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玉(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政部 廣西桂林 541001)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問題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探索
——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例
王瓊玉(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思政部 廣西桂林 541001)
問題式教學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一種常用教學法,它能提高基礎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以愛國主義教育內(nèi)容為例,通過問題式教學法,幫助學生撥開一些思想的迷霧,提升一些分析問題的能力,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落實在學生的實際行動上。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問題式教學法;愛國主義
問題式教學法是高?!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一種常用教學法,它能提高基礎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以第二章“弘揚中國精神,共筑精神家園”中第二節(jié)愛國主義內(nèi)容為例,采用問題式教學法,通過設問問題,讓學生先進行思考分析回答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糾偏答疑,然后再由學生就愛國主義教育的內(nèi)容向教師提問,通過這樣的雙邊互動,幫助學生撥開一些思想的迷霧,提升一些分析問題的能力,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1.教學對象和學生情況的了解。教學對象:政治與管理學系15級非師范專業(yè),數(shù)學與計算機系16級非師范專業(yè)學生。學情:因為不是專業(yè)課程,學生對本門課程普遍有輕視程度, 而對大學里的愛國主義教育認為說教的多,有用的少,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一個普通人物愛與不愛都無關緊要,對愛國主義的認識多屬感性理解,而對于理性愛國尚待提高認識。
2.教學要求:通過問題式教學法,圍繞問題這一信息載體,通過學生先思考談認識,再由教師總結(jié)引導,來實現(xiàn)對該教學內(nèi)容的有機整合和有效傳播,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學習的自覺性、探索性;把感性的認識上升為理性的認識,使愛國主義融為學生的思想,化為學生的行動。
3.使用的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
4.要解決的教學重點:當代大學生為什么要愛國?大學生該怎樣愛國?
5.教學的難點:“愛中國,但不愛社會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政府”,行得通嗎?為什么?
6.上課的時數(shù):2課時
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一個學習班分為3個小組,對探討問題進行抽簽,以抽簽的題目序號作為本小組任務。
1.第一階段(課前的準備工作):在學習完第一節(jié)“中國精神的傳承與價值”的后,先給出第二節(jié)“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思考問題,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學第二節(jié)和針對教師給出的探討問題收集相應的材料,對理解有困難的問題或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在第三階段向老師提問,讓老師來解惑答疑。
2.第二階段(實踐的第一環(huán)節(jié)):首先,老師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問題的解讀(0.5學時);其次,是由學生回答問題,老師在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后,對問題加以剖析,不足的加以補充,錯誤的予以糾正(1學時)。教師對探討問題的解讀要點:
(1)、當代大學生為什么要愛自己的祖國?從感性的理由到理論的依據(jù),層層深入講透。如講感性的理由時,可以表述為“祖國是母親,孩子愛母親不需要理由。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講理論依據(jù)時,首先要講清個人與祖國的關系:一是相互依存;二是祖國對個人的意義;三是個人對祖國的責任。其次要講清“國家既是人們物質(zhì)利益的寄托,更是人們精神家園的寄托”。
(2)、當代大學生該怎樣愛國?以央視公益廣告“今天我們這樣愛國”的為引子,引導學生明白:今天的愛國就是“從小事做起,愛你身邊值得愛的人、事、物”;今天的愛國就是要“做好你自己,最主要是做好本職工作,遵紀守法”,就是要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在以不越過法律的前提下表達愛國訴求,即要理性愛國。
(3)、在當代,“愛中國,但不愛社會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政府 ”,行得通嗎?為什么?對于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來說,行不通。因為它們之間具有深刻的內(nèi)在一致性。社會主義的中國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集中代表和體現(xiàn)著國家、民族與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之所以愛社會主義、中國政府、中國共產(chǎn)黨,是因為“它們”是“為國人共謀安寧幸福之團體”。對于香港澳門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我們不能要求他們都擁護社會主義,但是至少不能反對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否則就不是愛祖國。
3.第三階段:學生問,老師答。每個學習小組向任課老師各問1---3個問題。要求:問題的內(nèi)容關涉愛國主義方面的,問題來自于生活實際,它是我們對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與反思,要體現(xiàn)一定深度和寬度。(0.5學時)
1.問題的設計是關鍵。如這一節(jié)的重點是“大學生為什么要愛國?”的問題,如果不從理論和思想的高度幫助學生認識、理解、認同,就很難在行動上要求“大學生該怎么樣愛國?”,化愛國精神為具體的愛國行動。為了確保問題式教學法的實施,教師必須吃透大綱和教材,把握重點,使選擇的探討問題具有重點價值。
2.學生問,老師答的環(huán)節(jié),凸顯了老師解惑答疑和撥開思想迷霧的作用?!耙墒撬贾?,學之端”,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跟學生的對話,讓學生明白在開放和包容的大背景下,愛國的方式具有多樣性,要分清形式上的愛國與實質(zhì)上的愛國,不要成為一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和偽愛國者。
3.問題式教學法,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xiàn)。問題式教學法以問題為牽引,在“愛國主義是什么,為什么要愛國和怎樣愛國”的過程中,學生全程參與問題的探討和分析,這既是問題式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要。
4.需要改進和提高的方面:在問題的設計方面,一定要貼近學生,讓問題有“親切感”,才能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對時間的把控要感性,更要理性,所以最好規(guī)定對問題的回答的具體時間要求;問題式教學法更需要提升教師自身理論功底和靈活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有底氣,也讓課堂更生動活潑,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的。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54
王瓊玉(1966-)女,苗族,廣西資源縣人,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科部副教授,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