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偉
(黑龍江省大慶市畜牧獸醫(yī)局,黑龍江 大慶 163311)
?
奶牛產后癱瘓的病因、癥狀與防治
陳立偉
(黑龍江省大慶市畜牧獸醫(yī)局,黑龍江 大慶 163311)
摘要:奶牛產后癱瘓也叫做乳熱癥、產后麻痹,是指奶牛產后發(fā)生的一種嚴重鈣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舌頭、咽喉、腸道發(fā)生麻痹,喪失知覺,四肢癱瘓,體溫明顯降低,以及血液鈣水平下降等。該病通常呈散發(fā),但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導致奶牛產奶量急劇減少,嚴重損害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要加以防治。
關鍵詞:奶牛;產后癱瘓;病因;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1病因
日糧因素:通過實踐調查,發(fā)現往往是由于奶牛飼喂過于單一的飼料,飼喂青綠飼料不足,導致機體缺乏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是易發(fā)產后癱瘓的主要原因。奶牛妊娠階段需要足夠的鈣、磷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特別是在產后泌乳階段,需要消耗大量的鈣量,加之分娩前后腸道往往只能夠吸收較少的鈣量,即呈出多入少的狀態(tài),此時若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就會導致機體血鈣水平急劇下降,平衡被破壞,從而突然發(fā)生該病。
泌乳因素:奶牛產后開始泌乳,由于通過乳汁會排出大量的鈣,是引起發(fā)生該病的一個主要因素。盡管初乳分泌量較少,但其中含有高水平的鈣、磷。據報道,高產奶牛分娩后的第一天內就有25~30g鈣和20~25g磷排入乳汁中。另外,由于部分飼養(yǎng)者過度追求產奶量,往往在奶牛產后擠出大量初乳,從而導致有大量鈣經由乳汁排出,造成血鈣水平驟然降低。由于奶牛消耗的鈣量要高于骨骼中動用以及通過腸道吸收的數量總和,從而引起發(fā)病。
年齡因素:隨著奶牛年齡的不斷增長,該病的發(fā)生率也隨之提高,通常是5~8歲的高產奶牛容易發(fā)生。通常是由于青年奶??赡茉诿谌榈牡谝惶炀统霈F程度不同的低鈣血癥,但機體通過胃腸吸收和骨骼動用能夠快速滿足所需的鈣量。但隨著年齡不斷增長,這種反應過程逐漸變慢,造成血鈣含量降低,從而引發(fā)該病。
2臨床癥狀
發(fā)病初期,病牛表現暫時性抽搐和興奮,接著保持站立不動,精神沉郁,四肢不停踏動,食欲不振或者廢絕,反芻減少或者完全停止,四肢肌肉震顫,如同醉酒樣行走,倒地后無法站起,往往呈犬坐姿勢,接著出現一種比較特殊的臥地姿勢,即四肢全部收于軀體下面,并將頭部放在地上,之后將一側前后肢朝向側方伸展,頭部甚至朝向一側彎曲能夠碰到胸部,呈“S”狀,并放置在該側前肢的基部上面,呈現典型的犬睡眠狀。如果用手強行拉直病牛頭頸,但松手后又快速向胸部彎曲。病情快速惡化,很快出現意識渙散,且失去知覺,可見舌頭垂到口角處,閉目處于昏睡狀態(tài),瞳孔放大,對光刺激減弱。鼻鏡比較干燥,耳鼻、四肢和皮膚觸摸發(fā)涼,肛門明顯松馳,喪失反射,尾巴比較軟弱無力,對刺激沒有反應,系部呈佝僂樣,體溫一般在35~37℃,即比正常略有降低,心音稍微減弱,心率加速,每分鐘達到90~100次,瘤胃蠕動音消失,發(fā)生便秘,排出干燥的糞便。發(fā)病后期,精神嚴重萎靡,心音非常微弱,心率每分鐘達到130次,眼睛閉合,全身乏力不動,往往陷入昏睡不醒,尿液將膀胱充滿,頸靜脈形成凹陷,且由于麻痹無法噯氣,往往伴有瘤胃臌氣,如果不能夠及時治療,幾小時內就會因窒息死亡。
3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取15g甘草, 30g黨參, 20g升麻, 30g益母草,30g當歸,20g黃柏,30g川芎,20g黃芩,30g熟地,30g山藥, 20g陳皮,30g續(xù)斷,20g黃連,20g大黃,30g杜仲,20g柴胡,30g白術,20g紅花,45g黃芪,30g茯苓,全部研成粉末,加入適量開水沖調后給病牛灌服,連續(xù)使用2天,每天1劑。
西藥治療:病牛分組靜脈注射由1000mL25%葡萄糖、400~1000mL10%葡萄糖酸鈣、1500mL10%葡萄糖、50mL5%氯化鈣、1000mL0.9%生理鹽水、5mL0.5%氫化可的松、20~30mL10%安鈉咖、800萬IU青霉素鉀、400萬IU鏈毒霉素、100mL10%維生素C組成的混合溶液;肌肉注射30mL10%維生素B1;500mL5%碳酸氫鈉,連續(xù)使用2天,每天1次。經過2~4天的治療就能夠痊愈。如果病牛繼發(fā)其他疾病,則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癥治療。
4預防措施
妊娠奶牛從產前2星期開始對飼料組成進行適當調整,改為飼喂高磷低鈣的飼料以及足夠的干草,增加谷物精料的喂量,這樣即使產前血鈣水平相對降低,但產后只要及時補充充足的骨粉并且飼喂高鈣含量的飼料就能夠保持血鈣濃度正常,有效預防產后癱瘓。奶牛分娩結束的前3天禁止擠凈乳汁,通常適宜擠去奶量的1/3~2/3,經過4~5天的適應才能夠完全擠凈,從而避免大量鈣質隨著初乳排出。如果奶牛曾經發(fā)生過該病,產后要及時補充適量的鈣質,如可增加飼喂適量的石粉、骨粉等。奶牛產后2h左右最好能夠注射少量的鈣制劑,且整個泌乳期肌肉注射150萬~210萬IU維生素D注射液1~2次,促使機體更好的吸收和利用鈣、磷。定期洗刷牛體,一般每天1~2次,不僅能夠加速血液循環(huán),還能夠增強食欲。奶牛妊娠后,要注意加強日常觀察,從而及早發(fā)現癱瘓現象,尤其是對曾經患病的奶牛非常重要。同時,奶牛產后要加強護理,適時給患牛翻身,并在牛床鋪墊較厚的柔軟干草,避免和防止褥瘡和肢蹄病發(fā)生。飼養(yǎng)環(huán)境保持安靜舒適,奶牛適時在太陽下運動,避免和消除可能引起產后癱瘓的不良因素。
收稿日期:2016-06-08
作者簡介:陳立偉(1980-),男,黑龍江五常人,本科,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方面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8.101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8-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