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無心插柳柳成蔭
        ——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過程中的偶然事件研究

        2016-03-04 16:39:30呂翠周文霞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6年23期
        關鍵詞:職業(yè)規(guī)劃大學生影響

        ● 呂翠 周文霞

        無心插柳柳成蔭
        ——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過程中的偶然事件研究

        ● 呂翠 周文霞

        本研究以20位大學畢業(yè)生為訪談對象,收集他們大學就業(yè)相關行為,以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得到偶然事件發(fā)生和發(fā)揮作用的理論模型。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偶然事件的發(fā)生并不單單是運氣使然,某些個體相關的因素也會引發(fā)偶然事件。這些偶然事件的作用有兩個層面:對就業(yè)的影響和對當事人觀念的影響。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偶然事件的作用不僅僅取決于事件本身,個體的某些特點也會影響偶然事件的作用,比如個體的敏感性、冒險性、控制點、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生 就業(yè) 偶然事件

        傳統(tǒng)的職業(yè)理論強調職業(yè)目標和職業(yè)規(guī)劃的重要性,比如經典的生涯規(guī)劃理論“特質—因素”論,通過把人的特點與職業(yè)要求的資格條件進行匹配,試圖達到人-職的完美匹配,因此建議大學生必須盡早根據自身的知識能力和興趣制定職業(yè)規(guī)劃,以避免生涯的不確定性。但是這種匹配忽視了壞境的不可控性和開放性,也因此就成了刻板的靜態(tài)匹配。

        上個世紀70年代,研究人類決策的學者開始承認人類的認知能力無法達到充分理性(Tversky & Kahneman,1974)。很多研究結果也顯示,職業(yè)生涯并非全是合乎邏輯的職業(yè)決策的結果(Guindon M.h & Hanna F.J,2002;D’iazde Chumaceiro,1999)。 近年來,很多學者開始關注積極不確定的研究(Hirschi A,2010;Krumboltz,2009;Chien,2006),在強調個人生涯目標的重要性,承認職業(yè)目標會引導行為的前提下,認為種種機緣巧合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要接納不確定性,忍受模糊性。

        那么在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哪些偶然事件?這些偶然事件會產生哪些影響?個體如何對偶然事件進行應對的?有哪些因素可以影響偶然事件發(fā)生的作用?正是對于這些問題的興趣,促使本研究的開展。

        一、文獻回顧

        雖然對于職業(yè)發(fā)展中偶然事件的研究日益興起,但是對其界定還存在一些分歧。Crites(1969)定義為不可預測的,未計劃的,影響職業(yè)選擇的事情。Miller(1983)則看成改變個體職業(yè)行為的未計劃事件。Cabral和Salomone(1990)定義為影響個體職業(yè)的不可預測并且不能控制的事件。Chen(2005)則認為雖然個體獲得偶然事件的信息和控制偶然事件的能力比較有限,但是偶然事件并不完全是不可預測、不可控制的。Krumboltz(2009)提議將偶然事件理解為非計劃的事件。研究者通過回顧學者對“偶然事件”的界定,發(fā)現(xiàn)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偶然事件大意包括三個特點:首先非計劃的或者不可預測的,其次引起了當事人的行為反應,最后對職業(yè)發(fā)展有影響。于是在本研究中把偶然事件界定為:非計劃的、引起當事人行為并對其職業(yè)發(fā)展有影響的事件。

