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糧食倉儲

        2016-03-03 13:53:25
        許昌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魏晉時期糧食

        張 宏 慧

        (許昌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糧食倉儲

        張 宏 慧

        (許昌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魏晉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者在前代倉儲思想影響下,秉承漢代遺風,以政府行為為主,通過興建糧倉、籌措糧源、加強倉儲管理等措施,以期實現(xiàn)社會保障。這些倉儲措施的實行,對平抑糧價、賑濟災荒、供養(yǎng)軍隊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魏晉南北朝;糧食;倉儲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倉儲事業(yè)的曲折發(fā)展時期。關于這一時期的糧食倉儲研究,目前學術界已有頗多成果。通史方面有施峰的《中國古代倉儲制度的作用與弊端及其對當前糧食儲備管理的啟示》*施峰:《中國古代倉儲制度的作用與弊端及其對當前糧食儲備管理的啟示》,《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1年第28期。,劉偉的《淺談中國古代糧食倉儲管理制度》*劉偉:《淺談中國古代糧食倉儲管理制度》,《農(nóng)業(yè)發(fā)展與金融》2002年第4期。,王軍的《古代糧食倉儲制度》*王軍:《古代糧食倉儲制度》,《糧食科技與經(jīng)濟》2005年第1期。,吳賓、馮煒的《中國古代糧食倉儲制度與糧食安全研究》*吳賓、馮煒:《中國古代糧食倉儲制度與糧食安全研究》,《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第4期。;斷代史方面有吳忠起的《中國古代倉儲史概要(三)中國古代倉儲事業(yè)的曲折發(fā)展時期——魏晉南北朝的倉儲》*吳忠起:《中國古代倉儲史概要(三)中國古代倉儲事業(yè)的曲折發(fā)展時期——魏晉南北朝的倉儲》,《中國儲運》1992年第2期。,張興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糧食的水運與倉儲研究》*張興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糧食的水運與倉儲研究》,《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第28期。,李輝、魏克威的《北朝時期國家救災糧食管理初探》*李輝、魏克威:《北朝時期國家救災糧食管理初探》,《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這些成果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了歷朝歷代的糧食倉儲制度,對我國古代糧食倉儲的成功做法和經(jīng)驗教訓作了一些總結和概括,揭示了糧食安全與糧食儲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但上述研究只是分析了古代糧食倉儲的功能、形式,對魏晉南北朝倉儲管理的方式與特點關注不夠,特別是對該時期倉儲事業(yè)的思想淵源所論不詳。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從通盤的角度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糧食倉儲作一探究,以期為我國現(xiàn)階段的糧食儲備制度建立與完善提供歷史借鑒。

        一、魏晉南北朝實施糧食倉儲的原因

        在以農(nóng)業(yè)為第一產(chǎn)業(yè)的中國古代,糧食是關乎社稷民生、政治經(jīng)濟、軍事戰(zhàn)略的重大事宜。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繼春秋戰(zhàn)國之后又一個大分裂時期,倉儲事業(yè)雖然發(fā)展緩慢,但仍然受到各朝統(tǒng)治者的重視。這一時期實施糧食倉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政局動蕩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為頻繁的時期。朱大渭在《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中云:“從建安年間(196—219年)算起,至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止,前后近400年。在這約4個世紀中,除了西晉曾實現(xiàn)過短暫(約37年)統(tǒng)一外,全國長期處于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先后共建立過35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各政權間或爭奪勢力范圍,或欲實現(xiàn)全國的統(tǒng)一,群雄角逐,戰(zhàn)亂不已,政治風云變幻多端,整個社會處于極度的動蕩之中?!盵1]1-2頻繁的政權更迭,打破了正常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秩序,使整個社會糧食短缺,造成市場上糧價上漲。據(jù)《晉書·孝愍帝紀》載,建興四年(316年)“冬十月,京師饑甚,米斗金二兩,人相食,死者太半。”[2]83《晉書·成帝紀》稱,咸和四年(329年)蘇峻之亂,“城中大饑,米斗萬錢”[2]112。后涼呂隆在位時(401—403年),后涼都城“姑臧谷價踴貴,斗直錢五千文,人相食,餓死者十余萬口。城門晝閉,樵采路絕,百姓請出城乞為夷虜奴婢者日有數(shù)百”[2]2063。《梁書·劉季連傳》也載:“蜀中喪亂已二年矣,城中食盡,升米三千,亦無所糴,餓死者相枕?!盵3]211與此同時,世家大族中飽私囊,商人和地主又于喪亂之際囤積居奇,對糧價的飛漲更是推波助瀾。據(jù)《宋書·沈亮傳》記載:“東土災荒,民凋谷踴,富民蓄米,日成其價。”[4]1633總之,政局的持續(xù)動蕩,使整個社會糧食供應極端困難,大量民眾因饑餓而死亡,進一步加深了社會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只有儲備足夠的糧食,才能維持糧食供需的平衡,從而穩(wěn)定政局。

