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婷 王 鵑 馮 天
(作者單位:云南廣播電視臺)
?
如何做好人物訪談節(jié)目策劃
范小婷 王鵑 馮天
(作者單位:云南廣播電視臺)
摘 要: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豫,亦作“預”,是出自于《禮記·中庸》的名句,意思是: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有計劃,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這里的“預”也可以指計劃、策劃。因此,這句話也適用于形容人物訪談節(jié)目拍攝之前,需要有詳細的策劃方案。
關鍵詞:人物訪談;策劃
人物訪談,顧名思義,是以某一個或幾個人物為主,應用材料和故事圍繞其展開。比如《面對面》《魯豫有約》等都是人物訪談。這類節(jié)目是主持人在營造出來的、適合交流的時空環(huán)境中,通過有效溝通、深入探詢,不斷展示訪談人物的人生經歷,揭示其內心世界的節(jié)目樣式。因為被采訪的嘉賓各有特色,有不同的生活軌跡和性格特點;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理想感悟,所以節(jié)目在確定邀請嘉賓后,就應針對嘉賓特點制定詳細的訪談策劃。這樣才能保障節(jié)目有質量、有質感的呈現,才能使主持人和工作人員做到“心里有數”,錄制過程中更好地挖掘人物內心世界和不為人知的故事,做出一期有深度、有內涵、有趣味的訪談類節(jié)目。因此,制定一份出色的人物訪談策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溝通過程中,編導必須尊重嘉賓的生活習慣、工作規(guī)律等。這樣在溝通時才會提高效率,使嘉賓有一種被尊重和重視的感覺,從而為進一步深入地策劃訪談打下基礎。這是訪談節(jié)目編導必須提前做的基本工作,而且收集過程中必須細致、認真、精確,不能應付了事。
實際上策劃是對信息本身的再生產,就是選題策劃的著眼點應放在觀眾對信息的需求和時代要求上。比如,編導在收集資料時,往往會發(fā)現重復信息很多,很多故事或經歷,其他節(jié)目或采訪已經用過,這就需要編導具有一雙慧眼,能挖掘到其他節(jié)目未曾注意,但有特色、能展開的點,或者與嘉賓多次溝通,了解嘉賓的興趣和不為人知的趣事、經歷,進而做出與眾不同的策劃,做出不同以往的節(jié)目,讓觀眾了解嘉賓的真實信息。
策劃包括訪談目的、效果、結構、主持人要求、嘉賓要求、嘉賓特點、訪談的具體問題,等等。這需要編導細心地去整理訪談的相關資料,結合嘉賓的特點、宣傳主題,設置不同節(jié)目的結構。
小切口,大視野,可以在平凡的信息中找出不平凡的亮點,在普通的現象中挖掘出深邃的哲理,采用個性和情節(jié)化的故事手法講述內容。如果編導要表現嘉賓的一些思想觀點和智慧,可以通過文學手法,形象地再現這些要表現的理念。比如,用小說的筆法講述故事,展示人物性格;讓故事成為節(jié)目開端,故事化的開端總能在較短時間內吸引觀眾,以小見大,以個體代替整體,將個人經歷推及到自己或觀眾身邊的人,從而使策劃案變得清晰具體,觀眾對這類話題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主持人的提問方式和語言構成,是一個好的訪談策劃和訪談節(jié)目必須具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需要主持人錄制節(jié)目前充分了解嘉賓、不斷與編導溝通,找到能與嘉賓產生互動的提問方式。訪談節(jié)目雖然以說話為主,但無論是主持人,還是訪談嘉賓,都會有思維和認知的思想碰撞。在訪談中,主持人可以通過追問,挖掘出嘉賓身上不尋常的故事,并以巧妙的方式展示他們的個性特點,這將會在整個訪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甚至可以讓訪談“活”起來。觀眾看訪談節(jié)目,期待的不僅僅是電視上被訪者的形象、言語,還有被訪者身上的故事,特別是一些不能經歷到的陌生化故事。同時,在訪談中,主持人時常需要積極調動被采訪者的談話情緒,抓住能夠體現人物個性魅力的細節(jié)加以放大,以充分展現嘉賓“有形有聲”的個性。
訪談節(jié)目一般時間都很長。當下,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即使看電視也不會長期鎖定在一個頻道。抓住觀眾的收視心理,就要不斷讓訪談節(jié)目出新、出變。比如,在訪談幾分鐘后,加一個小故事;巧妙設置問題,制造懸念,讓觀眾去思考,等等??傊?,不要讓電視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在訪談節(jié)目策劃中充分考慮和應用以上幾點,就能在錄制前使主持人和編導都能熟知節(jié)目亮點,讓主持人自信從容地與嘉賓展開交流,在現場挖掘嘉賓身上的更多發(fā)光處,甚至可以在臨時發(fā)揮的基礎上,突破和找尋更多驚喜,所以說凡事預則立,對訪談節(jié)目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