        關于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偶然事件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1)偶然事件對職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的存在性。比如在對30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中,Roe和 Baruch發(fā)現(xiàn)很少人認為計劃了目前的職業(yè)決策,很多人認為意外或者外部的影響使他們做出決定。Bright等(2005)以剛剛畢業(yè)的高中生和大學生為被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偶然事件影響了69.1%被調查者的職業(yè)決策。(2)偶然事件怎樣對職業(yè)發(fā)展產生影響的。這部分研究,學者采用了較為相似的研究方式——質化研究方法。比如Williams等(1998)對13個女性杰出心理咨詢師進行深度訪談,發(fā)現(xiàn)偶然事件有四個方面的重要作用:改變了職業(yè)路徑、提供了選擇機會或靈活性、改變自我概念,最后提供個體在人際關系與事務處理上有新的接觸與連結。臺灣金樹仁教授及其學生也對偶然事件進行了一些研究,比如曾信熹(2006)以三位目前持續(xù)從事咨詢工作的咨詢心理師為訪談對象,藉由她們對其專業(yè)發(fā)展歷程的故事敘說,探究偶然事件對其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3)個體特點如何調節(jié)偶然事件對個體職業(yè)生涯的影響??刂泣c和自我概念對偶然事件的作用有影響。外控制點的人傾向于利用外部背景來解釋職業(yè)決策,把自己看成消極的反應(Bright et al.,2005)。Salomone 和Slaney (1981)以及 Cabral和 Salomone(1990)認為自我概念的清晰性,會影響對偶然事件的感知和利用。和偶然事件相關的另一個重要的個性是開放性。Krumboltz(2009)認為開放性是堅定性的替代,對偶然事件的感知和利用有重要作用。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回顧,從研究方法上看,早期對于偶然事件的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比較多,但是沒有具體展示對資料的質化分析過程,沒有就如何對原始數(shù)據進行多級編碼得出概念、關系和理論的過程做介紹,這種做法不能保證研究的效度。從樣本選擇上看,關于大學生經歷的偶然事件的質化研究還沒有進行,以質化研究深入大學生就業(yè)過程,對偶然事件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關于偶然事件的國內研究還沒有開始,因此,研究者希望能進行一些本土化的研究,探索在中國偶然事件的影響是否也存在,它又對大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而幫助大學畢業(yè)生正視偶然事件、利用偶然事件提供的機會并正確因應,使個體成為“準備好的人”。

        二、研究過程設計

        (一)研究方法的選擇

        在紛繁眾多的質化研究方法中,本研究選擇了扎根研究的方法。原因是傳統(tǒng)的職業(yè)理論中對待職業(yè)規(guī)劃和偶然事件的態(tài)度非此即彼,尤其是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強調比較多。但是觀察發(fā)現(xiàn),在同一個體身上,現(xiàn)實情況是偶然事件和職業(yè)規(guī)劃都會對職業(yè)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它們對職業(yè)發(fā)展分別產生什么樣的作用?相關研究還沒有展開,中國文化下的理論建構更是空白。因此本研究的旨趣就是探索和發(fā)展本土的大學畢業(yè)生群體的就業(yè)過程中偶然事件作用理論,而不是驗證已經建立的理論。

        (二)研究地域和對象的選擇

        研究者選擇北京作為研究地,是因為北京作為一線城市,其高校數(shù)量和質量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北京歷史文化傳統(tǒng)悠久,可以說代表了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的文化價值取向。在理論抽樣的指導原則下,事先不用確定非常細致的條件來選擇被訪問的對象,只是確定一個較為粗略的大綱:近兩年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單位在北京、家庭背景、簽約時間、offer數(shù)量和就業(yè)單位性質盡量多元化。研究者聯(lián)系被訪談者主要是通過同學、朋友介紹。最初研究者訪談了11名被訪者,然而在完成了上述訪談后,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這11名被訪者都是來自于城市家庭,家庭背景的相似性可能會造成偶然事件的不足。因此在樣本中又加入了一些來自農村的被訪者。由于被訪者都是在大四下學期簽約工作單位,而簽約的時間對于偶然事件的應對有重要的影響,于是本研究又在樣本中加入了幾個大四上學期簽約的樣本。在完成對20名大學畢業(yè)生的訪談后,研究者停止了進一步的深度訪問。因為收集的20個案例已經提供了足夠的素材,更多的訪談已經很難提供新的啟發(fā)或發(fā)展出新的概念。

        (三)資料的收集

        本研究收集材料的方式主要是深度訪談,20名大學畢業(yè)生中大部分接受了三次訪談,每次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在錄音轉成文字材料之后,研究者把文稿反饋給被訪者予以確認,共得到75頁(五號字體)文檔資料。在訪談之前,研究者設計了一個訪談提綱,主要圍繞就業(yè)過程展開,訪談問題并沒有局限于偶然事件,以避免研究者效應。在實際訪談中,這個提綱只是起到提示作用,并沒有千篇一律按照提綱提問,而是根據被試的特點因人而異。訪談提綱如下:

        1.介紹下你的家庭情況(比如家庭成員及其職業(yè)、居住地、重要的社會關系等)。

        2.高考后報考專業(yè)的過程?當時你對專業(yè)的了解程度?