        (二)戰(zhàn)爭連綿

        由于封建政權更迭頻繁,割據(jù)因素加重,民族關系復雜,因而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亂頻仍時期。朱大渭在《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中寫道:“根據(jù)大略的統(tǒng)計,這個時期共發(fā)生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約500余次(指戰(zhàn)爭雙方兵力在萬余人以上者)?!盵1]7頻繁的戰(zhàn)爭,使生產(chǎn)遭到嚴重破壞,軍糧供應極端困難。如袁紹軍人“仰食桑椹”[5]10,袁術軍人“取給蒲蠃”[5]10,曹操軍糧“頗雜以人脯”[5]324,劉備軍隊“饑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5]651。西晉八王之亂時,張方從洛陽退還長安,“于是軍中大餒,人相食”[2]65。前秦時苻登(后為秦主)舉兵征伐,“是時歲旱眾饑,道殣相望,登每戰(zhàn)殺賊,名為熟食,謂軍人曰:‘汝等朝戰(zhàn),暮便飽肉,何憂于饑!’士眾從之,啖死人肉,輒飽健能斗”[2]1975。軍隊用人肉作軍糧,將領鼓勵士兵勇敢作戰(zhàn),以戰(zhàn)死者充饑,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現(xiàn)象。

        為此,早在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毛玠就曾諫曹操屯田儲糧,以備軍用。據(jù)《三國志·魏書·毛玠傳》記載:“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yè),饑饉流亡,公家無經(jīng)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今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jīng)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yè)可成也?!盵5]28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的另一謀士棗袛建議曹操在許下屯田,后將其大規(guī)模推廣,結果“數(shù)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5]369。北魏時期薛虎子曾向孝文帝上表:“臣聞金湯之固,非粟不守;韓白之勇,非糧不戰(zhàn)。故自用兵以來,莫不先積聚,然后圖兼并者也?!盵6]673以上材料說明糧食對于軍隊和人民的重要性,糧食保障能否到位將直接影響士氣和民心,進而影響到戰(zhàn)爭的勝負和統(tǒng)一大業(yè)??梢?,軍糧的旺盛需求是屯田儲糧的重要推動力。

        (三)災害頻發(fā)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自然災害多發(fā)的時期。鄧拓《中國災荒史》指出:“終魏晉之世,黃河長江兩流域間,連歲兇災,幾無一年或斷。總計二百年中,遇災凡三百零四次。其頻度之密,遠逾前代。舉凡地震、水、旱、風、冰雹、蝗螟、霜雪、疾疫之災,無不紛至沓來,一時俱見?!盵7]105這一時期自然災害不僅次數(shù)多,而且為害嚴重。如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大旱,江、漢、河、洛皆竭,可涉”[2]75。咸康元年(335年)大旱,“會稽余姚尤甚,米斗五百價,人相賣”[2]115。(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升數(shù)百,京邑亦至百余,餓死者十有六七”[4]94。在北朝,自然災害不僅發(fā)生頻繁,而且規(guī)模大。如北魏高祖延興三年(473年)“州鎮(zhèn)十一水旱,……相州人餓死者二千八百四十五人”[8]59。北魏世宗永平三年(510年)“夏四月,平陽郡之禽昌、襄陵二縣大疫,自正月至此月,死者二千七百三十人”[8]90。北魏肅宗神龜元年(518年)春正月,“幽州大饑,民死者三千七百九十九人”[6]153。(北齊)后主天統(tǒng)三年(567年)秋,“山東大水,人饑,僵尸滿道”[9]67。災害的頻繁發(fā)生,給民眾的生活和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都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它常使草木、稼禾盡絕,家畜、人口傷亡。更為嚴重的是,水旱疾疫的流行往往還會造成饑民的大量出現(xiàn),如果政府舉措不當,饑民就有可能發(fā)展成為流民,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

