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父母年事已高,住在鄉(xiāng)下,閑不住,每天田里土里勞作,不知疲憊。
周末,開車回去看望父母。兩位老人正在田里忙碌,蔬菜茂盛,瓜果累累。見到我回來,父母很是開心,絲瓜、辣椒、空心菜、玉米、苦瓜、黃瓜、綠豆、毛豆……準(zhǔn)備了幾大袋,后備廂被塞得嚴(yán)嚴(yán)實實。我說:“根本吃不了這么多,冰箱里也放不下。”父母說:“吃不了就送人,同事、鄰居、朋友都送一些,來來往往可加深感情?!睕]辦法,只好照單全收。
午休的時候,偷偷放了1000元錢到母親的枕頭底下。誰知,晚上回城,剛拐出家門口,就接到母親的電話:“你給的1000元錢我只要了200元,剩下的800元我放在你背包的里袋里。你們在城里過日子,用錢的地方多?!睊斓綦娫?,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兒子看著,突然說:“媽,外公外婆的菜那么好,你為什么不幫他們賣掉呢?”是個好辦法,可我哪有時間去賣菜。父母家到城里有幾十里,出去賣也不方便。但兒子的話還是提醒了我,我調(diào)轉(zhuǎn)車頭,再回父母家,說:“爸,媽,我們單位打電話來要買菜,你們賣不?”老人一聽很開心,立即又準(zhǔn)備了幾袋,我把它們綁到車頂行李架上。然后,我給母親1000元:“賣菜的錢,您收著。”這次母親沒有拒絕,卻嚷嚷著要把那200元退給我,我立刻發(fā)動車子跑了。
第二天,我把大部分菜拖到了單位,然后挨部門發(fā)通知,要菜的同事可以自取,免費的。下午菜已不見,茶幾上卻有了一個精致的紙盒,還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孝心菜店,無人售菜。”盒中是錢,同事們拿菜后留下的。
從此,公司里類似我這樣父母在鄉(xiāng)下的同事,隔三岔五回家,也會帶回大包的菜,放到公司里的孝心菜店。孝心菜店的菜始終沒有明碼標(biāo)價,因為愛心無價。還聽說,不少同事把賣菜的錢捐給了需要的人。
(梅之傲摘自《常州晚報》2015年9月3日,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