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傳《我的奮斗》在德國被禁70年后,從1月8日起,由慕尼黑當代史研究所編輯的、含有注釋的《我的奮斗》完整版將上市銷售。此書約2000頁,幾乎是原版的兩倍厚,售價59歐元。在3500多條注釋中,德國歷史學家試圖戳穿《我的奮斗》所宣揚的極端思想,逐一批駁希特勒的政治宣傳。但此事仍在德國引發(fā)激烈爭議,支持者主張借此戳穿希特勒的政治謊言,而反對者則擔心“潘多拉的盒子”或被打開,希特勒宣揚的極端思想可能死灰復燃。
這本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書”自1945年后在德國被禁止再版。二戰(zhàn)后,同盟國將希特勒文稿的所有權轉(zhuǎn)交給了巴伐利亞州政府,因為希特勒死前的登記住址一直在該州首府慕尼黑。巴伐利亞州繼承《我的奮斗》版權后,一直致力于阻止該書再版。然而,根據(jù)相關法規(guī),在作者去世70年后,版權就會自然失效。也就是說,在2015年12月31日之后,巴伐利亞州不再擁有《我的奮斗》的版權。面對這一局面,德國政府提前謀劃,一是認定在德國出版《我的奮斗》原版違法,觸犯了有關禁止煽動民眾的法律條款;二是慕尼黑當代史研究所早早開始了準備,在版權失效時推出一套科學批判版的《我的奮斗》,以避免版權濫用以及過度商業(yè)化。
《我的奮斗》以希特勒個人傳記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經(jīng)歷及世界觀,最核心的思想為宣揚德國與奧地利合并以及反猶太主義。在納粹德國戰(zhàn)敗后,此書因宣揚納粹主義思想,在不少國家的出版發(fā)行都受到法律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