        在賑災救荒制度不完善的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救助災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儲糧備荒。據(jù)《晉書·食貨志》記載:“時谷賤而布帛貴,帝欲立平糴法,用布帛市谷,以為糧儲。”[2]509又據(jù)《魏書·李彪傳》載,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大臣李彪向孝文帝奏議:

        臣聞國本黎元,人資粒食,是以昔之哲王莫不勤勸稼穡,盈蓄倉廩。故堯湯水旱,人無菜色者,蓋由備之有漸,積之有素?!馕湟砸划€不實,罪及牧守。圣人之憂世重谷,殷勤如彼;明君之恤人勸農(nóng),相切若此。頃年山東饑,去歲京師儉,內(nèi)外人庶出入就豐,既廢營產(chǎn),疲而乃達,又于國體實有虛損。若先多積谷,安而給之,豈有驅督老弱餬餬口千里之外?以今況古,誠可懼也。臣以為宜析州郡常調(diào)九分之二,京都度支歲用之余,各立官司,年豐糴積于倉,時儉則加私之二,糶之于人。如此,民必力田以買官絹,又務貯財以取官粟,年登則常積,歲兇則直給。又別立農(nóng)官,取州郡戶十分之一以為屯民。相水陸之宜,料頃畝之數(shù),以贓贖雜物馀財市??平o,令其肆力。一夫之田,歲責六十斛,蠲其正課并征戍雜役。行此二事,數(shù)年之中,則谷積而人足,雖災不為害。[6]934

        由此觀之,設立倉儲制度對救濟災荒、穩(wěn)定社會秩序意義重大。

        (四)前代倉儲思想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倉儲事業(yè)受前代倉儲思想的影響。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許多史籍對儲糧問題進行過較為詳細的描述。如《詩經(jīng)》云:“我倉既盈,我庾維億?!薄抖Y記·王制》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绷硗?,《管子》一書在談到積儲的作用時,管仲說:“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鼻貪h時期尤以賈誼對貯糧重要性的論述最為深刻:“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馀,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10]952賈誼認為糧食積儲是關系到天下安危的重大問題。國家有無積儲和積儲多少,事關政權的穩(wěn)定與否。特別是在戰(zhàn)爭中,只有有了充足的糧食儲備,軍隊才能攻則取、守則固、戰(zhàn)則勝、招則附。并進一步指出古代善治天下者,必定重視糧食生產(chǎn)和貯備。以上這些著述無不體現(xiàn)了歷代政論家的“重儲”思想,它們都是魏晉南北朝倉儲事業(yè)的思想淵源。

        二、魏晉南北朝糧食倉儲的措施

        (一)興建糧倉

        糧倉是糧食儲備的實體,具有糴糶、賑災、轉漕等功能。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該時期諸政權設立的糧倉主要有太倉、常平倉、水次倉、義倉等,特別是義倉制度的建立,是中國古代倉儲史上的重大進步。

        太倉是中央直接管轄的糧倉,在全國糧倉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來說,太倉位于都城之內(nèi)以及周邊地區(qū),負責接納天下租谷。西晉時期晉武帝在京師設立太倉。《晉書·武帝紀》載,咸寧二年(276年)九月,“丁未,起太倉于城東”[2]44。東晉草創(chuàng),軍國乏用,乃于京都廣置糧倉。據(jù)《隋書·食貨志》記:“其倉,京都有龍首倉,即石頭津倉也,臺城內(nèi)倉……東、西太倉,東宮倉,所貯總不過五十余萬?!盵11]457可見,兩晉在京師周圍均設有政府管轄的糧倉,且倉儲的糧食數(shù)量不少。在北朝,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在新都洛陽建立了太倉。據(jù)《洛陽伽藍記·城內(nèi)》載:“今太倉在東陽門內(nèi)?!焙蟊蔽悍譃闁|魏和西魏,東魏天平元年(534年)“遷都于鄴,出粟一百三十萬石,以振貧人”[11]458,可能是用京師太倉的儲糧。

        常平倉創(chuàng)立于西漢宣帝時期。五鳳四年(前154年)大司農(nóng)中丞耿壽昌向漢宣帝建議:“令邊郡皆筑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nóng),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盵10]959宣帝接受了這一建議,其后不久被廢除。西晉建立后,晉武帝于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倉,豐則糴,儉則糶,以利百姓”[2]510。北魏在孝文帝統(tǒng)治時期也設立常平倉。據(jù)《魏書·食貨志》載,太和十二年孝文帝下詔向群臣求安民之術,秘書丞李彪上言:“請析州郡常調(diào)九分之二,京都度支歲用之余,各立官司,年豐糴積于倉,時儉則加私之二,糶之于民?!盵6]934孝文帝采納了李彪的建議,遂置常平倉。北魏的常平倉制度對其后的諸政權影響較大,設立常平倉基本被各朝各代奉為圭臬。

