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
桃源話和普通話同形異義詞與異形同義詞之比較
高菲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摘要:湖南桃源方言屬于西南官話,由于受到地域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桃源話和普通話的詞匯在用法和意義上有較大差別。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詞語含義、色彩及詞性上。本文通過對桃源話和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和異形同義詞的比較分析,試圖探討造成其差別的原因。
關(guān)鍵詞:桃源話;同形異義詞;異形同義詞;普通話
同形異義詞,是指語音形式和漢字書寫形式都相同而意義并不一樣的幾個詞①。湖南桃源話系西南官話,除了音韻、聲調(diào)和普通話存在明顯的不同外,詞匯上也有自己的獨特性。本文以桃源話和普通話為研究對象,從二者的同形異義詞和異形同義詞入手,找出二者存在的差異,并分析原因,從而豐富漢語方言詞匯的研究。
1桃源話與普通話的同形異義比較
李如龍在《論漢語方言的詞匯差異》中說,語言的建筑材料是詞,但他們不是精確得如同磚瓦一樣可以等值替換。方言間的對應(yīng)詞,即便他們之間的源流相同,含義上也會有外延和內(nèi)涵的差異。就桃源話而言,即便是與普通話的書寫形式完全一致,他們的義項也很少有完全重合的,有的甚至差別很大;即便主要字面義近似,但是義項之間也不是完全重合。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很有可能導致我們理解上的偏差和困擾。比如在評價某人時,會說“我不喜歡他,他是一個喜歡新鮮人的”。在普通話中,我們一般用“新鮮”說明水果、蔬菜等的性質(zhì)狀態(tài),沒有用來形容人。而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喜歡他,他只和那些新結(jié)交的人能和得來,沒有幾個能處得久的朋友。當然,在桃源話中,我們也會用“新鮮”來形容果蔬。我們研究普通話的義項的材料是參考《現(xiàn)代漢語》(第六版),而桃源話來自市井,作為南方的小片方言,具有天生的口語化特征,本文桃源話的材料來自口頭交流。
1.1桃源話與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在義項上的差異
1.1.1字面相同,義項有重疊
乖,在桃源話和普通話中共同的意思是“(小孩兒)聽話;不鬧”。不同的是普通話有“伶俐;機警”、“背離”、“性情不正?!钡囊馑?;桃源話有“長得漂亮”的意思,如“這個小孩子長得幾得~?!?/p>
短,桃源話和普通話共同義項是“兩端之間的距離小(與“長”相對)”,不同意義是普通話還有“缺少、缺點”的意思;而桃源話的“短”還有“攔截”意,如“小偷跑得好快,快把他~著?!?/p>
1.1.2字面相同,意義迥異
同形異義詞還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就是方言詞和普通話詞書寫方式完全一致,可是詞義卻相差很大,以下是我們舉出的具體例子來進行說明。
打油,在普通話中是“用油提舀油”、“榨油”、“上油”的意思,而在桃源話中是“晃蕩沒有事兒,待業(yè),不思進取”,如“他沒收入,一直在~?!?/p>
架勢,在普通話中是“姿勢、姿態(tài)、勢頭”的意思,在桃源話中是“開始”的意思,與普通話截然不同,如“要期末考試了,他~復習了?!?/p>
成器,在普通話中的意思是“比喻成為有用的人”,在桃源話中是“某事成功”,強調(diào)和說明的對象不同,如“你一定要把交待給你的事辦成器”。
放肆,在普通話中是“輕率任意,毫無顧忌”的意思,而在桃源話中則是“使勁地”、“不拘束”的意思,如“你別客氣,都是自家人,放肆吃就是了”。
1.2褒貶色彩不同
在桃源話中,有些同形異義詞的感情色彩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表現(xiàn)得很明顯?!昂凇痹谄胀ㄔ捴芯褪且粋€表示顏色的詞,如:天黑了、他喜歡黑色等;但在桃源話中,“黑”多用來罵某人傻,不會辦事說話,貶義色彩很強烈。如:他比豬還蠢,心里黑?!奥榧啞痹谄胀ㄔ捓镉寐榈募毨w維紡成的沙,多用來做衣服,是一個中性詞;而在桃源話中,“麻紗”一般都是用做貶義,表示不順利,麻煩多。如:這個事情老解決不好,麻紗太多。相當于北方的“幺蛾子”。
1.3詞性不同
桃源話和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其中一部分在詞性上也發(fā)生了改變。我們可以通過下例來了解。
2桃源話與普通話異形同義詞比較
我們將普通話和桃源話的異形同義詞根據(jù)字面語素情況分為以下兩類。
2.1語素全不相同,但表義一致
表示“還未生產(chǎn)下來或剛出生的小孩”,普通話中說“嬰兒”,桃源話中用“毛毛”,如“這個姑娘懷毛毛了?!?/p>
表示“手足兄弟”,普通話用“兄弟”,桃源話用“兄兒”,如“我兄兒還沒有來,我要等他們一起去”。
2.2語素不全相同,表義一致
桃源話和普通話的語素有部分重疊,但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二者在相同的語境下自由替換。
表示“做甜酒、釀甜酒”,普通話就用“釀甜酒”,桃源話用“拍甜酒”,如“夏天到了,他們家特別喜歡拍甜酒吃”。
表示“敞開坦露”,普通話用“敞露”,桃源話用“打敞”,如“他脫了棉服,把背心打敞了穿”。
表示“某人靈活、聰明、機智”,普通話中用“機靈”,桃源話用“靈泛”,如“這個孩子幾得靈泛,不用教他他也會”。
3桃源話和普通話詞匯差別形成原因
這些詞匯在桃源話和普通話中有如此大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地理環(huán)境、文化因素、語體色彩、古義今存等造成的。
