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建櫻
(作者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推拿》視聽語言分析
元建櫻
(作者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婁燁的作品《推拿》講述了關于一群盲人的故事。影片運用了獨特的視點,用類似盲人的視角向觀眾娓娓道來,故事節(jié)奏平緩,畫面時而模糊時而清晰,細致而豐富的環(huán)境音更是為影片增色不少,本文將對《推拿》從畫面、隱喻與象征、聲音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視聽語言分析。
視聽語言;畫面;隱喻;聲音
婁燁偏愛晃動暈眩,虛幻微妙,又帶著明顯情緒化的鏡頭,將觀眾帶入到影片中,觸動人們的心弦,并借此展現(xiàn)出時代與人物之間的命運多舛,愛恨交織。早在1964年,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導演安東尼奧尼在《紅色的沙漠》中就常用焦距不清的模糊鏡頭來表達人與人之間漠不關心,相互隔閡的人際關系。而婁燁在此片中交叉運用焦距不清的模糊鏡頭和平穩(wěn)清晰光線明亮的鏡頭,很好地印證了攝影機的角度并不是構成視點的唯一元素,還有運動、焦距、位置等這一觀點。
開場部分一個童年時鬧鐘在模糊的“視線”中忽隱忽現(xiàn),采用了移軸虛焦的方法,然后就是畫外音:小馬在九歲時遭遇了車禍。影片畫面多處運用虛焦晃動的主觀鏡頭來表現(xiàn)盲人的狀態(tài)與感受,每次都有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第一次是小馬車禍時一個男人將小馬抱起時,并且運用聲音的特效將觀眾帶入到盲人的黑暗世界。第二次是小馬走出病房來到拐角處,阿姨給他拿飯時也是以小馬的主觀視角拍攝,本來明亮的病房一下就變得昏暗模糊,就連說話的聲音也有所變化,讓人覺得這不僅是視覺上與聽覺上的一種阻隔,更是盲人與正常人之間的阻隔。第三次是小馬在發(fā)廊打架時,被打倒在地,畫面又一次轉(zhuǎn)入模糊晃動的主觀鏡頭,聲音也隨之變?yōu)槿缤Q后的聽覺感應,畫面在他爬起時馬上轉(zhuǎn)為實的,可是在小馬意識到自己視力恢復了時再次變?yōu)槟:5谒拇问切●R再次來到美發(fā)店找小蠻時,同樣的耳鳴音,還伴隨著時有時無的心跳,小馬審視著美發(fā)店里的陳設,讓他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他第一次看到了小蠻的模樣,環(huán)境音響起了笛子的聲音,聲音由遠而近,由小而大,漸漸轉(zhuǎn)到了小馬與小蠻失蹤后美發(fā)店的場景,嫻熟地做到了日夜交替剪輯。最后一個也就是影片結尾,小馬回家在走廊處停下,看走廊盡頭的小蠻正在洗頭,畫面又一次模糊,環(huán)境音里配有駝鈴清脆的聲音,背景音樂的歌詞是這樣的:“我深愛的那個姑娘,她一點一點吃掉我的眼睛……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在第一天就閉上雙眼,然后什么都看不見?!弊詈蠊适略谛●R閉眼幸福的微笑中結束。這似乎在告訴人們,對于習慣了黑暗的盲人,重見的光明讓他們對這個世界感到陌生,甚至不習慣,而影片中小蠻和小馬的愛情也似乎是必然,他們都處于社會的邊緣,彼此相憐相戀,相濡以沫,不會介意對方的缺陷,反而因此更加珍惜彼此,對于這樣的生活,恢復了光明反而會打破這一平衡,所以對于小馬來說,只要有小蠻在身邊,是否重見光明已不那么重要。
在婁燁作品里,常常會運用一些特定的場景或物象來隱喻事件和表達情感。其中比較鮮明且在此片也有所應用的便是下雨、跳舞、血和性。
2.1 情欲與悲劇的象征:下雨
在其影片中一旦開始下雨,便會有重要的悲劇性事情發(fā)生,例如:在《蘇州河》里,大雨見證了馬達和牡丹的殉情;在《浮城謎事》里,大雨見證了喬永照的殺人過程;而在《推拿》里,郭曉冬飾演的推拿師王大夫正是在雨中懷揣鈔票回到家里,隨后發(fā)生了讓人震驚的、血腥的一幕。王大夫的舉動雖是不得已之舉,卻也正是一個盲人的悲哀,他的一句“我不是這樣的”把內(nèi)心的苦楚連同鮮血一道傾瀉而出,作為盲人,他也渴望愛情和家庭,但是他辛苦存下的錢卻要因一個沒心沒肺的弟弟拱手送給高利貸主,破滅他期待并規(guī)劃已久的婚姻,他怎么忍心。隨后在雨中隔著窗戶拍攝的是推拿店里盲人們繼續(xù)著各自的工作,可是大雨中的窗戶把視野模糊,他們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人,推拿店似乎隱喻他們的世界,大雨下的窗戶將他們與常人的世界隔絕,盡管他們都在奮斗掙扎,卻始終無法真正走出盲人的世界。在婁燁的電影里,雨既是情欲的象征,又是悲劇的預兆。