        3.大學期間什么時候對就業(yè)開始關注?有什么職業(yè)規(guī)劃沒有?如何行動去執(zhí)行的?分別介紹大一至大三就業(yè)準備相關活動。

        4.請詳細介紹下你大學畢業(yè)前求職的過程?

        5.(先向被訪者介紹偶然事件的定義)在就業(yè)過程中有沒有比較重要的偶然事件?具體講述一下發(fā)生的過程。

        (四)編碼的過程

        扎根理論的資料分析有一套普遍適用的操作程序,由三個部分組成:開放式編碼(找出有意義的詞匯)、關聯(lián)式編碼(將編碼家族化)和核心式編碼(串聯(lián)各家族,形成一個故事)(Glaser,B.G.,& Strauss,1967)。本研究對一頁文檔資料進行編碼大約費時10-15分鐘,共費時4天完成全部資料的編碼。

        1.開放式編碼

        經過一系列的逐行編碼和逐個事件編碼,本研究得到163個概念。表1展示了某些概念形成的過程。

        2.關聯(lián)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把數(shù)據分成不同的等級和不同類型的代碼。關聯(lián)式編碼把數(shù)據再次恢復為連貫整體。圖1展示了開放式編碼得到的部分概念進行分類和合并,得到二級亞范疇的過程,本研究共得到26個二級亞范疇: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人際技能、責任心、敏感性、職業(yè)規(guī)劃、自我概念、控制點、冒險性、提供機會、限制選擇、改變職業(yè)路徑、改變自我概念、改變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態(tài)度、引發(fā)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實習工作變成永久工作、偶然獲得工作信息、偶然接觸興趣領域、偶然獲知非興趣領域、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偶然的嘗試、突遇困境、熟人主動提供工作崗位、熟人主動提供工作信息、熟人的鼓勵或建議、家庭困境或阻力。而這26個二級亞范疇又分別屬于8個一級亞范疇:外部因素、內部因素、環(huán)境引起、個體引起、感知因素、應對因素、對就業(yè)的影響和對觀點的影響。這8類一級亞范疇可以用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偶然事件的種類、偶然事件的作用、影響偶然事件作用的因素4個類屬聯(lián)系起來,一系列關聯(lián)式編碼使得到的范疇更加具有層次性。

        3.核心式編碼

        核心式編碼通過尋找到一個核心類屬,把所有的類屬整合在一個框架里面,從而發(fā)揮“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得整個研究渾然一體。通過對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偶然事件的具體類型、影響偶然事件作用的個體因素、偶然事件的作用這四個范疇的繼續(xù)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偶然事件發(fā)生和產生作用的故事線:偶然事件的發(fā)生并不是單單運氣使然,某些與個體相關的因素也會引發(fā)偶然事件,比如責任心、人際技能、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這些偶然事件對個體的影響有兩個層面:對就業(yè)的影響和對觀點的影響。但是偶然事件對不同個體的影響是不同的:當偶然事件發(fā)生后,有些人沒有感知到,有些人憑借其敏感性感知到了,又由于個體在冒險性、職業(yè)規(guī)劃等應對因素方面的差異,不同個體對偶然事件產生不對的回應,因此最后偶然事件的作用是不同的??偨Y來說: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過程中所經歷的偶然事件,與其對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感知因素、應對因素相互作用,演奏出每個參與者個人獨特的生命樂章。此結論證明個體可以通過內外部因素而“創(chuàng)造”利于職業(yè)發(fā)展的偶然事件,通過增強對偶然事件的敏感性并積極回應偶然事件,從而充分利用偶然事件帶來的發(fā)展機遇,通過偶然事件改變觀念,以觀念引導職業(yè)行為,從而對之后的職業(yè)發(fā)展起到擴散的影響作用。

        (五)理論的描述

        通過繁瑣的編碼過程,以及定性的不斷比較的方法,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過程中的偶然事件理論開始逐步形成。本研究得到圖3的理論模型,此模型表示: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所經歷的偶然事件,與參與者對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感知因素、應對因素,發(fā)揮不同的作用,演奏出每個參與者個人獨特的生命樂章。