        水次倉又叫中轉倉、轉運倉、轉輸倉、轉搬倉,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為轉運存儲漕糧,在運河沿岸設立的國家專有糧食倉庫。早在秦代就出現(xiàn)了水次倉的雛形——敖倉,魏晉隋唐時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地區(qū)多在河流沿線交通要地選擇適宜的地點建立倉儲設施,發(fā)展起水次倉儲。如《晉書·食貨志》中杜預上疏言“得運水次成谷七百萬斛”[2]511;北魏后期,“有司又請于水運之次,隨便置倉,乃于小平、石門、白馬津、漳涯、黑水、濟州、陳郡、大梁凡八所,各立邸閣,每軍國有須,應機漕引”[6]1909。另據(jù)《隋書·百官志》載,北齊的司農(nóng)寺“掌倉市薪菜,園池果實。統(tǒng)平準、太倉、鉤盾、典農(nóng)、導官、梁州水次倉、石濟水次倉、籍田等署令、丞”[11]512??梢姡饼R時期國家不僅在水上交通便利之處興建有水次倉,而且還設置了管理水次倉的專門機構——司農(nóng)寺,其職責不僅僅是存儲、轉運糧食,還承擔救濟、平抑糧價的功能??傊簳x南北朝時期,諸政權紛紛廣置水次倉,其初期主要是為了存儲、轉運糧食,但隨著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到南北朝時,水次倉還兼有賑災、救荒、平抑糧價、填補漕糧缺額、解決工程用糧的作用。

        創(chuàng)設義倉是這一時期倉儲制度的重要舉措。據(jù)《隋書·食貨志》記載,北齊河清三年(564年)武成帝令“諸州郡皆別置富人倉。初立之日,準所領中下戶口數(shù),得支一年之糧,逐當州谷價賤時,斟量割當年義租充入。谷貴,下價糶之;賤則還用所糶之物,依價糴貯”[11]459-460。它是在正稅之外通過征集義租的形式儲存糧食,專門用于災荒賑濟,這是義倉的起源。同書又載:“率人一床,調(diào)絹一匹,綿八兩,凡十斤綿中,折一斤作絲,墾租二石,義租五斗?!瓑ㄗ馑团_,義租納郡,以備水旱?!盵11]456義倉采用“勸課”的形式征募糧食,百姓自愿出納,存豐補欠??梢姡x倉的性質(zhì)是一種全民性的糧食積貯,它是由國家出面承辦,由社會各界負擔倉谷,賑濟面向社會大眾。

        (二)籌措糧源

        魏晉南北朝政局動蕩,諸政權籌措糧源的途徑雖然各不相同,但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1.征收賦稅。征收賦稅是該時期統(tǒng)治者籌措庫糧常用的方法。據(jù)《晉書·食貨志》載,曹操初平袁氏,定都鄴城,“令收田租畝粟四升,戶絹二匹而綿二斤,馀皆不得擅興,藏強賦弱”[2]507。西晉統(tǒng)一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占田課田制。所謂“占田”,就是國家準許農(nóng)民占有田地的數(shù)量;所謂“課田”,就是國家征收田租的畝數(shù)。據(jù)《初學記》卷27《寶器部·絹第九》引《晉故事》:“凡民丁課田,夫五十畝,收租四斛,絹三匹,錦三斤。”東晉前期田租大致沿襲西晉制度,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政府將畝稅改為口稅。據(jù)《晉書·孝武帝紀》載,“增百姓稅米,口五石”[2]149。南朝的賦役大體同于東晉。在北朝,北魏于太和九年(485年)頒布《均田令》,并實行定額租稅制,規(guī)定:“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盵6]1907其后的東魏、西魏和北齊、北周均繼續(xù)推行北魏以來的均田制,賦稅征收變化不大??傊x稅收入乃是魏晉南北朝倉儲糧食的主要來源。

