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絳火樹下
——喀左北山村千年古楓
王 琦
王琦
1978年畢業(yè)于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后留校。編校報、學(xué)報、《新農(nóng)業(yè)》。曾任社會科學(xué)版學(xué)報副主編,《新農(nóng)業(yè)》主編、社長。遼寧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
《淮南子》說昆侖山上有一棵會唱歌的絳樹。坐在樹下,就能聽到韻節(jié)精準(zhǔn)的歌聲。傳說中的高大紅樹,從沒有人見過。后來,人們把深海里發(fā)現(xiàn)的每年只生長一個厘米,高壽為4000年的有機寶石——珊瑚樹稱為絳樹。珊瑚的英文名稱為Coral,來自古老的拉丁語。這稀世珍寶讓古今中外無數(shù)達(dá)官顯貴傾心愛慕。在我們遼寧朝陽的遼代北塔地宮里,就發(fā)現(xiàn)過珊瑚法器。如果我說,在喀左北山村的山上見過“絳火珊瑚枝葉紅”的千年古樹,會有人信嗎?
從牛河梁遺址出來,走沒多遠(yuǎn)就在喀左境內(nèi)了??ψ笕悬c長: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喀喇沁在蒙語里是守衛(wèi)和保衛(wèi)的意思。農(nóng)大里有許多家在喀左后來留校的教工,他們大多出身在不富裕的農(nóng)家,特別勤奮肯干,持遼西口音但尖團(tuán)字咬得格外準(zhǔn)確,只知道醋是喀喇沁的特產(chǎn),每年都能吃到同事帶來的正宗陳醋,打開裝潢并不十分考究的瓶口,陋室飄香。僅此而已。
只是在這次尋訪千年古樹的時候,我才知道喀左是一個多么牛的地方。
喀左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歷史文化遺址有760處??ψ笫恰敖鸲χ亍?,這里出土的商周時期青銅大鼎,有4件被譽為國寶,鴨形尊和燕侯盂收藏于國家博物館,而西周獸面紋鼎、西周魚尊、西周伯矩鼎等收藏在省博物館。鼎曾是中央政權(quán)的象征,“青銅便是政治和權(quán)力”。據(jù)《漢書·武帝紀(jì)》記載,漢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竟將年號改為“元鼎”。北宋以來一門新的學(xué)問——“金石學(xué)”從此確立。這里曾經(jīng)是恐龍的家園——2009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地質(zhì)研究所在喀左發(fā)現(xiàn)世界最大白堊紀(jì)霸王龍化石,將其命名為“喀左中國暴龍”;這里是“東方女神”的家鄉(xiāng)——在喀左發(fā)現(xiàn)的“鴿子洞遺址”證明距今15萬年前古人類在喀左居住,喀左大凌河南岸的東山嘴村發(fā)現(xiàn)的東山嘴祭祀遺址,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宗教遺存,“東方女神”裸體孕婦陶像就土生土長在喀左;“夷齊讓國”的故事發(fā)生在這里——《史記》里商朝孤竹國兩位王子伯夷、叔齊在喀左互讓王位;“老馬識途”的典故發(fā)生在這里——春秋時管仲在喀左憑老馬帶齊桓公走出迷谷;一代梟雄在這里登山觀?!獤|漢曹操北征烏桓在喀左涉大凌河登大陽山后寫下《觀滄?!贰瓥|方女神的后代一直以陶為業(yè),這里的以紫砂礦為底蘊的紫砂壺剛剛為世人矚目……
剛出老爺廟鎮(zhèn),就看到遠(yuǎn)處山頂有棵樹,突兀的一棵樹,像是抗戰(zhàn)劇里的消息樹。5公里外能見到那一定是棵大樹?!哆|寧古樹名木》上的定位,沒有海拔高度。如果這一棵就是喀左古楓,落日前能爬上去嗎?
北山村路邊一個雜貨店門前,聚了十幾個穿著花紅柳綠衣衫的女人,她們都是等鎮(zhèn)里幼兒園校車送孩子回來的家長。村子里的幼兒園和小學(xué)都?xì)w并到老爺廟鎮(zhèn)去了。
家長們說那山上的樹就是一棵元寶楓。
“誰知道上山最近的路怎么走?”
“你要干啥?”
