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油杏早結果、早豐產(chǎn)配套栽培技術
珍珠油杏是由山東省新泰市青云街道辦事處林業(yè)站在泰沂山脈旋崮山發(fā)現(xiàn)的一個杏優(yōu)良品種,于2006年12月通過山東省林業(yè)局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于2008年3月由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從山東省泰安市果樹研究所引入種植,并開展了早結果、早豐產(chǎn)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幾年來的栽培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成花容易、結果早,具有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等特點,是一個鮮食、制干、仁用兼用的優(yōu)良品種。筆者現(xiàn)將該品種的特征特性及早結果、早豐產(chǎn)配套關鍵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果農(nóng)朋友參考。
該品種果實橢圓形,果形端正,果頂稍平,縫合線明顯,兩半部對稱;成熟后果面為橙黃色,光滑無毛,表面似被一層油脂;平均單果質量26.1克,最大單果質量36.9克;果肉為橙黃色,肉質韌、硬,味香甜,可食率9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5%,可滴定酸含量0.24%;離核,核光滑,種仁飽滿,出仁率40.8%,單仁質量0.69克,仁味香甜。
建園時,可按2米×4米或3米×4米的株行距定植,行向以南北向為宜,要求通風透光。
雖然珍珠油杏自花結實率較高,但配植授粉樹可以提高產(chǎn)量和果實商品率。授粉樹品種可選用金太陽杏、麥黃杏等。栽植面積小的,可按8∶1的比例采用中心式配植授粉樹;栽植面積大的,可按4∶1至6∶1的比例采用行列式配植授粉樹。
珍珠油杏的樹形宜采用自由紡錘形,干高60厘米左右,樹高2.5米左右,冠幅2.5~3.0米;中心干上均勻著生10個左右小主枝(基角70°~80°),相鄰兩個小主枝間距20厘米左右,主枝直徑不超過中心干直徑的1/2;主枝上配置中小枝組,枝組直徑不超過主枝直徑的1/2。果園株行距為3米×4米的,樹形宜采用小冠疏層形。
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灌水、淺中耕,然后在樹盤內覆蓋無色地膜,以增溫保墑,4月上中旬揭膜。在珍珠油杏萌芽期、新梢生長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各灌1次透水,花期要適當控水,其他時期應根據(jù)土壤墑情和降水情況適當灌水。
在珍珠油杏萌芽前可每株施腐熟人糞尿10千克或尿素0.5~1.0千克,謝花后每株施尿素1.0~1.5千克,果實膨大期每株施果樹專用肥1.0~1.5千克;在展葉后和幼果期,各噴施2次0.3%尿素水溶液,每次間隔期為15天;采果前30天和20天各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溶液+ 0.2%光合微肥。10月中下旬,全園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一般2~3年生樹每667平方米施肥3噸,4年生以上的樹每667平方米施肥4~5噸。
在珍珠油杏開花前2~3天引蜜蜂入園,使其提前適應環(huán)境,一般每公頃需5箱蜂。也可在珍珠油杏盛花期噴施0.3%硼砂溶液或1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以促進授粉受精。疏花一般在盛花期進行,花間距以平均5~8厘米為宜。疏果分2次進行,第1次在幼果黃豆粒大小時進行,第2次在果實直徑達到1.5厘米時進行(即定果),一般按果間距8~10厘米定果。
在河南省信陽市地區(qū),珍珠油杏的病蟲害主要有細菌性穿孔病、蚜蟲、葉蟬、葉螨和杏仁蜂。為有效防治病蟲害,生長季應及時剪除病蟲枝,摘除病蟲果;冬季要清除枯枝、落葉和雜草,并帶出園外集中燒毀,以消滅病菌和蟲體。萌芽前噴施波美5度石硫合劑溶液,以殺滅在樹體上越冬的病菌和蟲卵;萌芽后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防治蚜蟲、葉螨、杏仁蜂。4月中旬噴施1.5%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10%蚜虱凈3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以防治蚜蟲、細菌性穿孔病。麥收前后,各噴1次95%礦物油乳油300倍液或阿維達螨靈1 500倍液,以防治葉螨?!?/p>
許戰(zhàn)勤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經(jīng)濟作物站453000
張傳來河南科技學院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