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
1945年6月,未來將成為蘇聯(lián)-俄羅斯最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此時正被關在蘇聯(lián)監(jiān)獄里。每天早晨和夜晚,不遠處會傳來一陣陣銅管樂器的演奏聲音,一些進行曲被反復演奏,傳到正站在鐵窗內(nèi)傾聽的索爾仁尼琴和其他囚犯耳中。
這是什么節(jié)目?囚犯們無從得知。他們只依稀聽到傳聞,外面的社會正在為6月22日——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四周年的紅場大閱兵忙碌著?!皻g樂的聲音對背叛者有何意義?”曾經(jīng)的衛(wèi)國戰(zhàn)爭踴躍參與者、今日的囚徒索爾仁尼琴哀嘆道。他的起伏命運并非個案,幾百萬蘇聯(lián)人有著類似的際遇。
“用作基礎的石頭只能在下頭呻吟和受壓,大廈落成時卻沒有它們的份兒。但是,那些毫無意義地被拋棄了的、曾注定要用腦門和肋骨去承受這次戰(zhàn)爭的最初打擊,從而防止了別人勝利的人們,連當一塊基石的要求也被拒絕了?!?多年后,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島》一書里寫下自己的憤怒和悲傷,“勝利進行曲中度過的那個令人疲倦的獄中之春,成了我們這一代人受懲罰的春天?!?/p>
“索爾仁尼琴的軍事生涯以鬧劇開始,卻以悲劇結束?!泵绹骷疫~克爾·斯卡梅爾總結。他曾經(jīng)急切盼望大戰(zhàn)爆發(fā),以投身世界革命的終極一戰(zhàn),結果戰(zhàn)爭課堂讓一個原本對真實世界懵懂無知的青年變成熟,也變得危險,最終走向偉大不朽。
驕傲的十月革命同齡人
這位囚犯曾是一位高傲的“革命之子”。
1918年12月1日,索爾仁尼琴出生在高加索克里斯洛沃茨克。曾為沙俄軍隊炮兵少尉的父親,在兒子出生前6個月死于一次打獵事故。擔任中學教師的母親,在丈夫身份的陰影下小心翼翼養(yǎng)育獨子。
“從材料中可見,索爾仁尼琴在自傳里,關于自己的父母其實沒有提供任何的信息,甚至都沒有指出他們的姓名和父稱。”蘇聯(lián)國家安全委員會在1967年7月致蘇共中央文化處的一封密函中指出。這一切,當然與索爾仁尼琴的家庭出身有關。母親把父親生前的證件、勛章都埋在地下永不見天日。索爾仁尼琴在年邁時承認:“我在小男孩的時候就會保守秘密,我知道藏在地下的爸爸的勛章。”
被模糊處理的家庭信息未影響他成為革命接班人,他的成長尚算順利,學習成績很優(yōu)異。1936年,數(shù)學天賦高的索爾仁尼琴被國立羅斯托夫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免試錄取。他的理想是進文學系當作家,可是羅斯托夫大學沒有正規(guī)的文學系。
大學的最后一年,索爾仁尼琴當校報編輯,把原本一年出兩次的枯燥宣傳品變成廣受歡迎的周報。這一成功,讓他成為當?shù)毓睬鄨F中的小明星。此時,他的內(nèi)心信仰與同代人無異,十月革命的同齡人必然是蘇聯(lián)的未來主人,他躊躇滿志。
這些年輕人如此熱愛戰(zhàn)爭。例如從1936年7月持續(xù)到1939年4月的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成為索爾仁尼琴那一代人的夢想。他稱之為“我們青春時代的一場心愛的戰(zhàn)爭”,“我們青年時代的革命初戀”。他渴望戰(zhàn)爭降臨,他這一代人便能建功立業(yè),便能解放全世界。
