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柳
用“導讀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學能力
◎李紅柳
進入新世紀以來,語文新課標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了貫徹落實新課標的精神,我們用“導讀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皩ёx法”中的“導”,就是突出體現(xiàn)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啟發(fā)誘導;“讀”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充分發(fā)揮“主體”的積極思維活動,促進學生能溫故而知新,從已知中求得未知,并逐漸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導興趣。興趣可以使人熱愛生活和學習。興趣廣的人會感到生活豐富多采,人生充滿歡樂,從而胸懷豁達。興趣與需要有關。你講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越貼近,他們就理解得越快,感受得越深,也就越能激發(fā)起他們強烈的興趣。興趣與方法有關。講與練相結合是激發(fā)興趣的有效辦法。練,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練,可以逐步形成語文能力;練,可以開啟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因而也就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導思維。思就需要開動大腦,伸展思維,多層面去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的建設人才。譬如,學習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一文時,可把他的《愚溪詩序》提供給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通過課文與資料,讓學生多向思維。從兩篇文章的因果推論上細致品味文章的奧妙之處,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兩篇文章所描繪的意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根據(jù)是什么?你贊同哪一種說法?并說明理由。兩篇文章在結構上、寫法上、表達方式上各有什么不同?這些問題既源于教材又深于教材,既能掌握知識,又能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導方法。陶行知、呂叔湘等教育家都強調教師的職責在于教“法”,不是只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還要把學習的方法、規(guī)律教給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使之受益無窮,受用終身。授給“點金之術”,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教學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教學生用比較法自讀,就便于揭示知識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便于了解文章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在復習小說、散文單元時,可把初中教材中描寫母親的形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如《散步》、《我的母親》、《我的叔叔于勒》等中的母親,這樣便于學生從文學的角度上進行比較性地閱讀,辨識母親們的共性和個性,以及形成她們各自不同個性的原因。通過比較性閱讀,便于啟發(fā)學生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可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如此這般,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思,邊讀邊練,燃起他們求知的欲望,在大海里學會游泳,在游泳中學會方法規(guī)律。
(一)精心設計導讀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完成作業(yè),在教師指導下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人翁作用,教師在巡視輔導中收集反饋信息,根據(jù)學生完成導讀題的情況,判斷重難點,以便為下一步深入研討做好準備。題型的設計要本著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的原則,以課文內容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準繩,面要涉及到知識及其運用、文學常識、文學鑒賞,也要考慮到中考的要求,設計的題目要讓學生能“跳一跳探得著”。
(二)認真處理導讀題。學生按題研讀課文后,教師要及時檢查自學的效果。這一階段,要避易就難,避知就疑。教師抓住“疑”和“難”,引導學生去論辯,激勵他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積極進行發(fā)散性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使他們在論辯中認識、互補,在思維中發(fā)展提高,在訓練中掌握和運用。誠然,不要希冀一節(jié)課弄懂一切問題,有些問題還須“自求得之”。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文中的問題將愈益遞減,這也就是書越讀越薄的道理。
(三)精心歸納整理導讀圖表。在導讀這一“主體工程”完成后,以教師為主導,師生共同從縱的方面追溯文章的“所以然”。揭示歸納作者思路是非常必要的,這一步工作,主要靠精心歸納整理文章導讀圖表,以板書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通過總結導讀圖表,既可將全文的概貌、作者的思維流程和運筆軌跡展示出來,同時又給學生以適當?shù)狞c撥、指導,揭示規(guī)律,起一個承上啟下、接榫合縫的作用。經常這樣做,可把知識點連成線,綴成面,結成體,最后可以在學生的頭腦里擴展成一個多維的知識體系,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梢姡皩А钡年P鍵是導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獨到的見解,而不是膚淺地理解、掌握課文知識或教師思維的簡單延續(xù)。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導”是“讀”的前提,“讀”是“導”的發(fā)展,二者相輔相成?!白x”是學生的主體性活動,就其效果說,“導”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關鍵。只有“導”之有方,才能“讀”之生效,“導”得愈好,“讀”得效率愈高。因此,一個出色的教師,必須會“導”、能“導”、善“導”。在今后的教改實踐中,我們要堅持運用“導讀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當然,目前的“導讀法”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但只要我們勇于改革,大膽實踐,就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李紅柳 江蘇省新沂市高流初級中學 2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