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汪 維
(1.陜西省定邊縣馮地坑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陜西 定邊 718699;2.陜西省定邊縣樊學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陜西 定邊 718699)
一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治
王 娜1,汪 維2
(1.陜西省定邊縣馮地坑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陜西 定邊 718699;
2.陜西省定邊縣樊學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陜西 定邊 718699)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急性、亞急性患豬以纖維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為主要臨床特征,慢性型患豬的臨床特征主要是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筆者現將一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在定邊縣某養(yǎng)豬場的發(fā)病情況和診治報告如下。
2015年11月,定邊縣某養(yǎng)豬場飼養(yǎng)的300頭90日齡育成豬,因飼養(yǎng)環(huán)境突變,加之圈舍通風不良、飼養(yǎng)密度大,陸續(xù)出現50頭豬只發(fā)病,經使用抗生素治療無顯著療效,且有7頭病豬死亡,給養(yǎng)豬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對該養(yǎng)殖場的病豬進行臨床觀察,可見部分急性型病例未出現癥狀突然發(fā)病而亡,伴隨疫情的快速發(fā)展,患豬體溫升高達41~42℃,無食欲或廢絕,精神頹廢,某些病豬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病豬張口伸舌、呼吸極度困難,呈犬坐姿勢,有帶血性泡沫樣分泌物從口鼻腔流出,耳、鼻端及四肢末端皮膚發(fā)紺,多于1~2d內死亡,有較高的病死率;未死病豬將轉為亞急性型、慢性型,臨床癥狀主要是體溫略升高為39~40℃,出現間歇性咳嗽或陣咳,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食欲明顯降低,增重緩慢。
對3頭病死豬剖檢,可見病理變化主要集中在肺和呼吸道內,發(fā)生肺炎和胸膜炎。急性型病變多為肺出血充血、肺泡間質水腫,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血色黏性分泌物,喉頭有血性液體,心葉和尖葉膈葉部分有病死灶呈暗紅色或紅色,堅實病灶同正常肺組織有明顯界線,纖維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顯著;亞急性型病死例多因繼發(fā)細菌感染,導致其肺炎病灶轉為膿腫,與肋胸膜形成纖維性粘連;慢性型病死例在肺膈葉可見結締組織性結節(jié)、大小不一,肺胸膜粘連或同心包粘連,心包內有出血點。
4.1 實驗室檢查 從病死例的鼻、支氣管分泌物及肺臟病變部位采集病料制成觸片或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能夠看到革蘭氏陰性兩極著色的纖細桿菌或小球桿狀菌。
根據流行特點(不同性別、年齡的豬均可發(fā)生,常發(fā)于6周齡至6月齡的豬只;多呈急性和亞急性病程快速死亡;氣候突變、長途運輸、飼養(yǎng)擁擠、飼養(yǎng)環(huán)境驟變等應急因素能夠加大病死率),臨床癥狀(病豬突然死亡、高熱、厭食、呼吸困難、咳嗽等),病理變化(肺臟和胸膜出現纖維素性和壞死性出血性肺炎、纖維素性胸膜炎),結合實驗室檢查,可確診該養(yǎng)豬場發(fā)生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4.2 鑒別診斷 本病在急性期要同藍耳病、偽狂犬、副豬嗜血桿菌、肺炎型巴氏桿菌和支原體肺炎等病做好鑒別診斷工作。藍耳病和偽狂犬病應結合豬場發(fā)病的流行特點和血清學病原學的檢測進行診斷;副豬嗜血桿菌的病變病變包括腦膜炎、心包炎、胸膜炎及關節(jié)炎,呈多發(fā)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變以纖維素性胸膜炎、心包炎為主,局限于胸腔;多殺性巴氏桿菌肺部感染病變常在前下部,胸膜肺炎感染部位常在后上部,有局灶性纖維素性胸膜炎;支原體肺炎病例體溫不升高、臨床主癥為氣喘和咳嗽,病變以肺部兩側對稱性胰變和肉樣變?yōu)橹鳌?/p>
5.1 治療措施 豬群發(fā)病后,要及時隔離治療,以消除病豬呼吸困難及抗菌為原則。實踐治療中,可選用氟苯尼考按0.07g/kg·bw治療量,胸腔注射或肌肉注射,2次/d,連用3~5d;或采用頭孢噻呋鈉粉針劑按5mg/kg·bw,使用注射用水稀釋,2次/d,連用2~3d;對由急性型轉為慢性型的病例,可采用青霉素和鹽酸土霉素注射交替使用連用5~7d,治療效果良好;有條件的豬場建議進行藥敏試驗,選擇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最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
5.2 預防措施 (1)注重日常飼喂管理,有效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適當降低飼養(yǎng)密度,保持圈通風換氣良好,溫濕度恒定,減少應激因素的影響,保證豬群營養(yǎng)均衡;同時,加強圈舍及其周邊衛(wèi)生消毒工作;(2)加強藥物預防,豬只混群、長途運輸和疫苗注射前1~2d,最好在飼料中拌入敏感的抗菌藥物,諸如添加適量的林肯霉素、泰樂菌素、泰妙菌素或磺胺類藥物,可有效預防豬群發(fā)病;(3)加強疫苗免疫接種工作,對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接種,目前有商品化的滅活疫苗可供使用,通常在5~8周齡首免,2~3周后二免豬只;母豬在產前4周免疫接種;若采用本場分離株制成的滅活疫苗進行預防,效果更好。(4)對已污染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有條件的話要定期進行血清學檢查,將血清學陽性帶菌豬清除,同時制定藥物防治計劃,旨在逐步建立健康豬群。
通過以上防治措施,該養(yǎng)豬場未出現新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例,有效控制了該場疫情的發(fā)生和傳播。
[1]胡來根,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
[2]林德軍,等.疑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治報告[J].當代畜牧,2013.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