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期肉鴿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要點
常志臻
(甘肅省通渭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甘肅 通渭743300)
肉用種鴿長到5~6月齡時開始發(fā)情,6~7月齡時進入性成熟期,此時可進行配對繁殖,開始配對繁殖的鴿子稱為種鴿或繁殖鴿。
1選擇種鴿
選種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肉質好、產(chǎn)量高的乳鴿,以獲得好的經(jīng)濟效益。選種時應從個體、系譜、后裔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1.1個體選擇
1.1.1 外貌要求體質健壯,結構勻稱,發(fā)育良好,性情溫順,采食性強,額寬而長,龍骨直而不彎,腹大柔軟,胸寬深而向前突出,背平寬而長,雄鴿恥骨堅硬,雌鴿恥骨細軟且寬,全身羽毛光潔潤滑,緊貼身體。
1.1.2體型要求體型較長,但尾不垂地胸寬且深,體重適中,雄鴿600~800 ɡ,雌鴿500~700 ɡ為宜。體型太大,生產(chǎn)性能相對較差,產(chǎn)卵、孵化及育雛能力不理想;而體型較小時,乳鴿的生長速度較慢,上市體重達不到要求。
1.1.3繁殖要求選擇產(chǎn)蛋多,而且個體重量大,一般16~18 ɡ的種蛋受精卵高,孵化率好,符合本品種年產(chǎn)仔數(shù)的鴿子留作種用。
1.1.4其它要求此外,最好選擇鴿乳質量好、哺雛能力強,孵蛋好、母性強,抗逆抗病性強,適應性廣,性情溫順、易于管理的作為種鴿。
1.2系譜選擇
平時對良種鴿的來源、各種性能應作詳細的記錄,建立系譜檔案。選擇時一般考察3代的情況,但主要應以父母這一代為主。
1.3后裔選擇
對于活鴿無法提供的測定性狀或雄鴿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隱性性狀,只能通過后裔測定來提供判斷依據(jù)。后裔選擇的缺點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且需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時也因具備參加后裔選擇條件的個體數(shù)量不多,而難以做到高強度選擇。這種方法多用于育種單位。
2分群飼養(yǎng)
為了防止鴿子早配和及早做好鴿的選留工作,在鴿子發(fā)情前,應將雄鴿和雌鴿分開飼養(yǎng)。具體做法是:按性別分成兩群,分別養(yǎng)在不同的欄內。同一性別的鴿子,也應小欄飼養(yǎng),每欄50~100只,雌鴿要小欄養(yǎng)的數(shù)量可多些,雄鴿應少些。因雄鴿在發(fā)情后也會互相追逐、毆斗,密度過大會使鴿被啄傷或啄死。另外,飼養(yǎng)在同一欄里的鴿品種日齡應相同或相近,便于管理和防止大鴿欺小鴿,造成弱小鴿傷殘。雄雌鴿分欄后,開始選留,分別制訂留種標準,然后按標準逐只選擇,對傷殘弱小的鴿及時淘汰。
3種鴿配對
3.1配對原則
不論是純種繁育,還是雜交繁育都必須遵守壯配壯、少配壯、老配壯的原則。盡量避開少配少、老配老,每對鴿中必須有一只壯齡鴿,這樣才能得到生命力強的雛鴿。
3.2配對方法
鴿子一年四季均可配對,鴿子的繁殖配對有自然配對法和人工強制配對法兩種。兩種配對方法的受精率均在90%以上。
3.2.1自然配對法即達到性成熟的雌雄鴿在自由飛翔區(qū)經(jīng)熟悉相戀,通過交頸與鴿吻后,確立配對關系,任其自由交配。自然配對省工省時,管理方便,繁殖率較高,進行商品生產(chǎn)的鴿場可采用此法,配對后的生產(chǎn)鴿可以籠養(yǎng),也可群養(yǎng)。但這種方法易選成近親交配和導致品種退化,不利于獲得優(yōu)良后代,因此不適合用于選種。