        2.屯田積谷。屯田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府取得糧食的一個重要途徑。建安元年曹操“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盵5]10蜀漢偏居西南,諸葛亮北伐,“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5]687。另外,孫吳也時常在江北屯田。據(jù)《三國志·魏書·滿寵傳》載,青龍三年(235年)孫權“遣兵數(shù)千家佃于江北”[5]539。東晉南朝統(tǒng)治者因內(nèi)部爭權奪利,加之江南各地農(nóng)業(yè)發(fā)展較快,故沒能大規(guī)模推行屯田制,倉儲的糧食主要取決于國家的征稅。

        3.和糴籌糧。和糴是指官府出資向百姓公平購買糧食,始見于北魏孝明帝時期。史載,“又收內(nèi)郡兵資與民和糴,積為邊備”[6]1909?!昂图e法”本身不能增加全國糧食的總量,但卻不失為籌措糧源的有利之舉。北魏后期政府為了保障軍隊的正常運轉,經(jīng)常向民間購買糧食?!段簳ぢ箰儌鳌份d:“州有兵糧和糴,和糴者靡不潤屋?!盵6]1190鹿悆在梁州時,州中有兵糧購買,購買的人無不大發(fā)其財,唯獨鹿悆不取。這說明北魏后期,政府經(jīng)常通過和糴方法籌集軍糧,而且購糧者能從其中大獲其利。在南朝,政府也經(jīng)常用此法籌集谷物。如南齊永明五年(487年)九月詔:“京師及四方出錢億萬,糴米谷絲綿之屬,其和價以優(yōu)黔首。遠邦嘗市雜物,非土俗所產(chǎn)者,皆悉停之。”[12]36南朝的商品經(jīng)濟水平較高,當時政府購買的物資種類較多,主要有米谷絲綿等,其和糴對百姓很是優(yōu)惠。可見,和糴成為南北朝時期除征稅、屯田之外解決糧食儲備的又一重要措施。它不僅滿足了政府儲糧的需求,對平穩(wěn)市場上的糧價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倉儲管理

        倉儲管理是魏晉南北朝糧食倉儲制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倉儲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設置倉儲管理職官。魏晉南北朝由于戰(zhàn)亂不斷,國家四分五裂,倉儲管理較前代有了較大變化。曹魏代漢后,中央首置度支尚書管理全國財政,其屬官倉部郎、度支郎、金部郎、庫部郎負責管理國家倉儲。此外,曹魏還專門設置典農(nóng)中郎將和田官,負責管理屯田事宜。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大司農(nóng)一職依然存在,只是其職權較兩漢大為削弱,僅管國家錢谷之事。兩晉南朝基本沿用曹魏制度,雖然各朝尚書郎設置的數(shù)目有多有少,但度支尚書作為國家財政首腦在倉儲管理中一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地方上,魏晉時州刺史之下設治中、祭酒,史載:“祭酒分掌諸曹兵、賊、倉、戶、水、鎧之屬?!盵4]826郡太守之下設主簿、錄事史及眾曹掾。南朝刺史、太守領將軍號而開府者并置之,簡稱錄事,常常負責后勤物資供給事宜。據(jù)《陳書·華皎傳》載,“文帝為吳興太守,以皎為都錄事,軍府谷帛,多以委之。皎聰慧,勤于簿領”[13]187。北朝倉儲分京師和地方兩種。京師為太倉,設有太倉尚書、司農(nóng)寺、導官等官署。太倉尚書分管各部,督收各地的租谷運輸?shù)絺}。州、郡倉儲有倉曹、諸令史、倉督等官員進行管理。

        2.加強倉儲具體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加強倉儲的管理不僅體現(xiàn)在倉儲職官的設立上,還體現(xiàn)在具體管理細節(jié)上。西晉的王戎在計算倉儲財富時,使用了“牙籌”這一計算工具。《晉書·王戎傳》載,王戎“性好興利,廣收八方園田水碓,周遍天下。積實聚錢,不知紀極,每自執(zhí)牙籌,晝夜算計,恒若不足”[2]812。南朝蕭宏的倉儲,使用了“聚”和“庫”兩個不同的單位。據(jù)《南史·臨川靖惠王宏傳》記:“宏性愛錢,百萬一聚,黃牓標之,千萬一庫,懸一紫標,如此三十余間。”[14]851“榜”和“標”分別使用不同的顏色,據(jù)此能快速地理清倉儲的數(shù)量。

        三、魏晉南北朝糧食倉儲的作用

        在中國古代,糧食是封建國家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魏晉南北朝的糧食倉儲,除了為皇室貴族提供糧食消費、維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外,其積極作用還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一)調(diào)控市場,保持糧價平穩(wěn)

