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妮斯·泰達路斯
雅加達一個叫“紅鯊魚”的薩摩亞餅店里,店主安迪異乎尋常地忙碌著。就在幾天前,超強臺風襲擊了包括他的故鄉(xiāng)薩摩亞在內(nèi)的多個地區(qū),給當?shù)貛砹藲缧缘拇驌?。除了要回答顧客們對他老家親人的關(guān)切和問候外,他還忙著接收當?shù)睾眯娜司柚囊挛铩?/p>
在前來捐獻的人群中,安迪注意到一個老婦人靜靜地站在一旁。她穿著棕色棉衫,看上去有七十多歲了。他們目光相遇時,老婦人飛快地走上前,把一個手提袋塞在安迪手里,告訴安迪這是送給薩摩亞災(zāi)民的。安迪打開手提袋看到里面裝著的是一捆百元面值的美鈔。安迪請老婦人稍等,以便為她開一張收條,然后開始數(shù)那些錢,?。≌?.5萬美元——可以兌換150萬印尼盾!
安迪告訴老婦人不知道該不該一下子收她這么多錢,“您為什么要把這么多錢送到我這兒來呢?何不送到那些有名的慈善組織去?”安迪問。
“因為你來自薩摩亞?!崩蠇D人答道,“我相信你,知道你一定會用來幫助你故土的人民,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心人。”然后她說起幾個月前的一天,當她路過這家餅店時被薩摩亞薯餅香味吸引過來?!爱敃r你告訴我那香味是烹飪薩摩亞薯餅時散發(fā)的,你還熱情地邀請我在這里品嘗薯餅?!崩蠇D人娓娓道來,“當時我身上的錢不夠吃一個薯餅,在我拒絕你的邀請的時候,你已經(jīng)用飯盒給我盛滿了香噴噴的薯餅,并且分文不取?!?/p>
當時的細節(jié)安迪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但是他牢牢記著父母曾告訴他的一個古老習俗。在大多數(shù)薩摩亞的鄉(xiāng)村里,家家戶戶都保留著這樣一個習慣:做薩摩亞薯餅時,一定要多下一些米粉。這樣,每當風塵仆仆的過路人進門歇歇腳時不至于餓著肚子離開。
安迪打算用老婦人捐的那筆巨款為那些在臺風襲擊后一無所有的人建一些房子?!澳俏焕蠇D人的善舉使我十分感動,我打算回老家一趟親自為他們建好房子,讓受災(zāi)的人們明白,只要互幫互助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卑驳线@樣說。
(王傳生摘自《新民晚報》2015年8月23日,圖/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