3.2.2人工強制配對法按配種計劃,將雌、雄鴿放入中間有隔柵的種鴿配對籠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交頸與鴿吻行為,即可取出隔柵,使其確立配對關系。采用此法可以避免近交、早配及配合不當?shù)痊F(xiàn)象,防止品種退化。肉鴿配對上籠前,應先檢查其體重、年齡及健康情況,選擇符合標準的種鴿上籠。上籠方法是:先將雄鴿按品種、毛色等有規(guī)律地上籠,把同品種、同羽色的鴿放在同一排或同一鴿舍里,雄鴿上籠后2~3 d,熟悉環(huán)境,用同樣的方法選擇雌鴿上籠與雄鴿配對。
3.3配對注意事項
3.3.1配對的鴿子既不能太肥也不能太廋,太肥則會影響配對后的繁殖性能,出現(xiàn)雄鴿精液不良,雌鴿產(chǎn)蛋少的情況;過廋則造成營養(yǎng)不良,易患營養(yǎng)性疾病,影響日后鴿子繁殖。
3.3.2自由交配的群養(yǎng)鴿必須雌雄比例相宜。同時應注意飼養(yǎng)鴿子的密度不可太大和數(shù)量過多,還要將鴿群中沒有配成對的鴿子捉出來進行人工配對。
3.3.3在兩鴿配對時,有時可能出現(xiàn)同性鴿配對。當兩只鴿子經(jīng)常打架,互相追逐、低頭、鼓頸,并有“咕咕”的叫聲,可能為雄鴿;如兩只鴿子配對連續(xù)產(chǎn)蛋3~4枚,則可能為雌鴿。這時應將配錯的鴿拆開重配。
3.3.4配對期間環(huán)境必須安靜,要避免人獸及鴿群對配對鴿的干擾,防止受驚或消弱求偶欲望,影響配方的效果。
4并蛋并鴿
通過及時照蛋、并蛋、并鴿,增加年繁殖乳鴿數(shù)。
4.1照蛋與并蛋
雌鴿當產(chǎn)有兩枚蛋時,雄、雌鴿就開始輪流孵化,但有時產(chǎn)的是無精蛋。為提高繁殖效率,在孵化期內,應照蛋兩次,第一次照蛋在第4~5 d進行,如見到鴿蛋中血管分布均勻,呈蛛網(wǎng)狀即為受精蛋,可繼續(xù)孵化;如蛋內透明無血管則為無精蛋,應剔除。如果兩枚均為無精蛋,應及時取出,讓雌雄鴿重新下蛋;如果有一枚受精蛋,應與同期孵化的另一窩僅有的一枚受精蛋并窩孵化。第二次照蛋在第10~13 d進行,若蛋內物質如水狀可動,殼成灰色,即為死胎,活胚蛋10 d呈半暗半明狀態(tài),到12 d時做并蛋孵化。
4.2并鴿
孵化到17~18 d時,幼鴿一般能自行出殼,如果難產(chǎn),應進行人工助產(chǎn),以防雛鴿悶死。若一窩只孵出一只雛鴿或一對乳鴿中途死亡一只,均可合并到日齡相同或相近,大小相似的其它單雛或雙雛窩內飼養(yǎng)。
5疾病防制
留作選種的童鴿離開老鴿子后最初幾天,抵抗力差,應將適量的復方多種維生素粉,魚肝油乳劑,紅霉素混入水中,讓鴿子飲用,既增加營養(yǎng)又控制疾病。到了夏天要定期用滅虱精或百毒殺對鴿及籠舍進行消毒,用5 mL滅虱精加水2 kg混勻,噴濕羽毛,殺滅體外寄生蟲;或用500 ml百毒殺每瓶蓋加水6~10 kg混勻,給鴿噴霧消毒,殺滅鴿籠及鴿體上的病原體。種鴿春秋兩季用抗蠕敏驅體內成蟲。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簡介]常志臻(1987-),男,甘肅通渭人,本科,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和畜牧技術推廣等工作。
[中圖分類號]S 815.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6704(2016)02-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