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妮,郭 嫣,錢 現(xiàn)
(西安工程大學(xué) 紡織與材料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48)
M80/T20混紡紗上漿工藝優(yōu)化
王海妮,郭 嫣,錢 現(xiàn)
(西安工程大學(xué) 紡織與材料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48)
針對Modal80/T20混紡紗比電阻高、毛羽多、耐磨性差的特點,制定出兩種漿液配方并對其漿液及漿膜性能進行了測試分析;同時分別采用這兩種配方的漿液對細度為13 tex的Modal80/T20混紡紗進行漿紗試驗,測試了不同配方上漿紗的耐磨性、強伸性、毛羽指數(shù)和退漿率,優(yōu)化出適合Modal80/T20混紡紗上漿的漿料配方。
M80/T20混紡紗;經(jīng)紗上漿;漿料配方;漿紗性能
Modal80/T20混紡紗具有良好的吸濕、透濕性能,適合用于開發(fā)內(nèi)衣、襯衣等產(chǎn)品[1]。但是該混紡紗因Modal纖維蓬松、抱合力差,紗線易相互纏繞產(chǎn)生紗疵;而滌綸纖維是一種疏水性纖維,吸濕性小吸漿困難,這使得Modal80/T20混紡紗上漿難度增大。在廣泛使用的漿料中PVA性能優(yōu)良,但價格高,生物可降解性差對環(huán)境污染大[2],因此需要開發(fā)和使用更加優(yōu)良的漿料來取代或部分取代PVA,減少環(huán)境污染。本試驗制定了兩種漿料配方,通過對其漿液、漿膜及漿紗的各項性能進行測試和對比分析,優(yōu)化出適合于細度為13 tex的Modal 80/T20混紡紗上漿的漿料配方。
1.1 材料和儀器
試驗材料:13 tex的Modal80/T20混紡紗;聚乙烯醇(PVA)1799,變性淀粉,聚丙烯酸,SPR-SC(新型丙烯酸漿料),蠟片,抗靜電劑。
試驗儀器:HH-2型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YHw-1102型恒溫烘箱,YT821型可調(diào)式漏斗黏度計(常州華紡紡織儀器有限公司);YG171A型毛羽測試儀(太倉市大明光電儀器廠);ASS3000型全自動單紗漿紗機(天津市隆達機電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HD021N電子單紗強力儀(江蘇南通宏大集團);Y731抱合力機(常州紡織儀器廠)。
1.2 漿料配方
針對Modal纖維比電阻高、毛羽多,以及滌綸纖維吸濕性小等特點,采用PVA1799、變性淀粉為主漿料,配以丙烯酸類漿料和相關(guān)助劑。具體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漿料配方
1.3 漿膜制備
分別將兩種配方漿料制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3%的漿液200 ml,升溫至95 ℃保溫30 min,然后冷卻至50 ℃左右待用。將80 ml漿液澆制在聚酯膠片上,干燥成膜后待用。由兩種配方漿液制成的漿膜外觀如圖1、圖2所示。
1.4 上漿工藝
分別將兩種配方漿料調(diào)制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8%的漿液700 ml,在ASS3000型全自動單紗漿紗機上對細度為13 tex的Modal80/T20混紡紗進行上漿,其工藝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上漿工藝參數(shù)
注:黏度值是用YT821漏斗式黏度計測得的。
1.5 測試方法
(1)漿液黏度穩(wěn)定性 分別將兩種配方漿料制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6%的漿液,在恒溫水浴鍋中加熱到95 ℃開始計時,每30 min測定一次黏度值,共保溫3 h,測定6次(在保溫1 h時測定的黏度值即為該漿液的黏度值);后5次測定的黏度值極差與95 ℃保溫1 h測定的黏度值的比值即為黏度波動率[3]。
(2)漿膜的強伸性 將漿膜裁成120 mm×5 mm的長條,在HD021N+型電子單紗測試儀上進行測試;設(shè)定隔距長度100 mm,拉伸速度500 mm/min,實驗10次;同時記錄強力值F(cN)和斷裂伸長率E(%),計算其平均值。
(3)漿膜的吸濕性 將漿膜裁成70mm的圓形,放在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后稱重,然后將試樣放入調(diào)溫調(diào)濕箱內(nèi)吸濕平衡24h,取出后試樣稱重。
(4)漿膜的水溶速率 將漿膜裁成長100mm×寬10mm的長條,在長度方向的中間處畫一直線為記號。然后將漿膜浸入80 ℃水中,待水平面與漿膜中間記號線重合時立即按動秒表開始計時;到浸沒于水中的一段漿膜斷脫時按下秒表終止計時,此時秒表顯示的時間秒數(shù)即為漿膜的水溶速率。每種漿膜測10組數(shù)據(jù),求其平均值。
(5)漿紗耐磨性 漿紗耐磨性在Y731型抱合力機上測試,測試條件為室溫,紗線靜態(tài)張力200cN,磨片自壓240g,磨片空載往返速率143次/min。測試30次,記錄耐磨次數(shù),計算平均值。
(6)漿紗強伸性 紗線強力在HD021N電子單紗強力儀上測試,拉伸速度500mm/min,夾口間距500mm,每組測試30次,取其平均值。斷裂伸長率對漿紗質(zhì)量有較大影響,減伸率相對較小為好[4]。