“就是上去看看。”
“不讓看!”說這話的是個頭不高的年輕人。同伴拉著他說:“我們是慕名而來,就是上去拍張照片,你帶我們上去看看吧。”
那年輕人告訴身邊的人幫他接孩子,說帶我們走一條最近的路上山。
喀左海拔一般在300-400米,北山高約兩百米。最近的“路”是穿過一片油松林。帶路的年輕人叫任繼陽,今年42歲。我們穿越的人工油松林該有幾十年了,樹長得不高,但很結(jié)實,像站在山上的一群車軸漢子。
林地里灌木叢生,沒有放牧和割刈的傷痕,也沒有路。小任走在前面迅捷地披荊斬棘。走一會兒,我們都跟不上他。他隨手折了兩根干枯的樹枝,讓我們拄著。我因為不久前爬過桓仁海拔千米的大黑臥子山,學(xué)會了拄杖借力,但每爬一步,都下意識地咬緊牙關(guān),生怕心要從口腔里蹦出來。16點41分,我們拄著樹枝、抓著野草“走”出了松林,那株古樹就在兀立的山巖之上。
他是《遼寧古樹名木》中記載的遼西4棵千年元寶楓中最具氣勢的王者。樹高 19.8米,樹冠為23.8×26.5米。(彰武由耶律阿寶機手植的關(guān)山古楓,樹高10.5米,冠幅為13×15米;科爾沁沙地的色樹王樹高17米,冠幅14×18米,而建平黨校古楓樹高10.2米,冠幅20.8×18.8米)他站在北山的巨石之上,準(zhǔn)確地說是坐在巖石之上。他的主干長在巖石中,地圍有5米多,分成5個粗壯根,像是深深抓住山體的五指,憑借這“柯如青銅根如石”,他才能不懼“冥冥孤高多烈風(fēng)”和霜雪雷電,卓然獨立于高山之巔;所以他能如此沉郁蒼涼兼具清教徒式的堅韌;所以在5公里外就能看到這大自然的骨氣,能看到這天地靈氣之所鐘的屬于天神般的勇敢!
太陽馬上要落了。山上的風(fēng)又冷又硬,爬到丈余巖石上,同伴兒們的臉都綠了,鼻涕也流了出來。古樹西側(cè)是懸臂的山崖,小任和同伴兒小心地踩著山石把尺子繞過2.7米胸圍和5.1米地圍,我在風(fēng)中記錄著,樹梢上僅存的些許殘葉在風(fēng)中發(fā)出沙沙的響聲。
太陽在一片金霞里蔚成一朵橘紅,在天邊注視著大地,陽光如同母親凝視嬰兒的目光,夕照為黛色山巒涂上暖色,山下秋翻過的紅土地上銀白色的秸稈都有了絳色的紅暈,像一大杯美味的拿鐵。再回頭看那千年古楓,就在這一瞬間,他成了一樹紅珊瑚。在灰藍(lán)的天空下舒展開每一條枝干,那些卷曲在樹上的葉子閃成了瑪瑙珠一樣的小薊盡情綻放著。我的耳邊像是聽到了魔棒點在古樹上丁零零的玻璃音,一時間我分不清這是童話還是神話。
我沒有機會看到北山上的這株古楓春風(fēng)里滿身新綠時綻開細(xì)小的黃花;沒有機會看到夏日里小小的楓子頂著落花長大;沒有機會看到他秋日里紅葉翻飛元寶金黃滿樹繽紛;也沒有機會看到他含冰托雪素銀鑲裹的玉樹模樣,但我卻能在初冬的夕陽里見到他懾醉人心的偉岸神奇。這就是傳說中的絳樹嗎?傳說中那絳樹下六頭鳥、四腳蛟龍和蝮蛇,還說那絳樹有音韻整齊的歌,風(fēng)吹絳樹,歌聲閃閃翻飛!