        圖2 核心式編碼

        三、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偶然事件的理論模型

        (一)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

        研究者通過對偶然事件的理解和分析,發(fā)現(xiàn)個體的某些特征以及外部的某些背景因素直接影響到偶然事件發(fā)生的數(shù)量,于是把此類因素歸為偶然事件的“引發(fā)因素”。這些引發(fā)因素根據來源又可以分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內部因素有:(1)責任心。研究者把大學生在實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工作的盡心盡力,以及在校期間表現(xiàn)出來的對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命名為“責任心”,具有責任心的求職者容易得到朋友、同事和上級領導的認可,從而“偶然”獲得工作機會。(2)人際技能。大學生就業(yè)過程有些就業(yè)的實現(xiàn)看似偶然事件作用的結果,但是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偶然事件都是個體主動經營人脈、主動獲取機遇的結果。2.外部因素有:(1)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在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的作用可以歸結為兩點:提供及時準確的就業(yè)信息、提供就業(yè)崗位。但是這兩方面作用并不必然存在,而且利用家庭背景實現(xiàn)就業(yè)的努力一般是家庭成員做出,利用社會資源求職是計劃內之事,但是對于求職者個體來說,往往是偶然的,于是家庭背景就成了引發(fā)此類偶然事件的因素。(2)教育背景。大學生所就讀的學校本身帶來的資源也能促進其就業(yè)過程中的偶然事件的發(fā)生。

        (二)偶然事件的類型

        圖3 偶然事件的作用模型

        本研究共收集到11類偶然事件,根據其來源可以分成兩大類:個體引起的偶然事件和環(huán)境引起的偶然事件。其中個體引起的偶然事件是由于自身的某些特征、過往或現(xiàn)在的行為而引起的事件。環(huán)境引起的偶然事件是由于外部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事件。1.個體引起的偶然事件包括:(1)偶然獲知非興趣領域。高考專業(yè)報考科學性的缺失和大學實踐性課程的不足,造成大學生對本專業(yè)將來從事的工作內容沒有全面的了解,直到就業(yè)過程中通過實習或其他實踐活動才發(fā)現(xiàn)所學的專業(yè)領域不能作為將來職業(yè)方向,于是產生了“偶然獲知非興趣領域”類型的偶然事件;(2)偶然獲知感興趣的領域。本研究把此類偶然事件定義為大學生求職中偶然接觸到感興趣的領域,從而改變就業(yè)定位的相關事件;(3)偶然獲得工作信息,指的是大學畢業(yè)生在預期之外的時間、地點,以非他人主動提供的方式意外獲得工作信息;(4)實習工作變成永久工作。此類偶然事件是指非留任型實習機會帶來了就業(yè)機會;(5)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此類偶然事件指的就是在正確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或者在對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所有正確和對的人和事碰到了一起,使得就業(yè)過程有了重大進展。比如陪同學參加宣講會,意外獲得就業(yè)機;(6)偶然的嘗試,指的是計劃外的沒有積極結果預期的嘗試,卻收到了“無心插柳”的效果;(7)突遇困境。就業(yè)過程中的個體因素,比如因突發(fā)的身體因素不得不重新考慮職業(yè)選擇,或因體檢不合格、面試那天有重要考試、畢業(yè)證延期發(fā)放等偶然事件而失掉工作機會。2.環(huán)境引起的偶然事件包括:(1)熟人主動提供工作機會,指的是朋友、老師等主要人際網絡成員提供就業(yè)機會;(2)熟人主動提供工作信息,指的是朋友、老師等主要人際網絡成員提供就業(yè)信息;(3)熟人的鼓勵或建議,指的是關系親密的熟人的建議改變了其職業(yè)目標定位。(4)家庭困境或阻力。由于家庭突遇困境而對就業(yè)產生了影響。

        (三)影響偶然事件作用的因素

        偶然事件的作用不完全取決于其本身,而是取決于個體與之的互動過程。而影響偶然事件作用的個體因素又可以根據作用分成兩大類:感知因素和應對因素。偶然事件混雜于很多現(xiàn)象中,首先需要被辨認出來,這時候發(fā)揮作用的是“感知因素”。其次并不是所有偶然事件都會引起個體的行動,決定回應的因素在本研究中被命名為“應對因素”。1.感知因素:敏感性。此處的“敏感性”指的是對機會、機遇的感知靈敏度。被訪者對機會敏感、有洞察力,能在信息不對稱中做到了相對的對稱;2.應對因素包括四個,分別是:(1)冒險性。偶然事件意味著意料之外、難以控制,也就意味著風險。敢于冒險對偶然事件的應對非常重要。(2)職業(yè)規(guī)劃狀況。訪談時研究者發(fā)現(xiàn)某些對職業(yè)目標定位較為清晰的個體沒有報告出偶然事件,很可能是職業(yè)規(guī)劃影響到偶然事件的感知或應對。(3)控制點。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外控型學生報告的偶然事件更多,同時內控的學生更傾向于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等內在因素來選擇職業(yè),而外控的學生更可能將自己的職業(yè)偏好歸因于偶然事件。內控型學生對偶然事件的感知敏感性不強,但是當決定應對偶然事件后,內控型個體的努力程度會更高。(4)自我概念。由于個體傾向于對符合自我概念的行為產生呼應,于是大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對于其利用偶然事件有很大影響。