(7)漿紗毛羽指數(shù) 毛羽指數(shù)是指10cm長紗線內(nèi)單側(cè)長達3mm的毛羽根數(shù)。紗線毛羽在YG171A毛羽儀上進行測試,紗線通過速度30m/min;每次測試紗線長度為1m,每組共測30次,取其平均值。
(8)漿紗增強率和減伸率 紗線強力在HD021N電子單紗強力儀上測試,夾口間距500mm,拉伸速度500mm/min,每組測試30次,取其平均值。斷裂伸長率對漿紗質(zhì)量有較大影響,減伸率相對較小為好[5]。
(9)退漿率
退漿率測試采用堿液退漿法,稱重精確至0.001g,計算公式為:
(1)
式中S——退漿率(%);W0——試樣退漿前干燥質(zhì)量(g);W1——試樣退漿后干燥質(zhì)量(g);β——毛羽損失率(%)。
2.1 漿液黏度的熱穩(wěn)定性
兩種配方的漿液黏度熱穩(wěn)定性測試值如表3所示。
表3 黏度熱穩(wěn)定性
從表3可看出,兩種配方的黏度熱穩(wěn)定性都較好,其中2#配方的黏度熱穩(wěn)定性最好為95.29%。
2.2 漿膜性能
兩種配方漿膜的厚度、水溶性、強伸性能測試值如表4所示。從表4可看出,2#配方的漿膜厚度較小,水溶性較好有利于退漿;且其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均優(yōu)于1#配方。
2.3 漿紗性能
原紗、上漿紗的各項性能測試結(jié)果如表5所示,紗線的表面形態(tài)見圖3。
從表5可看出,1#配方上漿紗的耐磨性較差,織造中易發(fā)生斷頭;2#配方的耐磨性較好,能滿足織造要求。
表4 兩種配方漿膜測試值
表5 原紗和上漿紗性能測試值
圖3顯示未上漿原紗結(jié)構(gòu)松散,而兩個配方的上漿紗毛羽貼伏基本不外露,表明紗線結(jié)構(gòu)緊密有利于織造開口清晰。即采用對比分析法優(yōu)選出的適合細度為13tex的Modal80/T20混紡紗上漿的漿料配方為:PVA1799 15%,變性淀粉35%,聚丙烯酸10%,SPR-SC30%,蠟片5%,抗靜電劑5%。
以漿料SPR-SC為主的漿料配方其漿液黏度穩(wěn)定性好,漿膜較薄,漿膜水溶性好有利于上漿。且采用SPR-SC漿料部分取代了PVA,其上漿紗的各項性能均有所提高,特別是在毛羽降低率和增磨率上改善明顯,達到了Modal80/T20混紡紗的上漿要求。即優(yōu)選漿料配方為:PVA1799 15%,變性淀粉35%,聚丙烯酸10%,SPR-SC30%,蠟片5%,抗靜電劑5%。
[1] 李新娥,張江燕.Modal產(chǎn)品織部工藝的優(yōu)化[J].棉紡織技術(shù),2003,31(5):48-50.
[2] 周永元.紡織漿料學(xué)[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3] 沈艷琴,武海良,錢 現(xiàn),等.PEO-酚醛樹脂絡(luò)合物改善淀粉漿液性能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xué)學(xué)報,2010,24(6):713-717.
[4] 時春瑞.漿紗質(zhì)量的評價指標(biāo)及漿料上漿性能測試[J].四川紡織科技,2003,(4):43-44,46.
[5] 周永元.漿紗合理質(zhì)量指標(biāo)的探索[J].紡織學(xué)報,1990,11(4):158-161.
Optimization of Modal 80/Polyester 20 Sizing Process
WANG Hai-ni,GUO Yan,QIAN Xian
(College of Textile & Material,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 China)
Two kinds of sizing formula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higher specific resistance, high hairiness and poor wear resistance of Modal80/T20 blended yarn. The sizing properties and film properties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hairiness index and desizing rate were tested for two formulation sizing on Modal80/T20 blended yarn. Finally the sizing formula was optimized for Modal80/polyester20 blended yarn.
M80/T 20 blended yarn; warp sizing; sizing formula; sizing property
2016-03-27;
2016-04-02
王海妮(1992-),女,陜西西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紡織新材料、新技術(shù)開發(fā)與應(yīng)用,E-mail:1677075173@qq.com。
TS105.21
B
1673-0356(2016)06-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