這種宏大的抒情,來自他們所受的教育?!八麄兛傆幸环N期待著參加一場偉大斗爭的感覺,唯有世界革命才能結束這場戰(zhàn)斗,但在戰(zhàn)斗結束之前,他們這代人應當?shù)瓜氯?,所有的人都應倒下去,人人準備好去犧牲,并且意識到這點讓他們感到既幸福又自豪。整個這一代人——不必惋惜自己倒下去,只要人類能踏著他們的尸骨走向光明和幸福就行?!彼鳡柸誓崆僖灾衅≌f《請愛革命吧》自述他所親歷、思考的一切。他借主人公格列布·涅爾仁之口,表達自己無比渴望親歷革命戰(zhàn)爭年代,因為能“讓自己體驗一下那一去不復返的,充滿矛盾和希望、繁榮和衰敗、熱情澎湃和重重疑慮的七年。”
以戰(zhàn)斗和犧牲為主題,類似的回憶文字有不少?!拔覀円欢ㄒ廊?!踏著我們的尸體,革命將會升起?。?!從十月的風暴里,走出來一代人。為了讓后代人歡歌笑語,應當讓這代人倒下去?!备锩铀鳡柸誓崆匐S時準備讓自己成為世界革命的犧牲者,他多年后在詩歌《小路》里回顧當年的自己。
剛剛過去的大清洗,對索爾仁尼琴這種年輕人沒產(chǎn)生多大影響?!耙馈疄貘f車(蘇聯(lián)人稱呼內(nèi)務人民委員部的黑色車輛)是在夜間開動,而我們是白天舉著旗幟游行的人。我們從何得知并且怎么能想到逮捕呢?”他在《古拉格群島》里自述生平,“我們這些二十歲年紀的人,邁步走在十月革命同齡人的行列里,而且,作為十月革命的同齡人,等待著我們的是最光明的未來。”
然而,一場大災難即將考驗十月革命的同齡人。
渴望已久的戰(zhàn)爭終于到來
1941年6月22日凌晨,索爾仁尼琴從家鄉(xiāng)羅斯托夫坐火車抵達莫斯科的喀山火車站,他要參加莫斯科文史哲學院的二年級夏季考試,科目有古希臘羅馬文學和西歐文學、古斯拉夫語、蘇聯(lián)歷史、拉丁語。索爾仁尼琴住進了學校的一間宿舍,與5個同住的年輕人一道漫不經(jīng)心聽著廣播,新聞內(nèi)容與往常無異,永遠是“形勢一片大好”。
“蘇聯(lián)男女公民們!今天凌晨4點,在事先未對蘇聯(lián)提出任何要求和未經(jīng)宣戰(zhàn)的情況下,德國部隊開始進攻我國,對我國邊界許多地點發(fā)起進攻……”播音員突然宣讀了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的演講。莫洛托夫在演說末尾呼吁:“政府號召你們,蘇聯(lián)的男女公民們,要更加緊密地把自己的隊伍團結在我們光榮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周圍,團結在我們的蘇維埃政府周圍,團結在我們偉大的領袖斯大林同志周圍。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敵人必敗,勝利必將屬于我們?!?/p>
蘇德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消息突如其來,把6個學生當場驚得跳起來。命運無常,就在索爾仁尼琴獻身文學事業(yè)的起點,戰(zhàn)爭打亂了他的人生軌跡。他并不沮喪,因為按俄羅斯女作家、俄羅斯首部索爾仁尼琴傳記的作者柳·伊·薩拉斯金娜所言:“他們這些在1917-1918年間出生的青年人一直向往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十月革命后出生的那代人等來了彌補生不逢時缺憾的機會?!?