        (四)偶然事件的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偶然事件的作用可以分成兩個層次,首先是對就業(yè)的影響,此層次屬于可觀察的具體范疇;其次是對當事人觀念的影響,此層次屬于難以直接觀察的心理層面的影響,但是會影響到當事人之后的職業(yè)行為,對職業(yè)發(fā)展將有擴散化的影響。1.對就業(yè)的影響包括三個方面:提供就業(yè)機會、限制了選擇、改變個體職業(yè)路徑。2.對觀念的影響也包括三個方面:改變自我概念、改變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態(tài)度、引發(fā)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四、研究結論、啟示與展望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結論有:1.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過程中的偶然事件是相當普遍的。首先偶然事件的數(shù)量方面,本研究中除了一位研究參與者外,其他人都遇到1-2件偶然事件。其次偶然事件的類型方面,本研究總共獲得11類偶然事件。對比以往研究(見表3),Bright等人研究得出的第一類偶然事件的內容比較豐富,比如獲得工作信息、獲得他人非正式的推薦、他人提供工作機會等。郭琍艷的研究則把Bright總結的第一類偶然事件分成自我和他人兩類,做了進一步細化,本研究完全根據內外部的來源,對偶然事件類型做了區(qū)分。Bright研究結果中“婚姻家庭的影響”,在郭琍艷的研究中被分成了兩個類別:“家人的重大事件和家人的阻礙”,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對象剛剛大學畢業(yè),婚姻的影響沒有在研究結果中體現(xiàn),“家庭困境或阻力”主要來源于原生家庭。Bright和郭琍艷的研究中“原本生涯路徑中的障礙”和本研究中的“突遇困境”的內涵比較類似。Bright研究結論中的“對的時間和地點”和本研究中的“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內涵是一致的,而在郭琍艷的研究中體現(xiàn)為一種“共時性”現(xiàn)象,但是她對共時性這種難以解釋,而具有一定神秘性的現(xiàn)象命名為“接觸靈性的經驗”。前兩位學者研究結論中“臨時性職位變成永久性職位”在本研究中體現(xiàn)為特定階段的“未預料的實習工作變成永久工作”。本研究沒有體現(xiàn)的類型有:“服兵役的經驗”和“以往工作或志工經驗的影響”。2. 偶然事件是可以被“創(chuàng)造”的。表面的偶然性來自深層必然因素的積累和沉淀。外部因素是家庭和所受教育等提供的條件,內部因素是個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為人處世之道。內外部因素相結合,構成決定命運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通過各種偶然性表現(xiàn)出來。Mitchell等人提出的“有計劃的偶然事件理論”,本研究的結論和此理論觀點吻合,大學生可以利用內外部資源創(chuàng)造有利的偶然事件。3.偶然事件的作用不僅僅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是由與大學生個體特征之間的互動決定,不同個體感知到的偶然事件不同,應對也是不同的。偶然事件之所以引起個體的感知,是因為與個體內在的價值觀或某些特質在一定程度上的吻合,是潛在影響的選擇性激發(fā)。由于個體的需求、動機、經驗等的不同,獲得的知覺是不同的。同時由于個體冒險性、控制點等特征的不同,對偶然事件的應對行動也是有差異的。4.偶然事件可以分成兩個層面的作用,不同大學生受到的影響是不同的。偶然事件可以對就業(yè)和當事人觀點產生影響,對大學生就業(yè)的影響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提供機會、限制選擇、改變職業(yè)路徑。對當事人觀點的影響也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改變自我概念、改變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態(tài)度、引發(fā)對人生無常的思考。5.本研究認為偶然事件與職業(yè)規(guī)劃的關系并不是非此即彼、不可調和的。兩者在職業(yè)發(fā)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表2 偶然事件類型比較