2.2 愛的示意:跳舞
跳舞的場景在《推拿》中出現(xiàn)了兩次,沙復明相親時一次,都紅出院回來時沙復明邀她共舞一次,兩次都暗含了沙復明對于愛情的向往,兩次都在歡快的節(jié)奏中出場,在落寞的音樂中收尾,沙復明熱愛舞蹈,期待在舞蹈中遇到心中的她,讓彼此的距離更近,可是顯然他并未能如愿。跳舞讓電影中的人物關系更加親近,這也是婁燁電影中角色互相示愛的獨特方式。
2.3 宣泄與絕望的指代:血
對于血的刻畫,片中一共出現(xiàn)三次,每一次都震撼人心,讓人心痛。血在婁燁的電影中預示著絕望與悲劇,同樣也象征著一種解脫和新的生活。片中第一次出現(xiàn)大片的血是在小馬用碗的碎片割喉時,不斷從他脖子噴涌的鮮血涂滿了白墻,他失焦放大的瞳孔卻表現(xiàn)出一種絕望,這種絕望正來自于他所期待的光明,隨著歌聲,影片交代了他此后的新生活,在盲人學校學習,來到推拿店工作。第二次是王大夫拿刀割自己的身體,打算用鮮血償還他弟弟在外面欠下的債,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褲,在他倒下時的悲鳴,是對人生無奈的感慨與宣泄。鮮血過后他的生活又將歸于平常,他想組建家庭的愿望也將實現(xiàn)。最后一次是在都紅走后,沙復明帶著推拿店的員工們來到飯店聚餐,本來熱鬧的歡迎會卻因都紅的不辭而別變成冷清的告別宴,而就在此時,沙復明在衛(wèi)生間做嘔吐狀,以為是酒,卻是一片染紅半個衛(wèi)生間的鮮血,寓意了他對愛情的絕望,他因?qū)矍楹蜕顟延衅诖拖M瘹馀畈?,因?qū)覍沂艽於蟛〔挥?/p>
2.4 性的含蓄表達
《推拿》中對于性的表現(xiàn)相對以往婁燁的風格變得含蓄。片中的小馬在一次與小孔的打鬧中,萌生了對性的渴望,剛洗完澡的小孔披著濕答答的頭發(fā),當她坐到小馬身邊時,讓小馬第一次如此親近一個女人的體香,而在之后兩人的打鬧中,更是讓小馬觸摸到了女人的乳房,此處的交代為后面小馬在美發(fā)店與小蠻的相識做了鋪墊。
影片嫻熟地運用聲音向觀眾展示了環(huán)境與空間,這里的空間不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眾所周知,盲人的眼睛雖然是瞎的,但也因此讓他們聽覺注意力高度集中,聽力比一般人要好許多,在片中觀眾和盲人一起享受了這場視聽大餐。另外,片中的幾次轉(zhuǎn)場也都借助聲音的銜接,例如:小馬恢復視力去見小蠻那夜的笛子聲,推拿店下班時高唯騎三輪車載都紅,三輪車的車軸聲和下一場的快板聲巧妙的銜接。下雨的那段,先是雨滴滴落在窗臺樹葉上清脆的聲音,而后是由推拿店室內(nèi)聽到的雨聲,比外面的要稍小一些,每一次內(nèi)外景別的轉(zhuǎn)變都伴隨著雨聲的大小遠近變化,開門開窗的同時也伴隨外面環(huán)境音的大小遠近變化,極其細致地刻畫和表現(xiàn)了影片,在略帶悲傷的舒緩的背景音樂的襯托下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做到了讓觀眾眼在看,耳在聽,心在動。
《推拿》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視聽表達,向觀眾展示了盲人按摩師們的生活與困境,娓娓道來的敘事手法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群體,片中的每一次沖突無不讓人隨之心痛,而本片的在視聽上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更是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鑒。
[1]孫玉潔.《推拿》:視聽語言中的虛實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10).
[2]陳茜.看不見光明,看得見愛情——淺析婁燁作品《推拿》[J].新聞研究導刊,2016(8).
元建櫻(1989-),女,云南麗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導創(chuàng)作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