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潘 倩 王曉倩
(作者單位:衡水學院)
?
文化傳媒與城市形象傳播策略
李 浩 潘 倩 王曉倩
(作者單位:衡水學院)
摘 要: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標志,而文化傳媒是突出城市形象和品牌的重要的傳播途徑和方式。本文從影視劇、體育賽事、公益活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為塑造衡水城市形象提供有效的路徑。
關鍵詞:城市形象傳播;電視劇;體育賽事;公益活動
良好的城市形象對城市的發(fā)展是一種積極的推動力量,主要體現(xiàn)為凝聚力、吸引力和輻射力。在城市文化價值和價值傳播中,傳播途徑起著重要的作用?!坝绊懨浇榻佑|模式的主要因素有三個:一是受眾對內(nèi)容感興趣的程度,即他(或她)感到這一內(nèi)容與自己的利害相關;二是他(或她)對于這些內(nèi)容中心議題的不確定程度;三是確定提供相關信息的可靠信源的費力程度”[1],文化傳播的核心內(nèi)涵就在于把城市價值推廣出去,讓人認知、讓人相信、讓人感動。
衡水作為冀中南中心城市,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衡水在城市形象傳播中的做法、策略。
電視劇傳播具有聲像并茂、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特點。通過電視劇,觀眾可加深對其所展現(xiàn)的環(huán)境的認知。所以,影視劇成為大眾和城市形象傳播的有效橋梁。
衡水作為革命老區(qū),在這里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安平縣臺城村特別支部,中國共產(chǎn)黨在河北省境內(nèi)的第一個縣級機構——安平縣委。所以,可以發(fā)掘革命題材,在電視劇中塑造衡水形象。比如,《平原槍聲》等涉及衡水革命歷史的革命題材電視劇,就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彰顯衡水現(xiàn)代城市風貌、人文特色,離不開電視劇典型人物、典型環(huán)境的塑造。通過講述當?shù)厝罕姷钠椒补适?,是日常生活的?nèi)化,是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的法則,典型人物展現(xiàn)了城市主題,彰顯了城市精神??梢酝诰蚝馑械牡湫腿宋?,打造典型故事,突出城市人文風貌。其中,一些影視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營盤鎮(zhèn)警事》中,以棗強縣全國“十佳警察”、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模、大營鎮(zhèn)派出所原指導員范黨育為原型拍攝,全劇以質(zhì)樸、真實的風格,講述了范黨育這位基層公安民警平凡而光輝的一生。
借助電視劇手段傳播衡水形象,需要注意如下幾點。第一,影視劇和城市形象的自身發(fā)展定位相結合。重視城市旅游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通過城市主題的電視劇和相關文化產(chǎn)業(yè)鏈條,深層次傳播城市形象。如在電視劇中展現(xiàn)衡水湖旅游和九州之首文化、董仲舒文化、老白干文化,可以勾勒出獨特的城市形象。第二,有主動宣傳衡水的意識,挖掘影視劇和衡水城市的結合點。
體育賽事是城市形象建立和傳播的有效載體,是中小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2012年,衡水市借助衡水湖國家級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優(yōu)勢,舉辦以“綠色馬拉松”為主題的國際賽事,該賽事連續(xù)三次被中國田徑協(xié)會授予“金牌賽事”榮譽稱號,推動了旅游、交通等行業(yè)的發(fā)展,已成為衡水的一張城市名片。以此賽事為契機,進行相關宣傳報道,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衡水,從而塑造衡水形象。
在體育賽事中塑造城市形象,要做到如下三點。第一,準確定位衡水形象,即打造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城市氣息的水市湖城形象。如開通馬拉松專題網(wǎng)站,對賽事進行全方位報道,從文字、圖片、視頻,內(nèi)容等各方面,對其歷史文化底蘊、衡水湖濕地建設等進行報道。第二,加大新聞報道的力度和跨度。比賽的前期和后期,城市的關注度較低,此時可以發(fā)掘文化、旅游、歷史等與賽事相關信息進行報道。第三,報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展現(xiàn)城市人文面貌。如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賽事典型人報道,挖掘有代表性的城市人文精神。
為避免城市建設一般化、雷同化的傾向,可以借助社會公益活動,打造獨特的城市品牌。衡水市不斷深化“善行河北·厚德衡水”主題實踐活動。如“情暖衡水·為愛助行”公益活動、“讓愛飛翔,共創(chuàng)輝煌”NLP智慧學院第24屆大型公益活動,還有衡水公益網(wǎng)、衡水好人網(wǎng)等多種公益形式,這些公益活動在提高城市美譽度的同時,也樹立了衡水的良好形象,衡水市被選為2014-2015年度全國“十大幸福城市”。
社會公益活動在城市形象傳播中的措施有如下三點。第一,加大政府政策、資金的支持,提高公益組織的公信力。第二,充分利用涌現(xiàn)出的全國道德模范林秀貞、王文忠、全國抗震救災模范吳殿華、衡水愛心小分隊隊長侯寶明等典型人物的“名人效應”。第三,拓展公益文化傳播途徑,借助微公益、網(wǎng)絡公益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強化城市傳播。
參考文獻:
[1]麥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潘倩(1987-),女,河北衡水人,碩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王曉倩(1987-),女,河北衡水人,碩士。研究方向:影視文學。
基金項目:2015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文化建設與城市品牌塑造》結項成果(課題編號:2015122)。
作者簡介:李浩(1977-),男,河北衡水人,碩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