千載難逢的機會終于來臨?!八雷约荷钤谝粋€最好的國家,這個國家經(jīng)歷了所有的歷史危機,并且正在理性和公正的基礎上建設自己的未來。”薩拉斯金娜描繪了索爾仁尼琴當時激動萬分的心情,他渴望浪漫的戰(zhàn)爭,卻絲毫不知戰(zhàn)爭的殘酷。
“你們不要害怕,希特勒會在這場戰(zhàn)爭中自取滅亡?!彼鳡柸誓崆佼斕煸诮o母親和妻子的信中寫道,這封信的落款時間是6月22日14點20分?!鞍?,如果我在羅斯托夫耽擱了一兩天,就到不了莫斯科?!彼诋斕?7點45分的又一封家信中慶幸自己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刻抵達莫斯科。
莫斯科文史哲學院的許多考生當天就報名入伍,只是外地考生必須回家鄉(xiāng)才能報名參軍,焦急的索爾仁尼琴感覺“腳下的莫斯科人行道都在發(fā)燙”。又是三天的火車行程,他趕回羅斯托夫,一路上白天看見部隊集結行進,晚上見到武裝巡邏隊和燈火管制。
身體和索爾仁尼琴開了個大玩笑,他早先被檢查出腹股溝異常,有迅速癌變的可能性。醫(yī)生在征兵體檢表的卡片上記錄:“在和平年代,他的身體不合格;在戰(zhàn)爭年代,他只能做非戰(zhàn)斗部門的勤務工作?!?952年末,監(jiān)獄醫(yī)院給索爾仁尼琴切除了“增大并且纖維變密的病狀左睪丸”,確認這是隱睪癥發(fā)展導致的惡性腫瘤。
被檢查出來身體缺陷在先,剛回到家鄉(xiāng)報名參軍的索爾仁尼琴被征兵委員會拒絕,對方扔給他一句話“別著急,當需要你們的時候,祖國會召喚你們?!倍耐瑢W都已進入各種軍官訓練班,他在整個夏天里不停送朋友參軍,這讓自己很沒面子。同時,蘇軍在戰(zhàn)爭初期的大潰敗讓索爾仁尼琴內(nèi)心痛苦,但他“依然深信,列寧以巨大的犧牲在歷史上首次創(chuàng)建的社會主義制度,一定能經(jīng)受住德國裝甲部隊的打擊”。
索爾仁尼琴和妻子去了距羅斯托夫市一百公里的一所中學教書,妻子教化學,他教數(shù)學。他的心思不在講臺上,眼看著德軍以閃電戰(zhàn)攻勢一路橫掃、祖國的大城市一座座被占領,他怎能甘心在偏僻后方工作,雖然他逐漸了解到周圍的人對大清洗和集體農(nóng)莊的恐懼?!盃奚谇熬€幾乎是一種甜蜜,能那樣死去該多么自豪?。 彼凇墩垚鄹锩伞防镉涗浶嫩E。
與幻想相悖的戰(zhàn)爭
蘇軍在戰(zhàn)爭初期損失慘重,產(chǎn)生了巨大的人力需求。1942年10月16日,教師索爾仁尼琴收到了入伍通知書,夙愿實現(xiàn)。18日清晨,夾著一個破舊公文包、肩挎小書包、頭戴褪色鴨舌帽、身穿中學時代那件皮襖的索爾仁尼琴,來到區(qū)征兵委員會報道,他還攜帶了恩格斯《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一書?!拔业娜松菑倪@一天開始的?!彼嗄旰筮@么斷言。
下到部隊的第一天,索爾仁尼琴就懵了。當他站在新兵集合點的人群里,當他坐在從征兵委員會出發(fā)的卡車上,他四周是一群文化低下的普通百姓。自認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新兵,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想象迥異的社會。他不禁困惑“那個他至今都走在其大地上的年輕的、紅旗飄揚的國家在哪里?”要不是身邊的新兵還講著俄語,他不相信他們是同胞。
索爾仁尼琴極力想進炮兵部隊,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但他不久后站在一群群年邁而有病的農(nóng)民中。這是一支由病號組成的末流部隊,只負責馬車運輸,他們沒有武器、軍服、口糧配給,成為了馬車手的他,陷入更深的苦惱和呆滯中。
他的第一位馭手同事,是一位國內(nèi)戰(zhàn)爭時期征糧的政委,老革命者的身份讓索爾仁尼琴崇拜不已,以至于放下了恩格斯的書。孰料,同事津津有味給他講起內(nèi)戰(zhàn)中親手做過的不光彩且殘酷的事情,甚至恬不知恥與他商量當逃兵。索爾仁尼琴頓時發(fā)現(xiàn),對方是一個吹牛大王和惡棍,他沮喪地想:“為什么他沒有與那些如今在前線為國捐軀的優(yōu)秀人士在一起呢?”