那歌里有一段讓人很傷感的旋律,要用心才能聽到。
西邊的太陽還沒落下去,東山上就升起了一輪大月亮。古樹就在月亮和太陽之間成為天幕上的剪影。我舉起相機,一遍遍從左向右想掃下這日月和古樹同輝的神奇自然,可我一直沒能拍到,直到夜幕悄然落下也沒拍成。
那天是農(nóng)歷十四,我端著相機,讓小任伸開手給他拍張托月亮的照片。小任伸開手,他只有四十幾歲,但他的手已經(jīng)先他而老。他伸出粗嶙黝黑的手,那么認(rèn)真,那么專注,甚至微微顫抖,那輪大月亮就在他的手掌上。他小心翼翼地捧著,生怕月亮從手掌里摔下去。
下山不再穿松林,我們邊走邊聊。問小任為啥不讓我們看樹,小任說:小時候吃不飽,到這樹下有時能找到吃的。臨近村子的人把這樹當(dāng)神仙供。村里小伙伴們每年都有比賽,頭天先爬上山放上一碗水,第二天大伙一起往山上跑,誰第一個上山誰就能喝到神樹水。我就怕你們是來移栽這古樹的,這幾年有不少樹都被人挖走了。說著,他突然蹲下來,在一塊石頭下用手挖著。我問他找什么?他說“寶”?!笆裁磳??”“就是寶?!彼麤]找到寶,失望地站起來說,可能有人挖走了。
我們問他附近可有飯店,他說到我們家吃吧。然后,掏出手機,聲音里透著快樂地高聲說:多做幾個人的飯,咱家來客(qiě)了!
小任家在北山村四組。他爹剛剛死于肺癌。進(jìn)了屋,繼陽6歲的女兒先就跳出來,看著我們笑??簧献L我兩歲的繼陽娘,她穿著看不清什么顏色的舊毛衣,頭發(fā)花白,懷里抱著幾個月大有些病容的孫子。她的身后堆著幾床舊被和衣服,差不多是家里的全部家當(dāng)。墻上粘著的3張識字表遮蓋了泥抹的四壁。當(dāng)繼陽娘告訴我,孫女叫任梓琪的時候,我心里一跳。我的網(wǎng)名是梓,在遼西古樹下走進(jìn)“任梓琪”的家,可是機緣巧合?造化竟有這般神奇。梓琪閃動著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好奇地在我們身前身后轉(zhuǎn)。讓我心再一動的,是梓琪奶奶臉上掛著的夕陽一樣柔美的微笑。奶奶讓梓琪背古詩,梓琪便“鵝,鵝,鵝……”起來。說起古樹,梓琪奶奶說,早先年北山上有一個大廟,那古樹就是廟里和尚栽的。遠(yuǎn)近的人有不少上山認(rèn)古樹為干爹干媽,還擺供。后來和尚臨死前,把廟里的寶貝扔進(jìn)了井里,還有的埋在山上,我小時候在山上還撿到一塊一寸厚深灰色的瓦呢。卻原來,任繼陽在山坡上是在找古董。梓琪奶奶說,你們看的那樹,真的是棵神樹,早年有人要鋸那樹蓋房子,才鋸下去,就流出血一樣的漿子,嚇得趕緊跑了,以后再也沒有人敢動那樹了。繼陽在山上也和我們說過這個事情,那樹的主干上距離地面約一尺的地方還留著約兩尺長的鋸痕。
晚飯做好了。小任打開電飯鍋,盛上大米飯,端上青椒炒肉和西紅柿炒雞蛋,還開了一個鵪鶉蛋罐頭。這是任家最好的晚餐了吧。任家的后院很大,一間有兩分地的大棚,只是那年的菜價特別低,進(jìn)村收西紅柿的販子一斤只給五毛錢,十幾畝地玉米收入的錢都賠在大棚上了,種子錢都沒回來。院子里還備了些木料,繼陽說,我明年就蓋新房了。仔細(xì)看繼陽,除了說“不讓看”以外,他的臉上也掛著跟他娘一樣的笑。
離開任家,我們?nèi)?00元線給小任,他也說不出啥,只是和他娘一樣地笑著。
回喀左縣城的路上,皎潔的月光下,山的輪廓隱約,樹的輪廓隱約,凝望著那讓我見到神圣和美好的神樹,我在心里默念:絳火神樹啊,你出生在“中國暴龍”的家園,生長在“東方女神”的故鄉(xiāng),你屹立千年,歷盡滄桑,愿你發(fā)出神力,庇護(hù)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安寧富庶。
月亮掛在天上,那么大,那么亮,抬起頭來看月亮,晃得我流出了眼淚。
責(zé)任編輯 王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