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明++何亮華
摘 要:在不同水溫、鹽度條件下檢測了不同規(guī)格魚尾楔蚌的耗氧率,研究發(fā)現(xiàn)當水溫在20-25 ℃范圍內(nèi),耗氧率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升高,超過25 ℃,耗氧率則隨之下降;在鹽度(0~32‰)范圍內(nèi),耗氧率隨著鹽度的升高而下降。本文從耗氧率的角度探討溫度和鹽度對魚尾楔蚌呼吸功能的影響。
關鍵詞:魚尾楔蚌;水溫;鹽度;耗氧率
魚尾楔蚌(Cuneopsis pisciculus),隸屬于瓣鰓綱(Lamellibranchia)、蚌目(Unionoida)、蚌科(Unionidae)、楔蚌屬(Cuneopsis) [1]。魚尾楔蚌個體比較大、遷移性較小、生活史較長,因此其較容易采集。其主要攝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包括硅藻、綠藻、輪蟲與原生動物等,是一種典型的濾食性動物。魚尾楔蚌生活在以泥、泥砂為底質的池沼、溝渠、江河和湖泊中,其主要是分布于通海江河的咸淡水交匯處[2]。魚尾楔蚌的分布區(qū)域與密度大小也受到水體中總磷、氨氮、銅和鉻等這些理化因子,尤其是COD的變化等的制約[3]。
呼吸是貝類生命活動過程中最基本的生理新陳代謝活動之一,也是貝類能量學研究一項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通過對養(yǎng)殖的供氧耗氧水平、適宜的放養(yǎng)密度和自然水域貝類增殖密度控制等方面的探究討論從而為淡水貝類的耗氧率提供理論依據(jù)[4]。呼吸代謝不僅可反映貝類的生理狀態(tài)特征,而且也可反映環(huán)境條件等理化因素對貝類生理活動的影響。
近幾年來,隨著魚、蝦、貝混養(yǎng)技術的逐步發(fā)展,水產(chǎn)相關行業(yè)對貝類的呼吸和排泄等的有關研究也已大興開展;如在海水貝類方面,王芳等[5]研究了溫度對菲律賓蛤仔和櫛孔扇貝等的呼吸與排泄的影響,楊紅生等[6]研究了溫度對墨西哥海灣扇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響;在淡水貝類方面,劉其根等[7]對河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進行了相關研究,曾麗璇[8]研究了鎘和腐殖酸共存情況下河蜆對鎘的釋放和蓄積。面對水產(chǎn)漁業(yè)水域中重金屬污染的種類、濃度等因素的增多,水域的污染狀況更加多變、繁雜,已普遍認為耗氧率和排氨率這兩項指標的變化可作為反映水產(chǎn)品呼吸和排泄過程中有關部分毒性的敏感性指標中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9]。
呼吸代謝是貝類生命活動過程中基本的生理活動,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水溫、鹽度及個體規(guī)格對貝類代謝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分布于福州閩江水域的淡水貝類魚尾楔蚌,各季節(jié)性水溫對其生長代謝有何影響,潮汐的退漲導致水體的鹽度產(chǎn)生變化,從而對該水域的淡水貝類影響如何,目前尚未有相關研究報道。本文主要是通過探究討論水溫、鹽度及規(guī)格大小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為魚尾楔蚌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積累理論基礎,為閩江水域淡水貝類相關資源進行保護和增養(yǎng)殖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實驗用淡水貝類魚尾楔蚌采至福州閩江洪山橋段,采回后,先用軟毛刷去除其表面所帶有的附著物,洗滌干凈,將其暫養(yǎng)于實驗室的水族箱內(nèi)。按魚尾楔蚌規(guī)格的大小將其分為小、中、大三組規(guī)格,具體詳見表1。
2.963±0.101 注:魚尾楔蚌濕質量與軟體部干質量的測定計量單位為克(g),魚尾楔蚌殼長和殼寬的測定計量單位為厘米(cm)。)WW、DW、LS、HS分別表示的含義如下:WW:魚尾楔蚌的濕質量; DW:魚尾楔蚌軟體部的干質量;LS:魚尾楔蚌的殼長(即殼高);HS:魚尾楔蚌的殼寬。
1.2 試驗方法
使用1 L的廣口瓶作為其生長代謝瓶,采用恒溫水浴鍋對其生長代謝過程進行溫度控制,水溫梯度,分別為:20、25、30 ℃;鹽度梯度為0‰、2‰、4‰、8‰、16‰、32‰,每組10只魚尾楔蚌,每組均設一個沒有魚尾楔蚌的廣口瓶作為空白對照。用液體石蠟將代謝瓶均封閉,用帶有玻璃導管的橡皮塞蓋塞住,玻璃導管的一端伸入代謝瓶中,另一端外部套上乳膠管,并用小木夾子夾住,以便實驗結束后取出水樣。每次代謝實驗需持續(xù)2 h,歷時結束后再測定其代謝瓶中2 h內(nèi)的溶氧變化,溶氧的測定采用碘量法。根據(jù)實驗所測得的溶氧變化,從而計算出其在實驗時間內(nèi)的耗氧率。
1.3 計算方法
依據(jù)實驗前后代謝瓶內(nèi)水中DO的初始含量,根據(jù)下列公式從而計算出魚尾楔蚌的耗氧率:
OR=[(DO0-DOt)×V]/(W×t)
式中:DO0和DOt為實驗開始和結束時水中DO含量(mg·L-1), W為魚尾楔蚌軟體部干重(g),V為代謝瓶中水的體積(L),t為實驗持續(xù)時間(h),OR為單位體重耗氧率( mg·g-1·h-1)。
2 實驗結果
2.1 水溫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圖1 水溫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三種不同大小規(guī)格的魚尾楔蚌在3個不同溫度(20、25、30 ℃)組下的耗氧率具體情況詳見如圖1。三種規(guī)格魚尾楔蚌耗氧率受溫度的影響比較相似。即在一定的水溫范圍內(nèi),隨水溫的升高魚尾楔蚌的耗氧率跟著增加,當溫度超過一定值后,隨溫度的升高魚尾楔蚌的耗氧率反而降低。
2.2 鹽度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三種不同規(guī)格的魚尾楔蚌在20、25、30 ℃ 3個不同的水溫組下的耗氧率隨鹽度的變化情況分別見圖2-圖4。從中可知,三種不同大小規(guī)格的魚尾楔蚌在不同的水溫下,其耗氧率均隨鹽度的增大而降低。
圖2 不同鹽度對小規(guī)格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圖3 不同鹽度對中規(guī)格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圖4 不同鹽度對大規(guī)格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3 討論
