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市舒州逸夫小學(246300) 程國勝
“談天說地”
——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安徽安慶市舒州逸夫小學(246300) 程國勝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開設“談天說地”課,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增強口頭表達能力,學得實,用得活的一條好途徑。
口語交際談天說地暢所欲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睍f才能寫,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頭表達使用范圍更廣,頻率更高,開設“談天說地”課是增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今天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要求學生知識更豐富些,能力更強些?!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四年級學生“能有中心、有條理地口述一件事”,“簡要地復述課文”。而擺在面前的現(xiàn)實卻是學生知識少得可憐,很少看書看報。每逢課內(nèi)復述課文,學生不敢舉手,把頭埋得低低的??陬^復述成了師生之間最不愉快,最花時間而收效又最小的訓練。時代和課標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矛盾,該怎么解決呢?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那些上課很少發(fā)言的學生在課間竟能流利地講見聞、故事給同學聽;每當我講世界見聞時,最愛玩的學生也全神貫注地聽著,下課了還拽著我的衣角讓我下節(jié)課接著講。學生的求知欲是強的,只要把束縛思想的框框去掉,差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于是,我開始組織“談天說地”課?!罢勌煺f地”的時間、內(nèi)容和方法都很特別,隔兩周或更長的時間,抽一節(jié)語文課進行?!罢勌煺f地”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天上人間、古往今來、海外域內(nèi)、人類動物,無一不可作講述的內(nèi)容?!罢勌煺f地”以學生為主,老師只是一個參加者、指導者。
1.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化“懼說”為“敢言”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我總是竭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學生愿意學習而不愿學習,就應當幫助他,哪怕前進很小的一步,而邁出的一步將成為刺激他們思維的源泉。”這里的“幫助”指的就是必要的啟發(fā)、點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敢于開口。第一次我動員學生參加,講清開會方法,講述內(nèi)容范圍,并事先預約上臺講述的同學,給他們打氣壯膽,聲明因為是第一次,允許把材料帶上來,真不行可以讀讀講講。盡管上臺的同學講得不流利,但其他同學聽得十分專心,沒人嘲笑起哄。
2.教給學生方法,讓“無話可說”變“暢所欲言”
美國理科教育委員會強調(diào),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比掌握現(xiàn)成的知識更重要。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這把鑰匙,才有可能獲得成功?,F(xiàn)在學生敢于上臺講了,可是沒有很好地掌握上臺說話的方法。幾次“談天說地”課下來,我改變方法,提高要求,每次提前幾天通知,讓學生放膽上臺演講,并規(guī)定上臺不能帶資料,不允許讀,只能講,并教學生方法;材料多看幾遍,分析一下講了幾個要點,全篇主要講什么,重要的數(shù)據(jù)記下來,再不放心可以自己先在家試著說說,請家長做聽眾;選的材料要新,要有趣。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學會了講。有的講述了埃及金字塔內(nèi)奇異的木乃伊和射線謎;有的介紹了上海金茂大廈的外觀和采用的新技術(shù);有的敘述了中外各國對飛碟的目擊和研究判斷……這些知識清泉滋潤著學生求知的心田,“談天說地”課像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學生。
3.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使“要我說”變?yōu)椤拔乙f”
種種教學方法的改進,都是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zhì)。“談天說地”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應向縱深發(fā)展,在說的過程中,同時培養(yǎng)聽和寫的能力。五年級,我要求上臺講的學生除了講材料外,還應該講講自己的感想看法,并準備回答別人的提問。在“談天說地”時,陸偉同學講述西歐35個流浪兒組織共和國的消息,她講了對這些苦孩子的同情,表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奮發(fā)努力的決心。李靜同學講了美國青年施羅德爾小時候在一次電梯事故中失去左上肢,但從未灰心喪氣,經(jīng)過10年艱苦磨礪,逐漸克服困難,終于獲得“五項全能運動健將”的稱號的故事。她說:“施羅德爾都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奇跡,我是健全的人應該用最頑強的毅力去創(chuàng)造更驚人的成就?!秉S懷球在講“烏龜出迷宮”時說“:烏龜經(jīng)過38次探索嘗試,終于爬出了迷宮,吃到了食物。我原來只知道猩猩和海豚智力發(fā)達,不知道平時爬起來慢吞吞、穩(wěn)如泰山的烏龜也這么聰明。動物都能夠這樣探索,我更要努力學知識,探索更多的奧秘,長大后為人類了解動物的智力作貢獻?!?/p>
除了說得好,對聽的能力,我也有所要求——討論。一次“談天說地”課后,學生對地球上究竟有沒有來過外星人,飛碟是什么,海底金字塔是怎么建起來開展了討論,各抒己見,互相補充,講的水平和聽的能力提高更快。在提高講、聽要求的基礎上,我把“談天說地”的口頭表達訓練和寫作訓練結(jié)合起來。學生演講討論完后,我讓學生在四種類型的作文中任選一題寫作;(1)在“談天說地”課上;(2)勇敢的演講者或?qū)P牡男÷牨?;?)假如;(4)自由命題記錄聽到的一則消息。
4.組織專題“談天說地”課,讓學生說得更精彩
結(jié)合第九冊教材第六單元,以“父母之愛”為主題“談天說地”;結(jié)合五年級上冊“開卷是否有益”的論題,讓學生分為兩組,正方為“開卷有益”,反方為“開卷未必有益”,并擺好擂臺,兩軍對壘;圍繞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難忘的童年”這一主題安排“說童年”;結(jié)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民風民俗”為主題向同學展現(xiàn)自家的除夕夜;結(jié)合中華傳統(tǒng)美德,開展“談天說地”專題討論會。
“談天說地”課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促進了課外閱讀,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突破了口述的難關,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的新型課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每當上“談天說地”課,學生都爭先恐后地上臺講述,氣氛十分活躍。全班一致表示最愛上“談天說地”課。過去,學生只看小說,特別偏重于驚險的和軍事題材的書籍?,F(xiàn)在學生看書的面廣了,感到世界奧秘無窮,知識無限,激發(fā)了求知的欲望。學生在日記本上表示,長大要去探求尼西怪獸的蹤跡,訪問瑪雅人的古墓,解開百慕大三角的秘密……
馬強同學四年級時說話能力差,發(fā)言常結(jié)巴,老師向他了解情況,事情沒講清楚,他已經(jīng)滿頭大汗。在“談天說地”課上,他次次主動上臺鍛煉,口頭表達能力明顯提高。
“談天說地”課上豐富的知識,化為學生想象的養(yǎng)料。潘宇東這個不會寫作文的學生在日記上寫夢中坐小木船到尼茲湖畔,看見了怪獸尼西,看見了噴水柱的鯨,自己還到湖底研究室工作。
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現(xiàn)代人的必備條件。因此,我們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從每天做起,依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教材優(yōu)勢,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談天說地”課,讓“談天說地”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責編莫彩鳳)
G623.2
A
1007-9068(2016)2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