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鋒
(解放軍91404部隊,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總體工程·
基于OBA表自適應生成方法的單脈沖二次雷達角度測量
王西鋒
(解放軍91404部隊,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測角精度是單脈沖二次監(jiān)視雷達的重要指標偏離瞄準軸角(OBA)表反映了天線和差比與目標偏離瞄準軸角度間的關(guān)系,是單脈沖二次雷達能夠正確測量目標角度的關(guān)鍵所在。針對實際工程中雷達原始OBA表數(shù)據(jù)無法直接獲取,以及無法實際測量天線參數(shù)的情況,文中提出了基于OBA表自適應生成方法的單脈沖二次雷達角度測量方法,詳細介紹了該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實現(xiàn)步驟。二次雷達錄取設(shè)備實際工程中的現(xiàn)場聯(lián)試結(jié)果表明:通過誤差統(tǒng)計的方法自適應生成的OBA表,為目標方位的提取提供了較精確的修正數(shù)據(jù),大大地提高了目標的方位測量精度。
單脈沖二次雷達;OBA誤差統(tǒng)計表;和差比
二次雷達是以地面設(shè)備詢問和機載設(shè)備應答的方式實現(xiàn)目標定位,地面詢問頻率為1 030 MHz,機載設(shè)備的應答頻率為1 090 MHz。二次雷達天線的波束寬度受到天線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很窄。非單脈沖體制的二次雷達定位目標的方位精度取決于天線波束寬度,一般不優(yōu)于0.25°。單脈沖體制的二次雷達利用天線和差通道接收到的信號比幅關(guān)系,可以精確地測量每一個應答脈沖偏離天線瞄準軸的角度,大大地提高了目標的方位測量精度[1-2](其方位測量精度一般優(yōu)于0.07°)。
單脈沖技術(shù)是一種雷達的精確測角技術(shù)。從理論上講,單脈沖雷達只需接收一個應答碼串,就能獲得目標的角度信息,精確地確定目標的角度。
單脈沖二次雷達天線有三個波束,即和波束(Σ)、差波束(Δ)和控制波束(Ω)。應答信號被天線的三個波束所接收,來自天線三個通道的輸出分別接到各自的接收機,即和接收機(Σ)、差(Δ)接收機和控制(Ω)通道接收機。單脈沖雷達接收機包括Σ、Δ、Ω三個通道的接收處理。
單脈沖測角原理如圖1所示。從圖上可看出,差波束中心有一個又窄又深的零值,若存在應答信號,且偏離瞄準軸的角度為Δθ,該信號同時被天線的和波束和差波束接收并被檢測。從天線的方向性圖可以看出,目標越接近波束中心差波束的增益越小,差通道所輸出的信號強度越小,根據(jù)Σ通道與Δ通道的比值,可以得到目標偏離天線瞄準軸的角度,利用Σ接收信號與Δ接收信號的相位是同相還是反相而知其偏離軸向的那一邊。有了Δ通道的信號,雷達憑借任何一次應答或脈沖就能測知目標偏離天線瞄準軸的角度值[3-6]。
單脈沖雷達目標的方位角是當前天線方位加上目標偏離瞄準軸角(OBA),而OBA值是通過和波束(Σ)與差波束(Δ)的信號比值(和差比)查詢OBA表得到的。為了比較準地得出目標的方位,必須收滿主瓣內(nèi)應答,然后對一批目標所有應答的角度測量計算結(jié)果求平均,最后得到目標的單脈沖方位估值[7-8]。
圖1 單脈沖二次雷達測角原理
單脈沖雷達目標的方位角是當前天線方位加上偏離瞄準軸角(OBA),而OBA值是通過和差比(SDR)平均值查詢OBA表得到的。SDR的計算方法為
SDR=和log(Σ)-差log(Δ)
(1)
在單脈沖二次雷達目標角度測量過程中,OBA表反映了天線和差比與目標偏離瞄準軸角度間的關(guān)系,是單脈沖二次雷達能夠正確測量目標角度的關(guān)鍵[9-10]。
OBA表可以通過對天線的實際測量獲得,但精確測量天線波瓣圖或測量和差比與目標偏離瞄準軸角的關(guān)系一般較困難。本文研究的OBA表自適應生成方法可在不知道雷達原始OBA表數(shù)據(jù),也無法實際測量天線參數(shù)的情況下,通過誤差統(tǒng)計的方法實現(xiàn)了OBA表自適應生成,從而取得較高的目標角度測量精度。OBA表自適應生成的具體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點:
1)設(shè)置OBA表初始值
OBA表具有以下三點規(guī)律:(1) 目標偏離天線軸越遠,SDR值越小,OBA值越大;(2) 目標偏離天線兩邊具有對稱性;(3) 目標偏離天線軸角度最大值小于天線波瓣寬度(一般為2.5°)。
OBA表可以用圖形表示,其橫坐標為SDR值,縱坐標為OBA值。OBA表初始值如圖2所示。
圖2 OBA表初始值
圖2中SDR取最大值(±511)時,表示目標最靠近天線軸心,此時目標的偏離角度最小,設(shè)為0;SDR為0時,表示目標偏離天線軸心最遠,取目標偏離天線軸心最大值±2.5°。
2)計算單周期目標角度
根據(jù)應答回波的SDR值查OBA表獲得目標偏離瞄準軸角,加上當前天線方位,獲得單周期內(nèi)目標角度,如圖3中的θ1~θn。
圖3 單周期目標角度
3)統(tǒng)計角度誤差值生成誤差統(tǒng)計表
用單周期目標角度減去目標平均角度,得到各周期的OBA計算角度誤差,如Errore1~ Errore2。該誤差與各周期里的SDR值相對應,生成OBA誤差統(tǒng)計表。目標的方位為
(2)
則各周期的角度誤差為
(3)
4)用誤差統(tǒng)計表修正OBA表
利用誤差統(tǒng)計表對當前OBA表進行修正處理。
5)誤差平均值控制
重復上述步驟1)~4),直至誤差統(tǒng)計表中各單元誤差平均值小于0.05°。
本文所描述的基于OBA表自適應生成方法的單脈沖二次雷達角度測量方法已成功應用于二次雷達錄取設(shè)備實際工程中,現(xiàn)場聯(lián)試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生成的OBA表為目標方位的提取提供了較精確的修正數(shù)據(jù),大大地提高了目標的方位測量精度,取得較好效果。
[1] 呂江濤, 袁 鴦, 韓改第. 航管二次雷達測量精度分析及改善方法[J]. 現(xiàn)代雷達, 2010, 32(3): 10-12. Lü Jiangtao,YUAN Yang,HAN Gaidi. Measurement accuracy analysis and improving methods for SSR[J]. Modern Radar, 2010, 32(3): 10-12.
[2] 王 磊,施巖龍. 提高單脈沖二次雷達測角精度的方法[J]. 現(xiàn)代雷達, 2006, 28(5): 34-36. WANG Lei, SHI Yanlong. Algorithms for enhancing secondary monopulse surveillance radar angle measuring accuracy[J]. Modern Radar, 2006, 28(5): 34-36.
[3] 鐘 瓊, 吳援明, 黃成芳. 二次雷達系統(tǒng)干擾等問題的解決方法[J]. 電訊技術(shù), 2005,45(2):138-142. ZHONG Qiong,WU Yuanming, HUANG Chengfang. Solutions to some problems in a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ystem[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2005,45(2):138-142.
[4] 李玉柏, 蔣 睿, 楊小飛. 單脈沖二次雷達應答分析的抗干擾處理[J]. 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 2007,12(3): 15-20. LI Yubai, JIANG Rui, YANG Xiaofei. Anti-jamming process for reply extraction of MSSR[J]. Journal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7,12(3):15-20.