3.1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敝袊驈V闊,南北差異大,氣候條件也是各有特點。南方的“熱天”就不一定是用來指代夏天,因為一年四季都熱,比如海南。在北方“熱天”一般多用來指代“夏天”。
3.2文化因素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認為:“語言的差別不是聲音和符號,而是意識形態(tài)。”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地域認同,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地域文化。而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又會在我們的語言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所以很多詞匯也帶上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內(nèi)涵。北方是以面食為主,關(guān)于“面”的種類分的特別詳細,如細拉面、寬拉面、手搟面、拉條子、刀削面、毛細、炸醬面、板面、拌面等,在南方所有的面條都統(tǒng)稱為“面”。當幾個南方人在一起約著吃面條時,他們會說“我們?nèi)コ悦姘伞?。而北方人會說“我們一起去吃刀削吧”。他們就說得更清楚,范圍更小,指代更明確。
3.3語義色彩的不同
同形異義詞在語義色彩上的不同,這也會與普通話形成鮮明的對比?!案堋痹谄胀ㄔ捴惺禽^粗的棍子、體操器械等與之相關(guān)的意思,沒有感情色彩,但在桃源話話中卻是一個罵人的詞,形容“某人懶散,不上進,無所事事”。
“白話”在普通話中是“不能實現(xiàn)沒有根據(jù)的話或漢語書面語的一種”;桃源話中,更多的是“空洞、沒有可能性實現(xiàn)的大話,或在別人聽來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笑話”之意。
3.4今古義的差別
桃源話話和普通話形成同形異義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古義在普通話中幾乎消失,不再使用,但卻完整的保留在桃源話中。例如:“坎”,《集韻》去聲勘韻苦紺切:“坎,險岸?!碧以丛捲捴斜A袅舜艘狻!盃敗痹谄胀ㄖ杏脕矸Q呼祖父,但在桃源話話中也可以用來稱謂父親,與父親同輩的長輩也會在“爺”前加排行來稱呼,如大爺、二爺、三爺?shù)?。解,在桃源話中有“脫下”的意思,在古義中有“解開,脫掉”的意思,如《廣韻·蟹韻》中有:“解,脫也?!睅?,在桃源話中表示“準備、庤辦”的意思,這也是沿用了古義“庤備”的意思,《玉篇·廣部》:“庤,具也?!?/p>
3.5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
普通話是一種書面化的語言,口語是一種口頭語言,很多義項在口語中存在,一到書面語中就不再使用?!皞恕痹谄胀ㄔ捴械囊馑肌皞θ恕保谔以丛捲捴谐税胀ㄔ挼牧x項外,還有“甜食或者油多食品讓人吃膩”的意思?!吧煅痹谄胀ㄔ捠峭χ鄙眢w,比喻不再受人欺負,桃源話話中“伸腰”就不包含這個義項,而是指講清楚、講明白的意思。如:他邏輯混亂,一個簡單地問題也講不~?!皩憽背胀ㄔ挼牧x項外,還有“租”的含義。如:這里住著不舒服,我想出去~一個房子。
4同形異義詞發(fā)展趨勢
桃源話系西南官話常澧片,和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上的差別比較明顯,而同形異義詞是詞匯中獨具特色的詞類,對我們了解方言和普通話的差別具有重要意義,便于我們更好的學習和掌握這兩種語言,減少理解上的偏差。但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很多方言詞使用頻率已經(jīng)降低,這一現(xiàn)象在年輕群體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粉條”在桃源話中是粉筆的意思,但青年人基本不用了,而是直接用“粉筆”一詞;“笤帚”也被“掃帚”代替;“汽路”也被“馬路”取代,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普通話的普及對方言獨特性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我們可以初步的預(yù)測,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普通話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各方言向普通話靠攏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所以方言和普通話義項間的差異也會逐步縮小,甚至被普通話統(tǒng)一。因此,我們研究同形異義詞就了十分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
注解:
①張大旗.與普通話同形異義的長沙方言詞.[J].長沙水電師范學院學報,1991,(6).
參考文獻:
[1]郭洪義.湖南桃源話和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初探.[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19).
[2]溫美姬.從古語詞看客家方言與西南官話的關(guān)系.[J].嘉應(yīng)學院學報,2010,(28).
[3]姚鑫隆、秦著紅.普通話和吳方言同形異義詞語和異形同義詞語之比較.[J].南昌高專學報,2002,(2).
[4]容藝菁.廉州話與普通話動詞的同形異義和異形同義之比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2).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