。
我忍不住湊上前去,想要聞聞花香。當我湊近時,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景象。只見鳳仙花的莖上和葉柄處爬滿了螞蟻,它們爬爬停停,搖動著觸角,嘴巴好像在吮吸著什么。我又觀察了其他鳳仙花,都有螞蟻的身影(見圖1)。
我十分好奇,心想:螞蟻是喜歡吃甜食的,難道鳳仙花的莖和葉柄處也是甜的嗎?我摘下一片鳳仙花的葉子,仔細地觀察起來。我發(fā)現(xiàn),在葉柄處有幾粒微小的凸起,螞蟻就圍著這些凸起專注地吮吸著。這些凸起就是吸引螞蟻的原因嗎?它們是甜的嗎?我的腦海中閃過這兩個問題。凸起太微小了,我實在看不清它們的真面目。于是,我拿出一根縫衣針,把凸起“解剖”下來,又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起來。
在放大鏡下,我清楚地看到小凸起是亮晶晶的,像個小圓球(見圖2)。接著,我小心翼翼地把小凸起放到嘴里舔了舔。嘿!似乎真有甜味。我好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似的,高興地跳了起來。我又“解剖”了其他幾個小凸起并放進嘴里,感覺甜味更濃了。哈哈,我的猜想得到了證實,鳳仙花的葉和莖上果然有甜的物質,怪不得吸引了這么多螞蟻呢!
可這些甜的物質又是怎么到莖和葉柄上去的呢?是從花朵里流淌下來的,還是莖和葉柄自己分泌的呢?我扒開鳳仙花花瓣,想找到更多花蜜??墒?,除了花蕊和花粉,里面干干的,什么也沒有。一頭霧水的我只好在媽媽的幫助下上網試圖能查找到答案,終于看到了這樣一個解釋:有的植物除了花朵以外的部分也會有蜜腺,稱作“花外蜜腺”。顧名思義,就是植物上位于花朵之外的蜜腺,它們通常分布在植物的葉腋、葉柄、葉背、萼片等部位,棉花、絲瓜、甘藍、鳳仙花等植物都有花外蜜腺。據說,植物利用花外蜜腺分泌的蜜露來“賄賂”一些捕食性昆蟲,讓它們充當自己的“巡邏兵”,趕走那些可能會破壞植株的植食性昆蟲。
讀完這些資料,我高興極了,馬上想到自己家的陽臺上也養(yǎng)著一盆鳳仙花,那里可沒有螞蟻來。這盆鳳仙花的葉和莖上應該會留下較多甜甜的蜜吧!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觀察了陽臺上的鳳仙花。果然,在葉柄處有一個個細微的、亮晶晶的“小球”。我也貪婪地嘗了嘗,真甜啊!我請爸爸媽媽也來嘗了嘗這甜蜜的發(fā)現(xiàn),他們直夸我是個小小科學家。
大自然里的奧秘真是無處不在啊,有了這次特別的“探蜜之旅”,以后我會更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希望有更多神奇的發(fā)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