        本研究不僅對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偶然事件研究有所貢獻,而且研究結論對于實踐有一定的啟示:1.本研究可以使大學生群體了解偶然事件在求職就業(yè)過程中發(fā)生和發(fā)揮作用的過程,有助于其正視偶然事件的作用,杜絕對于確定性職業(yè)發(fā)展的期待,而對職業(yè)發(fā)展持有開放性的心態(tài)。2.其次,偶然事件涉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個時間段,在偶然事件發(fā)生前、發(fā)生過程中和發(fā)生后個體都可以施加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對偶然事件的預測和控制。

        未來研究可以跟蹤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過程,嘗試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觀察法、實物分析等,以增加研究的效度。同時由于研究時間限制,本研究不可能對研究樣本做進一步的追蹤,而對偶然事件帶來的作用的分析也是局限與此時此地。如果把研究時間拉長,是否消極和積極作用可以相互轉化,或者與當事人的個人特征相互作用而產生其他的影響?比如遇到困境后選擇其他的職業(yè)路徑,是否會引起當事人對其他事件方式的改變,而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2. 曾信熹:《偶發(fā)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之敘說研究》,臺灣: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3. Bright J E H, Pryor R G L.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user’s guid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4): 291-305.

        4. Cabral A C, Salomone P R. Chance and career: Nomative versus contextual developmen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1990, 39(1): 5-17.

        5. Chien J C, Fischer J M, Biller E. Evaluating a meta cognitive and planned happenstance career training course for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6, 43(4): 146-153.

        6. Crites J O. Vocation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7. Chumaceiro C L. Research on career paths: Serendipity and its analo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99, 12(3): 227-229.

        8. Gelatt H B. Positive uncertainty: A new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9, 36(2): 252-256.

        9. Guindon M H, Hanna F J. Coincidence, happenstance, serendity, fate, or the hand of God: Case studies in synchronic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2, 50(3): 195-208.

        10. Hirschi A. The role of chance events i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personal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variabl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7(1): 39-49.

        11. Krumboltz J D. The happenstance learning theory.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09, 17(2): 135-154.

        12. Miller M J. The role of happenstance in career choic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983, 32(1): 16-20.

        13. Roe A, Baruch R. Occupational changes in the adult years.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1967, 30(4): 26-32.

        14. Salomone P R, Slaney R B. The infuence of chance and contingency factors on the vocational choice process of nonprofessional worke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1, 19(1): 25-35.

        15. Tversky A, Kahneman D.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ics and bias. Science, 1974, 185(4157): 1124-1131.

        16. Williams E N, Soeprapto E, Like K, Touradji P, Hess S. Perceptions of serendipity: Career paths of prominent academic women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8, 45(4): 379-389.

        ■責編/王震 E-mail: hrdwangz@126.com Tel:010-88383907

        Chance Accomplished What Art Had Failed In
        ——The Research of Serendipity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Lv Cui1and Zhou Wenxia2
        (1.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2. School of Labor &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study interviewed 20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collect their behavior in employment process. Us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get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occurrence and role of serendip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side and outside resources of respondents will lead to serendipity. The study concluded 11 kinds of serendipity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of individuals. Som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will affect the effect of serendipity. The effects of serendipity have two areas: employment and inside.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serendipity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event itself,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will affect the role of the it, such a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dividual, adventurous, control points and career planning.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erendipity

        呂翠(通訊作者),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講師,管理學博士。電子郵箱:lucui789@126.com.cn。

        周文霞,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受中華女子學院2015年度科研規(guī)劃課題“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KG2015-03009)和中華女子學院2016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課程中的運用”資助。

        猜你喜歡
        職業(yè)規(guī)劃大學生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與就業(yè)問題研究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的策略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54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擴鏈劑聯(lián)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如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
        地理教學(2015年19期)2016-01-06 12:00:46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人妻诱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男女肉粗暴进来120秒动态图|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网站视频| 日韩午夜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午夜免费视频|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小说|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免費一级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综合伦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精品成人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劲爆内射日本|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边做边流奶水的人妻| 亚洲不卡电影| 国产女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蜜桃网站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二一三区免费在线| 在线不卡av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丝袜美腿诱惑区在线播放|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 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蜜桃成熟时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