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華
(江西省撫州市高新區(qū)鐘嶺初級中學 江西撫州 344000)
初中生物學習的高效方法例談
李軍華
(江西省撫州市高新區(qū)鐘嶺初級中學 江西撫州 344000)
生物學是一門基礎性特別強的科目,初中生物更是學的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但是卻內容非常的多而且繁瑣,豐富,所以學生要記憶的知識點自然就非常的多。所以要想學好初中生物學,就必須要有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和一個高效的記憶方法。本文介紹初中生物學習的高效方法。
初中生物 高效學習方法 例談
想要學好一門功課,并把這門課學的出色,那么擁有一個好的,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同樣對于生物學這個科目的學習,也應該有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有一個高效的記憶方法,所以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關于初中生物的高效學習方法以及實際情況的例談。
課前預習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的開端和基礎,做好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提前預習課前的內容,可以大大的增強上課時聽課的效率。在課前閱讀教材,然后理解教材的含義,再對重點內容、名詞概念進行勾畫出來,進行比較、分析。例如:《細胞的結構》中,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雖然字面比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結構,各自作用不同,應通過預習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預習是將下次課要學的內容事先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數(shù)即可,在預習這個過程中不必花費大量時間,遇到難于理解、理論性比較強的問題,可以在書上做一記號,以便上課時注意聽老師的講解和分析。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遺傳和變異等這些都是比較難于理解的問題,可以等待課堂上注意聽教師講解。預習時可以寫預習筆記,可以把書上的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如對《顯微鏡使用方法》一節(jié)預習時可以歸納成:顯微鏡由哪幾部分組成,每個部件的名稱及作用,每個部件的位置,能夠區(qū)別目鏡和物鏡。預習后,看書后面的習題是否會做,檢驗一下預習的效果。[1]
一個學生的所有的學習過程之中,上課其實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時間的,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學生要想學好,都要寄希望于課堂。怎樣提高聽課的效率呢?那么,首先要有明確的上課目的性,要帶著預習時不懂的問題聽講;其次聽課時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師的思路,特別要注意老師的語氣和所強調的關鍵內容;認真記筆記,筆記要記重點、要點。板書既能反映知識的要點,又能體現(xiàn)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是應該記錄的。如果聽課與記筆記發(fā)生矛盾,應該先以聽懂為目的,可以暫時不記,課后再回憶、補充、整理;上課要動腦筋、想問題,特別是老師提問,要積極思考,舉手回答,一個經常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敏性、流暢性,都比不舉手回答的同學強得多;聽課要抓住重點,一節(jié)課講的知識太多,但對每個知識點要求不同,老師會教給學生區(qū)分重點和非重點的方法,對于重點內容學生要很好掌握,學好教材最基本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時掌握基本觀點和原理,比如"進化"的原理:進化規(guī)律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統(tǒng)一的原理:生物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矛盾的原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等。[2]
當教師的都知道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此的理解是興趣應該不僅僅是指知識的本身,應該還包括其他方面,而且我發(fā)現(xiàn)我們教師普遍花大氣力在知識點上,通過挖掘學科知識本身的魅力去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他方面則忽略了,如學習方式。有一次我去上課,走進教室,我感覺特不舒服,傳統(tǒng)的座位編排、排座。學生一律面向黑板,雙眼直瞪瞪地看著老師,然后機械地重復著“起立”“老師好”“坐下”等,氣氛相當沉悶。完全沒有即將開始血海遨游的那股子興奮與興趣。我想起曾看過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不斷尋找新的刺激點,才能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度,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將這句話運用到教學上,我覺得在教學方式上,我們應該不斷去嘗試新的方式方法,讓學生不要養(yǎng)成一個一成不變的方式,那樣學生就很容易就沒有了新鮮感,更不用談有無新的刺激點了,時間久了就很容易讓學生對這門功課失去興趣,從而就變成了十分被動的學習,然后自不然這門科目也就學不好了。所以說,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我們教師一定要懂得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式。[3]
初中生物的內容涉及有植物、微生物、人體遺傳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等,知識面廣,知識點多,理解固然重要,但記憶環(huán)節(jié)的落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效的記憶方法能讓學生愿意記,樂意記,記得住,記得牢,這是生物教師必須所具備的能力素質。
比喻記憶法:有些生物學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死記硬背當然不會有好的記憶效果,如果把這些知識與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有效提高記憶質量。例如記憶血液中幾種成分的功能時,可以用比喻法加以歸納:紅細胞是“紅色河流中的運輸船隊”,白細胞能吞噬病菌,且與病菌同歸于盡,就稱其為“勇敢的犧牲者”;血小板能促進止血,加速凝血,就稱其為“防汛工兵”,學生于情感教育之中獲取知識。又如眼球的結構一節(jié)是含量量比較大內容之一,利用把眼球與照相機的原理聯(lián)系起來,就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圖形記憶法:生物教材中插圖較多,是一類很重要的教學資源,有信息量大直觀生動的長處。經驗證明,學生記圖比單純記文字的效率要高得多。初中生物學中的很多插圖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結合圖形記憶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如結合血液循環(huán)的圖解來記憶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就比“背誦”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記得快記得牢;又如結合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來記憶尿的形成過程,也比單純記文字容易。
一個高效能,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對于學習生物來說真的是無比的重要,所以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并按照這個方法堅持下去,那么在生物學習中,你一定會取得一個十分優(yōu)異的成績的。
[1]郝敏. 初中生物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討[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畢曉蕾. 新課程下初中生物探究活動開展現(xiàn)狀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3]張莉莉. 視頻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