[5] 賈一凡, 謝俊好. 傳統(tǒng)單脈沖角分辨力統(tǒng)計分析[J]. 微計算機信息, 2009(10): 308-309. JIA Yifan, XIE Junhao.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ngular resolution for monopulse[J]. Microcomputer Information, 2009(10): 308-309.
[6] 江 俊, 郝志梅, 熊 偉. 自適應波束形成系統(tǒng)單脈沖測角新方法研究[J]. 計算機仿真, 2011, 28(2): 18-21. JIANG Jun, HAO Zhimei, XIONG Wei. Study on new monopulse angle estimation method base on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J]. Computer Simulation, 2011,28(2):18-21.
[7] 汪曉燕. 單通道單脈沖角跟蹤系統(tǒng)的研究[J]. 電訊技術(shù), 2005, 45(3): 117-120. WANG Xiaoyan. Study on single channel monopulse angle tracking systems[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2005, 45(3):117-120.
[8] 韓彥明, 陳希信. 自適應和差波束形成與單脈沖測角研究[J]. 現(xiàn)代雷達, 2010, 32(12): 44-47. HAN Yanming,CHEN Xixin. A study on adaptive 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 and monopulse angle estimation[J]. Modern Radar, 2010, 32(12): 44-47.
[9] 韋北余, 朱岱寅, 吳 迪, 等 . 一種基于和差波束的機載SAR定位方法[J].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13, 35(6): 1464-1470. WEI Beiyu, ZHU Daiyin, WU Di, et al. An airborne SAR geolocation approach based on sum-difference beam SAR imagery[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35(6): 1464-1470.
[10] 郭月霞. 小型化單脈沖二次雷達的“三化”設(shè)計[J]. 電子機械工程, 2005, 21(1): 26-28. GUO Yuexia. Tri-lization design of small monopulse secondary radar[J].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5, 21(1): 26-28.
王西鋒 男,1978年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子信息裝備試驗與鑒定。
《現(xiàn)代雷達》投稿須知
感謝您對《現(xiàn)代雷達》的關(guān)注,歡迎登錄www.modernradar.cn為《現(xiàn)代雷達》投稿。
請確認文中內(nèi)容不涉及國家機密,以及不得有損國家主權(quán)和利益,并將加蓋公章的稿件保密審查單原件寄至編輯部,收到此件后編輯部才能給你文章送審。
具體要求如下:
1) 要求論文語言流暢,邏輯關(guān)系明確。在不影響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請盡量精煉語句、精簡圖表和公式、簡化推導和證明過程,將篇幅控制在6千字以內(nèi)(包括圖表所占篇幅)。
2) 請寫明題目的英譯文、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以及作者單位的英譯文,題目不要超過18個字,同時附3~8個中英文關(guān)鍵詞和200~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約250個實詞的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稱寫法,應是一篇獨立的短文,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jié)果、結(jié)論四要素。中文關(guān)鍵詞全部為中文,英文縮寫須有相應的中文解釋。
3) 文中和公式中字符(數(shù)字、希臘文、英文、羅馬字)的大小寫、上下標及上下標字母含義須明晰,表示矢量、向量及矩陣的字母請用黑斜體。圖表中文字、變量、單位、數(shù)字要清晰。文中圖應為黑白圖,有圖說并注明物理量及其單位;公式要有相應的順序號。參考文獻應信息齊全,如“期刊:作者.題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書籍: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且按先后順序在正文中相應位置標出。中文參考文獻須附有相應的英譯文。正文中以“引言”為一級標題,序號為0。
4) 投稿時,請附言說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項目概況、有關(guān)的背景資料和成果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若為基金資助項目或部省級重大科研攻關(guān)項目,請?zhí)峁╉椖烤幪?,本刊將酌情?yōu)先錄用和發(fā)表。