戰(zhàn)爭是最好的課堂,它迅速將日常社會的一切缺陷和陰暗淋漓盡致暴露出來。那位前政委帶來的沖擊只是一個開端,“荒誕”的現(xiàn)實沖擊接踵而至,讓索爾仁尼琴呆若木雞。他看到不情愿上前線的輜重兵們愉快地向后方撤退;他看到哥薩克人看到蘇軍潰退時流露出愉悅的表情……為什么他的社會體驗與學校課本描述的完全不一樣?他無法理解,他必須去接受和了解這一切。
索爾仁尼琴的文化素養(yǎng),終究讓他在這支爛部隊里脫穎而出。得到連部、營部長官的賞識,他如愿進了炮兵指揮人員進修訓練班。該訓練班用于提高炮兵軍官的數(shù)學知識,戰(zhàn)前的學制是三年,而今縮短為六個月或八九個月兩種,學員畢業(yè)時被授予中尉軍銜。索爾仁尼琴被分配到培養(yǎng)聽音員的聲源測定專業(yè),聽音員測定聲音以計算目標方位,也就是給火炮找尋目標和校正,是專業(yè)性極高的作戰(zhàn)崗位。學習期間,他得悉了家鄉(xiāng)失守,雖然家人早已疏散,他還是痛苦不堪。
畢業(yè)期正是斯大林格勒會戰(zhàn)白熱化階段,1942年9月初,索爾仁尼琴給上級寫信,懇求“請讓我上前線吧,我的知識和我的仇恨會在前線真正派上用場”。9月末,索爾仁尼琴在日記中強調(diào)自己的唯一愿望就是上前線。11月2日,他從學校結業(yè),隨后任炮兵聲源偵察連連長。1943年2月,中尉連長索爾仁尼琴真正走上了戰(zhàn)場。
血與火的磨煉中,他遇到了一個更大的困惑——弗拉索夫軍隊的出現(xiàn)。1943年5月,索爾仁尼琴遇到德軍撤落在田野上的俄文宣傳單,他初次見到俄羅斯解放軍、斯摩棱斯克俄羅斯委員會的消息以及弗拉索夫的照片。傳單上,一群身穿德軍軍服、頭戴德軍銀鷹徽帽的俄羅斯人建議蘇軍直接投降?!斑@似乎是癡心妄想!這是德國人的伎倆!”索爾仁尼琴條件反射般認為這是謠言。
當然,他很快認清了事實,有一幫非蘇維埃的俄羅斯人存在,他們的作戰(zhàn)意志比納粹更堅定。蘇軍反攻進入東普魯士時,行軍中的索爾仁尼琴親眼看見終生難忘的悲慘一幕,一個被俘的弗拉索夫分子撲到坦克履帶下自殺,就在距索爾仁尼琴幾步遠處。此外,他還接觸到了由各種荒誕罪名組成、注定是炮灰的懲戒部隊,以及德軍戰(zhàn)俘營里的蘇軍官兵剛被解放就被自己人押送回國進勞改營。
“我逐漸開啟了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我從前并不知道有它們存在?!苯?jīng)受了規(guī)??涨熬薮?、無比殘酷的東線戰(zhàn)場的磨煉,索爾仁尼琴開始給同在軍中服役的老友寫信議論時政尤其是批評斯大林,災禍因此而來。1945年2月9日,他奉命去旅部報到,被兩名反間諜機關的軍官帶走,皮帶、肩章、文件包甚至帽上的紅星都被奪走。他被判十年徒刑,軍隊生涯就這么結束。
禍也福也,進入監(jiān)獄讓索爾仁尼琴看到了更寬廣、更真實的蘇聯(lián)社會。索爾仁尼琴稱從軍和下獄是他人生的兩次決定性時刻,他多年后親口告訴美國萬?,斃麃喆髮W文學教授、作家約瑟夫·皮爾斯,“(被捕)使我全面地理解了蘇聯(lián)現(xiàn)實,而不僅僅是理解了在我被捕前我所了解的單方面的情況。否則將有什么樣的空虛生活在等待著我,而監(jiān)獄將一切都給了我?!?/p>
“這個悲劇的結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它是復活之前的苦難,是出生之前的陣痛?!逼査乖凇端鳡柸誓崆賯鳌分懈锌氨徊妒撬鳡柸誓崆偕茈y記的真正開始,在這里,他此前的自我驕傲和自私,就像是一件多余的外套,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