        糧食作為生活必需品,扮演的社會角色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魏晉南北朝政局動蕩,市場上糧食短缺,糧價上漲迅速,故建立糧食倉儲對于穩(wěn)定糧價、保障市場糧食供應的作用不容小覷。這一時期對市場糧價的調(diào)控主要依賴于常平倉制度。通過此制度,可以防止豐年谷賤傷農(nóng),災年谷貴傷民,從而達到調(diào)劑糧價、穩(wěn)定市場的作用。正如《太平御覽》卷35《時序部二十·兇荒》所載:“漢世谷貴,官賤糶,使價不超越,謂之平準。今雖無此,可出邸閣米萬斛,使三分減一,以平其價,令貧困者悉得足以全秋也?!?/p>

        (二)賑災備荒,維護社會安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災害頻發(fā),開倉放糧成了賑災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度龂尽の簳の牡奂o》載,曹魏黃初三年(222年)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饑,使尚書杜畿持節(jié)開倉廩以賑之”[5]59?!稌x書·食貨志》記,元帝太興二年(319年)“三吳大饑,死者以百數(shù),吳郡太守鄧攸輒開倉廩賑之”[2]513?!端螘ば⑽涞奂o》載,大明七年十一月,孝武帝詔:“東諸郡大旱,壬寅,遣使開倉貸恤。”[4]89《北史·魏本紀》云:“是歲,郡鎮(zhèn)十八水旱,人饑,詔開倉振恤?!盵8]63從史料記載可看出,這一時期自然災害不僅種類多、規(guī)模大,而且發(fā)生頻繁。它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jīng)濟,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建倉儲糧、開倉賑濟是該時期統(tǒng)治者常用的辦法。這對緩和社會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意義重大。

        (三)為軍隊提供后勤保障

        《論貴粟疏》云:“神農(nóng)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允怯^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10]954魏晉南北朝政局動蕩、戰(zhàn)亂頻繁,當時交戰(zhàn)雙方為了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無不重視軍糧儲備?!度龂尽な駮ず笾鱾鳌酚洠骸?建興)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閣?!盵5]668《三國志·吳書·周魴傳》載:“東主中營自掩石陽,別遣從弟孫奐治安陸城,修立邸閣,輦貲運糧,以為軍儲?!盵5]1024邸閣是專門屯儲軍糧的倉庫,一般設置在戰(zhàn)略要地。當時的蜀漢和東吳政權,為了能在戰(zhàn)爭中取勝,紛紛建造邸閣儲備軍用糧食。另據(jù)《梁書·庾域傳》記載:“長沙宣武王為梁州,以為錄事參軍,帶華陽大守。時魏軍攻圍南鄭,州有空倉數(shù)十所,域封題指示將士云:‘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努力堅守’。”[3]141可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充足的糧食儲備不僅是戰(zhàn)爭取勝的保障,而且還能鼓舞士氣,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

        總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倉儲事業(yè)秉承前代遺風,總體上是以政府行為為主。由于受社會環(huán)境制約,該時期的倉儲業(yè)正常發(fā)展進程被打亂,糧食倉儲變得尤為艱難。盡管如此,在戰(zhàn)亂頻仍、災害多發(fā)的動蕩年代,統(tǒng)治者千方百計興倉儲糧,這對救助貧窮、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1]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4]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5]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9.

        [6]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鄧拓.中國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8]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9]李百藥.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0]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1]魏徵.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2]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3]姚思廉.陳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4]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責任編輯:羅 操

        Grain Storage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ZHANG Hong-hu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China)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another disruption period after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society was unstable, wars remained continuous, and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thus it was quite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grain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orage thoughts, absorbing the advantages of Han Dynasty, some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barns, collecting grain supply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were carried out so as to realize the social securi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torage measures produced a positive effect on stabilizing grain prices, relieving famine and paying the army etc.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grain; storage

        2016-03-01

        張宏慧(1971—),女,河南光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K235

        A

        1671-9824(2016)04-0014-05

        猜你喜歡
        魏晉時期糧食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8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fā)明家
        開心一刻
        我的糧食夢
        新時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十三五”時期的國企改革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国产男女插插一级| 国产91精品清纯白嫩| 午夜被窝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一本二本|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桃色| 青青草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色香蕉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四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国产呦系列呦交|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成人爽a毛片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极品少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A∨无码遮挡|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亚洲精品大全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a免费一区久久电影| 国产精美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无套内内射视频网站| 欧美极品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