5) 請對稿件署名(即成果的主要責任人和成果所屬單位)及順序進行檢查,以避免發(fā)生知識產(chǎn)權(quán)糾紛。本刊友情提醒:作者署名中的單位一般指成果所屬單位,而不是作者投稿時的就學單位或工作單位。
6) 凡學生投稿,請務必提供導師信息。對本刊擬采用的稿件,請導師參考本刊審稿意見對稿件涉及的學術(shù)道德和學術(shù)內(nèi)容予以嚴格把關(guān),并由導師向編輯部致函確認。
7) 編輯部收稿后,一般在2個月內(nèi)提交審理意見。在稿件受理期間,不得另投他刊。請務必在收到編輯部的修改要求后1個月內(nèi)提供修改稿,若有必要延遲,請及時向編輯說明。
8) 編輯部有權(quán)對采用的稿件做必要的刪改。稿件一經(jīng)發(fā)表,即致稿酬并贈刊物2冊。
9) 在稿件付印前,將請作者做最后審校,以避免編輯、排版工作中可能產(chǎn)生的差錯。為確保稿件審理、編輯、排版工作的有效性,作者不得對錄用稿再做較大改動,否則將按新投稿處理,而且編輯部有權(quán)追究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
10) 作者信息或通信方式有變時,請及時通知本刊進行修改,以確保稿酬和樣刊準確郵寄。
11) 請對有關(guān)成果的原創(chuàng)性進行確認,堅決杜絕抄襲、剽竊等不良現(xiàn)象。凡借鑒他人成果,需給出成果來源和相應的文獻出處,并在文中與作者的貢獻區(qū)別開來。
12) 請對有關(guān)成果的投稿情況進行檢查,不得將相似的內(nèi)容另投他刊,更不得一稿多投。若已向他刊投稿,請先向有關(guān)期刊明確撤稿后再投本刊,并向本刊說明有關(guān)情況。
13) 凡擬參加國內(nèi)外學術(shù)會議的論文,如要向本刊投稿,務請在投寄學術(shù)會議的同時投寄本刊,同時告知學術(shù)會議的名稱、主辦單位及召開日期。
14) 《現(xiàn)代雷達》加入了《中國學術(shù)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wǎng)”和“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系統(tǒng)(ChinaInfo)數(shù)字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權(quán)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15) 本刊擬適當刊載全英文論文,歡迎國內(nèi)外作者將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科技成果直接以英文形式投稿,要求語言流暢,符合科技英語表達習慣,附有中文標題、摘要和關(guān)鍵詞以及中、英文作者簡介。
16)通信作者的聯(lián)系方式(電話、手機、通信地址、email等)可附在稿件后面。
17)收到稿件保密審查單之日即為正式投稿日期,本刊將在2個月左右給予審稿結(jié)果,如在4個月內(nèi)未收到任何方式的通知,稿件視為未通過審稿,作者可自行處理。投稿作者也可以致電編輯部查詢。
《現(xiàn)代雷達》編輯部
Degree Measure of MSSR Based on OBA Adaptive Build Method
WANG Xifeng
(The Unit 91404 of PLA,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The precision of degree measure is the key quota for monopulse secondary suneillancerada(MSSR), off boresight angle(OBA) indic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m-difference ration(SDR) of antenna and the departure for target with the point degree, so OBA is the key point for degree measure of target accurately. For the situation that original OBA radar data table could not be obtained directly and the antenna parameters could not be measured, degree measure of MSSR based on OBA adaptive build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in the projec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result that secondary radar actually works in the field shows that, the OBA table generated by the adaptive error statistics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correction data to extract the target orientation,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arget position.
monopuls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error statistical OBA; sum-difference ration
10.16592/ j.cnki.1004-7859.2016.04.004
王西鋒 手機:1360335866
2015-11-07
2016-01-18
TN911.7
A
1004-7859(2016)04-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