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芬
每一個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班級中小干部的重要性——想帶好一個班級,首先要帶出得力的小干部。我也一樣!
可是家長有意見啦:小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成為老師的助手呢?小干部是同學的好榜樣,我的孩子難道沒有值得同學們學習的優(yōu)點?小干部是班級的管理者,可班級是屬于每個孩子的,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能參與?小干部是活動的組織者,我的孩子也想有鍛煉的機會……
自主公約 成長自省
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我就告訴孩子們:“這學期我們班不選舉班干部了!”話音一落,教室里立馬沸騰起來:“為什么?”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問我??吹贸觯?jīng)是班干部的孩子很失落,沒當過班干部的孩子樂滋滋。
我解釋說:班級是大家的班級,48個人組成一個集體,每個人都是這集體中的一份子,都是班級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是老師的助手,都是班級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所以,與其說我們沒有班干部,不如說我們都是班干部?!边@下,原本不開心的孩子也開心了,原本開心的孩子就更開心啦!
“既然你們都是班干部,那么就不要別人來管你們了,應該自己管理自己了吧?”我問道。
嘿嘿,這個時候48個小干部都點頭稱是。
怎么管理自己呢?在我的提議下,他們利用3天時間制定出來一個《班級公約》,涉及作業(yè)完成、上課聽講、下課游戲等方方面面。
自我激勵 成長提速
我把這份稚嫩卻又全面的《班級公約》貼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孩子們一個個都嚴格遵守,班級管理秩序井然。
可是好景不長。我才暗自開心了一個月,體育老師來告狀了:“李老師,你班的小豪同學太自由散漫了。體育課就在操場上游蕩,根本不聽話?!笨茖W老師也來告狀了:“李老師,你班的小宇同學今天足足遲到了15分鐘。”一會兒食堂阿姨也來反映:“李老師,你班的小俊和小豪打飯的時候不排隊,還不服管教。”
他們幾個本來就調(diào)皮好動,以前一直是班干部的重點關(guān)注對象。前一段時間,因為覺得自己當家做主人了,自覺約束著自己,可是堅持了一段時間,他們覺得乏味了,原形又露出來了。如何履行這些公約呢?所有的同學必須是執(zhí)行者,也必須都成為監(jiān)督者。
于是,每天放學前十分鐘,我會跟孩子們一起聊聊當天的開心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會有意無意地往《班級公約》上引,在我明的、暗的提示下,同學們自然而然地拿自己的所作所為跟《公約》對照,有的表揚自己,有的表揚同學,有的批評自己,有的提醒同學。
小凱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天,他帶來了一個很大的樂高玩具,一整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拼搭的樂趣中。“美時美刻”時段,他第一個站起來說:“我媽媽終于來看我了,還給我?guī)Я艘粋€樂高。我好開心!”原來,孩子看重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這個玩具是媽媽送的”。
“可是,你在應該午休的時候拼樂高,不僅違反了我們制定的《班級公約》,還嚴重影響了周圍同學,是要被懲罰的?!币粋€女同學馬上提醒他。
就在我想幫小凱說幾句話的時候,小凱站了起來,說:“對不起,我錯了。我太高興了,以后一定努力改正。明天你們監(jiān)督我吧?!蔽也挥勺灾鞯叵蛩斐龃竽粗福瑢W們也送給他熱烈的掌聲。第二天,小凱除了上廁所,其余時間都在教室里看書、練字。讓我暗自開心的事情不止這個,幾個平時活潑好動、安靜不了幾分鐘的男孩子,竟然在教室里陪著小凱看書寫字呢。
自我管理 成長更美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每節(jié)語文課的前五分鐘我都安排課前演講,孩子們可以講自己身上發(fā)生的故事,可以講課外書上看到的內(nèi)容,可以對當前的熱門話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是按學號順序進行的,雖然有很多孩子覺得是一次鍛煉的機會,輪到他的時候會查找資料,精心組織語言,有的還準備了PPT,演講時繪聲繪色。可總有那么幾個孩子,覺得是老師硬塞給他們的任務(wù),敷衍了事,隨便找一篇文章讀讀就好了,有的甚至讀也讀不流利。
自從有了《班級公約》,演講的順序就打亂了。因為想要得到演講機會,必須時時刻刻遵守《班級公約》,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才行,孩子們覺得不精心準備就對不起自己,演講的質(zhì)量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就在這學期期末考試前的幾個星期,孩子們覺得課前五分鐘演講已經(jīng)無法滿足他們,極力要求我給他們一整節(jié)語文課來辯論。我一點頭,他們就分工合作,無論是主持人或辯手,還是辯手助理,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進來,他們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模擬……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