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山 韓海鵬
在山西省河曲縣,當?shù)亟逃块T以“新語文主題閱讀”為實驗項目,開始了一場教學改革的新實踐。從2013年7月,“新語文主題閱讀”重點課題在當?shù)貎伤圏c校率先實施,無異于成為全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讀什么?
——“—主兩翼”新教材
縣城黃河路小學、開元路小學是最早實施“新語文主題閱讀”教改項目的試點校。教改第一步就是增加了與原語文教材配套的兩套校本教材:一套是《新語文主題閱讀》,選編的是現(xiàn)代美文,共12冊,每冊8個單元,每個單元的主題與原教材對應;另一套是《主題式-經(jīng)典誦讀》,選編的是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詩詞歌賦,共12本,每個年級2本,也與原教材單元對應。原人教版語文教材加上兩套校本教材,構成“一主兩翼”的教材體系,共220萬字。
河曲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局長劉繼歡作為全縣倡導和推動該項目實施的“總指揮”,他對記者說:“讀書是一件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實驗剛啟動的時候,許多人包括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都質疑過,但我們從未動搖,以淡定的心態(tài)對待,用事實和效果說話。
咋樣讀?
——創(chuàng)新“大單元教學法”體系
有了新的教材體系,學生的閱讀量與原來相比增長了五六倍,對教師來說,如果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講授,勢必無法完成教學任務,也增加學生負擔。如何在不變的課堂學習時間內更有效地讓學生將新內容理解、消化?無疑是一個艱巨的考驗。學生考試成績會不會受到影響?這一系列問題如何解決?
“‘以藤串瓜,整體施教的大單元教學法就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秉S河路小學校長柳坤鑫這樣說。
據(jù)了解,“大單元教學法”是把整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tǒng),以單元主題的思想和情感為“魂”,以一個單元的教材為單位組織教學,不再是單篇課文孤立施教。把單元主題比作藤,課文比作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順藤摘瓜,整體設計,整體施教,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進行。
由獨立成課到大單元教學、從分析講解到以讀代(帶)講、從隨意式閱讀到批注式閱讀,老師的身份角色在不自覺中發(fā)生了轉化,從“填鴨式”的講授者變?yōu)榕d趣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實踐證明,課堂上,教學“減肥”了,減去了“講解、提問”的浮腫,多讀書、少講解、少提問、少做題,留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空間大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學習熱情高漲。
與學生同步成長的還有教師。整體備課思維對教師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各實驗學校組織教師研讀《教師閱讀地圖》《教育的目的》等多部教育學專著,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專業(yè)能力。不光如此,僅2014年,全縣召開主題閱讀現(xiàn)場會5次;縣教育局組織教師外出培訓5次,培訓教師150多人次;全縣小學語文教師240多人,參與項目試驗的就有198人,其中84位教師推出了公開課。有兩位優(yōu)秀教師被國家課題組選中,參加北京課題組組織的教案編寫。
河曲實驗小學呂媛老師說:“我們順應教材單元主題的要求,整合語文課程資源,開展有主題的讀書班會、演講會、辯論會等,分享孩子們的讀書成果,也與孩子一起在讀書的快樂中形成師生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讀的咋樣?
——素養(yǎng)提升,心靈塑造
新語文主題閱讀被稱為是塑造心靈的閱讀。解決了讀什么、咋樣讀的問題,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驗推廣,新語文閱讀走了有多遠?
2015年初,全縣16所實驗校分別舉辦主題詩會活動,將活動作為檢驗閱讀成果和激發(fā)閱讀興趣的重要載體。大型展示活動,美讀分享、以文帶文、自主閱讀等多種清新活潑多維的課型,令學生耳目一新,課堂表現(xiàn)非?;钴S。
黃河路小學教師賈曉奮說:“主題詩會、圖書跳蚤市場、優(yōu)秀成果展都是平時校園閱讀之風的一個縮影,在這個書香四溢的大集體中,教師不讀書唯恐教不了學生,孩子們不讀書唯恐跟小伙伴沒有共同話題。”
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忻州市課題研究引領課改現(xiàn)場會在河曲縣隆重召開,全國主題閱讀課題組首席專家劉俊祥、市教育局相關領導、新聞媒體負責人及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分管局領導、教師等200多人參加。
現(xiàn)場會得到忻州市教育局和河曲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由河曲縣教育和文化局具體負責承辦,成為一次高規(guī)格、高水平的主題閱讀課題研究引領語文課改現(xiàn)場研訓會,以開展新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觀摩、專家示范、專題講座、論壇互動、經(jīng)驗交流等活動,共同分享品味主題閱讀大蛋糕,以期做大做強主題閱讀這一課題,實現(xiàn)語文教學深層次實質性的變革,推進教育內涵發(fā)展和質量提升。
現(xiàn)場會的舉辦,既是對河曲縣教育部門近年來課題研究和課改工作的肯定和認可,也是對河曲縣教育系統(tǒng)主題閱讀課題研究和課改實踐的集中檢閱。
如今,河曲縣教育界讀書活動早已由行政推動轉向自覺組織實施,實驗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全縣參與“新語文主題閱讀”項目實驗的小學從2所變?yōu)?6所,全縣90%的小學生和90%的小學教師從主題閱讀實驗中受益。廣大師生普遍投入讀書活動,年人均閱讀量成數(shù)倍增加,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增強,全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面貌實現(xiàn)整體改觀,語文課堂不再是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堂,校園重現(xiàn)了書聲朗朗、書香流溢的良好育人氛圍。單從小學生閱讀總量看,已遠遠超過了150萬字的目標要求。
“經(jīng)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全縣小學階段的‘新語文主題閱讀逐步成熟,下一步,我們準備向初中教育延伸拓展,讓其成為提升我縣教育軟實力、發(fā)展三晉教育強縣的抓手。”劉繼歡的話既語重心長又無比堅定。
記者手記:
跳出教改看教育,改變的是觀念和思維
教改是一個社會普遍關注的大課題。河曲教育界以最基礎的小學語文教學為切入點,以“新語文主題閱讀”為實驗項目,經(jīng)過不斷地實踐、推動、拓展、深化,學生變了,思維空間的擴展更加寬廣;教師變了,教育觀念令人耳目一新;一粒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經(jīng)過積聚、裂變,家庭乃至全社會都在關注中悄然轉變。跳出教改看教育,一場與興趣相關的閱讀,引發(fā)了一場觀念和思維的變革。endprint