3.1 水溫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呼吸和排泄是自然界所有生物體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新陳代謝活動之一。而生物體的耗氧率大小是本身代謝活動強弱的直接反映。劉其根[5]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河蜆規(guī)格的體重大小,當水溫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河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隨著水溫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水溫過高的情況下,就會對它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當水溫溫度為20 ℃和30 ℃時,河蜆的耗氧率明顯低于水溫值為25 ℃時的耗氧率。在本研究中,當水溫在25 ℃時魚尾楔蚌的耗氧率達到最高,但水溫降低到20 ℃或升高到30 ℃時,其耗氧率都明顯急劇下降,此結論與上述結果相似。水溫在25 ℃附近時是適合魚尾楔蚌生活的合適范圍,當水溫降低或升高時,魚尾楔蚌會產(chǎn)生一定的不適應表現(xiàn),從而對其代謝活性產(chǎn)生一定影響,便導致魚尾楔蚌耗氧率的降低。水溫對魚尾楔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響較為繁復和復雜。但是總體來說,不論魚尾楔蚌規(guī)格的大小,其在一定的水溫范圍內(nèi),魚尾楔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是隨著其水溫的升高而增加,但當水溫過高時,便對它的生長代謝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據(jù)最終實驗結果推論,當魚尾楔蚌的耗氧率達到最大值時,其水溫在25 ℃左右,水溫高于25 ℃時,魚尾楔蚌的耗氧率顯著降低,即對魚尾楔蚌的生長代謝產(chǎn)生了一定的抑制性。
3.2 鹽度對魚尾楔蚌耗氧率的影響
鹽度大小也是影響貝類呼吸代謝極為重要的環(huán)境因子之一,貝類魚尾楔蚌的生理生長代謝明顯受鹽度變化的影響。范德朋等[10]通過研究縊蟶的耗氧率發(fā)現(xiàn),當鹽度在6‰~22‰范圍時,縊蟶的耗氧率隨鹽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鹽度為22‰時其耗氧率達到最大值。當鹽度在22‰~30‰范圍時,縊蟶的耗氧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Flecther[11]、davenport等[12]分別對貽貝的研究與navarpo[13]對雙殼類的研究也皆得出了相似的結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魚尾楔蚌在25 ℃和22‰鹽度條件下耗氧率最大,活力最強。
參考文獻:
[1]
趙文.水生生物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8): 305-306
[2] 劉敏,熊邦喜.河蜆的生態(tài)習性及其對重金屬的富集作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1):221-224
[3] 凌去非,宋學宏.昆承湖河蜆資源及水體理化因子的初步探討[J].水利漁業(yè),2001,21(1):44-46
[4] 劉勇,施坤濤,張少華.雙殼貝類呼吸代謝的研究進展[J].南方水產(chǎn),2007,25(4):3-7
[5] 王芳,董雙林,李德尚.菲律賓蛤仔和櫛孔扇貝的呼吸與排泄的研究[J].水產(chǎn)學報,1997,21(3): 252-257
[6] 楊紅生,張濤,王萍,等.溫度對墨西哥海灣扇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響[J].海洋學報,1998,20(4):91-96
[7] 劉其根,沈和定,周洪琪,等.河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上海水產(chǎn)大學學報[J].1999,12-8(4):299-300
[8] 曾麗璇,吳宏海.水體腐殖酸影響下河蜆對低濃度鎘的蓄積和釋放[J].生態(tài)科學,2006 ,25(3) :240-242
[9] Cheung SG, Cheung RYH. Effect of heavymetalsonoxygen consumption and ammonia excretion in creenlipped mussels[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95, 31(4-12): 381-386
[10] 范德朋,潘魯青,馬生.溫度對縊蟶耗氧率和排氮率的影響[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2002,32(1): 56-62
[11] Davenport J, Fletcher J S.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estuarine mantle cavity conditions upon the activity of the frontal gill of Mytilus edulis[J]. J Mar Biol Ass UK, 1978, 58(3): 671-681
[12] Livingstond D R, Widows J, Fieth P.Aspects of nitrogen metabolism of the common mussel Mytilus edulis: adaptation to abrupt and fluctuating changes in salinity[J]. Mar Biol, 1979, 53(1): 41-55
[13] Navarpo J M..Th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Choromytilus chorus (Molina,1782) (Bivalvia: Mytilidae)[J]. J Exp Mar Biol Ecol, 1988, 122(1): 19-33.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